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朱荣基的学生们(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0 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荣基的学生们(上)

作者:曲力秋 | 2005年01月19日 | 已阅 3568 次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认识了这┰侵祛娜?/SPAN> 基学生的中年人。听他们在一种完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谈起自己的院长,谈起在经管学院学习的日子,谈起毕业后各自不同的奋斗历程,这其中充满了激昂的理想、难以掩饰的自豪和对未来前景的坚定期望—这一切,让我产生了一种把它们如实写出来的冲动。

    这是一群普通的、同时也是不普通的人,他们的感受、体会和认识,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有的,但也有一些别致的东西蕴含其中。揭示这些东西,是这篇采访记录的真正意图。

我把采访对象限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4~1988年间的在校生中,这是因为:第一,从1984年4月朱钅容 基任经管学院院长,到1988年赴上海任市长,相对于此后的岁月,这期间,朱钅容 基有更多的时间亲临经管学院,他的学生们因而有更多的机会领略这位蜚声中外的共和国经济奇才的思想、风格和气度;第二,这期间在经管学院求学的学子,现在已是人到中年,具有比较广泛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所思所想,无疑将真真切切地反映共和国2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前景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与一位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导人物的思想、风格与气度有关。


                    朱钅容基的学生们

                               文  曲力秋


                      第一篇 青春的梦想


    大名鼎鼎的清华经管学院挂牌于1984年4月,它的前身是立于1979年的经济管理系。

      这个让现今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专业,第一次对外正式招收本科生是1980年,那是中国刚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迈出改革开放步伐的年代,年轻人对经济领域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求。

   80年代初期,经济管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字眼。在历史悠久、强系如林的清华园里,经管学院的师资、设备和其他基础性条件都显得极为薄弱。然而,经管学院还是以其不可言尽的吸引力把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年轻学生收至麾下。据清华经管学院原副院长董新保老师介绍,经管系第一、二届本科生的新生录取分数线在全校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后历届新生录取分数都位居全校第一。

    原研85班学生,现为北京鑫民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治平回忆说,1985年,他参加经管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时,能容纳1000多人的主楼报告厅居然坐满了考生,而那一年,经管学院只招收60名研究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竞争?


                是什么吸引了这群学生?


    原81级本科生、现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李山回忆道:

   “那年填高考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本来是想填清华大学建筑系,因为我从小喜欢画画儿,那时我并不知道清华还有一个经济管理系,后来,我从报纸上知道,中国最缺乏的不是科学技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象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偏远地方的年轻人看来,毕业后能当个厂长经理,就挺是个人物了。”

    原研86班学生,现搜房资讯有限公司总裁莫天全回忆说:

“我是在华南工学院读的本科,毕业后被分到天津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后,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于是就想如果能在一定的管理岗位上,我的才能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于是就决定去学习管理专业。”

    原81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宏儒道:

   “我们进校时,年龄都不大,也就是17、18岁的样子,但有一段时间,大家好象在进行着某种训练,同学之间见面就象领导同志们见面一样,不提对方的姓氏,直接叫某某同志,譬如我,就经常被同学们叫做‘宏儒同志’。”

    “当时经管学院招了一批干部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现在已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这些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我们就经常去找他们聊天,应该说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每个人都充满了野心和欲望 ,但具体做什么却未必想得很清楚。”

    当年的经管学院,出人头地的想法缠绕着很多人。可以想像,这样一群充满了野心和欲望而又略显幼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其言行难免会有些令人惊骇,这让一向注重政治思想教育的老师们颇费了一番苦心。李山至今还记得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的教诲:做英雄主义很好,但是不能光想个人英雄主义,要想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鸭子专业


、   清华是一所崇尚科学、严谨的学校,有人说清华人务实、执着有余而灵活、创造性不足。清华的很多毕业生在回忆自己的求学时代时,都说那是一段非常压抑、辛苦的岁月,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学习的压力非常大。

    除此之外,同学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每逢考试结束,大家就会暗自比较,看谁的考分高,然而第一永远只有一个,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心理尚不十分成熟的年轻人的自信心显然时时都要经受着烈火般的考验。

