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月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31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本月实战对局40盘,害怕实战的心理障碍有所克服。

2,死活大全上册算是又做了一遍。一次对局中,对方想和我角部对杀,我回忆了一下做过的题目,果断走了一个金柜角,也不用长考了,局部双活,对方大龙外焦里嫩。当初我做金柜角这一节是很害怕的,担心自己掌握不了,现在尝到了甜头。

接下来,继续复习上册,争取滚瓜烂熟,同时开始做下册题目,象克服学习金柜角的心理障碍那样学习下册,早晚能掌握。

3,手筋大全,看着仍然吃力,但要克服障碍,继续学习。感觉自己每块木板都短,但最需要加长的就是筋和形,学起来费劲也正常。而且这本书里的很多题目也不象死活题那样有个明确的目标,看完答案我都时常发愣,慢慢来吧,坚持就是胜利。

8月里,继续实战做题看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8-1 16:03 | 只看该作者
初段一如既往的勤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8-1 1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bgazzc 于 2013-8-1 20:01 编辑

献给弈城K级的棋友们---我是怎么从18K自学到1D的(一篇学棋心得与你分享)

引言

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尼采。

  紧张的下完最后一个官子,我申请了点目,弈城显示黑棋胜11目,虽然这个结果我之前已经用了5次形势判断而早已明了。但当对手也点击了同意点目结果的刹那,我还是忍不住跳起身来高举双手大喊起来,如同一个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终于夺得金牌般,嘿,那些跑龙套的,还不快升国旗奏国歌!!!CCTV呢?还不快来采访,哥的眼泪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终于,终于换了身行头,看着蓝光闪闪的1D新标,狂喜不已。虽然自己知道棋力还只是K级水平,但仿佛如孔乙己般虽然还是和短衣帮一样,就着一文钱的茴香豆站着喝酒,但毕竟自感是穿着长衫,可以说两句窃书不能算偷了。呵呵,虚荣果然是人的天性,如同恐高一样人人不能免俗,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刚晋升并随时会降回K级的面1D是不会被那些坐着喝酒的长衫们(高D们)放在眼里的。或许在看了我的什么围棋心得后会讥笑不已,一个还没入门的家伙居然也开始谈心得了。呵呵,如果有我也不在乎,终于成为了蛋哥,还不许我扯两句蛋么。而且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那些长衫们,而是献给那些和我一样,曾在及还在K级奋斗的K粉们。哪怕我的心得只是茴字有四种写法,至少还能为不会写茴字的人所借鉴。
  从今年5月4日注册弈城18k,经过201天,675次对局,我终于从K级站上了D级。记得刚登陆弈城时水平大约也就是17K左右吧,因为我在16K上就9战2胜7败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降级。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年内,1000盘内升到1D。设定目标是为了给自己动力及压力。我知道这个目标其实也不高,但我仍很高兴提前提量的完成了目标。当我在K级自学的时候,很想能找一些弈城K级升级的心得来帮助自己摸索提升,但只能找到一篇《弈城18K晋升9K感言》,而且写的也稍微简单粗糙点了。我想可能也有很多K级的棋友想知道别人怎么提升棋力,所以想在此分享自己的升级旅程和感悟,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
  此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18k之前”,简单讲一下我怎么开始自学围棋并达到18k的棋力的。第二部分为“18k到1D”,仔细描述我的K级升级经历、涨棋感悟以及一些对围棋的粗浅理解。第三部分为“1D之后”,会随便谈一些和围棋有关又不完全是围棋内容的想法和思考。这半年多一直低头拼命跑,而在这个时候,我突然特别想停下来,回顾总结并反思一下之前跑过的路,让灵魂跟上脚步。这也是我写这篇而文章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18K之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虽然题目叫如何从18K到1D,其实从刚学围棋到18K的距离也不短。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家长上说孩子学棋一年,孩子连非地雷的18K都赢不了,其实这很正常,我儿子也学棋一年了,也还在17k,18k来回挣扎。弈城的18k绝不是家长所认为的初学者水平,在这我也奉劝学棋孩子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的孩子还没到2级(上海级别)左右水平,就别让你孩子上弈城了,否则多数要受蹂躏,很可能会打击孩子信心而丧失兴趣。真想网练就去新博网吧,那里全是实名制的孩子,可以找到很低水平的同级对手,不过新博网是收费的。
