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双节棍15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祺瑞先生围棋水平考证资料汇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21-12-30 05:57 编辑

王先生从民国元年被方让四子。就算方是周的二手(这个实际有待商量),方与张乐山,丁礼民水平同。如此推算,有高部让六子的水平。民国九年才有顾水如让先的实力,推算高部让三子。王先生正值涨棋之时,同样的时间,还没有取得段先生的成绩,那么这其中定有些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金老师是业6这个我不怀疑。那么他何时参加的升段赛,或是某种比赛,取得了什么成绩。或是什么时候从陈老师让九子,或是别人让九子,后来升上陈老师让的四子。这个我不太了解,还望解惑。
额也是专门收集陈先生棋谱的,他和金先生的棋谱,我还真没有。
陈老师的让子棋功夫很是了得,往往别的棋手能让四个,他能让五个。让四子,已经水平不低了。怎么也有当时的业4了。这个到聂老师那边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业4也是很多人一辈子达不到的。我就没有业4,自己评价只有业3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人说方梦园的事情只是个例,实际上不是。这是光绪四年的《弈理金针》。其中就有一些当时高官的棋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这不是很正常吗?
以下是我找到的这个书中一些争议棋谱的出处
伪托棋谱对局者姓名        手数        实际对局者姓名        出处
1梁苣林对黄晓江        113手        野雪对李贤甫        1662年《弈墨》
2梁苣林对刘福山        255手        顾审音对僧贯如        1828《贯如弈谱》
3梁寄翁对刘福山        205手        过百龄对汪幼清        1662年《弈墨》
4梁寄翁对施省三        179手        许敬仲对周元服        1662年《弈墨》
5梁筱湾对唐俊侯        226手        林符卿对过百龄        1662年《弈墨》
6梁梅湾对刘福山        148手        许敬仲对野雪        1662年《弈墨》
7刘省三对刘福山        168手        林符卿对许敬仲        1662年《弈墨》
8褚星斋对王紫芗        163手        林符卿对范君甫        1662年《弈墨》
9邵星甫对刘左泉        296手        林符卿对朱玉亭        1662年《弈墨》
10孙晓云对王紫丞        210手        林符卿对苏具瞻        1662年《弈墨》
11陈子仙受陈云阁四子        190手        程兰如受吴莼圃四子        1810年《受子谱》
12陈子仙受胡厚堂五子        196手        程兰如受吴莼圃四子        1810年《受子谱》
13东皋雅集图        193手        范君甫对许敬仲        1662年《弈墨》
有兴趣的棋友可以自己查看。好好的东皋雅集图,非要和他人棋谱一样,实在古怪。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末期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 。
这个棋谱也是别人的很是古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人说段先生这个是在民国了,与清代不同。这是沧桑谱的棋谱。而且也应该沧桑谱实际上很多评论应是程晓流写的。当时小过老不在。大过老还在。大过老92年去世。
那么,程先生为何这么说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九公老师还给我了,高部让胡汉民三子的图片。这个图我一时找不到,等找到了我会上传的。我不是说这些元老的棋都有问题,只是有存疑问。能当时一时元首和高官的人,其智商和情商必定和平凡人不同。可是他们或缺的是研究棋艺的时间和一定要以棋为生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部对胡汉民对局,因未得到九公老师许可,所以只放了半张图。资料来自日本的杂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肥仔胡 发表于 2021-12-30 09:20
金庸先生几乎不参加比赛,也没有看到他的棋谱流传。我们只是从他的博学,以及外语水平,可以大致了解他的学 ...

胡老师,金庸老师是至我的偶像,如有他陈老师让四子的棋谱就太好可,这对是又一个围棋历史的证明。不过,聂老师和刘老师我可没有办法找到。如果找到了,以棋界和金先生的交情,也许说的也许还会像您转帖的文章一样。
四十岁涨棋这条主要是辅助其他的几条质疑,就算这条站不住脚,余下的几条,也可证明段先生的问题。

然而,这条质疑,大家也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来进行反证。
所以,我希望胡老师和大家找到反证来质疑我,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
前两天看到陈祖德先生的访谈,说40岁以后很难涨棋,一会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的访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肥仔胡 发表于 2021-12-30 10:27
40以后可以涨棋的,王幼老是一个例子。另外我印象中康熙30年之前,徐星友先生还是个三手,他成为大师,有文 ...

胡老师,我不否认这些名人的智商,前面我说过,这些人的智商和情商非同一般,不是寻常人可比。


您说别人我不知道,王幼宸老师的事情我多少知道一些。王老师是1950年5月间到的上海。当年7月至9月和刘棣怀先生下十番棋。当时王先生是三段,而刘先生是四段,按棋份是刘让王先相先,王先生以多年为对局,技术生疏为由,退至定先对局。十局过后6胜4负。11月开始第二个十番棋,第14局9胜5负将两人的棋份变成先相先。并在1951年时,经过了两次打比赛,也就是升段赛,成功升段到四段,51年底到52年初和刘先生进行分先升降十番棋。据《中国围棋史》记载前六局刘棣怀5胜1负,将棋份变成先相先。后面四局,刘棣怀3胜1负。这其中的棋谱大部分刊登在胡沛泉先生的《围棋记录》中,幸好我有此书。


后来王和刘多次对局,那么刘拿下了两次冠军。王先生的实力就算是与刘先生一样。那么他进步了多少子呢?从1950年开始算,涨了1先。那么与段先生的四个子说法相去甚远。我没有说40岁以后不涨棋。我也说段先生在40岁之后涨了两子。从六子到四子相对比从四子到二子容易。那么以段先生的智商,加上周围的高手,二子可以进步的。随着年龄的扩大,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步两子,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此处有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星友先生的资料我也是没有见过的。麻烦胡老师转帖。
目前正在写黄龙士、徐星友对局全局。老师如有新的资料正好可以验证一下棋史问题。
徐先生据推测比黄龙士大七岁。
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盛大有对黄龙士对局中说:“此对局于戊申岁,凡七局,龙士时年十八。” 黄龙士面对盛名棋坛五十年的国手盛大有七战全胜,从此名动棋坛,黄成名太早了。黄18岁时,徐25岁左右。至于两人什么时候让四子,什么时候进步到三子,这个我不清楚。
还希望大家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五十八年,也就1719年。徐星友的《兼山堂》有嵩年的序。
说“吾乡徐子星友,以总角抗衡,上限垂40年,名成以久。”,总角是古人八、九岁至十三、四的称呼。也就是说徐是从小的基本功,就算到序言中说的成名,也就是取缔黄龙士先生的时候。也就是1679年,1644年出生的他也才35岁。亦属于正常。不过是否这年超过的龙士有待研究。我说的只是一种假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黄希文老师我就更熟悉了。当年有个五天长一段。是我和一位天津的棋友,他一天要下20多局棋,进步较开。我们都是参加产业围棋培训班的。去的较早,哪位天津的棋友取得较晚。刚开始,我能让这个天津的棋友1先还多,错不多能让二子。后来他进步较快,能让我1先。他一共就参加了15天的学习。合计涨了3个子,一子一段,这样才有的五天长一段。他说的话,上面我也说了需要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肥仔胡 发表于 2021-12-30 11:44
没有疑问,我大致认同您段是高部让四子格之说。段在二子局中只赢过高部一局,其它都是输的,大致是高部三到 ...

我们都认同段先生的实力就好。但这个只是现在如此,要等待后面的资料。我说的也不见得对,重要的要看有没有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围棋史我也有,也是赵之云写的版本可能不一样,但大事记未见徐多少年成名的纪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6-14 10:10 , Processed in 0.154104 second(s), 19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