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最后的乐园
[打印本页]
作者:
wombat
时间:
2005-12-28 14:41
标题:
最后的乐园
最后的乐园
作者: 叶小钢
经常有朋友问,在美国活得不赖,为什么要回国。其实我真不知
为什么。美国和中国对我来说真没什么差别。初去稍不习惯,纽约地
铁中,全部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再看华人,我纳闷怎么北京上海深
圳的妞儿一个赛一个的靓,到美国一看,原来中国的丑女在纽约呢。
大约把放弃作为前提,才能完成自身的超越。无论出去还是回来,都
是受心魔的驱使,为赶散心头的哀音,寻找一片乐园。可世上哪有什
么乐园?游普陀山时,天剧热,进寺正赶上主持弘扬佛法。抑扬顿挫,
慈眉善目,明黄的袈裟随语音袅袅飘逸,青绿的饰物随节奏缓慢摇曳。
刚被这金黄色画面感动,走近一瞧,原来和尚背后吹着电风扇呢。脑
筋也是南方的和尚活络,小凉风一吹,经念得柔柔的。看来不管呆哪
儿,都得想办法,才能活得有滋味。在美国时我常嚷嚷“没灵感”,
于是朋友送来一幅画。一看,烂柴中,危房要塌,一老帮子端坐黑崖,
也不怕掉下来。记得上大学时,理论系的常眉头紧锁,作高深状,其
实没准是失恋狂;作曲系的矫情泛滥,不可一世,但做出来的曲,往
往要学20年音乐才能听懂,而且一旦请人演奏,马上从皇帝变成孙子。
民乐系的最刻苦,记得一位二胡高手天天在楼道里练《江河水》,整
幢琴房弥漫着哀怨氛围。一钢琴学生对我抱怨:“老吓人咯,楼又破,
天天像过旧社会。”灵感,在哪儿都不容易呐。
南方的河里,往往那边涮马桶,这边淘米或洗菜。等于用洗屁股
的水洗萝卜,看似白净,实不卫生的。美国的假招子不多,大约活得
都挺牛,艺术家都没完没了地拷问自己的灵魂。有时过多的亢奋与激
昂,反成一种奢侈。音乐作品中,和声在倾诉,音色在撩拨,结构是
银光荡漾的消魂酒,人人都在恬不知耻地贪欢。我的音乐实在和这些
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小时爱看苦重的知识书,但至今仍无甚知识;虽
不致于天天迷恋黑暗的崩溃,也不罪孽深重地控诉,更不像个人情感
的自恋狂,但调子很灰,却是逃脱不了指责的。美国金秋之绚丽,真
很难注入我心中。上海人形容人傻一般说“十三点”,若比“十三点”
还要傻,那先乘二,再加十,变“三十六点”,成“烂麻皮”。自然
我是“烂麻皮”,比十三还要十三的十三。
作者:
wombat
时间:
2005-12-28 14:42
几天前又回了一次宾西法尼亚州,恍惚中开车驶在高速上,真琢<BR>磨不透自己来这个世界干什么。两边的世界其实都实实在在,但美国<BR>的小青年可是比中国的青年人穷多了。五毛钱两杯的咖啡,还一人出<BR>一半呢。北京饭馆里年轻人的啤酒瓶,一顿够那边人喝俩星期的。知<BR>识界,美国严谨些,较少出现对学术成就的漠视,或对创造的羞辱,<BR>甚至对知识的公然嘲弄。我的学生常抱怨说怎么作曲都挨骂,问怎么<BR>办?我回答:“凉拌。”该玩玩该闹闹,该留学留学,再不然,踢他<BR>娘的足球去。记得我一中学老师,极严,尽管是在“文革”时期,脸<BR>像个鞋底酥,两眼长得很近,个子奇矮,一不留神要走进床底下。但<BR>正是他那份执著,我才好好读了些该读的书。后来听说他自杀了,大<BR>约宁折不弯,为了心中的理想。我琢磨这没准真是一条恰当途径。有<BR>朋友言,我音乐那么奶油,怎么文章如此刻薄,要折寿的。现在活到<BR>四张大团结,若活到八十,下场像我国一著名指挥,要跳楼的,没什<BR>么意思;到七十岁,还有三十岁,似乎还可以“作一作”;到六十岁<BR>尚存二十年,时间已有点“急慌慌”;若能到五十,只剩十年,一想<BR>已惊出一身冷汗。大指挥落地之前,内心一定很坦然,否则怎会如此<BR>惨烈地向人生告别?十层楼下的芸芸众生,老音乐家一定是看透了。<BR>到全明白时人类便纵身跃向天国,尽管那时已活得容形枯槁,像一片<BR>风干的青史残叶。然而那时的精神却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无限惊骇。<BR><BR> 哪里是最后的乐园?<BR><BR><BR>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