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窗下每将图局按”:最后的月刊 [打印本页]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1 23:50
标题: “窗下每将图局按”:最后的月刊
本帖最后由 榉木 于 2019-10-1 23:54 编辑
《宫词》赵佶
忘忧清乐在枰棋,
仙子精工岁未笄。
窗下每将图局按,
恐防宣诏较高低。
这是1994年6期《围棋》月刊封面上的诗。
因为古代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的缘故,“忘忧清乐”一句特别有名;我则更喜欢“窗下每将图局按”一句。
[attach]159493[/attach][attach]159495[/attach]
1994年6月也是我刚刚接触围棋整整一年,这一年的4月份我开始在书报亭买《围棋》月刊,才买了三期,月刊就戛然而止,从7月开始,《新民围棋》粉墨登场。
虽然《新民围棋》还保留老月刊的排版方式和相似的内容,但封面设计已经再无当年老月刊的雅致,刊名题字,更是丑得惨不忍睹。
从心情上讲,新中国第一本围棋杂志,即伴随几代棋迷30余年的《围棋》月刊,1994年6月号就已经结束了。近年出于对老月刊的情怀,我陆续把文革后的月刊全部收齐。
这几个月没打谱,今晚终于抽时间打一局,第九届擂台赛刘小光对阵山田。现在手里的棋书棋谱多如牛毛,因九十年代以后的老月刊由于印刷质量的下降,我已很难想起从中找一局棋谱进行学习体会。
[attach]159494[/attach]
这一局细细体会之下,发现还是蛮有欣赏性。四个角都是常见的定式,棋盘左边的作战还是很精彩,最常见的定式如何打开局面,进入中盘作战,也许对业余爱好者更有帮助。1994年的山田处于上升期,刘小光则是当打之年,实力稍占上风。
今晚,这局棋打得神清气爽,的确是开卷有益啊。棋子还是六兄弟将石,棋盘是日制折叠贴面盘,这个组合打谱极为方便。草罐的好处也不再赘述。
[attach]159496[/attach][attach]159497[/attach][attach]159498[/attach][attach]159500[/attach]
作者: 闲云野鹤123 时间: 2019-10-1 23:58
这类杂志我都当藏书,我还有1985创刊年1~6期,1986年1~6期围棋天地电子档。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2 00:01
《天地》是因擂台赛应运而生。创刊之初,天地的优势在于照片多,内容上和棋谱印刷,不见得比《围棋》月刊占优。《围棋》月刊1978年复刊,到擂台赛之前的几年,我对这几年的月刊尤其看重
作者: 闲云野鹤123 时间: 2019-10-2 00:54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3 于 2019-10-5 01:16 编辑
榉木 发表于 2019-10-2 00:01
《天地》是因擂台赛应运而生。创刊之初,天地的优势在于照片多,内容上和棋谱印刷,不见得比《围棋》月刊 ...
誠然。刊物的确能见证经过岁月洗礼,围棋的流变,苍海桑田,初心犹在。
作者: 湖家花园 时间: 2019-10-2 07:20
围棋月刊朴实,围棋天地华丽,我喜欢看围棋月刊里的专题讲座和故事连载
作者: 小刀向前冲 时间: 2019-10-2 08:47
作者: 何礼士 时间: 2019-10-2 09:01
我也是订阅围棋月刊开始的,感觉比围棋天地内容扎实。
作者: hahei09 时间: 2019-10-2 09:33
“新民围棋”四个字写得绵软无力,反正我是欣赏不了
作者: hahei09 时间: 2019-10-2 09:35
折叠盘+低号蛤石的组合说不定更好
作者: hahei09 时间: 2019-10-2 09:38
草罐(中国)、折叠盘(日本)、将石(韩国)
老榉这套组合,堪称“中日韩混搭平民套装”!!!
作者: 阿扬 时间: 2019-10-2 09:40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每本月刊都翻烂了
作者: peng0619 时间: 2019-10-2 10:37
我也保留了一副品质较好的草萝,搭配B云,日常使用,感觉很好
作者: 十月雨丝 时间: 2019-10-2 11:27
书品相很好
作者: liangr 时间: 2019-10-2 11:30
围棋月刊停刊真是永远的痛啊。当时的领导真是鼠目寸光,把刊号给了其它杂志。要坚持到现在多好。
现在围棋天地一家独大,唉。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9-10-2 15:30
百岁老人写的,不易了!
作者: 雨花潇湘雨 时间: 2019-10-2 15:55
新民围棋和围棋,两者只是改变了下刊名,其编辑人员和刊物风格并未有多大改变,所以还是一本杂志。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9-10-2 18:34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9-10-2 18:39 编辑
新民围棋本身不赚钱,虽然大家都说围棋热,但实际上这个刊物无论新版老版,在上海的邮局都卖不太动。《围棋》改为《新民围棋》后,新民晚报最初派漫画家和体育记者徐克仁任该社主编,但经营依旧毫无起色,最后倒闭。曹志林和吕国梁去了新民晚报社。但要解决编辑记者的编制问题,着实有点伤脑筋。后来方芳老师去教棋,李晨硕女士和她先生一起去了加拿大,现在是加西围棋协会主席。韩洵女士上大学深造,后来也去了国外。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9-10-2 18:43
接上帖,解决所有人的编制是不可能的,当时新民晚班在《新民围棋》倒闭后,一下子有了三个围棋记者张建东,曹志林,吕国梁,编制已经饱和,不太可能要别的人了。至于曹,吕二位先生是在晚报退休,还是以体育局工作人员身份退休,我也不太清楚。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9-10-2 18:49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9-10-2 18:54 编辑
当时还是处于一个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并存的阶段,《新民围棋》作为一个地方刊物要打入全国市场谈何容易。即便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现在,不仍然有地方保护主义?而且作为一个小众刊物,它在广告业务上一直没有起色,这在80,90年代,也是致命伤。大家看过《编辑部故事》的,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作者: 强力菲 时间: 2019-10-2 19:45
心情甚佳啊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6:43
打一谱,神清气爽,延年益寿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6:46
真是成也体制,败也体制啊。总之,作为第一本围棋刊物,在资讯匮乏的年代,《围棋》月刊为爱好者提高棋艺,开阔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7:03
很喜欢“中日韩混搭平民套装”这个形容,非常恰如其分。昨晚又打了一局,更加平民化的组合:仿皮盘+草罐+精瓷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7:04
草罐软,对云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棋子在罐子里不会硬碰硬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7:06
专题讲座相当有含金量,比如早期陈祖德讲中盘,堪比名局细解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9-10-6 17:07
94年这几本月刊应该是前两年孔网收的,90年代的月刊都不贵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