  我最早对于围棋的印象不能免俗,也是中日擂台赛的那个时代。那个时候我还是小学生,在80年代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报纸是人们接触社会新闻的少数几个渠道,家里订的新民晚报体育版经常有围棋新闻,虽然对报纸上的棋谱如看天书,但是可能由于比赛本身的擂台性质,加上记者写的如同隋唐演义十八条好汉PK搬的刺激,让人仿若每场擂台赛都是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一样,每次看到屠龙胜的报道总能联想到古战场上一个勇士正拿把大刀到处砍人,让人血脉喷张。所以我一直很喜欢看围棋新闻,当然脑子里盘旋的可不是棋谱这类的,而是幻想这一个日本人拍马阵前叫到:来将通名,洒家不斩无名之辈。然后我方阵中冲出一匹白马,马上一粉脸小将,迅如雷快如风,大喝一声,某乃常山常昊是也,然后手起刀落,颅起血飘。此时正是夕阳,我正骑在竹凳上拿着木刀上下乱劈臆想翩翩。
  关注围棋新闻从聂棋圣前几届横扫到常昊的擂台赛11连胜,世界大赛后终于等到95年的马小巅峰。可惜马小生不逢时,当然常昊也差不多,因为95年之后,棋坛迎来了整整十年的大李铁幕。那个十年李昌镐这三个字对于其他所有棋手都是悲剧,如同和乔丹年代的所有篮球巨星,哪怕你再强,也顶多是周瑜碰上孔明,C罗遇到梅西,芙蓉迎面凤姐。很奇怪的是上海虽然是全国的围棋重镇之一,我却从上学到毕业工作这么多年没遇到或者没发现一个会下围棋的人,甚至都从没在现实场景中看到有人下围棋。于是便造就了一个很奇怪的人,一个熟悉大部分的围棋选手及新闻的人,却不会下围棋,一点也不会。当然认真想想也正常,在一个连棋具都没有见过,也没人教,也没有对手的环境下,怎么会出现一个会下围棋的人。不过那人对围棋新闻一直乐此不疲,因为他一直拿围棋新闻当武侠小说这么看。
  工作以后总算遇到一两个会下围棋的人了,但由于当时工作繁忙,虽然偶尔动起学围棋的念头,但总是被这样和那样的理由慢慢拖延。一直到儿子幼儿园中班,报了个围棋兴趣班,兴匆匆的买了副棋具陪儿子上课,可能是那个启蒙老师水平有限,当时一节课听的我云里雾里,儿子更因为年纪小连棋子都拿不好,更别说理解围棋了。结果只上了两节课便放弃了。现在想来,可能和围棋的缘分还没到吧。
  一直到去年,儿子已经小学2年级,我正好生病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也有时间。我记得大约是十一前后,在决心带儿子去学棋前,带着儿子在电脑上看了一节邱百瑞的启蒙课视频,邱老棋力虽然一般,但果然是善于启蒙教学的。那一节课我至少大致看懂了围棋的规则,觉得很是简单。十一后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围棋培训班,为了应付儿子的围棋作业,我终于找到一个理由自学起了围棋。
  开始自学之路其实是非常粗糙的,野的很。现在想来,在18k前,我都认真学了些什么?看了3节邱百瑞的视频,搞明白了围棋基本规则和直三弯三等死活常型,看了20节左右王元中级教室,明白了围棋的基本步法,并,跳,小飞,大飞,拆二等。去图书馆借过一本入门小册子,囫囵吞枣的草草看了一遍。还借过一本定式的书,但也只粗粗看了一些关于星位的基本定式,小目,三三,高目,目外定式一个也没看过就还了。做过大概一百题左右的入门死活题,也还是因为检查孩子围棋作业的关系。好吧,这就是我18K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几乎毫无基础,我记得我在弈城13k的时候还搞不明白怎么看征子,经常征子出错,更别谈懂得如何引征了,到5k左右还经常实战遇到大小猪嘴的基本棋型都反应不过来而走错。
  18k 之前我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实战,主要就是和儿子下,其实也不多,一周下三到五盘的量,这个和我开始征战弈城的日均3盘多的量要差很多,所以当时的进步速度其实是很小的。记得第一次和儿子实战,看着棋盘两个人都有点发愣,挂完星位后就不知道该走那里了。凭着记忆和感觉开始挂角,拆二,然后稍微一接触,就变成了码城墙,顶多板个头然后继续排队。更糟糕的是下到最后也不知道谁赢谁输,因为还不会数子。当时觉得围棋的胜负真不简明,怪不得普及率低,看人家象棋多简单,干掉老将就行了。
  因为和儿子总能让他3子而胜多负少,随着儿子逐步考级成功,慢慢的竟自然觉得自己有点水平了。于是在今年春节时候,开始了我第一次的网络对弈,记得是跑亲戚家的时候,他们在打麻将,我看亲戚家电脑上装着QQ游戏,就下载QQ围棋,结果是三战全败,都是脆败速败,而且还不知道为啥败,这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菜。
  和儿子下多了没劲,网络上下又毫无胜算。于是我装了一个对弈软件来练手,由于机器重装过,我也忘记我装的是什么软件了,大概是银星围棋吧,我只记得版本是4.2。我记得第一次下的时候,如果我不悔棋,我居然都过不了软件的9子关。。。当然,软件就这点好,它不会和你较真,所以我就不停的悔棋悔棋,每次悔棋都是学习的一个过程。那个阶段我就主要拿软件+悔棋来练手,9子关,6子关,4子关,这样逐步到了让先,分先。当然每盘棋还是都需要悔棋。其中每隔一段时间会上QQ围棋上试验一把,但记得每次上网,都是惨败而归,一次胜局都没有过。慢慢逐步的迎来了第一次分先战胜软件,然后是第一次不悔棋分先战胜软件。今年4月,我在朋友家,再一次在QQ围棋上挑战了一把,那是我在上弈城前最后一次网棋,那次输的很可惜,我本来追杀对方一条大龙已经成功,然后官子时候疏忽自撞了一气,结果对方大龙死而复生。虽然结果还是惨败,但第一次感觉到离我网战第一次胜利这么近。
  让我离开软件转投弈城的是一次无意的百度,当时我和软件下,如果不悔棋分先下还是输多胜少,我当时决定如果能不悔棋而又压倒性的胜率赢软件,我就去弈城开战。但由于总是输多赢少,不由得恶向胆边生,作弊般去问了一下度娘,魔镜魔镜告诉我,软件的弱点到底在哪里。度娘还真是强大,立马告诉我,软件的弱点在于中腹做活能力太差,搜根并赶入中腹就很容易屠龙。我立马尝试。。。一试下来还真是。。。一下子从分先输多赢少到基本盘盘赢,而且因为每次都是屠龙胜,动不动还胜100目以上。一方面感到胜之不武,一方面又感到和软件下已经索然无味了。
  那一刻,我知道,我要去面对弈城,开启我18K的生涯了。
  
