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韩国围棋 的起源三 [打印本页]

作者: 孟加拉    时间: 2005-4-2 22:21
标题: 韩国围棋 的起源三
百濟長期與中國南朝通聘交通,而與北朝政權少有來往。後來逼於高句麗之威脅,至五世紀後期始與北魏交通。百濟與中國密切交往,大量吸收中國文化,並將中國文化輸入日本,扮演了日本文化開創者的角色。</P>
高句麗起自中國東北,與中國交往頻繁。《東國通鑒》卷之四記載:高句麗長壽王(二十代君王)六十三年(475),「秋九月,高句麗王巨璉自將攻百濟,殺其王余慶。初,高句麗王陰求可以間百濟者,浮屠道琳應募曰:「臣雖無能,思有以報國,愿大王指使之。」王悅,密遣之,琳為得罪亡入百濟。時,百濟王好搏奕,琳詣王門告曰:「臣少而學碁,頗入妙。」王召與碁,果國手,遂尊為上客,甚昵之,恨相見之晚。……」「道琳一日侍坐,從容曰:臣,異國人也,上不我疏外,恩私甚渥,而惟一技之是效,未嘗有分毫之益,今願獻一言,不知上意如何耳。王曰:第言之,若有利於國,此所望於師也。道琳曰:大王之國,四方皆山丘河海,是天設之險,非人為之形也。是以四鄰之國,莫敢有覦心,但願奉事之不暇,則王當以崇高之勢,富有之業,竦人之視聽。而城郭不葺,宮室不修,先王之骸骨權攢於露地,百姓之屋廬屢壞於河流,臣竊為大王不取也。王曰:諾!吾將為之。於是盡發國人,烝土築城,即於其內作宮室樓閣臺榭,無不壯麗;又取大石於郁里河,作槨以葬其父骨;緣河樹堰,自蛇城之東,至崇山之北。是以倉瘦虛竭,人民窮困,邦之杌,甚於累卵。於是道琳逃還以告之,長壽王喜,將伐之。」就這樣,百濟王在高句麗派來的奸僧教唆下,落入圈套,奢靡腐敗,最後終於被高句麗打敗,自已也成了刀下鬼。 </P>
圍棋傳入後,在朝鮮半島廣為流傳,至《舊唐書‧高麗傳》已有「高麗好圍棋之戲」的記載了。朝鮮的圍棋棋盤也是縱橫十九道的。 </P>
663年,百濟亡;668年,新羅助唐滅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從此更多地吸收了唐文化,並經常派遣一些貴族子弟來中國留學。《新唐書‧東夷傳》上說:「(新羅王興光)二十五年死,帝尤悼之,贈太子太保,命邢濤以鴻臚少卿弔祭又以國人善棋,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鷹為副,國高弈旨出其下,於是厚遺使者金寶」,可見圍棋在朝鮮是非常受重視的。</P>
經過中國、新羅兩國棋手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新羅也出現了不少棋藝水平較高的棋手。統一后的新羅時代的棋手朴球曾是唐朝的「棋待詔」,和德宗一起下過棋。唐朝文學家張喬寫詩記述了這一段歷史。《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海東誰敵手?歸家道應孤。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窮荒遇日月,積水載寰區。故國多年別,桑田夏在無。」蘇顎《杜陽雜編》有云:「樸球能為棋待招,則棋勢必甚精,惜其譜不傳。」</P>
<B>《禮成江曲》</B></P>
新羅末年,政治混亂,暴亂此起彼落。900年,軍官甄萱成立後百濟國、901年,新羅王族弓裔建泰封國,加上原來的新羅本身,又一次成為三國分立的局面,史稱「後三國時代」。三國時期圍棋在上流社會很盛行。918年,泰封國部將王建殺弓裔而自立,改國號為高麗。936年,高麗統一後三國,圍棋逐漸成為平民百姓間流行的娛樂活動。《高麗史.樂志》中的《禮成江曲》記載了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P>
禮成江是高麗王朝和國外往來的一個重要門戶。高麗王朝時期中國宋朝文化大量傳播到朝鮮,宋朝商船雲集禮成江。一位擅長下圍棋中國商人賀頭綱愛上了一位有夫的高麗美婦人。婦人的丈夫好弈,於是商人就投這個美婦人丈夫所好,和他下棋,並故意輸棋給他。到婦人丈夫確信商人的棋藝甚劣之時,商人便建議和他賭一盤, 以商船和美婦人為賭注。結果商人勝了,帶走了美婦人。</P>
高麗人失魂落魄,就對著遠去商船擊節而歌,訴說自己悲傷的心情。這就是有名的《禮成江曲》。 </P>
1392年,高麗右軍都統使李成桂違抗朝廷奪取中國遼東的命令,倒戈進攻京城,發動政變,推翻了高麗王朝,自己即國王位,將國號改為「朝鮮」,並立即與明朝建交。從此,韓國進入「李氏朝鮮時代」,這個李氏王朝一直延續到1910年被日本併吞為止。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遣軍犯韓,形勢危急。明朝及時出兵,助韓衛國,結果成功將日軍趕出韓境,是為「壬辰之役」。清朝成立後,中韓仍然保持親密友好的關係。</P>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