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去上海图书馆看中国古谱(双节棍老师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08:30
标题: 去上海图书馆看中国古谱(双节棍老师请进)
本帖最后由 平凡 于 2014-9-14 08:33 编辑

        8月中下旬,受到论坛双节棍老师的委托,前往上海图书馆查询一些清朝嘉庆以后出版的古谱。由于今年的假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只能周六抽空前去看看,好在图书馆离我家很近,坐车15分钟就到了,比起8年前去借《日本大手合》录入时的心情,这次还是帮棍老师看看书的内容和复印。
       好久不去那种读书的地方了,多少有点不习惯,比起城市的喧嚣,读书馆确实比较安静,偶尔和工作人员交流也只能轻声细语的说上几句,可惜,周六书不能复印,只能先看了,把一些情况及时汇报给棍老师。上海图书馆的围棋书确实书保存的很不好,有几本已经不太能翻阅了,很多书外面包着的报纸还是70年代早期的报纸,有赫然极左的标语和口号,让人忍俊不禁。资料确实很宝贵,但可惜没人整理,有几本书已经虫蛀严重了,只能小心翼翼的翻看着,尽量不要弄坏它,由于一次只能借4本,前面我看的很仔细,把一些内容记录在纸上。看了1个小时左右、看还有时间,再借了4本,继续看,有好几本是古谱对局书,印制的和我们手上有的《寄青霞馆弈选》差不多,也有是大棋盘。要整理成SGF还是需要人力和心力。最后我看到的一本是《范西屏的抄本》,棋盘棋子印的很规整,怎么也不像清朝的古谱,再细细看,后面居然有秀哉、广濑平治郎、吴清源的让子棋对局。顿时明白了图书馆仍不够专业,光看书名,还以为是清朝,清朝的抄本怎么会制作的如此精细,可惜,我没有拍下来。否则论坛的大家们又要笑了。
       看完后面4本,雨停了,赶快把情况通过手机发给棍老师,棍老师一直没有回复,等了15分钟,起驾回家了。。。。。
       车上我一直在想如果那些古谱既便有人整理出来出版成书, 也不会被市场认可。比起日本已经基本把大大小小古谱在60-80年代出版了,我们的围棋界对古谱一直不重视啊。 其次,围棋的古谱,可能对下围棋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对于围棋文化来说,确实有很大的传承,古谱中,可能研究死活官子的《官子谱》作用最大,而实战的对局书次之,其次是古定式的研究的书,现在一般整理的都是前两项,我国的对局古谱远远多于日本,能整理出来也算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者: 爱棋家    时间: 2014-9-14 08:47

作者: 飞扬阳光    时间: 2014-9-14 09:09
太息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09:13
程兰如对谁呀?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09:17
本帖最后由 疯僧 于 2014-9-14 09:19 编辑

老平 看这个是要交800元的押金的吗??书能借出来复印吗?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09:28
回复 疯僧 的帖子

不交钱,但也不能自己复印,复印有专门的部门分管,书很旧,不一定给你复印。

作者: 飞花一片    时间: 2014-9-14 09:43
一直想买范西屏全集,施襄夏全集,黄龙士全集,徐星友全集,等等等等,可是书店里陈列着的永远是道秀丈,好像是嵌在心里的一根刺。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09:45
平凡你在上海图书馆 是什么卡?这个书是在哪个阅览室看?在几楼?
作者: 十月雨丝    时间: 2014-9-14 09:55
自己国家的文化需要他国传承、发扬,是很可悲的。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10:04
准备去看一下  能复印就复印 不能复印就录入一些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10:10
本帖最后由 平凡 于 2014-9-14 10:11 编辑

回复 疯僧 的帖子

就一般的卡,在二楼,可以带电脑进去的,真的要复印和录入,请和棍老师联系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10:31
平凡 发表于 2014-9-14 10:10
回复 疯僧 的帖子

就一般的卡,在二楼,可以带电脑进去的,真的要复印和录入,请和棍老师联系

好的
作者: amo_fy    时间: 2014-9-14 10:41
搞个参考阅览证。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4-9-14 11:01
飞花一片 发表于 2014-9-14 09:43
一直想买范西屏全集,施襄夏全集,黄龙士全集,徐星友全集,等等等等,可是书店里陈列着的永远是道秀丈,好 ...

