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风云吴清源传奇10:1928年吴清源VS桥本宇太郎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江铸久九段。欢迎大家跟我一起来到天元围棋频道:世纪风云——吴清源传奇。 我们继续讲述少年吴清源出名之后除了在北平引起轰动之外,还引起日本方面的很大关注。而能在日本引起关注的,主要是因为山崎有民把棋谱寄给了濑越,而濑越老师把吴清源对井上的精彩棋谱做了很详细的评注后发表在日本棋院的杂志上,这下引起了轰动。由此濑越开始促成吴清源赴日的等等事项。尽管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还有就是在北平的吴家周围亲戚朋友们的这些难题,但是一个一个被克服了。 期间濑越也为了说明吴清源的棋之所以这么厉害、在中国排名第一,还特地依据自己1919年的时候曾经访问过中国北平,指导过这些棋手,那么他就依据这些年的成绩以及山崎有民寄来的棋谱,包括吴清源跟国内这些好手们的对局,他也作了评注,特别是他还看了吴清源对刘棣怀的几局棋,也同时发表在日本的围棋杂志上。这个杂志一发表,濑越就做了一个他自己的排名,据他的眼光来看,他认为现在的北平围棋界(就是中国围棋界),如果是按中国的习惯来分的话,棋分九品。九品至尊那是吴清源一人;如果是第八品呢,那也是一个人,刘棣怀;到七品的人就多了,他认为有顾水如、汪云峰、雷溥华;同时他一再介绍说吴清源怎么怎么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迅速成长为第一人,等等。 看得出来,他的主要目的是向日本棋界介绍吴清源,但他没想到发表之后,日本棋界的反响是比较大的,因为有政界、财界的支持,棋手们也知道北平有个天才棋手不错。但是他没想到变成了一个事件的原因——北平方面给他寄来了抗议的信。写信的人是谁呢?就是顾水如。顾水如先生就觉得你这个评法不够准。这个言辞里的意思就是说,你是何以把我评到第七品?第一品吴清源是无异议的。第八品是刘棣怀,他没说。第七品才轮到他。这个顾水如是有意见的。写给了濑越,也写给了杂志社。濑越又把顾水如的信,主要的段落全部翻译出来登在日本的《棋道》上,还特地加了说明——说我写的对中国棋界的估计实际上是引起了争议,当事人顾水如寄来的信,他的信的意见在这里,我前面发表的在那里。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我表示歉意。这事情发生了,也就过去了。因为濑越也说了,他所依据的是这些年来他看日本棋手到中国访问的时候传回来的棋谱和成绩,他依据这个来断定的。因为刘棣怀的成绩要好于顾水如。 好,这是当时的一个插曲。作为濑越老师的主线呢,他还是积极等待着能够所有事情都尽可能的办好,吴清源能尽快来。那么北平这边呢,吴家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也下定了决心,也把孩子们都安顿了,就是说准备坐船去日本的。在这个时候李律阁这些吴家亲戚也知道吴清源的母亲已下定决心去,也转而说既然你下定决心了,那我们也支持你去。可是非常期待的是,能不能请濑越老师来北平一趟,一是当面嘱托一些事,另外大家对濑越老师的印象特别好,1919年来过嘛。这次又看到他答应收吴清源做徒弟,大家都特别开心,觉得他人品、棋品具佳,托付给他再好没有的人选了。而且也表示了如果濑越老师来,差旅费全包,李律阁还准备了1000块大洋的谢礼。 这个信再从山崎有民传给濑越老师,他有点为难。他为难,他想得比较多。因为前因后果,整个事情办下来他都知道,北平他也是想去的,会会这些老朋友,特别是1919年他没见过的吴清源,到北平去见一见那多开心啊。但是他想到了更深一层,跟山崎有民的来往信件里已经看出来了,北平大家有很多人对去日本是有疑虑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吴清源的棋进步这么快,莫非还真的需要到日本去学吗?这个大家是疑虑的。因为按照简单的加减乘除这么计算,从1926年进步到1927年,你已经从让两子进步到让先,你可以赢,进步很大嘛。那再往后推的话,一年一年似乎好像简单推两下,是用不着去的。很多人是有这个异议的。那濑越就想,按照棋份如果我去是要让吴清源三子的,这断断不可能,这个可以排除掉了。因为濑越在日本也是仅次于本因坊之后最有力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本因坊是九段,中间八段是空着、是常年空着,他是七段。他作为升段的分也好,如果日本棋院不合并的话,那他跟本因坊秀哉对局的棋份已经是让先了,被受先。 濑越考虑的的确很细。我们能够看到濑越老师想得比较深,让两个万一输了的话,如果北平周围的人就说既然这样了吴清源就不要去日本了,那整个计划就毁了嘛。他就想到了,我实在不行(都是受汉文化熏陶的嘛)可以让我徒弟去啊——代师授艺,代师考察一下,这个是可以的。说到这个,可能大家又有点联想,我每次说到都想笑,好多金庸的情节是有这个情节的——就是武侠里面。