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邹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忍把浮名,换了月夜敲枰(更新:(八)终于弈城6段)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6-5 18: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aoweide 于 2009-6-5 16:25 发表
看到有人说这些我就忍不住插插嘴,佛经上说人是从“光音天”来的,是一个比人高了十二个级别的色界天(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球在欲界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有很多漏洞,早有不少科学家提出质疑,只不过 ...
真正的中华精髓就是在道家那儿,,儒家的那一套简直就是小儿科.朱熹一辈子没搞懂太极图,孔子呢临死还在想河图洛书的样子.但历史有时就是无情地开玩笑,掌握着真知的道家几千年来除了在汉初窦太后时风光一阵外,其余时间都被儒家赶进了深山.而高居庙堂的儒家呢?尽管高喊着听天命尽人事,但内心的恐惧还是如影随形地在历史上贯穿始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9-6-5 19:58 | 只看该作者
太深奥了……我……不提问了,我先自己好好想几天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9-6-5 20:23 | 只看该作者
庄子兄就象说惠施一样把博版说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9-6-5 20:23 | 只看该作者
<庄子说道>一书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6-5 20:32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我这个10级水平的臭手尽不着调, ,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6-5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邹郎 于 2009-6-5 07:50 发表
技近乎道,这个的意思是来自庄子庖丁解牛,但我在中间加了一层,艺,这样就更加明晰了。
止于至善是《大学》里的话吧,我把两层意思穿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意思,不知道算不算原创,呵呵
感谢邹兄!应该是原创。我已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6-5 23:53 | 只看该作者
你看多么篮的天啊.

一直往前走,不要往两边看.

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9-6-8 12: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9-6-9 12:37 | 只看该作者
强帖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48 | 只看该作者

(五)说说象棋和围棋

没把象棋和围棋都玩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厚此薄彼地比较象棋和围棋都不怎么负责任,毫无疑问,这样比较的基点往往不存在可比性,仅仅是为了说明某些观点罢了,现在我简单地列举一些象棋与围棋的区别。
1、棋盘不同。
象棋盘90个点,比较小,不过国际象棋64格,更小,围棋盘361点,大得多。拜棋盘所赐,电脑的计分式排除法无法用在围棋上,计算机围棋水平还比较低。所谓围棋比象棋复杂,从理论上,显然的,因为围棋盘大得多,如果围棋盘跟象棋盘一样大,或者象棋盘跟围棋盘一样大,那围棋跟象棋比复杂就没什么意思了。然而,即使棋盘不一样大,围棋和象棋比复杂,也没什么意思,这好像比较我们走路去月球远还是走路去火星远一样,就是得个话头罢了。
棋盘不同决定了象棋和围棋的很小部分不同,因为棋盘随时可以加宽或变形,围棋盘要下21路的没有问题,要下9路也没有问题,这些并不影响围棋和象棋的本质。
2、棋子不同。