  18K到1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数据
  在谈升级感想前,我还是先想把弈城对局数据先统计并展现一下。为什么想起谈数据,因为我一直觉得不重视数据是中国民族的一大劣根性,就连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里面也没探讨到这个问题,当时也让我甚为失望。不过最近总算有个叫涂子沛的中国人写了本《大数据》,很好,推荐给棋友可以看看。
  在我目前的棋力理解来看,围棋的根本就是计算,定式就是计算下来最优化的公式,中盘更是计算力的搏杀,官子更是锱铢必较的计算。下棋是计算,复盘是验算。而计算的本身就是数据的积累。定式是一种数据,棋谱也是一种数据,任何常型的走法都是数据。如果我们不重视计算和数据本身,想要提高棋力是很难的。看看弈城K级不管那个级别上,都有下过万盘以上而进步缓慢的人,那些人本质上都是不重视数据和计算的人。
  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糟粕就是一味虚高的讲形而上学,对任何形而下器的事物都抱着鄙视和不屑。所以科学萌芽在古代中国是发展不起来的,因为任何科学的基础都是数据和技术,而这些在我们文化中一向是被称为奇技淫巧,是不入流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士农工商,工虽然在商前面,但商人毕竟能有钱,至少生活无忧,且钱能转换成权势,远有太史公之货殖列传,近有雪岩之红顶商人。历朝历代都有可以拿钱买官或者抵罪的时期,也都出现过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商贾。而工算什么,彻头彻尾的贱民罢了。而一味形而上的结果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堆互相矛盾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等。譬如穷寇莫追和一鼓作气、人定胜天和天意难为、宰相肚子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其实每句话都有合适的场景,但他们从不说在什么度上该这样,什么量上该那样。你要较真问起来,他们先是说此乃道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问急了,他说不定就翻脸大骂你这个朽木不可雕也。Tnnd,全是帮精神分裂者。只讲品质不能能力,只讲道德不讲进步,这也造成中国文化另一个使人伤心欲绝的现象,《春秋》居然责备贤者。《论语》堆满的只是格言。而一个社会只讲究形而上学而忽视甚至鄙视形而下器的时候,这个社会文化就是个空中阁楼文化,眺望上去像王朔的一本小说名字《看上去很美》,但骨子里全是假的,空的,虚的。其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想不断重复和灌输一个意识,就是王朔另外一本小说的名字《我是你爸爸》。
  譬如诸子百家中儒家攻击的最猛烈的就是墨家,除了墨家谈兼爱触到了大儒们的神经底线外,对他们最大的鄙视就是墨家还要劳动,墨家还搞技术,还发明各种器具。大儒们不由得从愤怒转变不屑,还不由感叹到,墨者太低级了。当然虽然我不认同孟子说兼爱就是无父无君者,禽兽也的言论。但我也觉得兼爱太难,不符合一般人的人性。但是墨家兼爱的境界肯定比儒家差别爱要高。譬如,伟大的特蕾莎修女本质不就是个兼爱的墨者么?如果特蕾莎修女算是禽兽,那孟子就只能是禽兽不如了。儒学和宗教相比,某些境界还是低了些,君不见,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符合兼爱的么?说偏了,就此打住。
  数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味偏信数据甚至有时候会误导问题,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不重视数据,他可能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出了问题,怎么去发现问题。如果哪天我们的政府机关做什么报告的时候,不是光空谈什么马列毛思想(我真怀疑那8000多万人里面有几个真信这个?)、三个代表、河蟹社会,还派个**记者来采访我是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改谈根据什么数据统计和对比我们发现政府还有什么问题,人民生活还有什么不足,而我们下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把什么指标提高多少,什么指标降低多少,那这才是个实在靠谱的政府。
  当然这个前提是数据的真实靠谱,而现在的统计局里面其实全部是作协的潜伏者,本质是作协的一个分管机构,主要分管工作是神话、童话,笑话的三话型文学创作。另外重视数据也不是瞎喊数据,像十五年超英赶美,亩产万斤这不是重视数据,这只是重视结果。而且这完全是瞎搞,某人受了赫鲁晓夫的刺激一时兴起喊了这么一句,结果却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底下全是马屁精啊,不拍马屁的,都给清洗掉了。马屁精就说了,我省提前三年完成伟大领袖的号召,我省要十二年超过英国,是吧,那到我市呢,提前三年完成省里的号召吧,九年超过英国,我县六年,我乡三年,我村今年……你村有一个人知道英国在哪吗,你村今年能超过宋朝的英国就不错了。
  数据简单分析:这张表至少能给K级棋友三个经验。
1、 201天675战,平均一天3盘多,3天10盘的量吧。我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多,但我自认为不少了。这个数据就是经验,实战第一。我认为水平越低的人实战对他的帮助就越大。在K级上混,学习虽然重要,但没有实战重要,看书是记不牢的,就像角部常型死活不是背出来的,而是在大量实战中被人一次次杀掉角部后,血泪教训才能记牢的。想砍人?等自己伤疤满身后再动杀心吧。我也看过很多账号在论坛上也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但查了一看,多数进步都很小。书是看了不少,但一年才下了100盘棋不到,那能提高多少棋力呢。
2、 我经历了24次升级,4次跳级,但也经历了12次降级,甚至还有1次跳降级。任何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反复中螺旋上升的。韧性也是第一。决定一个人能否持续涨棋如同一个人能否成功一样,重要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最重要逆商,即是你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3、 从数据统计能看到我没有连续超过5天不碰棋的,坚持更是是第一。古人早说过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才是王道。如果你也是个想涨棋的K级棋友,如果你能做到大量实战,韧性不拔,坚持到底,我相信你会比我更快的升D,因为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计算力记忆力都在下坡路了,一路漏勺昏招走来,其实是个没什么棋才的人。
  其实我虽然说了实战第一,韧性第一,坚持第一,但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却是另外一个真正的第一,就是兴趣第一。因为没有兴趣其他三个你都是无法做到的。记得《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说的那句话么?要成角先疯魔,不成魔不成活。很多人只关注了怎么通过下棋看书提升棋力,其实,提升兴趣才是真正的涨棋驱动力。这方面我有很深刻的感受和教训,会在后面逐步再谈。
  当然,仅从弈城的对战记录中能看分析的数据并不多。其实就连上表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其实这也是弈城软件的一个问题,一个拥有大量数据的平台,却在数据挖掘和分析上功能如此之弱。对于棋谱的管理深度和宽度如此之差。真是应该反思。
  这节暂时写到这,其实我虽然说要重视数据,但是我能提供的数据还是太少了,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也会尽量用数据,哪怕是模糊的数据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想法,譬如在什么定式里面遇到什么什么走法最多,概率大约为多少等。

