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iyid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枰静思录(一)——重读《兼山堂弈谱》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4-1 17: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2 19:56 编辑

此类中国式的手割分析,在徐星友的评注中还有不少。
如《眉山墅隐》34局
6至10搪角,若中局運籌,又當別論,用於起手,局面失宜。12不可緩。14當18位投六三。19宜224位拆二為正。20當22位扳。21宜253位虎,機動流行,最忌凝滯,不當圖大一處。24是。25即為21鈍置。

分析结果是白25效率稍低(钝置),原因出在21不识机。黑20尚有借用,白不舒服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3 14:15 编辑

通过以上案例的思考,我感到中国式的手割(暂且借用这个术语吧)比起日本的手割,在技术方法上颇有弹性,融进了对局者(或评注者)的个人风格、才华等因素,但也因此也可能有失模范的普遍性,当然这是从后学易于理解学习的角度来说的,而天才们、大师们往往是具有很深的个人见解,结论不统一也不足为奇,不过结果是影响了围棋基本棋理的传播与实践水平的普遍提高,这是令人不能满意的地方。这种偏重悟性的传承方式,使中国古典围棋早早绚烂成熟,也早早凋谢。

点评

悟性的差异,才有独辟蹊径之说;可惜有缘得见者稀,资质优越者更难得。这也是中西哲学的差异吧。 康庄之道费工费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够实施,如同教育,封建两千年,真正民间普及,到明代才实现……  发表于 2017-4-3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4:43 | 只看该作者
过百龄、周懒予以来,直至王汉年、周东侯、黄龙士、徐星友,顶端棋手对子效的追求是越来越强烈,这无疑对手割的分析方法有了需求,这是很自然的事,一些旧有定式的淘汰就是结果。古人以子力、子效为依据和主线,删减、淘汰了大批不合棋理的旧定式。这时的棋艺已经趋向边角套路应接简明、易控、注意子力配合的方向。棋理就在棋中,棋中寓有棋理,形而上的棋理不会自动转化为你的棋力。对子效的追求,是清代围棋发展的动力与主线。中国人重因果辩证,自觉地用在棋艺上来探讨子效,就促成了中国式手割的发展,即便从来没有提出过这个说法、名词,但也不影响自觉自发地运用。显然受个人风格以及天赋的影响,分析的结果有时难以统一,也不足为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3 15:03 编辑

在《眉山墅隐》第33局中,徐星友评“倚蓋起手,始於過百齡,彼一生以倚蓋為長城,其與懶予十局,懶予應倚蓋極簡練,東侯《弈悟》痛詆之,以白既掌先而後失先失勢,未終局而勝負判然,可謂卓見,乃漢年、東侯間亦用之,殆自負其能,以為無往不可,豈必故入其玄中始能見長耶?究之餘習尚存耳。”
这里面透出来的信息很有意思,过百龄深究倚盖定式,但精芜混杂,周懒予已经开始批判性地使用或另有新变化,周东侯更是直陈其不合理之处,明确提出评判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棋理。棋理的掌握和自觉运用是随着棋艺的实践水平而提高的,这就是明证,形而上、哲学意义的棋理并无直接意义,所以即便有了棋经十三篇几百年,也只到此时此刻,中国的棋艺才开始有了质的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4-3 16:37 | 只看该作者
正是由于清初周懒予、汪汉年、周东侯、盛大有等这一代棋人,承前启后,穷尽变化、去芜取精,才成就了之后座子棋的鼎盛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6 15:42 编辑

汪汉年、周东侯、盛大有、程仲荣四位高手在眉山鏖战之时,徐星友应该年纪还小,棋力肯定甚低,所以绝不至于对前辈有多大偏见,但徐星友成名后再批注眉山墅隐时,就有了想法。我弄不明白的是,程仲荣是眉山墅隐四大主角之一,怎么也算一代豪强,但徐星友在兼山堂奕谱中对程仲荣只字未提,却是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6 15:35 编辑

流传有程仲荣对黄龙士一局,程胜,但后人对此结果持怀疑态度。即便是被徐星友一直诟病旧习不改的盛大有,其实徐星友对盛也还是青眼有加的。从家回来后,再与大家一起琢磨其中缘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7-4-14 16:55 编辑
肥仔胡 发表于 2017-3-11 18:40
八卦布局肯定是阻碍了围棋的发展,弄成了藏棋和大将围棋,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我个人觉得你要真正体验大师 ...

