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清源棋圣的道与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7 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铸久撰文追忆围棋泰斗吴清源,曾拒“棋圣”称号


  发布于2014-12-7 13:37:19



江铸久与吴清源



  11月30日,一代围棋巨匠吴清源辞世。近日,《南方周末》刊载吴清源弟子芮乃伟九段的丈夫、著名棋手江铸久九段所著长文,回忆这位围棋泰斗的生前点滴。以下文章转自《南方周末》。

  2014年11月30日深夜听到吴清源老师辞世的消息,泪流满面。离开日本之后,每年都会去日本拜见吴老师,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定式。

  吴老师是我小时候下棋时就知道的伟大的棋手,因为那个时候的棋书比较少,接触到的棋书有吴老师的《黑布局》、《白布局》、《定式举要》、《序盘作战》,这几本书可以说影响了我们“文革”时下棋成长中的一代人,包括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

  那时候的吴老师战绩超群,更多详细的也不太清楚了,然后知道1960年代吴老师因为车祸,不能下棋了。1980年我们访问日本的时候,吴老师出现在中日对抗赛的现场,给大家复盘,当时我们比较尊敬的像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这些棋手都非常尊重吴老师,他来了之后,这些大牌棋手都站了起来,等他入座后才坐下。

  等到1990年代因为机缘巧合,也因为有这福分,吴老师收了芮迺伟做他的弟子,能够近距离听吴老师讲棋。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吴老师总是能够把他的见解用很简单明了的方式讲出来,还有很新的理念,吴老师称之为21世纪的布局。那时候吴老师都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了,对棋的理解依然深刻,因为迷恋吴老师战绩和高超的技艺,吴老师的很多棋谱我都打过,有的不止一遍。在有了机会能直接听吴老师讲棋之后,我开始寻找吴老师如何能够炼成一名大师级人物的答案,尤其他精神上为什么这样的强大。

  最初,我容易有的疑问是,一名优秀的棋手(我见过这么多厉害的棋手,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总有低潮的时候,再厉害,也有弱点可寻。可是从十番棋开始,前后长达16年之多,吴老师下过十次重大十番棋,把七位日本高手全部打降级,这样的竞技状态能保持那么久,是怎么可以实现的,对我来说是个疑问。我想解决的也是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棋艺和精神更上一层楼。问吴老师,吴老师都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吴老师认为他现在研究的棋会更好,常常是淡淡的就带过了。实际上吴老师也讲到过,当时每次下棋就是全力以赴,不去想输赢,把输赢交给自然。这个话听上去有点悬,后来才慢慢理解。在翻看了大量的吴老师的对局以及吴老师传记的资料之后,依然觉得光从棋的层面上来理解还是不够的,需要追溯到棋之外精神层面的原因。



2004年江铸久与90岁的吴清源在云南大理


  正好在2003、2004年跟朋友邵源做一个吴老师的大型连续剧,以前搜集的很多资料这时候觉得很宝贵也很有用。我们就到北京去看了吴老师他们家位于西单到西四之间的大酱坊胡同,还去了吴老师12岁开始称霸北平、经常下棋的来今雨轩茶社和段祺瑞执政府。他4岁时学习四书五经,7岁之后他父亲开始教他下围棋。吴老师三兄弟同样的起点,很快分出了胜负,因为最小的儿子领悟最快,且有了兴趣。1993年到1996年,我们同吴老师聊天,常常会聊到这一段,他说学棋太好玩了,也是因为兴趣,技艺突飞猛进,捧着厚厚的棋谱,一点不觉得疲惫,一打就是一天。他父亲吴毅,早年留学日本,在自己的本专业法律学成与学不成之间,并不是很在意,而是去日本的方圆社学了围棋,回国的时候还带了棋书回来,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这个天赋之后,不仅带着他到北京茶馆里面会当时的一流高手,而且还立刻自己从日本订了围棋杂志《敲玉余韵》。

  吴老师的国学底子非常扎实,伴随他度过了许多困难的时期,他从未停止学习古代文化里最精华的部分。在1934年,吴清源、木谷实携手共创新布局的时候,其思路已显示要远远超出当时的日本棋手。才20岁出头的吴清源,能够有这么大的视野,让人不得不钦佩。只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才有这样的本领。吴老师的记忆力是超群的,棋谱一上手,7岁的时候他打谱一遍也就记熟了。也因为有了这些,吴老师在那么严酷的对局环境里,输了棋不急躁,赢了棋不骄傲。川端曾经问过,你保持这么好的竞技状态,输了棋之后会做什么呢?复盘。赢了棋呢?也复盘。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实际上呢,下面的问法就也显示了川端的高明之处:那你输了棋回家,情绪低落,第二天要比赛了,你怎样来平衡呢?吴老师说我实在是没有斗志的时候,我会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碰到苦恼的事,有时感到对他的压力,吴老师说那我会背诵白居易的“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这段。