  征途
  我自己把升级之路分成了4个阶段,这4个阶段给我的是不同的感受,当然升级路上肯定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每个人出现瓶颈的时期和级别也是不同的。但是遇到的问题我想大同小异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愿把我的感悟同K粉们共享。
   第一阶段:18k-13k
  从18k升到13k左右并不要学习太多内容,只要多实战,或快或慢总能提升上来。至少这个阶段我没有刻意学过什么,就是不断的下。这个阶段对手孩子非常多,孩子们多数大局观都不太好,容易纠缠在局部而忽视大场,他们对于吃一个子的兴趣大于边路多拆个二。对付他们,多脱先几次,抢到几个大场。然后只要在局部战斗中不要吃大亏,很容易就能赢下来。只要在布局上注意速度和有脱先意识,其他不要太弱,加上不遭遇地雷,应该就能很快离开18K区域。
  我是5月4日注册,在18k上只用了1天,就在升降级上8胜1败而跳级。当然一个地雷也没遇到,一看帐号名就知道多数都是不满10岁的孩子。当然,第一次网战胜利和第一次跳级,都让我一时兴趣大涨,信心无比。而打击总是在你最有信心的时候来临,在16k上我居然9战2胜7败,降到了17k。有些应该是遇到了地雷,还没看清对手就被人砍倒,但很多也是完全的漏勺昏招造成的。讲到底还是棋力不够,有时候甚至连双打吃都看不见。但都是低级错误,多下下很快就升上来了,2周后我就升到了13k。

   第二阶段:13k左右:
  升级的4个阶段中,我把13k单独作为了一个阶段,因为我在13K附近实在挣扎了太久。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期,当然也是我开始系统学习围棋技术的一个阶段。
  我在13k有多挣扎?看看数据吧,我5月20日到达13k,一直到7月15日才脱离12k。用了55天才真正突破这个关卡。55天什么概念?我从18k升到1D总共才用了201天,过这一个级别用了我超过27%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不停的升级降级,升上13k或降到13k的次数居然达到8次,被一个好友戏称为老13。这个阶段的升降级总次数达到16次,而我从18k升到1D总共才升降了41次,这个阶段的升降次数居然占到40%。

  我仔细的自我分析汇总过那个阶段败局的原因。
  棋风的转变:13k以前光和对手切切蛋糕就可以赢棋了,就看谁切的大,战斗只是局部性的,边界性的。13k级开始,对手的棋都开始凶了起来。举个简单例子,对于星位小飞挂角,13k以前,超过一半的对手会小飞守角,而13k后,超过80%的对手都会一间低夹过来。分割并战斗是主旋律,这让我很不适应。
  我13k前的法宝成为我13k后的致命伤。13k前我的2大法宝是布局速度,没事脱先。速度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棋型薄,经不起冲击,常常在战斗中崩溃。这个阶段的对手开始让我很不适应,你立二拆三?他马上打入。你拆二?他马上靠入。你拆一?他也敢靠压。其实这些手段现在看起来并不可怕,甚至是损招,但关键是我那时力量太差,不会打架。当时看到这种棋风的对手真是头疼极了,搞的我有段时间遇到这种人甚至立二只敢拆二。。。而在死活基础很差的前提下没事脱先经常会变成没事找死。这个阶段我角部被杀,大龙被杀比比皆是。等别人动手后,把局部走成后手死是我的强项,总之死活太差。
对杀能力太差。很多的棋都是一个局部对杀然后十有八九是我**掉,而且能走成差一气被杀就算不错了。力量?手筋?简直是手无缚鸡之力。正好当时看到有人评价曾九连霸本因坊的高川格的力量为打不死一个蚊子。。。我当时悲哀的觉得我的力量只能称为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其实这个时候差距是全方面的,我前文也说过,13k的我连征子都没完全搞懂。只是上面几个原因比较突出罢了。看着很多下过上万盘的18K,我终于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涨棋光实战是不行的,学习和实战是煎饼的两面,那面不煎熟不了。于是我开始买棋书了。记得第一次一下子就买了十多本(当然很多本到现在连一页还没翻过)。