棋子不同在于象棋的棋子有差异性,围棋的棋子没有差异性。有人说,象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人生来不平等,围棋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人生来是平等的,然而,在象棋里,发展到一定程度,小卒可以胜过车,士象可以顶半边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进步思想,在围棋里,虽然每个棋子本身没有差别,但棋子落在棋盘上就不再一样,并且功能和大小不断随着周边而改变,所谓人生来是平等的,也不过是对原始社会的一种虚幻的怀念罢了。围棋里,棋精和废子大有不同,然而棋精也能弃,废子也能腐朽为神奇,关键都在操控者手中,因此棋本来就是游戏,过于争论棋子的不同来区别棋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3、走法不同。
这里提到的走法不同不是指车马炮的走法与围棋一子落下的区别,而是指象棋里动态的走子与围棋里静态的走子的区别,象棋下到最后,子越来越少,棋盘越来越大,围棋下到最后,子越来越多,棋盘越来越小。从这点来看,象棋的残局的难度远胜围棋的官子,的确围棋官子也有很多很多惊世妙手,然而象棋的残局以及排局却可以是独立于象棋之外的纯粹的艺术品。象棋是固定的棋子和位置,然后拉开阵势厮杀,好像古代的战役,围棋是空旷的棋盘,然后治兵谋略,好像古代的战争,并不是一番胜负计较输赢。从这个角度上说,围棋比象棋更加高级一些,是毋庸置疑的。
4、计算胜负的方式不同。
我个人认为,计算胜负的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象棋和围棋作为一种游戏的本质的不同。象棋的胜负由王决定,擒贼先擒王,围棋的胜负由利益决定,由占地的多少决定,一百目是胜负,半目也是胜负。因此,象棋可以弃车杀王,因为除了王之外,尽管其他棋子功能有别,计算机分值有别,但他们都为王服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谓臣子,尽死尽忠,在王面前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杀王,而没有其他大小之分。但围棋永远要讲大小,尽管生来平等,却总要分出先后主次,大的永远是大的,小的永远是小的,角上那个比半目还小的扳永远要到最后才走,尽管它同样是落下一粒子。
因为下棋的目的是争胜,胜负计算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棋的本质的不同,决定了整个棋局的谋略,布局、中盘、终盘等等。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象棋思维和围棋思维之间的不同。
5、行棋思维方式的不同。
象棋的行棋思维的目标是杀王,基础是自己的王不被杀,所有行棋方向都围绕这个出发,因此取得局面优势、或者打击对手弱子子力优势、或者占据棋盘要津空间优势等等,就是象棋的主要行棋思维。而围棋的目标是空多,基础还是空多,因此,可以想象成一盘巨大的官子题,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不断地占空,占空的同时想办法压缩别人的空,别人已经占领的就连棋子一起吃掉,虽然目的看起来只有一个,很明确,但多与少的比较往往不是绝对直观的,这就需要把眼前利益、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也就是常说的地与势,无论取地还是取势,目标都是空多,所谓殊途同归,作为攫取实地的两种手段值得棋手研究一辈子。行棋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所谓的“境界”的不同,许多人想当然地说,围棋的境界比象棋高,那么高在哪呢,高多少呢?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哪有孰高孰低,因为象棋的目标是杀王,所以看起来比较直线,然而其中也有一相之飞、可撑半壁,一将之闲、可定江山的优雅,围棋的目标是空多,但布局开始却无法直接指向空,无聊的人可以让他们指向宇宙星辰,指向内心奥秘,然而实空永远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最终总得兵戎相见到为一目地而流血。因此,作为艺术,境界的高低在于个人修行,而不在自我标签。
6、群众基础、未来发展等问题。
象棋人口号称多少多少,我曾经废了一番心血写了一篇文章《游戏、运动、艺术?——一个普通棋迷拯救象棋的歇斯底里的呼声》,我担心今天的象棋早晚成为未来的京剧,象棋人口在五十年以后一定会锐减,因为时代在变化,游戏在发展,今天的象棋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相反,我对围棋却很看好,至少有国际比赛,有越来越多的白皮肤棋迷。相对而言,我对象棋的未来是极不看好的,我曾经在顺德本地看过全国象棋个人赛的赛场,那真是简陋得无与伦比,说句难听点的,排场远不如一个科级官员吃个便饭。不是说华丽就好,而是不够尊重,日本人现在还在把围棋自娱自乐,可人家那好歹是艺术传承,而中国象棋我真不好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48 | 只看该作者