  这样就容易理解吴老师在一次又一次大胜负恶斗中,是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的。他的徒弟林海峰老师从1960年代开始,在对坂田的比赛中,有心神不定的时候来请教师父,师父只给他写了三个字:平常心。实际上,吴老师一下就能够洞悉到我们平常人身上的功利心。他是在精神意义上提高你。因为那时候的芮迺伟苦于下不到比赛棋,吴老师对迺伟说把身体养好,听上去是很平常的问候。但下一句吴老师说,机会总是有的,关键是你要养好身体,不要停下来对棋的学习。现在想想这些都是多么重要的话啊:不管外界的情况如何,你只要保持对棋的追求。

  吴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的一本书起名《中的精神》。他认为围棋是和谐的,是调和的,最高境界不是一方压倒一方,而是在和谐之中进行的。一方下得不够合理时,你来抓住对手取得胜利,而不是靠过分来获胜。而作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棋手,可能有“过”的地方,无论是木谷实的棋风还是藤泽库之助的棋风,可以看出与吴老师明显的不同。吴老师吸取的是日本棋界的“术”,而“道”的部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所以在一开始就能分叉出来。因为“中的精神”,吴老师愿意和当时所有的高手一起研究,共同提高,甚至只要棋手愿意探讨棋,吴老师都愿意同其探讨。连秀哉也邀请吴老师到家做客,一起研究棋,这正是因为吴老师“中的精神”在棋界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我在贵州卫视做了100集的吴清源讲座,在广州台做了60集,《弈坛春秋》做了30集,都是在讲吴清源的传奇故事,宣传他对传统文化的不懈学习。甚至一些专业棋手跟我说,看这些才开始明白,为什么吴清源可以在十番棋三日制的比赛中,下到最后一天,精神反而越来越好,因为在吴老师的信念里,下棋只要自己努力了,胜负交给天。吴老师关注的是,如何能够下出更好的棋,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胜负、功利这些对他影响微之又微。很多棋手越是大胜负的时候越是不容易发挥,越是到了第二第三天的时候,越是感到疲惫。但吴老师不一样,他越是到了第二第三天,精神越来越好,这在当时的日本一流高手看来是非常传奇的事。

  记得我跟吴老师聊天的时候曾经求证过,当时都叫段祺瑞为段总理,我问段总理棋艺到底是什么水平,吴老师有没有让段总理?吴老师跟我说,段总理他自动拿黑棋了,这句话很有意思,说明了吴老师只记得段祺瑞总理的好,因为段祺瑞一生下棋大家都让着他,他是大人物,都让他拿着白棋,但他在见到吴清源的时候却主动拿了黑棋。这一点让吴老师非常感慨,吴老师不止一次提到过,尽管他小孩子不懂事赢了段总理,但是段总理依然照发他每个月的奖金、学习费,因为这笔奖金对当时的吴清源一家是非常重要的。吴老师跟芮迺伟下棋,那时吴老师已经不比赛了,会自己研究一些棋,研究出来一个布局,然后跟芮迺伟摆。摆完之后,吴老师也难免有过于自信一厢情愿的情况,而迺伟又是一个在棋上不肯服气的人,经常吴老师说你这样不行吧,迺伟说那再下下吧。只要说服不了迺伟,吴老师也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可是等到下部再摆棋,迺伟都忘记的情况下,吴老师又会返回去说,迺伟啊,上次的那个棋,我又研究了一下。意思是我没有办法说服你,但是后来我又研究了,是不是有新的变化?这么一个伟大的棋手,对棋的态度是非常谦恭的,不会因为对手是他的弟子就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不断地研究发现新的东西。

  记得1988年应氏杯,我输给了林海峰老师,输完棋当天,我们凑在一起,赵治勋老师也在房间,就议论当天我们输棋的四个人,小林光一、加藤、赵治勋和我,我们四个是在八强赛里面输掉棋的,却没想到赵治勋老师突然拿着电话对我说有老师找我。当时他在电话里跟一位老师像是在谈棋,谈完之后就跟我说吴清源老师要跟你说话,我吃了一惊。在电话里吴老师用地道的北平话跟我讲我当天的这盘棋,从头至尾讲了二十多分钟,不厌其烦地讲解棋局,在战术上,让我收益特别大。第二天我送他去机场,没想到桥本宇太郎老师也在,吴老师还给桥本介绍我是谁,中途还给我们做一段翻译。