    同其它系相比,经管学院的气氛要显得宽松、自由许多。

    专业的跨学科特性,使学院在培养学生时,有别于其它系那种塑造单纯的工程师式的模式,在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亦把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于那些兴趣广泛、求通识求实践的学生有着十分强的诱惑力。

有人把经济管理工程专业比喻为鸭子专业,意思是说,鸭子会跑但跑得不如羚羊快,鸭子还会飞,但又不能象鸟飞得那么高,鸭子还会游泳,但游得没有海豚快。但鸭子有鸭子的好处,海陆空无所不能,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经管学院毕业生的特点。

    学自动化出身的李治平后来说:“1985年考入经管学院后,感觉比以前轻松了很多,能够有时间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书。当时又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参与了国家决策部门有关政策的论证和规划,这对我们十分有帮助,加上学院的领导、老师们非常积极地为我们争取各种各样的出国进修学习的机会,譬如我还没有毕业,学院就派我到香港理工大学进修,这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除此之外,一些同学还寻找机会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李山回忆道:“上大学时,我一直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清华能够做到,但行万里路却谈何容易,我那时助学金只有14元,家里每个月寄给我的生活费只有几元钱,这样的经济状况能够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更不要谈买车票旅游了。”

    穷则出奇想。

    李山和同学们就给当时的自行车厂写信,自荐当他们的广告推销员。结果,他的建议获得了二十几家自行车厂的积极回应。最后李山选了鞍山梅花牌自行车。

    就这样,李山联合四名同学,骑着自行车,打着清华大学的牌子,开始了行万里路。

十几年后,李山回忆起这件事情,还自豪地说,他是大学生中最早“经商”的一批人。

   当年的经管学院,就是这样以它清新、独到、进取和求实的风格,给似乎有点郁闷、单调、刻板的清华园带来了青春的活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12: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学生与院长


                   “偏心”的院长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是朱钅容 基。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朱钅容基以铁面无私著称。1998年他在江岸大堤上对“豆腐渣工程”的厉声痛斥至今还回响于人们的耳边。在很多人眼里,他似乎待人严厉而缺少温情。原经管学院副院长董新保教授回忆说,“朱钅容 基对部下要求非常严格,批评起人来不得了,我和他接触很多,有时他当着我的面批评他的部下,我不好意思听,只好躲到屋外去。”在董新保的记忆中,朱钅容 基只有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说有笑。

    学生们何以能够得此好运?这很难说是朱钅容 基的偏心,而是特殊的师生关系让他们之间自然地显现出让人羡慕不已的温情。而他的学生们也从朱钅容 基对学生的“非常人待遇”中体会到很多难以言传的感觉。

    他的学生、北京鑫民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治平说,他第一次听朱钅容 基做报告,就对他非常地钦佩,“我们大家都很佩服他,不是因为他的官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确实是卓越不凡,他讲话非常有条理而且极为敏锐,说起一些重要的统计数字如数家珍、张口就来。老师们都说,你要让朱院长讲话,只要告诉他讲多长时间就行了,不需要让他写讲话稿。他讲话从来不用讲话稿。”


                   办实事的院长


在李治平的眼里,朱钅容 基不仅有能力、口才极佳,而且是一位办实事的人。

   “我记得当时干部研究生班有一位来自重庆钟表公司的学生,读的是全脱产在职研究生,按规定原单位应该给他发工资,但他的单位说他是全脱产学习,就不给他发工资。他在万般无奈之下,给朱钅容 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只是想和您说说这件事,不指望您能帮多大忙,因为您在北京,我在重庆,这事儿您肯定是管不着。’朱钅容 基看了这封信后在一次大会上说:‘这件事我还真是帮得了忙’。后来,他真是找重庆的有关人士协商,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作为朱钅容 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之一,杨宏儒接受导师指导的机会比师兄赵平要少了很多,他的毕业论文也是在其它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那时朱钅容 基已调至上海任市长,工作十分繁忙。

    后来,朱钅容 基曾对学院的老师说:“他(指杨宏儒)的论文我没有看的很深,一看就困,”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理论”。杨宏儒现在说起这事来,仍面露愧意,“我那时过于追求理论表述的严谨性,文字比较晦涩,有些话的定语也很长,作为一个市长,白天工作了一天,晚上再看这样的东西,确实是一看就困,现在我能理解了,真是很难为他。”