都有,就好了,
没有,也没办法。

作者: 唐肥    时间: 2014-9-14 13:33
我也好久没去上海图书馆了,不过相比上海,还是国家图书馆的,收藏更多

作者: fyqjlh    时间: 2014-9-14 15:21
厉害
作者: jzhang    时间: 2014-9-14 15:51
复印?5元一张,吓死你.我上次用相机拍了日本稻省亘翁的对局谱,才拍十几张,结果被发现了,当场要我付款3元一张,俺不肯给,把书还了.
这是俺们的钱养的人,养的书,养的馆,居然复印还要收这么贵....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15:54
jzhang 发表于 2014-9-14 15:51
复印?5元一张,吓死你.我上次用相机拍了日本稻省亘翁的对局谱,才拍十几张,结果被发现了,当场要我付款3元一张 ...

你把偷拍摄像机按在帽子上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16:16
我之前去问了一下,是2元一张,从看的8本书来看,要复印的不会超过50页,100一本,应该也可以,关键是能不能让不让复印,书品保护的不好。如果是他们代劳,是不是还有其他费用,真的不知道了,急切等双节棍老师出现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4 18:12
进去录入不收费吧?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19:08
带好笔记本进去就可以,还有干粮水什么的,还有就是持之以恒的心理建设
作者: 强化运动猫    时间: 2014-9-14 19:55
jzhang 发表于 2014-9-14 15:51
复印?5元一张,吓死你.我上次用相机拍了日本稻省亘翁的对局谱,才拍十几张,结果被发现了,当场要我付款3元一张 ...

是“稻垣日省”吧?

作者: yellowred5    时间: 2014-9-14 21:29
上面一个圈一个圈貌似死活题的是官子谱?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4 22:15
回复 yellowred5 的帖子

是 《漱红老人棋谱》这本棋谱,

作者: 天船    时间: 2014-9-14 22:22
照片上看,好像是翻修的啊,应该复印没问题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14-9-14 22:41
让平凡兄久等了。最近因为要照顾刚刚一岁左右的儿子,所以只有他晚上睡觉时我才能上飞扬,而且时间还不太固定。因为照顾他花费了我大半的 精力,手机没有费用我都不知道,所以一直没法给您回信,十分抱歉。
作者: 阿扬    时间: 2014-9-15 11:58
这种应该中国棋院去负责收集、推广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4-9-15 14:26
阿扬 发表于 2014-9-15 11:58
这种应该中国棋院去负责收集、推广

话虽如此,又能指望谁去干呢?

作者: jzhang    时间: 2014-9-16 14:41
棋院的官员也挺忙的,比如什么开幕式,庆典,都是捞金好机会。。普及跟资料整理,这么费功夫的事,你要他们做了,他们别买房了,别养家了。。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6 14:44
已经错失了发行这种书的最好的时机了。
作者: 多九公    时间: 2014-9-17 03:02
上海图书馆古籍书库目录查询的网址是:
http://search.library.sh.cn/guji/
需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书。选“分类”,输入“圍棋”,可以查到上图有185种中日围棋古籍(包括民国时代)。
有一部抄本《弁言類抄,棋譜》,其中收录的一些古谱序跋,可能比较有价值。
作者: 多九公    时间: 2014-9-17 03:02
上海图书馆古籍书库目录查询的网址是:
http://search.library.sh.cn/guji/
需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书。选“分类”,输入“圍棋”,可以查到上图有185种中日围棋古籍(包括民国时代)。
有一部抄本《弁言類抄,棋譜》,其中收录的一些古谱序跋,可能比较有价值。
作者: zcqy    时间: 2014-9-17 09:15
很多书已经陈旧得很了,纸张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了。有很多古籍都不能随意翻动,否则会发生撕裂 断页现象怎么让你看啊有些棋谱要是扫面完了后,原书就毁了。收费高也是没有办法。
  至于传承围棋文化遗产,谁有情趣谁去做。管他哪国人,对不起。围棋是世界的,不是中国唯一的。老觉得自己人不敢外国人干,不想想自己人他不喜欢这些了(没有时间做这些了,不能静心做)才是自己不做别人做的原因。国人不传承,那就让外国人传承去好了
作者: 疯僧    时间: 2014-9-17 12:45
查询系统很好 有几本书想去看一下
作者: 爱棋家    时间: 2014-9-17 12:57
7月份的某一天,我的一位棋友,知道我喜欢收藏棋书,送我半箱老棋书,都是五十年代出版的。
是他的一位学生送他的。据说;棋书的主人是位老中医,年轻时酷爱围棋,算是围棋爱好者吧。
拿回家,看几眼就封存了..灰很重,大部分都脱页了,纸张是一碰就要碎化的状态~,还记得上面两本,一本是围棋入门,一本是桃花泉奕谱~
改天,出辣辣的太阳,先放到园子里晒晒~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17 13:15
本帖最后由 平凡 于 2014-9-17 13:16 编辑