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1、学习布局。这个阶段其实我开始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流布局的各种常见变化,喜欢这个布局的原因只是因为喜欢这个名字。后来想想我突然悲哀的终于明白我再怎么愤青总还是揣着颗中国心,我再不停的抱怨这个国家却又无限依恋这片土地。又跑题了。。。打住。我看了2本关于中国流的书。另外看了2套小孩的口袋棋书,一套是《围棋随身学》,一套是《围棋随身练》,没全部看,主要的还是看布局选点方面。这个阶段我在布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使得我从13k到4k这个阶段,在布局阶段80%都能获得优势或主动。
2、开始研究棋的形和筋。开始看《凡遇要处总诀》,文字版看着像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总决。。。但不配图例基本都看不懂。。。然后在网上找这些棋谚的图例解释,自己收集汇总打印,然后研究。后面还找到2本关于棋谚图解的小书,总算对棋的形和筋有了简单的了解,记得看明白的第一句口诀是‘形见单双定敲单’看懂后觉得棋形真是飘逸,神奇啊!想当年哥最擅长的可是走愚形弯三啊。这方面还要提到2本书,一本好像叫《常见棋形百例》,这个由于只有电子版,没看完,记得第一个是乌龟不出头的棋形。一本是沈果孙的《正手与俗手》这本我看完了,感触较大。以前俗手太多了。明白了最容易出俗手的就是打吃和冲。譬如我第一次看懂‘扭十字长一方’的棋谚后。哥才明白为什么以前打架的时候别人一扭断,哥感觉就要吃亏。因为哥一被扭断第一反应就是打他丫的。。。
3、我开始做死活题了。有没有效果?我只记得有一天我破记录的疯狂的连续做了60道中高级死活题。第二天我一举突破了13k这个关卡,从12k跳升到了10k。

第三阶段:13k-4k

  冲破13k的瓶颈,我好像突然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从13k到4k一路升的顺风顺水。虽然当中也有过降级,但一般很快就能升回来,也不会像13K那样反反复复。仅仅2个多月,我一口气从13k升到了4k,整整10级。
这段时间好像也没特别学什么,只是看书和做死活题一直坚持着。但书没怎么看,都是东翻几页,西翻几页。唯一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加藤正夫的《角部攻防90例》。我没全部看完,但看了不少,我把这本书爱称为《掏角大法》。另外《正手和俗手》因为一直放在车上,断断续续又看了一遍,常常会有新的体会。死活题也一直坚持在做,但量不大,一周20题的样子。但这段时间我把王元的围棋讲座全部看了一遍,包括中级教室52讲,战术大全,死活大全,定式大全,好像除了官子大全,他的围棋讲座视频我都在这个期间看了一遍。这个是我这段时间觉得帮助最大的。特别是关于肩冲、劫争这两部分有了初步的体会。另外对于死活的理解提升了,明白有时候苦活不如不活,哪怕能局部安定也不如先争出头。开始模糊的把局部的死活和全局形势有了初步的联系和理解。
这个阶段的输的棋要么是因为局部对杀走崩掉了,要么就是出现孤棋被人一直追究,或者杀死或者通过攻击赚足了便宜。这个阶段开始逐步理解势的作用。理解为什么中央开花能有三十目的价值。棋不像以前这么薄,慢慢开始懂的走厚。开始明白攻非杀的观念。这个阶段的布局还是坚持中国流,通过不断实战把各种变化尽量熟悉。另外这个阶段我买了本定式大全放在电脑前,遇到不熟悉的定式就当场翻。哈哈,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干的吧?
这里特别想说说孤棋,虽然我很多棋都是因为孤棋被攻而导致失利,但是我的对局总是不能避免的出现孤棋,因为我在这个阶段我因为看了《掏角大法》而得了贪角病,一盘棋,占三个角是常态,抢四个角也不少见。哪怕你坚固如无忧角,或者星位小飞加小尖,有时我也敢进去掏一掏。但是因此总是把别人的外势撞的很厚,别人摸样起来后,然后我第二个毛病恨空病就出现了,匆忙打入,然后就是狼狈逃窜。很多棋都是这么输的。现在我的贪角病和恨空病还是不小,但比那个阶段病情要好多了,因为逐步明白,围棋是讲究平衡的。

第四阶段:4k-1D

我还记得第一次3k的战绩,18战5胜13败。5胜都是半目胜一目胜甚至是对方掉线胜,13败全是中盘败,脆败,大败。从头到尾没有机会。其实这是我在升D前最后一次降级,但那次降级让我特别深刻。以前虽然经常降级,也有输的更惨的,甚至跳降级的。但没有一次让我这么悲观。因为以前的降级,输棋,至少我在前50步还能有优势,多是中后盘的战斗中逐步失败的。但这次感觉是完败,赢的都像捡的,输的全是应该的。而且15盘的大败都只是因为1个败因。计算力不够,总在一个局部走亏甚至是走崩掉。

其实围棋水平越高,翻盘的难度其实越大,4k以前中盘落后20多目后面有的是机会,4k以后中盘落后20目就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所以一个局部计算不够造成损失,稍微大点后面就心态变急,很快就会犯第二次错误。2次错误一犯基本可以投子了。

我当时觉得悲观的原因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计算力很难提升了,觉得又到一个重大瓶颈了。而且我死活题一直做的很差。感觉自己的计算力就是不行。降到4k后居然第一次出现了惧战心理。大家可以从数据中看到我降到4k后对局量下降了,日均才2盘多点。

在4k再次升级是个痛苦的过程,我这次升级破记录了用了21天,要知道我之前升降级的平均时间可是5天不到啊。而且对局数也破纪录的是51盘。是历次升级中最为艰辛的一次。但是没想到的是,这次艰辛的升级后,我诧异的发现居然一口气只用了16天就从3k升到了1D。

