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古谱之程兰如对施襄夏 [打印本页]

作者: 舞断清风刀    时间: 2017-6-3 22:08
标题: 古谱之程兰如对施襄夏
本帖最后由 舞断清风刀 于 2017-6-3 22:10 编辑

程兰如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棋手,是仅此于黄施范的高手,此局是施襄夏23岁时的对局,当时程兰如已经53岁了。那么程兰如的棋力是不是连业5都没有呢?。看棋谱
43强烈,要杀黑棋,47妙手,黑50跑出,51凶狠黑棋竟然无法做活。黑54扳,与白棋杀气,这个局部变化十分复杂,55是比气的要点,60要紧,63巧妙是长气的好手段,69断,用意在于延气,73,75做眼秒,以后黑棋从上面收气时会很头疼,76必须,被白接到黑明显不行。90单提,好,逼白91提,然后以92的本身劫抵抗,黑如此收气的用意在于,当94提时,白95必须自紧一气,这是最佳次序。

在这个局部,程兰如和施襄夏的计算都很准确。从这个局部就能看出两人的水平之高。事实胜于雄辩,棋谱是不会骗人的,倒是有些人的嘴,欠抽。

作者: WEIQI2017    时间: 2017-6-3 22:17
业5? 现在的业5特别差 估计让施襄夏 让5-6子水平差不多吧
作者: SkywalkerBen    时间: 2017-6-4 06:36
徐程十局时程兰如是年轻的一方古谱的战斗力当回归,并更上层楼
作者: geminiyun    时间: 2017-6-4 13:10
感觉计算很直线,并不复杂。
作者: 舞断清风刀    时间: 2017-6-4 14:19
geminiyun 发表于 2017-6-4 13:10
感觉计算很直线,并不复杂。

高手,我觉得还是挺复杂的,这盘最精彩的是施襄夏在被吃后对死棋的利用,很大局,很精彩。

作者: 舞断清风刀    时间: 2017-6-4 14:21
这个局部计算的变化图都在15-20左右,还是很复杂的,这时的程兰如已经53了啊
作者: 棋争一路    时间: 2017-6-4 22:45
阿尔法围棋是上品,也是极好的参照坐标。
数子法不能采用还棋头的规则,美中不足。

今后的棋软,应该能采用还棋头的规则?届时,棋盘变化将更加精彩。
中国古棋,重新焕发其魅力。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7-6-5 05:56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7-6-5 06:24 编辑

各位棋兄,对于古棋或者说古代文化,彻底否定和完全接受,都不是辩证的态度,应当做到“扬弃”。不好意思,棋争一路兄,在现代的正式比赛中引入还棋头,无异是历史的倒退。其实是给规则穿小鞋,束缚人的创造力和自由思想。古代高手的棋中盘力量很大,但仍饱受诟病,说到底布局过于僵硬,这其实是规则造成的。当然如果我们以历史文化体验,或者娱乐的心态,展开古棋比赛,那倒是一种思路。但不宜古今规则混搭。而从另一面葛兄说到计算问题,我又看了职业棋界大面积不及格的《鬼魔》,这些题岔道虽然可能有6~8个,但每个岔道的直线算路,多则十几步,通常在12步以下,少则7~8步,不要说和《发阳论》比,难度是否超过《官子谱》里的难题,都值得商榷,所以现代棋手以计算取胜,或许只是一种宣传,我个人觉得证据不足。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7-6-5 06:08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7-6-5 07:26 编辑

当然实事求是讲,我个人觉得在现代规则下,特别是现代的用时制度下,古代高手和现代顶尖棋手较量必败。(如果时间充裕,比如每方5小时以上,那可能结果完全相反)因为吴清源先生说过,决定胜负的主要是棋感,而计算只是对感觉的验证,人不是机器,可以海量计算,只能如此。其实好的棋手第一感可能90%都是正确的。现代棋手由于海量训练,不能说他们的棋感一定超过古代高手,但是他们发现要点的速度,我相信一定比古代高手快。但是这是否可以成为我们看不起,甚至贬低古人的理由,从做人的道理不能。就如棍老师所说,现代棋手被机器虐得如此之惨,可以说底裤尽失,还有什么资格说别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就算比别人强,无非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7-6-5 08:17
棋争一路 发表于 2017-6-4 22:45
阿尔法围棋是上品,也是极好的参照坐标。
数子法不能采用还棋头的规则,美中不足。