回复 爱棋家 的帖子

放在微信朋友圈晒晒,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29 21:56
今天又去了一次,看到这种棋谱,有点晕,哪位高手解释一下

作者: 鬼手精华    时间: 2014-9-30 06:55
周小松,陈子仙的对局谱,平兄都找出来,往回翻译一下,就破译了。。。
作者: 平凡    时间: 2014-9-30 07:02
本帖最后由 平凡 于 2014-9-30 07:04 编辑

回复 鬼手精华 的帖子

应该《子仙百局》都有,但是这种记谱实在不明白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4-9-30 08:37
陈周的古谱,怎么像棒子文?
作者: 天外肥羊    时间: 2014-9-30 08:49
这个叫做算筹码子,以前商界通用的。
作者: 天外肥羊    时间: 2014-9-30 08:51
本帖最后由 天外肥羊 于 2014-9-30 08:54 编辑

百度一下:条目是“苏州码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52245.htm?fr=aladdin


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脱胎於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产生于中国的苏州。现在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而仍然可见。




苏州码










汉字













作者: 天外肥羊    时间: 2014-9-30 08:52
苏州码子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花码由南宋时期从算筹分化。同算筹一样,花码是一种进位制计数系统。与算筹不同的是算筹通常用在数学和工程上,花码通常用在商业领域里,主要用途是速记。
政府公文(号码为苏州码)
政府公文(号码为苏州码)
旧时的一些公文、契约、帐表、官帖、私钞、当票中以及背书等所有涉及经济方面带有数字的文档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组合数码,而且广泛的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商业、工业及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我们在看电视剧、电影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北洋政府的军队中,兵士的右边领章上由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组合的数码,左边领章上则有一种奇怪的符号。如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步兵第一团第二营,第三百六十四号之兵士,其领章号码为:左侧缀标明兵号之数码“〣〦〤”,右侧缀标明团号之阿拉伯数码和表明营号之罗马数码“Ⅱ 1”。
它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
据《中国通史》第八卷、第五节《中国数码和零的符号》记载:“我国在商周时期已出现记数的符号,但在很长时期内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用于记数和演算的数码。至唐代才开始用数码记数,宋元时期逐步得到完善,其使用也更加普遍。”
有一种说法是:“虽然叫苏州码子,但与罗马数字与罗马有直接关系不同,苏州码子和苏州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我国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罗马数字起源于罗马,因此被公称为罗马数字。而苏州码子产生于苏州,于苏州的关系则不言而喻。苏州码子在商业、金融及普通百姓生活中特别是使用竖写账本的记帐被广泛应用,因其形象性很强,上至官宦下至商贾和黎民百姓即便是文盲,也极易掌握,而且能熟练地书写,所以又被称之为“商业数字” 。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4-9-30 09:01
这个高了!
作者: 雨骤流    时间: 2014-9-30 09:03
好厉害,学围棋还可以学文字,学数学……
作者: goodbaby    时间: 2014-9-30 09:40
厉害,还有这种编码方式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14-9-30 09:48
周陈弈谱这部书也不知邓先生是怎么刊刻的,全书居然没有棋盘线,这样做法可能是为了省钱,但看的人可就辛苦了,我尝试过,在图书馆中整理了一局,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作者: 爱棋家    时间: 2014-9-30 10:58
回复 天外肥羊 的帖子


苏州码子不懂苏州码子~
作者: 程鸟惊    时间: 2014-9-30 17:18
我们这里现在还喊阿拉伯数字叫洋码字。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