尽管朱钅容 基没有时间尽一个导师的职责,但他还是尽力为杨宏儒提供一些增长见闻、锻炼能力的实践机会。杨宏儒回忆说:

    “他在上海的时候,我曾去上海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把我交给上海市经委研究室主任,让我们一起研究上海市工业状况。那时的情况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各种产业、企业应该怎么搞都是很清晰的,那时都还是国有企业,好象怎么做都是一大堆矛盾,我想他可能是希望我能拿出些东西来,对他能有所帮助,但可能是我当时太年轻,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想法,所以写出的东西比较表面化,有些东西过于抽象或是追求一种模式,不是特别符合实际应用。虽然最后也写出了一大摞的研究报告,我估计他可能也是看不进去。”

    杨宏儒现在重温此事仍不无遗憾地说,“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诲人不倦的院长


对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李山来讲,朱钅容 基对他的教诲则是影响了他的一生。

    198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为经管学院毕业生饯行的宴会上,刚刚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出国项目的李山,走到朱钅容 基面前,告诉他自己将去美国留学,朱钅容 基问:

   “哪一所加州大学?是×××当校长的那所吗?”

   “不是,是戴维斯分校。”李山回答。

   “你学成一定要回来。”朱钅容 基叮咛道。

   “没问题,我出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一定会回来。”李山说。

   “不是政审问题,国家确实需要人才。”朱钅容 基加重了语气。

   “那我应该学经济学中的什么专业呢?”李山开始认真求教。

   “什么都要学,不能只学美国的,还要学习日本、欧洲的经验。”朱钅容 基说,随后, 朱钅容 基在李山的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然后又补充道:“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你要好好努力。”

    老师一席话,学生一世书。在中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简单明了。

    李山没有忘记朱院长的话,在美求学期间他先后选修了6个专业(美国博士一般只要求学两个专业),1998年李山又辞去收入丰厚的美国高盛投资公司的职务,回国创建投资银行,此乃后话。

    学生和院长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个这样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12: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桃李满天下


    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多少年过去了,朱院长当年那些风华正茂、豪气冲天的学生们,如今已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决定大政方针的政府机关,在运筹帷幄的商场,在新思想不断涌现的科研院校,在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都显现出栋梁般的分量。


                 杨宏儒:临危受命  执掌新四通

杨宏儒,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新四通)总裁,经管学院92届博士毕业生。

   作为朱钅容 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之一,杨宏儒对此似乎刻意保持低调。毕竟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过多地炫耀某种经历、某种关系,会被人看作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杨宏儒是1981年考进经管学院的,在这里从本科、硕士一直读到博士,用他自己的话说“抗战才不过八年呢”,而他在经管学院共学习了11年。

    他的同学中,大部分出了国,杨宏儒本来也是有机会出去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与西德科隆大学的合作计划被对方取消,杨宏儒从此再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否则,以他的才华,考个什么托福、GRE绝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宏儒也没有去政府机关。他毕业的1992年,市场经济的概念刚刚注入人们的头脑中,计划经济的影子还在四处晃悠,民营经济远不如现在这么红红火火。可能是在学校里呆的太久的缘故,杨宏儒总觉得“机关里的环境和学校的环境是挺一致的,都属于那种很正规的教育”,加上他对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于是他决定变换一下环境,体会一下实际生活中的经济运作是怎么回事,杨承认。那时在他的潜意识里仍然有一种很强的念头,“我还是要回到这个体制中,只不过有了这样一段经历,我的价值会更能体现出来。”

   就这样,他进了四通。当时四通正准备在香港上市,各方面状态都很好,杨宏儒被那种蒸蒸日上的形势所鼓舞。

   他先是被派到公司下面的一个小部门卖电阻,8毛钱买进,1元钱卖出,这样进进出出,为公司赚了不少的钱。然后到稍微大一些的部门,然后再到更大的部门,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他所工作过的部门的业绩都非常之好。直到现在他最得意的一句话还是:“给我一个business , 我就能给你赚钱。”

     1995年,独撑四通大半江山的打字机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此时,四通在PC、商用机器、电工产品上三线出击,结果,只有杨宏儒负责的电工产品成了气候。杨宏儒1996年接手电工本部,1997年销售收入净增40%。