实际上我总是怀疑他在疑虑参考日本棋界故事多了。派谁呢?当然要派,一自己能信得过的,相信他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二又要有实力、段位又不高。因为如果派老一辈的棋手,他自己的朋友去,你段位高、棋份高,你不一定镇得住。他想到了最合适人选,莫过于自己的徒弟桥本宇太郎。桥本是关西来的,是一个特别开发、人又特别有主见,喜欢自由惯的那么一个人。当时青年小伙,棋是非常有天才的。在日本也已经成名了,当时是四段。他想,如果桥本去了的话,井上跟他让先,桥本去了也让先。我心想,濑越老师觉得桥本本身的实力并不比井上孝平差,再加上桥本本身年轻、往上冲击的时候棋力有可能被低估。他去比较合适,让先对吴清源进行考核。 于是,他找桥本。这时候的桥本在做什么呢?桥本准备到欧美去旅行。他觉得美洲大陆很有意思,他做好了计划准备去那儿,去两个月。但是师命下来了,而师命是不能轻易违抗的嘛。更何况这是一件好差事,全部包了,你本身要去游玩嘛,全部包了之后而且对方还要送谢礼嘛。桥本听到这个挺开心的,但濑越老师也告诉他:你去了也不要贪玩,特别是考试棋你要全力以赴,你是在代师考验。桥本一口答应,说别的可以马虎,下棋不能马虎,我肯定会全力以赴的。这样,桥本就改了行程,到北平来。 到了北平,先玩了两天。等到来接应他的山崎有民这些人说你什么时候下棋?桥本说,那什么时候都可以啊。好不容易到了大陆,要多看看。整个中国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在下考试棋的时候我会全力以赴,而且濑越老师也嘱咐我不要下得那么快,你这棋要认真下。当然话不是这么说的,我是通俗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桥本是天才型棋手,他下棋特别快。当时不限时的对局里面,那他要下得快起来的话,很快就结束,但是这盘考试棋恰恰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盘棋下了两天,双方加起来一盘棋下了12个多小时,说明桥本是非常认真的。而吴清源也很开心,突然来了这么一位日本的大哥哥,而且这位大哥哥问起来,说的话很有意思,比如吴清源和他大哥最想知道的,那濑越老师是怎么样教你们出来的?平时是怎么指点?听说本因坊一门的名人指点他们的时候并不那么多。指点你们打谱呢?还是做死活题呢?还是背布局啊?别说当时吴清源感兴趣,就是现在的我也同样感兴趣,我不知道观众感不感兴趣?就是对吴清源提出的问题。 没想到桥本特别爽快,说:“先生根本不教我们。” “不会吧。”因为他们俩已经懂点日文了,是不是听错了。“濑越老师不教你们棋?” 桥本说:“真的不教。濑越老师真的不教我们棋。” “那教你们什么呢?” “他照顾我们吃喝,照顾我们起居。” “那你们平时干些什么呢?” “先生经常是这样的:在日本棋院比赛完了,晚上回来。先生会让这些徒弟倒一杯小酒来,大家坐在一起看棋。不像其他门派老师坐着,其他人是不敢乱说话的,可是大家经常是。还有向井一男那些师兄师弟们说,师兄师弟大家一起摆棋。我经常是讲讲我的感想,对其他师兄弟的棋我也发表议论。” 桥本经常是自己的棋下完没下完不说,其他师兄师弟的棋记得特别清楚,因为他脑子好。然后给予一番指点。吴清源跟他的大哥听了有些糊涂了,究竟是濑越老师在教棋,还是你在教棋。 桥本就说:这就是我们一派的风格啊。老师是不教棋的。 其实真恰恰说明当时濑越一门学棋非常开放,而且非常了不起。在日本几家传统几乎都是打谱,大家都打谱;摆棋,老师只说几句话。在老师面前大家不能轻易发表意见。而实际上下棋学习最好的氛围就是大家共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受益,学生也受益。这句话次序可能有些倒:学生受益,老师其实真的也受益。这样才能够把这个门派活跃起来,而濑越一门就是这样的教授办法。所以,桥本虽然是半开玩笑,但实际上讲了一个他们门派学棋的巨大秘密。就是濑越一门是大家共同研究,因为在那个时候桥本也好,桥本的师兄师弟们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那么,桥本就说:你要是去了就太好了。很多棋不用我来给师弟们讲,你来,你给大家讲。 吴清源周围的人又问:吴清源的棋还需要哪方面加强啊?哪方面不足啊? 桥本答得来得够快,告诉李律阁他们说:吴清源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他只要自己专研,没事就跟我们讨论棋、教教我们就行了。 其实他说得真的很在理,就是说从想法上不要拘束于跟哪个前人在学习。这个理论让当时的很多人受不了,桥本这个小年轻真的是这样子啊。说话好像很自在,可是他又是那么聪明,下棋又下得那么好。所以大家特别期待他跟吴清源的考试棋。这盘棋也被安排在山崎有民的家。 一盘在山崎有民家,一盘在李律阁家下。 我们现在就来看考试棋,代师的考试棋:桥本对吴清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