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30|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流行后以前的定式书和棋谱类棋书(名局细解除外)会变得无人问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27 0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i和网络围棋的流行抢占很多棋书市场,围棋年鉴和激斗市场价格大幅度贬值,老的对局集也不行了,大多数人买来只是收藏,越来越多的棋书买来后就没看过,这些年原价买的纯棋谱类书已经变成鸡肋,到论坛清仓的人越来越多,感觉正常价格不容易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5673713 于 2022-1-10 11:13 编辑

看看淘宝上3元一本的过期围棋天地和17元一本的激斗和十几元一本的围棋年鉴以及可怜的成交量就知道买围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的ai网络时代和我们年轻时那个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围棋书的交易基本上集中在中老年围棋爱好者之间了,近些年国内围棋书最高水平的围棋天地如果都变得没落不堪,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抄袭文摘类棋书就更加无人问津了。再看看论坛上买围棋书从以前的卖方市场变成现在的买方市场也就不奇怪了。

点评

时代在变迁  发表于 2022-1-10 11:17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2-28 09:28 | 只看该作者
平平的我 发表于 2021-12-27 21:09
现在老的棋书就是专用于收藏,实用价值少的可怜。

这些书的实用价值,对于普通业余爱好者而言,足够了.

点评

掌门别装,你是普通爱好者吗?  发表于 2022-1-11 09:0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2-28 09:2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高兴,自己喜欢就行,爱谁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2-2-22 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河一局棋 于 2022-2-22 17:50 编辑

在围棋AI成熟的今天,棋书就是对过去的回忆,是一种情怀,但不是满足情怀的唯一方式,还可以看视频,读网文。自己围棋书的未来处理也是个问题,这个大家讨论很久、很多次了。我的计划是精简,留自己最喜欢的和孩子可能用上的,其他的卖掉(多便宜都卖掉)。

在围棋AI成熟的今天,想要涨棋也比之前方法更多,看书自学是效率最低和最枯燥的,也不是最省钱的。不是职业棋手的我们,比起涨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涨棋的意义有多大呢?围棋带给人的益处我们都收到了,想要爽一下可以去网上找低手,想要挑战自己可以找高手或者AI。我享受围棋的主要方式就是空闲时用自己喜欢的棋书棋具打谱欣赏或者看网上的比赛直播。

写这些就是说说自己的想法,仅供参考。

点评

很客观  发表于 2022-2-22 22:43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2-29 13:12 | 只看该作者
涨棋党买书的最终结果就是感觉亏了,
随着岁月的推移,棋力没涨可能还降了。哪说理去?

涨棋还是要去道场,不去的话,自己花钱找师傅教可能也行。

靠书难免成本太低了些,你看冲段少年远不止是花几万块的事。书才几个钱。。一台厉害的AI电脑,据说几万块的也不算是高配置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2-28 0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21-12-28 06:16 编辑
闲云野鹤123 发表于 2021-12-27 22:59
肥版自己说过的话不算数了?快餐围棋双方无暇多想多算,只能靠棋感秒下,棋感必须平时一点一滴积累

闲云野鹤老师提醒我以前说过的话,是的,我以前狂热地吹捧过中古,(当时飞扬也没有杀气腾腾的座子帮)但现在坚决抵制。只有两条原因:1,中古规则绝对不公平,并且会导致围棋变化几何级数的断崖式的下降。这我在“纵论黑白”中都论证过。即便在吹捧黄范施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认可过裹脚布规则。2,羞与哙伍,对一些为了个人私利和野望,动辄以政治罪名构陷自己同胞者,对他们的圈子要离得越远越好。要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有一口气在,就要和这种不善良作坚决的抗争。人是会变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人在一起才重要。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4-7-4 10:2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经常忽略棋书的历史文献价值。纯技术的书比较枯燥,但是大部分日本棋书不是纯技术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2-5-13 07:59 | 只看该作者
camel1900 发表于 2022-5-11 11:18
AI时代那怎么增进棋艺呢

业余高段可以学习ai。低段及k级多半不理解ai,多看看以前的书也挺好。ai就像顶尖功夫,以前有个说话,学棋要多和比自己强2子的人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2-1-10 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22-1-10 16:54 编辑

中老年是最有购买力的群体。骗老家伙的钱最好骗,其实围棋爱好者老头,和买保健品老头,没有什么区别,最多自我感觉好一点,弄得好像自己在从事脑力劳动一样。好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2-27 13:1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喜欢书,手头有几本纸质书翻翻感觉不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08:18 | 只看该作者
围棋书目前看最有实用性的是习题类和名局细解类,但也受到网络围棋资料平台的冲击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08:18 | 只看该作者
围棋书目前看最有实用性的是习题类和名局细解类,但也受到网络围棋资料平台的冲击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12-27 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21-12-27 11:55 编辑

有101网的海量题库,习题类的书也鸡肋。您说的可能是日本棋手原创的诘棋书,这不是习题集,诘棋书就是诘棋书。孙志刚和张大勇老师对此是有过定义和介绍的。名居细解类解说有点落伍,不如看《围棋天地》,像我买名局细解,是因为比较喜欢坂田先生,不是追星族的,买名局细解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12:04 | 只看该作者
死活题如果不是原创基本上和围棋入门书一样,属于抄袭类书籍,抄袭类习题还是有些作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习惯在101上做题,虽然很多高手都在101训练,不过101的内容应该也是抄袭来的。

点评

自信点,把应该去掉。  发表于 2021-12-27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1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5673713 于 2021-12-28 08:37 编辑

二三十年前棋书和棋馆应该是提高围棋水平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现在虽然说棋书还有其价值,但其中不少棋书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2-27 15:56 | 只看该作者
101不可靠,最近上去看了下,好多集子都锁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27 18:09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适合101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2-27 21:0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老的棋书就是专用于收藏,实用价值少的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2-27 21:33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用101,直接在主菜单点击“棋力测试”,从15级起步,过一关解一个锁。101还是可以的,题又多,且无重复。说个题外话,我前几个月下载的一个“超级玛丽”,按照说明也是过一关,解一个锁,按理说不用每次从第一关过起。但实际上,我发现隔了一天,以前过的关就解锁无效了,还得从第一关开始过。系统只有一天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2-27 2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学围棋,死活大全手筋大全就够了。以前棋谱的学习价值的确小了一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2-27 22:59 | 只看该作者
肥仔胡 发表于 2021-12-27 21:33
小朋友用101,直接在主菜单点击“棋力测试”,从15级起步,过一关解一个锁。101还是可以的,题又多,且无重 ...

肥版自己说过的话不算数了?快餐围棋双方无暇多想多算,只能靠棋感秒下,棋感必须平时一点一滴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6 00:55 , Processed in 0.143707 second(s), 21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