(六)我所景仰的大棋士

我曾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邂逅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当时得意地写了一篇小说留念,不是写邂逅的场景如何如何,事实上,我见到大师以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呆呆着地看着,直到他离开。对于不下象棋的人来说,他就是一个凡人,可对于我们来说,他高高在上。古往今来,围棋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大棋士,有人开一代先河,有人创一代棋风,有人桃李满天下,有人雄霸数十年,有人是棋圣,有人是棋师,有人是棋王,有人是棋匠,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接触围棋的时间不长,也自得其乐点点江湖兵器谱。
一、        道策
开一代先河,创一代棋风,典型的代表,上古时期,道策,近代,吴清源,现代武宫正树。曾打过几局道策的棋谱,构想有如来自天外,有一局,围中腹连续用几个五路镇头,结果竟然连成一片,若说对手相对太弱,那领先于同时代太多的绝代高手,古往今来,也不是太多吧。
二、        吴清源
一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异国师。典型的代表,上古,秀策,近代,吴清源,藤泽秀行。
秀策的棋艺得到当时各棋家的公认,这是殊为不易的,秀策流传世,至今仍是学棋的楷书,日本许多超一流棋手也是打着秀策的棋谱成长的。而吴清源相对而言,更加伟大,更加神圣,更加广阔地打遍天下无敌手,更加深沉的挖掘了围棋的内涵,作为棋的导师影响了三国数代棋人。
我以前刚学棋的时候,看吴清源的棋谱和书几乎是完全不懂的,但吴清源的大名是如雷贯耳的,大概到了弈城2段以后,吴清源的布局书和细解大抵能看懂一些了,于是不停地看,现在几乎全部看完一遍了。我的一点点印象是,吴清源的解说很清晰,道理就像高手点穴一样,一说即明,吴清源的构想很神奇,经常有局部看起来很不好,但配合起来很绝妙的例子,此外,对一些局部的处理很明快,不作过多纠缠,迅速转身。这些都是我在打谱和看书的过程不断汲取的营养。
三、        林海峰
尽一生成一事,人格伟岸,品行高洁。最典型的代表,上古秀策,近代林海峰、李昌镐。
秀策棋艺独步天下,品行高洁,“一生也没见过他发怒的样子”,为帮助穷苦病人而感染疫病,英年早逝。李昌镐君临棋坛十数载,人称石佛,心无旁骛,刻苦钻研,是当代胜负师的典范。
林海峰的棋战斗性很强,打他的细解就会发现,他虽经常是后发制人,但对于战斗几乎是毫不妥协,几乎永远是最强的着法,所谓二枚腰就是将这种战斗精神坚持到底。林海峰韧性极强,很多棋都是专家棋士眼中的劣势坚持到翻盘,这不能说是什么过错,就好像足球里的黑色三分钟一样,比赛没有结束,就不能认为已经取得胜利,毕竟下棋是人在下,也不是神在下,人难免会出错的,毕竟翻盘的棋本身差距都是极小的,并非我们经常翻盘的那种落后几十目一百多目的棋。
林海峰在日本数十年,依旧是“从台湾来的林海峰”,对恩师重道,对后辈不遗余力的提携,为人谦逊,没有私敌,平常心待人,平常心处世,虽然不像棋圣秀策和李昌镐那样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林海峰年长许多,用一生献于棋道,用一生书写人格,对我来说,他是我终生景仰的楷模。
四、        藤泽秀行
人无完人,但人有人的精彩,桃李满天下,棋艺无国境,亦无止境。最典型的代表,近代濑越宪作、木谷实、藤泽秀行。
濑越宪作的三大弟子桥本宇太郎、吴清源、曹薰铉名满天下,他们的后人亦名冠京华,雄霸一方,木谷道场培养出的超一流,统治棋坛数十年,成为现代棋坛的一代宗师。藤泽秀行日前已然仙逝,然而对于中国棋迷,他的功绩和大德永不会忘,或许,没有中国棋坛的其他某位大师,中国围棋的现状也许会略差一些,然而如果藤泽秀行,中国围棋远远不会是今天的模样。
说到秀行,我忽然又忍不住提一个话题,就离题去吧:
秀行自己开了不少研究会,很多青年棋士参加学习讨论,这里面的讲义很多都提炼成了精华文字出版,并且翻译到中国的很多,少说也有二三十本,然而大部分都不合适一般棋迷阅读,这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哪个低水平的要是敢冒业余之大不韪看秀行的创造、构想之类的布局书、序盘书,不是被老师责骂就是被高手嘲笑。于是,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若这是对的,那么秀行的书为何会一再被翻译出版呢,难道没有市场不是出版的天敌吗,很多好书不能引进不是因为没有市场吗。
我几乎没有看过秀行的此类的书,但今年来略微翻过一些,觉得也不是全不能看,虽然秀行老先生对“只此一手”的感觉相当自负,然而说句实在话,很多行棋的构想确实是很受启发的,看得懂不懂也许是另外一回事,但我肯定,总不至于看完以后会退步吧?我想学秀行的书、布局书、序盘中盘书和学吴清源布局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学其思想,学其思考方法,而不是学其具体的着法,别以为胡乱走几步天外飞仙的着法就是秀行流就是吴清源流,学这些境界高的行棋构想要象张无忌学太极剑一样,学的是剑意,而不是剑招,围棋作为艺术,很大程度上要靠悟的,不是死磨硬泡就会出成绩的。当然,我想仍然会有高手不失时机地指出,张无忌学太极剑那是因为有九阳神功做基础,你让周颠学学啊,的确,如果有良好的死活基础,有专业高手的基本功,听秀行的讲解和吴清源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一定会事半功倍突飞猛进,然而要说我们这些低水平的菜鸟读他们的书就一定会走火入魔那也不见得吧?博采众家之长而后自出机抒,是习艺者应有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49 | 只看该作者