"八卦布局肯定是阻碍了围棋的发展,弄成了藏棋和大将围棋,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我个人觉得你要真正体验大师的实力,要看他们的让子棋。有很多棋友这个座子棋十几手一摆,就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了。另外说点题外话,江铸久九段相对比较折中,他说范施相当于江户时代的五段。虽然评价比吴老陈老低,但老实说江户五段毕竟是职业五段,象小松快禅这样的五段,那个大包封,放到今天,也算名局。象秀策,雄藏这样的大高手也只有七段,也就是说江九段认为范施是秀策让定先的棋,差不多也就是说范施是胡煜清的那种等级。"


回复肥仔兄
回老家照顾老父一些日子,闲暇时集中看了施襄夏的《弈理指归图》,又有一些感受,不敢私藏,不怕浅陋,说出来与友共享。
1、《弈理指归图》不能称其为定式书,包括《桃花泉奕谱》也是这样,而是一部座子格局下(说座子格局,只是表象,说白了就是约定的互下对角星开局,其问题的实质是还棋头规则)的序盘、中盘攻防变化汇总。双飞燕勉强可算定式吧,也不尽然,双飞燕不是一个简单的定式,涉及到的后续变化很复杂,这源于复杂的周边配置变化。看看施襄夏对正飞燕变化的结语,可以看到著者对棋道的敬畏。

2、中国的艺术,诸如国画、戏剧,发展到极为成熟的时候,形式上常有程式化的倾向,以无相而寓世间万象,自有一番脱略形骸的洒脱自在。中国古典座子围棋似乎也走上了这个方向。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又在哪儿呢?这是竞技性强度增加的必然结果。以简驭繁,以约驭博,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质之一,体现在艺术、技艺上莫不如此。

3、承上条,中国人崇尚整体上把握事物,然后又辩证地处理个体差异。从这个角度看,成熟的中国古典座子围棋是先有布局,后有局部定式。局部攻防是在既有的周边配置下展开的,是布局理念的进一步展现与实施。即便是相同的周边配置,由于个人风格及洞察力的差异,虽然应接各有不同,但结果评判一下,其实是优劣不等,由于种种岐伦不轨,所以施氏的指归不啻为歧路灯,施氏的平正、细腻、深邃与卓越的大局观也堪此重任。

4、座子围棋的还棋头规则对布局形态影响很大。经典八卦布局的战略理念在于遏制对手进行大模样作战,这个很容易明白,大模样地多、块少,效率极高。但这并不说明古人不擅于大模样的攻防,一样也是能掌握的,且有不少成功的攻防例子。与其祸起萧墙,不若防微杜渐,所以战略上采取遏制对策,“使敌无拆三地步,布局最纯"。然而理是变通的,这样才是理的全部内涵。强者往往擅于抓住机会,进行厚势作战,甚至是大模样作战。即便是局面被分割成许多小块,但并未使前辈都成地沟流,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之一。而在纷乱中找到整合的契机,是高手与低手的区别,其间的手法之丰富,不亚于今天。

5、前辈的价值观大致如此,分角(三六、六三)>分边(九三分投)>守角≥拆二=单关(五六单关),非常重视出头。抓住主导权,从局部到全局,又回到局部,再又重新回到全局。左顾右盼,因形制变,步步生情。强调运机于无形(局面还较为混沌,就在谋划大格局),所以明末清初的许多直线攻击套路都被淘汰殆尽。

6、子效的逻辑很简洁。避免背缓坐重,背者,偏背,行棋方向不对;缓者,缓于事机;坐重,犯重叠的错。这也是手割的依据。因这一理念的明晰与实践,大量旧定式被淘汰。

7、古典座子围棋的布局具有浓厚的道家精神与实践路线,有点类似太极拳中的推手,姿势极尽简单,接手只在试力,感受对手气机的微妙变化,静而后动,于千钧一发中发力使敌人立处下风。敌人使一个虚着,你就急着摆出架势,常常未攻到敌人,而先显露出自己的致命罩门,后果堪忧。
8、咱们的先辈不必与江户的棋僧对比。规则不同造成的理念不同,非当事者不能详知。任何削足适履、刻舟求剑、先入为主的评论都是鸡与鸭说,关于话语权这一说,大家都是心里明白的。周小松去世后,中国古典座子围棋遂再无知行合一的大国手。宿命如此,非人力可以勘破,然其鼎盛时,气象万千,摇曳生姿,自不负一段韶华。
闲了再开帖子论述。见“收枰静思录(二)--初次读完《弈理指归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9-29 12:25 , Processed in 0.160719 second(s), 18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