  1985年因为擂台赛成绩不错,吴老师1986年访问中国的时候特地来指导我们这些年轻棋手,把他多年研究的布局的手稿,带来给我们看。中国国家队派了一些优秀的棋手接受吴老师的指导,记得我还坐在吴老师正对面,就棋局问题摆了好多变化,还下了一盘快棋。无论你提出什么样的变化,他都很耐心地说服你。其实到后来我发现他不是要说服谁,他是完全抱着研究的精神,讲给自己,讲给大家他对围棋的理解。

  2008、2009年我和邵源开始出版吴清源的漫画,讲到十番棋的恶斗,也讲到吴老师儿童时期学棋的故事。里面直接引用吴老师读的一些经典。这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大,孩子们会问我,为什么会有两个吴清源,一个是老爷爷吴清源,很厉害,大家都知道,还有个小娃娃吴清源,而小娃娃吴清源学的这些四书五经跟他们学的一模一样。我觉得能够让孩子们渐渐意识到,学习中国国学跟学习围棋是十分类似的,这样他们学习围棋的兴趣就会更大了。很多孩子非常喜欢吴清源漫画,有些书甚至翻烂了。

  在吴老师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士”的精神,和而不同。他和木谷实老师在日本第一盘比赛棋相遇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交流棋艺。到共同携手创立新布局,到十番棋的争斗,都是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秀哉的隐退棋,源自读卖新闻搞秀哉比赛的那盘棋,下完后木谷实就找到吴清源讨论棋局,除了棋局外,也对当时的比赛规则的不合理处很气愤。对于中途可以打挂,秀哉任意要求暂停,他认为是不对的。这点上他与吴清源的观点一致。到了两人携手创立新布局,他们又有了不同。吴老师认为未来趋势用时上一定要缩短,这样爱好者才能更好地有耐心欣赏完。最终还是木谷实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俩的友谊。在棋盘上,吴清源毫不留情,为了棋道把木谷实打下擂台。两人依然是好朋友,木谷实从此再也没有机会重返十番棋的擂台。木谷实老师后因为脑溢血不能多思考棋、多想胜负的时候,吴老师还是会去和木谷实老师聊聊过去的事,代替木谷实老师向其弟子传授棋艺。吴老师生活如果有什么困难,或有事需要同人商量的时候,也会找到木谷实。我认为他们的交往体现了中国君子间交往的精神。

  吴老师喜欢的一句话,经常写在扇子上的是“暗然而日章”。出自《中庸》,讲述君子内敛,看上去并不发出耀眼的光芒,但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发光。吴老师的一生,也是恪守君子之道的体现,很多时候看上去吴老师当时并没有坚持,但实际上他的很多主张和见解被世人认可,过了多年之后才发现,吴老师是超前的。对于反对吴老师说法的人,即使是后辈,吴老师同样本着耐心听取的态度,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事情过去这么久,中日韩棋界都渐渐认为贴目小对黑棋是太便宜了,但最早提出此想法的,是吴老师,可能很多人早已忘记。吴老师一生与世无争,与人相处更是非常谦让、谦和。遇到此类事情,他都会后退一步,包括当年与秀哉下棋,这么多人争议,但吴老师不急不忙,从不在意,没有怨言。他认为棋艺关键是要靠自己提高。从当时看,也许显得有些退让,但从长远来看,吴老师没有坚持,甚至不计较,让大家逐渐认识到这正是他了不起之处。

  吴老师有没有坚持呢?也有。例如1952年访问台湾时,吴老师击败了藤泽库之助,将他打降级了,台湾围棋会会长报告给蒋介石,准备授予吴清源“棋圣”的称号。吴清源对前来的领事表示,棋圣是应该授予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不仅棋艺好,而且德行方面超群的人,他认为自己还不够。因为他的坚持,最终台湾授予他的荣誉是“大国手”。

2#
发表于 2014-12-8 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奔奔 于 2014-12-8 11:59 编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8 19:07 | 只看该作者
贵州卫视做了100集的吴清源讲座,在广州台做了60集,有人录过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17 16:51 , Processed in 0.131516 second(s), 20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