(七)膝锥之志与平常心

加藤正夫走了,藤泽秀行走了,一代宗师木谷实、一代诘棋大师前田陈尔、流水不争先的高川格都走了多年了。世事即是如此,年岁渐长,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地浮现眼前。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来一去又是几个春秋。
上个月《围棋天地》专门出版了一期纪念秀行的专刊,我很为他的膝锥之志的感动,这是怎样的意志啊,人生可以不拘小节,但大事绝不含糊,人生可以沉沉浮浮,但斗志绝不退缩。适逢我也在努力地参与一项人生中重大的挑战(补充说明,已失败,再接再厉中),于是一天清晨,我在折扇上写下膝锥之志,反面写下平常心,以此鼓励自己。
膝锥之志说的是读书人的事,秀行引为棋道,引为人生,其实也无所谓,就引为理想好了,人应该为了理想而不懈地努力。每每言及于此,我都会想到围棋,如果你以为我为自己兢兢业业地涨棋而感慨那就错了,我是为自己患得患失地涨棋而感到悔恨。玩物丧志,我将这四个字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幸好,幸好还有一个幸好,我不仅仅是玩而已,我在进步,我在体验,这也许是留给我的最后的安慰。
既然做了,那就干脆把它做好,既然开始了学棋,既然已经付出一番努力,那就干脆把它学好,我只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努力着,继续在棋局的胜负中焦灼着。棋局的胜利让我觉得这些付出多少是值得的,这些耽误多少是有所回报的,然而棋局的失败却让我难过,让我对自己产生质疑,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犹如赵治勋那样,坐在棋盘前就担心会输,于是输棋就不仅仅给我一点点的打击,我甚至会偏激地认为,不行了,不行了,我会很后悔下棋。然而,我又会无法忍受这样的后悔,于是我会继续下棋,开始不再兢兢业业,而是急功近利,开始不再追求行棋的过程,而只追逐胜利的结果,于是即便赢了,也无动于衷,即便输了,也不过平添几分麻木,时间长了,就有一种反胃的恶心。这就是我前面提过的一二段、四五段之间焦灼多年的原因。
打开我的对局记录,往往不是连胜就是连负,连胜是许多天累计起来的,一盘盘兢兢业业赢下来的,而连负大多是一天之内输下来的,毫不犹豫的输下来的。我没有考虑过我在对局中会遇到地雷的情形,但很多时候我输了一盘就会相当地不舒服,就会接着下,就不再会细致的思考,结果继续输,连续输,直到要上班了才能阻止我。在最初一二段的时候就开始这种情绪,我原以为这是我刚刚入迷的心态,就好像我最喜欢下象棋的时候连续下了十五个小时一样,十五个小时里,不知道下了多少盘,但几乎没有胜负概念。可事实上,到了2段以后依然如此,到了4段以后依然如此,有4段降到2段的记录,可歇了几天又连胜地升了回来,然后继续因为输了一盘而继续输,继续自暴自弃。
为此,我曾经深深痛恨自己,这样的缺点无法改正,我将无法继续学棋,毫无疑问,这样下棋带来的痛苦远比快乐来得多,如此又何必呢。于是,有时候我下定决心输一盘就不再下,无论自己怎么输的,把每盘棋都想象成冠亚军决赛,输了就游戏结束了,没有再来,有时候我一怒之下戒棋一周,戒棋一月,然而,细想下来,又是何苦呢,如果是这样,何必下棋呢,尽管我至始至终地认为,“胜故欣然,败亦可喜”属于文人的,不适用于胜负师,然而,下棋的人执着于胜负的同时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失败,不该怨天尤人,只该更加努力。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用林海峰先生的“平常心”勉励自己,用平常心去下棋,不狂热争胜,也不担心输棋,用平常心去对待结果,不因胜狂,不因败馁,在大胜负面前保持冷静,在大事件面前保持清醒。然而,我知道的,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是性格上的弱点,我想,如果下棋的时候能够改正,那么生活兴许也能,于是,我一直以来都以此勉励自己,于是,平常心也成为我写在折扇上最多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6-10 10:0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段话:“如果下棋的时候能够改正,那么生活兴许也能,于是,我一直以来都以此勉励自己,于是,平常心也成为我写在折扇上最多的话”
棋如人生,邹郎邹郎,你已经从棋中得悟人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6-10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有时,亦有自暴自弃的念头出现,无论是棋中还是生活中,看来要向邹郎学习了,改掉性格中的弱点。“执着于胜负的同时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失败,不该怨天尤人,只该更加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6-10 1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邹郎 于 2009-6-10 09:49 发表
但很多时候我输了一盘就会相当地不舒服,就会接着下,就不再会细致的思考,结果继续输,连续输,直到要上班了才能阻止我。在最初一二段的时候就开始这种情绪,我原以为这是我刚刚入迷的心态,就好像我最喜欢下象棋的时候连续下了十五个小时一样,十五个小时里,不知道下了多少盘,但几乎没有胜负概念。可事实上,到了2段以后依然如此,到了4段以后依然如此,有4段降到2段的记录,可歇了几天又连胜地升了回来,然后继续因为输了一盘而继续输,继续自暴自弃。
输了不服气再下,越下越着急,技术越变形. 大家都是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17 21:26 , Processed in 0.130450 second(s), 17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