古棋古谱,喜欢的话,
研究研究,玩玩就得了
恢复古棋
异想天开了

作者: day2000    时间: 2017-6-5 08:37
古谱这样学习,佩服佩服佩服!帮顶!
作者: 舞断清风刀    时间: 2017-6-5 10:17
恢复不可能,古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能一味的污蔑
作者: 起航    时间: 2017-6-5 11:11
还是非常多可取之处的
作者: 棋争一路    时间: 2017-6-5 21:08
还棋头是数子法规则的简法。至于数子法的详细内容。可以参阅网上资料。
还棋头不是座子棋。两者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数子法是最最本质的围棋胜负规则。
作者: 棋争一路    时间: 2017-6-5 21:17
zyzzhyzzx 发表于 2017-6-5 08:17
古棋古谱,喜欢的话,
研究研究,玩玩就得了
恢复古棋

古棋,座子棋,确实是昨日黄花。
今人,有今人的玩法;后人,有今人未曾想象的玩法。
围棋,只有生生不息,才有魅力。

作者: yanglei7010    时间: 2017-6-5 21:26
座子肯定不好,还棋头有一定的道理,但计算胜负麻烦.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7-6-5 21:29
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7-6-5 21:26
座子肯定不好,还棋头有一定的道理,但计算胜负麻烦.

作为中国围棋爱好者,居然说“座子肯定不好”

你!你!你!

你到底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还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人?

作者: zyzzhyzzx    时间: 2017-6-5 22:47
哈哈!
楼主说得太好了
当初俺就是说了几句对古谱的质疑,
被某崇古大师连声质问:你到底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还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人?

俺是吓得落荒而逃,

作者: 简单玩棋    时间: 2017-6-5 23:27
zyzzhyzzx 发表于 2017-6-5 22:47
哈哈!
楼主说得太好了
当初俺就是说了几句对古谱的质疑,

我晕,居然真有这种上纲上线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7-6-6 05:58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7-6-6 07:23 编辑

从趣味性讲,座子肯定不好,和象棋的九宫一样的,只是起到一种束缚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题外话,古代并不是什么都好,比如现在还在推崇的封建礼教,其实除了亲情和友谊的部分,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其它大部分是糟粕。文言文其实也是一种官样文章,明清正常人说话应当是白话文,即便象曹雪芹先生这样的博学者,写书用的也是白话。我看过一个资料,乾隆和属下说话也是白话的,到了批奏折才之乎者也起来。胡适先生就特别不喜欢文言文。有次他和一个大学生比赛谁写辞职信精炼。学生用文言文这样写“余才疏学浅,力不能胜,故请辞”。胡适先生写“干不了,再见!”。众大笑,都服了他了。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7-6-6 07:44
才发现棋争一路兄的留言。老实说还棋头好,我真没研究过。但我个人觉得不管如何,这对块数多的,喜欢打散的人肯定不利。古代很多棋在被夹攻时放着三三不点,一定要朝中间跳,结果人家角上有大飞,边上有拆二,我这个往中腹的跳,其实是分断别人的两块活棋,虽然多扣了人家两目,但自己多了两个需要处理的孤子,未见便宜。如果规则改成还棋头,不管数子还是数目,那赵治勋和武宫的实力对比,可能就会发生逆转。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作者: vvvv2008    时间: 2017-6-6 07:58
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7-6-5 21:26
座子肯定不好,还棋头有一定的道理,但计算胜负麻烦.

还棋头好像也没有什么道理,只能说中国古棋和现代围棋相比是另外一种围棋。

作者: yellowred5    时间: 2017-6-6 09:10
肥仔胡 发表于 2017-6-6 05:58
从趣味性讲,座子肯定不好,和象棋的九宫一样的,只是起到一种束缚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题外话 ...

不干了。
是不是更加简单?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7-6-6 10:07
yellowred5 发表于 2017-6-6 09:10
不干了。
是不是更加简单?

回少将厂长同志,必要的礼貌还是要的。

作者: plumsword    时间: 2017-6-6 11:33
叫alphago算一下下一手是否和实战相符
作者: 渁渁    时间: 2018-4-27 15:15
围棋最原始的规则应该是双方轮流落子,直到其中一方在棋盘上无子了,胜负就出来了。古代围棋规则还是很有道理的,一块棋要2眼才能活,那两目是不能自己填眼的,块数多的一方如果少两目,就会先被提掉了。从这个道理上来讲,古代规则才是正确的,现在的黑贴7目半,如果双方一直下下云,那一些棋局结果都要改写。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不如古代人聪明。座子实际上就是对角星布局而已,并不是说它落后。其实古代座子棋中也有不少以围空取胜的。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