这段时间给我的感觉是,4k到2D差距不是特别大,至少不是质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这点也从我看对手的对战记录上印证了,我发现很多这个级别的对手都是在2D和4K之间上上下下。区别只是有些人稳定些,有些人起伏大一点。他们围棋技术的差别就在计算力和飞刀上面。一个级别的差距可能只有计算力多算一步的差距,甚至都不到,但是这个多算的一步搞不好就是决定性的。另外高级别的人可能飞刀啊陷阱啊会稍微多点,你一个不小心中刀就会落下风,但是每中一次飞刀,只要你认真复盘,你也总能学一招不是?等你身上插满飞刀了,你手上不也就全是飞刀了么。就算你笨,挨一次记不住,但被同一把飞刀捅了十次,你再笨也能记住了吧。

要说我计算力提升了多少我真没感觉到,至少死活题还是做的很糟,做题的数量也没上去。但是为什么最近升级顺利点了。一方面可能是3k后我对手挑选的较弱,但另一个原因是,我下棋比以前认真和用心了。以前很多局部,并不是算不深,而是不深算,因为深算很累。明明可以算5步的,算了3步就出手了。明明可以多联想一下这个局部变化对全局的影响的,而就只算局部。总之就是所谓的随手棋太多。而在4k后,因为不认真算会很惨,逼得自己从态度上有了改变。

认真下一盘棋比你随手下五盘棋的进步可能还要大,当然认真下非常累,我记得张栩在一次比赛后说过,感觉自己灯枯油尽,站都站不起来了。日本古棋也经常看到什么吐血之局,献身之局。以前觉得有点夸张。但尝试认真下棋后明白,真的很累,我有次很认真的连续下完三盘棋,每盘都是纠缠到官子才分胜负,感觉脑子没停过。第三盘下完后感觉精疲力竭,头晕眼花,都想吐了。

这个阶段,书没怎么看。刚买了套12本的坂田荣男全集。因为我的棋容易出现孤棋,所以直接拿起第二本《围棋治孤法》正在看,感觉很有启发。但主要的学习方法还是看视频。最近在看黑枪的《千人5段》公益讲座100讲,目前已经看完三分之一多了,也感觉很有帮助,他的讲座更贴近网络实战常型,虚的少,黑枪讲的也好,很多内容可以直接学以致用。黑枪老师在不在啊?我是你的粉丝啊,有机会指导我一下额。。。

就这样,在低头行走间,我已经不知不觉站到了我曾经仰望的D级。

棋力自我分析与感悟

自我分析:

在我18k的时候,我认为1D的棋力一定是相当的牛逼,至少是完全入门及全面了。可当我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站在这个我曾仰望的地方的时候,我才发现1D的棋力其实真不怎么样。就像你好容易追到了一个大胸MM,开房后激动的扒了一看,郁闷的发现原来她只是戴着魔术bar。有一次这样经历的棋友请举手,有两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和你同病相怜,有三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请你吃饭。另外,有戴魔术bar的女棋友请走开,本文作者不欢迎你。

1D真的不怎么样,因为我就不怎么样,职业棋手的棋我大部分步数都看不懂,从技术角度我感觉还有好多好不会,我的技术也非常不全面,譬如我几乎不懂官子。就这样,也1D了。。。好吧,让大家看看我这个1D囊中都有些什么货色。

先简单给自己的技术打个分,10分制(按照业5可得满分的标准,非职业标准)。

布局:5分
定式:4分
死活:2.5分
力量及手筋:2分
官子:0.5分
满分50,我大约14分吧。我不谦虚,在这个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条狗的网络上,我没必要谦虚,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有些项目可能分还打高了。18K们不信?好,接下来我分别每项自我剖析一下:

布局:
对于这个我自我打分最高的项目,也只是因为我曾经花过不少力气,而且在大部分对局中布局能稍占优势的关系。但一仔细分析,我的布局还是不及格。
最大的问题,我会的布局太少了。我深入研究过的只有中国流,我黑棋95%都是中国流开局。拿黑棋我经常能把握到主动权,可以这么说,我的白棋实力比黑棋实力要起码差一个贴目。所以我不爱拿白棋,为了拿黑棋,我每次升级,都是尽量找高一个级别的对手对局。在我的升级赛中,我找高一级,平级,低一级的对手的对局比例大约是6:3:1。平级对手也尽量找比我胜率高的,那样我才能拿黑棋。
除了中国流,我还稍微研究过迷你中国流,但用的少自然不熟。三连星和小林流基本没研究过,只是偶尔尝试玩玩。布局只用平行布局,对角星布局我从不用,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力量不适合走对角星。
每次拿白棋,我总有一种不会下棋的感觉。早期主要是二连星或者三连星。但也都只是徒有表象。后来逐步改成错小目。为什么走白棋就用错小目,原因有3个,一个是想快速取地,用实地抗衡有贴目负担的黑棋。但主要的原因只是因为我的小目定式不熟悉,而且小目定式又太多太复杂,用错小目能增加对小目定式的熟悉。其次是错小目容易形成迷你中国流的布局,虽然我用的不多。
对于白棋我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布局,曾经下载过吴清源的白布局,打开一看,昏倒,里面的棋谱不是数字标明,而是中文标明的,简直没法看,看了两页就扔了。如果有白布局心得的棋友,希望你能回复此贴,让兄弟我也学习一下哈。
对于K级棋友,你能深入研究一个布局,并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就够了。你看我,一个中国流也不到1D了么。当然不反对你多研究些,但是一个不研究是不够的。不是星位拍了三个就叫懂三连星,也不是会走星小目再分投一个就叫懂中国流。
定式:

为什么定式给自己打4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下棋的时候总是把定式大全放在电脑前啊,所以我不太会定式走错,哈哈。如果扔开书,我大概了解的定式也就20多个。数量其实不多。

