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二连星对二连星的黄金时期。
二连星在地与势之间灵活转换,而星定式相对于其它布局又更加简明,要想在局部星定式中来一把飞刀出奇制胜,并不容易,因此二连星和二连星的对阵棋局,在全局上更加灵活;
而随着“一挂就小飞”,“一夹就点三三”的泛滥,二连星逐渐变得程式化,有些审美疲劳的棋局中,如何打开局面,对棋手也是一种考验。
于是,进入九十年代的中后期,“迷你中国流”又成了一种时尚。韩国棋手当年在国际赛场摧城拔寨,强者总是引领时代的潮流,当年韩国棋手也尝试开发了很多新下法,并在赛场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战绩。
上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快节奏的现代棋战兴起的年代,韩国得益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红利,迎来了经济腾飞,有钱才能办事,各种国内棋战,国际棋战也雨后春笋般涌现,高额的奖金和快节奏的比赛,竞技围棋风格变得程式化,少个性,多套路,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何在这种貌似单调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个性和创新要想出成绩,是很慢长的。计算和力量才是挣快钱的资本,于是韩国似的围棋道场训练法,应运而生,大批精锐的年轻棋士脱颖而出,超强的战斗力超越了前辈。
围棋发展模式只是顺应社会发展和适应不同社会环境,无论哪种方式,并无对错。
2019年打的最后一谱,选了1991年上升期的李昌镐对曹薰铉的一局,对这一局右下白棋打入后的攻防,印象极深。 曹李师徒的二连星对阵二连星,普通的布局、普通的招法,处处却有雷霆万钧之力,这也是我喜欢二连星的原因。
记得第一次打这局棋的时候,还是在大学时期,在学生宿舍用简陋的棋具打谱,在那迷茫年代,迷茫地打谱,打完棋谱,眼前依然是对未来的一片迷茫。在那个充满迷茫的恐慌感的年龄和年代,打谱也许是让心境稍许宁静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