    等杨宏儒意识到自己为之付出诸多心血的公司难以象从前那样再现辉煌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末期了。然而,此时他对四通,除了铁定的工作关系外,还多了一层难以割舍的感情因素。

    据说,杨宏儒的浮出,首先来自于他的业绩。此外,他的管理背景也为四通人特别是股权投资人和贷款方看好,因为原四通集团的管理层多为技术出身。

   杨宏儒对于他出任新四通总裁后一些新举措的自我评价,十分低调,面对记者的再三追问,杨宏儒说:“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没有必要逞一时之勇,做一些貌似轰轰烈烈的事情,好象本人一上台就怎么怎么样,中国这么多年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实在是太多了,当时看起来他们都是很有思路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对于四通今后的发展,杨宏儒说,四通今后会着重开发那些由互联网有关技术带来的新型应用产品。


                姜旭平:一只会生蛋的母鸡

姜旭平,清华经管学院教授。经管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生。

    姜旭平毕业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很多部委都急需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姜的专业和学识,若想选择当时最受毕业生青睐的国家机关或出国深造应该是不成问题。但他却留在学院,做了一名普通的教书匠。

     原因很简单,当时学院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少象他这样受过系统的经济管理方面训练的教师。他至今还记得学院领导挽留他时说的那番话:“你若是出去工作,你可能会成为一只公鸡,公鸡是斗士,但你若留下来的话,你就可以成为一只母鸡,母鸡可以生蛋。”

    因为这番话,姜旭平留在了学院,并且一做就是16年。

    在很多人的眼里,大学教师的职业平淡而辛苦,但姜旭平却兢兢业业,把极凡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多年潜心而扎实的研究,为姜旭平打下了丰厚的专业功底,使他对新技术新经济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1992年,姜旭平一接触EDI(现在电子商务的前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技术。于是,他开始埋头钻研它。这使他成为国内高校里最早研究EDI的学者。1995年,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刚一出现,姜旭平又立刻转向这一领域。他写的《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1998年7月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最全面最完善地介绍电子商务的书籍。目前国内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士都读过这本书。

    姜旭平著述颇丰,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包括《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系统分析》、《电子商务与经营分析方法》等在内的9本学术著作,发表了几百篇学术文章。这些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毋庸置疑的权威专家之一。

    姜旭平关于电子商务新颖而前卫的观点,使得他的课非常地受学生欢迎。据说,他的课从来都是在能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里上的,普通的教室根本就无法容纳赶来听课的学生。

除了科研和教学外,姜旭平还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咨询工作。与别的咨询机构不同的是,姜特别钟情于为那些落后的、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的企业做咨询。他最为得意的一个咨询项目是为浙江一家大型丝绸企业做的。

    该企业是一家乡镇企业,企业里连一个能操作Windows的人都没有。由于国内丝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老板想通过互联网来扩大对外贸易。姜旭平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出发,没有让老板招薪水很高的技术人才,只是让他招了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然后,姜旭平手把手地教她网站的修改、远程更新这些东西,告诉她,每天只要盯着国际市场看哪些企业需要丝,然后把自己公司的丝锭到处发布,如果有海外客商想要的货就用EMAIL联系就可以了。

    姜旭平说,他就是想以此证明,电子商务只是一门工具,它可以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进程结合起来,也可以完全脱节,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开展电子商务。

    人到中年的姜旭平整天都是忙忙碌碌,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他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退休以后不会接受任何单位的续聘,而是买个画板到郊外写生,以弥补现在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实现的心愿。


                      李治平:轻易不言败


李治平,北京鑫民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经管学院88届硕士毕业生。


不知何故,经管学院毕业生中经商者,大多是在国内外大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真正是白手起家、从头做起的为数不多,李治平是其中的一个。

   1992年,李治平去光大公司之前,已经在清华大学教了三年的国际贸易金融,由于认识到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在该领域有所造诣,李治平便辞去了清华大学的工作,应聘到光大公司外汇部。

   在光大期间,李治平对有关国家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有了很多的了解,对外汇业务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也逐渐熟悉。但后来,他发现在这样的大公司里,个人的作用很难发挥,一些对公司有益的想法也很难付诸实践,李治平萌生了自己当老板的念头。