但是关于定式我也有自己的缺陷,我最熟的是星定式,而小目定式因为种类实在太多,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感觉把握不熟。三3定式因为少,还算基本掌握。但目外和高目,不好意思,只偶尔翻翻,从不去用,所以也基本不会。当然实战也很少遇到,遇到了也不搭理他,等他自己补角,实在要进去,也是翻开定式大全,照着书冲进去。

学习定式对K级棋友是最有帮助的,多走走你慢慢理解这个定式的这么走的原因,从而提高棋力,反正我除了布局,定式是看的最多的。但是不要去背定式,定式不是背出来的,我从没刻意背过一个定式,定式你只要多走,自然就记住了,如果不走,你背的再牢,过阵子也一样忘。

我个人认为,K级棋友没必要去了解高目和目外,K级对战中也很少能遇到。我近700局的经验中,走出目外和高目的次数不超过20次。三3出现的次数也不多,30多次最多吧。所以在K级,你只要学好星和小目的定式就足够你混到1D了。

另外K级棋友不要去研究复杂定式。遇到不会的定式就尽量简明,哪怕吃点小亏,复杂定式里面飞刀太多,很容易就中刀了。反正我近700局的经验中,从没碰到一个人走过大雪崩,小雪崩也只走过10次多点。大斜也只遇到过两三次,妖刀定式遇到的稍微多些,几十次吧,但也都是双方小心翼翼的走了个基本型。这种复杂定式我们K级棋友少碰为妙。也没必要。定式只是个马步架子,初级棋友对局关键还是中盘。

目外,高目,复杂定式可以不碰,但一个种类的定式虽然在定式书上没有专门归类而是分散在不同地方,但一定要熟悉了解,就是点三3定式。角部是棋盘的魔都,而三3就是角部的魔都。任何角部的攻防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个点来开展的,虽然表象上不一定是点三3。你要熟悉了这个手法,经常就能赚便宜。这个最好的一本书是韩国的《三3技法辞典》,但买不到实体书,只有电子版。还有一本就是加藤正夫的《角部攻防90例》,看完这两本书,你会发觉什么角都是不牢靠的。。。

对于K级棋友,定式能了解20个左右就够了,反正我就了解这么多。星位的定式,一般就是小飞挂,然后小飞守角,关起守角,压长压虎,和各种夹击,主要是一间低夹。当然还有脱先后的双飞燕定式等等。在K级中遇到的最多的还是一间低夹吧,虽然我不爱用一间低夹,因为有我贪角病,没事不爱把角部给别人,但大部分人都喜欢一间低夹。70%的概率应该有吧。所以对这个定式要认真研究。
小目定式种类繁多,但最常见的还是是一间高挂,最常见的应对还是托退定式。超过50%的概率会走这个吧,不止是我哦。当然托退也可能变成雪崩型。看局面选择了。其次就是各种夹击了,小目的夹击方式比星位丰富的多,一间低夹,一间高夹,二间高夹都走的不少。不会像星位基本就是一间低夹。
小目的一间低挂稍微少些,变化很多,没有比较统一的应对,根据每个人的风格和当时局面情况,什么走法都有,稳健如秀策的小尖,攻击有各类夹击方法。可以这么说,小目的定式种类比其他所有定式加起来还多还复杂。走法也更多变。K级棋友在小目定式上一定要多花点力气。
三3定式相对简单,主要就是星位肩冲后的一些变化。因为实战遇到的也少,我这也不多说了。

另外任何定式你都要学会几点:
1、任何定式,你要尽量明白如果对方不按定式走,你该怎么办。通常他不走的点就是要点。13k后经常遇到定式脱先或无理手,只有明白这个了,这才能说你理解这个定式了。会定式和理解定式完全是两个概念。通常K级棋友定式脱先或者不按定式走都是恶手,但问题如果你抓不到问题,可能恶手就变妙手了。
2、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取地和取势的选择。譬如小飞挂角遇到夹击,你不能只会三三进角,起码要懂得跳起并肩冲破坏对方摸样的方法。
3、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不同方向的选择。那个方向适合你发展,你就要往那个方向行棋。同样是对方小飞挂角,可能左右情况不同,你就要懂得选择守角或夹击来选择方向。
4、任何定式,至少了解到这个定式是先手还是后手。如果可以尽量找到分别以先手和后手定型的不同走法,在一些关键时候,一个先手作用太大了。。。

可以这么说,定式的运用和选择决定了一盘棋的基本战场形态和基本战斗趋势。有时候一个定式选择失误,一盘棋本质就已经结束了。
死活:
除了实战怎么最能涨棋?虽然我不愿意这么回答,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死活题还真是很有用的。

其实我真的不爱做死活题,以前看过一篇围棋老师的帖子,那人极力鼓吹实战第一,死活题没用。那些题目在实战中遇到的概率接近为0。我当时深以为然。他说他教的弟子从不做死活,打上1段的也好几个了。当时这也给我找到了一个不做死活题的充足理由。现在想来,那个老师完全是误人子弟,不做死活题能上1段么,当然能,但完全靠实战来锻炼死活效率肯定是低的。

死活题的题型的确在实战中很难能出现,但是死活题锻炼的是计算能力,是观察棋形弱点的能力,而提高棋力的根本就是提高计算力。那些希望提升棋力的K级棋友们,要升级多做题,没错的。