    1995年6月,李治平用几个朋友凑起来的200万资金,成立了现在的鑫民安科技有限公司,主营PC销售业务。

    公司最初只有李治平一个人,后来是两个人,发展到现有20多人,用李治平自己的话说“是不折不扣的小公司”。

   小公司自有小公司的难处,过去在光大,行必乘飞机,住必星级宾馆,接触的人都是大机构的。对于象税务局和工商局这样的部门,公司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付。现在不同了,派出所、街道以及工商税务全得自己应付,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是存心为难,也要硬着头皮应付。

对此,李治平想得十分明白,“你是企业家,你是在白手起家经营一个企业,因此不管你受的教育多么高,在这些事情上,你和那些卖茶叶蛋的没什么区别,对于这种现实,你必须接受。”

    最让李治平感到头痛的,倒是人才问题,“这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你的企业比较小,所以,能干的人就不愿意来,企业发展和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但李治平还是把公司一点点做起来了,1999年,他的王子电脑被中关村评为十大知名品牌。

   李治平很清楚,他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PC市场赢者通吃,象联想集团,1999年它的市场占有率是17%,2000年是27%,今后这个比例可能会越来越高,东方人的从众心理,使他们在购买产品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市场上位居第一的产品。这样就会对其它PC公司的生存构成威胁。另一方面,PC市场的门槛又很低,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随时都可以进入到这个领域。

     针对这种情况,李治平说,他会为公司引进更多的人才,加大公司的科技含量,并寻求与其它机构合作的机会。

    谈到未来,不事张扬的李治平说,他不能肯定他的公司会做到多大,但他是个轻易不言败的人。“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仍会选择从零做起”。


           李培育:做事比做官更重要


李培育,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经管学院1987年硕士毕业生。


   在我的采访对象中,李培育是唯一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他在仕途上的一帆风顺颇为令人羡慕:32岁被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35岁被提为主任(正局级),眼下又在河南省政府非常重要的工作部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挂职锻炼。尽管很多人看好他的前途,但在他看来,做事比做官更重要。


    李培育所在的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系统的一个重要脑库,为国家的决策提供建议。1987年,该中心有一个涉及到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课题,是与经管学院合作开展的。当时,李还是经管学院的研究生,他与班上的七、八位同学一起,共同参与了这个课题。后来,研究有了进展,他也被研究中心相中,就这样毕业后,李培育顺理成章地成为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员。


     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很快就崭露头角。


     1988年,国内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


李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写了一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的文章,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看了这篇文章后,专门把他请去,倾听他的相关分析和建议。


最能体现李培育研究成就的是,1990年他和另外一名同事一起完成的关于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途径的报告。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整个学术界比较沉闷,在这种情况下,要拿出八五计划的思路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一方面,如果报告的基调太低,就会失去进取性,另一方面如果基调太高、脱离实际,和当时的形势也不是十分的吻合。为此,李培育苦思冥想,把自己关起来很长一段时间,专心研究专心写作,报告出来后,很受好评,并荣获当年的经济学最高奖孙冶芳经济学奖。


    李培育以学术研究为立身之本,但随着他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化,他担任的行政职务也越来越高。1995年,李培育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升为信息中心副主任,1998年,又被提升为主任。这期间他在行政工作方面的潜力也日益显露出来。


    李培育担任信息中心领导工作期间,正赶上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而大多数人对此并不甚了解的时候,李敏锐地意识到提高信息化水平,对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他把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作为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来抓。1996年,他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接通了一条上网专线,从而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为第一个上网的政府部门。李对网络资源的重视后来很快被证明是有先见之明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央要求几个部门随时上报国外的动态,当时的情况瞬息万变,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因为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而完整地获取大量信息,据此写成一篇篇有见地的分析报告上交中央,为中国防范金融危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尽管李在事业上业绩卓著,但他不忘充实自己,他曾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和攻读MPA硕士学位。现在,在河南省政府发展计划委员会担任副主任职务的他又开始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8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来自社会人文学科的专家型人才相继进入行政管理岗位,俗称“踏入仕途”,李培育也是其中之一。人们对这些专家型的官员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的学识和视野,无疑会帮助他们在施政之时本能地寻求开拓和创新之举,而这正是处在市场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所需要的,想必李培育也不会有负重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15 01:25 , Processed in 0.138398 second(s), 19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