做什么难度的死活题?
根据我的经验,别做太难的,那个是找虐。除了能打击你信心没其他作用,提升不了你的棋力。那些发阳论啊,天龙图啊,我们一辈子或许都没必要碰,那起码也是业余3-5段后才需要考虑的。尽量做比你能力稍高的题目就可以了,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什么样的题目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呢?按照三分钟一道题做不出就算做不出的标准,大约是一本死活题集,你能做出70%的程度就行。然后逐步换更难的。
我的死活题生涯

除了儿子的围棋作业,我只买过1套12本的《李昌镐精讲死活》《李昌镐精讲手筋》,各6册,由简到难,每册123题。这套书的优点是讲解比较详细,除了正解还会讲常见错误。我目前做到死活的第5本。但做的断断续续。总体来说,死活题从第一本开始,我能做出的概率也就20%到30%。很受打击。。。虽然我棋力逐步增加,但每册的死活题也逐步更难,所以每册的死活我的解答率一直很低。
除了李昌镐精讲死活,我每天上班一般尽量会在围棋学研网上做4道死活,这个网站是收费的,但每天会免费提供4道死活,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各一题。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入门解答率大约90%,初级大约50%,中级大约30%,高级10%都不到。现在逐步进步到入门解答率100%,初级70%,中级50%,高级30%。虽然缓慢,但总算在逐步提升。
我的死活题量一直不大,平均就是每周20题的量,我知道很少,但我真的不喜欢做,我能坚持下来已经很不错了。K级棋友们,你们想做多少,自己看着办吧。不做当然也行,慢慢升呗。也不是每个人下棋都是追求升级,自己开心就好。

中盘及手筋:
关于这部分,我真的没什么好分享的,因为我自己也太弱了。我只能说多做做手筋题吧。中盘的本质还是计算力的比拼。想要增加计算力,好像做题效率最高,其次是实战。反正我个人没什么天赋,我自己算过,我的计算力大约也就是5步左右,最多7步。因为死活题和手筋题里面,一般如果答案超过7步的,我基本都做不出。听说业余高手们算个20多步像喝水一样。我也看过坂田荣男全集里面他自己说,一般的棋型,他能算到50步-80步。有些棋能算到100步以上。对此,我相信但我很无语,都是人类,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但是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局棋才走了50步,李昌镐来看了一眼,记者问他怎么判断,他说A半目胜,然后A就真半目胜了。这个传说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扯淡。这完全是侮辱围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是人们总是愿意创造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来用来膜拜。如果他倒下,人们又挤着上去踩上一脚,然后吐口唾沫说哥早知道你是骗人的了。妈的,人类,就这个德行。

我的中盘力量有多差?这么说吧,我的600多局里面以屠龙胜的肯定没有50盘。但以被屠龙而失败的起码超过150盘。而且我的屠龙一般很少是主动屠龙的,多数是我的摸样建立起来后别人打入后的歼灭战。另外由于我开局经常能有优势,常常走到中盘能有20多目的优势,就更不愿意冒险打架了,慢慢的收然后小胜。当然因此而被翻盘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我印象中这么被翻盘的比我动杀心而杀崩输掉的还是要少一些的。
手筋除了李昌镐的精讲手筋以外,还做过一本对杀技巧。其他没有了,到现在我的手筋还是不行,只能靠纸巾替代了。输了用来擦泪。此时,电脑正放着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官子:
我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官子打0分的。。。但是貌似1D打0分脸上实在挂不住。所以关于官子,我顶多和K级棋友做些负面例子的分享了。。。
我的官子有多差?我不久前在1k上下了一盘,在开始收官的时候我领先26目,收完后我居然2目负。夸张么?创纪录了。。。但就在平时,如果我在收官前不能领先10目以上,经常会在官子阶段被翻盘。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我能经常在官子的时候走出自撞一气这类的蠢事,造成一块棋莫名被吃或者对方大龙突然复活。不是偶尔。。。是经常哦。。。崩溃啊。。。
为什么这么差,首先我从没有做过官子的题,只翻过2页关于官子的书。连关于官子的教学视频都没看过,王元的所有视频都看了,就是没看官子大全。因为没兴趣,不喜欢。对于官子的理解大概就知道有什么双先,单先,逆收,后手官。尽量走双先,然后逆收。然后尽量从大的开始走。一些最基本的棋型的官子大约有几目大致有个印象。另外听说还有先中后,后中先什么的,还有厚薄对于官子的影响之类,这些我暂时还没搞清楚。
我不喜欢官子,这个貌似是力量大人才够资格说的话,他们喜欢中盘就解决战斗。譬如坂田,古力,陈祖德等。但我这个毫无力量的人,还没事喜欢把棋拖向收官的人居然也不喜欢官子就有点搞笑了。。。其实因为骨子总觉得官子太小家子气了,为一目半目斤斤计较,不是大男人作风。有本事前面多赚点。后面可以随便花嘛。。。
但我知道,要成为高手,官子是必须跨过去的一步,前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孩子已经考出1段了,问他最近在教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教,就是集中练习官子。官子走好赚10多目很正常,等于吃一片子了。当时对我还是很有感触的。以后慢慢再学吧。官子,大家就把我当反面典型好了。


点评

文字生动活泼,联想丰富,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13-8-3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8-3 16:05 | 只看该作者
一路漏勺昏招走来,其实是个没什么棋才的...
其实,棋迷中85%以上都没什么天份,一份兴趣,一份痴迷,一份执著,一份劝不醒的花费吋日,三年,五年,八年,慢慢熬到奕3蛋,奕5蛋,奕7蛋..
棋,真nn的折腾人呢..
上苑名花今何在.须晴日,重拾旧山河
汉子今夜寂寞,月弓弯,奕城杀天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30 00:33 , Processed in 0.099560 second(s), 22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