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海上棋界弈人传 [打印本页]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0
标题: 海上棋界弈人传
海上棋界弈人传是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的文章,与我前面民国棋手简介中有部分重合。
大家有空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苦乐斋围棋资料室”,里面还有其他围棋历史的文章。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0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逐渐成为了全国围棋的中心,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名家辈出。既有老将刘棣怀、王幼宸等全国一流高手坐镇,后来又相继出现了陈祖德、吴淞笙等一众围棋高手,可谓盛极一时。本系列文章就是专门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围棋的一些棋手,来简单介绍当时上海棋界的一些情况,重温当时上海棋界的盛况。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0
“怪话棋手”张后昆
张后昆(?—1992),外号“鸭子”,是六、七十年代上海的业余高手。
他有两特点,一是爱讲怪话,而且在弈棋时喜欢与人讲话,下棋时也说个不停,不时要指出对手的臭棋。在旁观看别人弈棋时,也忍不住要指手划脚,唠叨个不停。直到对局者实在忍不了他的唠叨,说这是在下比赛棋,他才悻悻离去。
二是围棋业余高手一般比较持重,下棋要看对象,讲究棋份。但张后昆是不在乎这点,他下棋从不挑选对象,水平很差的人找他下,他也不拒绝。觉得让对手的棋子多了,他还主动减子,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他显然患有某种疾病,所以天天能来棋室。他常常大声干嗽,但看他那健壮的体格,又不象生肺结核。但他对自己的病讳莫如深,始终无人知道他生什么病,只是他的头发逐渐变稀少,虽然仅三十多岁,已显出明显的稀秃现象。
张后昆的棋比较灵活,官子比较仔细,所以有时局面稍差的棋,他总自我感觉良好,到了官子阶段常能反败为胜。有时吃了点亏,或官子稍损,他就高喊:“不灵了,不灵了,鸭毛拔光了,鸭毛拔光了!”他的喊声又响又脆,有点像公鸭叫,后来大家给了他一个绰号——鸭子。大家当面叫他老张,不敢叫他鸭子,但背后人人都叫他鸭子,这个绰号叫开后,他就不再提“鸭子”、“鸭毛”这些词了。
张后昆在上海基本上不参加正式比赛,从不下赌彩棋,也很少与高手对局。但他的棋不错,常说:“会吃棋不算会下棋了,要懂得给人吃棋,才是会下棋的人。”。
1992年传来张后昆去世的消息,据说他是因家庭纠纷而自杀的。从在棋界的表现来看,他是个很豁达开朗的人,很难想象他竟会走上自绝之路。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3
●张后昆 ○林衍蕃
分先 共219着以下略
白中盘胜
1967年1月22日弈于金疆家
[attach]189663[/attach]
[attach]189664[/attach]
[attach]189665[/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4
“出蓝高手”— 曹钧石
曹钧石(1905?-?),嘉兴人。据《徐天利风雨棋坛五十年》记载,1966年曹均石61岁,所以推测曹钧石出生于1905年。
是王子晏的徒弟。有出蓝之誉。棋路精细,对古今中外棋手素有研究。布局亦有独到之处。他和顾水如、刘棣怀、王幼宸等都是上海棋社的成员,也是“文革”前《围棋》杂志的编委。他文笔不错,曾在六十年代的《围棋》月刊上发表不少文章。
曹钧石的棋艺水平在一、二流之间,就是在一流棋手中是稍弱的,但比二流棋手略强。在1955年文史馆组织的一次围棋邀请赛中,他的以五胜四负的成绩,名次曾在顾水如之上。
1955年他参加上海围棋甲组胜拔败退战(类似于擂台赛的比赛),首轮负于刘棣怀。后来具体成绩不详。
曹钧石为人聪颖机智,谈锋甚健,但喜欢评价他人,出语尖刻挖苦。
“文革”初,在老棋手中,他和顾水如所受冲击最大。退休后,他坚持两点:一、不与棋界人士接触;二、不下围棋。其晚年,每天到离家很近的新疆路茶馆,与一些老茶客谈天说海,但绝不提及围棋。可见老棋手对自己的遭遇所怀的不愤之气,始终没有平息下来。大约有职业三段的水平。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9 06:16
●曹均石 ○刘棣怀
分先黑贴4目半 共215着
白胜3目
1955年11月23日
上海市甲组胜拔败退战
[attach]189666[/attach]
[attach]189667[/attach]
[attach]189668[/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0 02:26
“弈迟”——朱福源
朱福源,号“弈迟”。因前些年发现了他的一些棋谱,上面标注有“弈迟”字样,推测“弈迟”是他的号。
朱福源是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身材较矮,温文尔雅。性格却是外柔内刚,遇到有关是非曲直的原则之事,便会力争到底,决不马虎了事。
在1962年前,棋界对朱福源很少有人知,但在1961年秋的上海市秋季围棋比赛中,他开始引人注目。这次比赛他虽未打入决赛,但在围棋月刊上赛事报道中已把他列为有实力的新人。
1962年他在市比赛中进入前三名,奠定了他在上海棋坛的地位。从而也获得了参加1962年全国比赛的资格。1962年全国比赛,朱福源被分在第一组,第一轮不敌赵之云,第二轮击败黄成俊、藤天宁后,不敌老将魏海鸿。最后一轮对董文渊时,如能获胜,便能以小组第一,晋级至随后的决赛第一组,不聊面对本来领先的朱福源,董文渊使出了一切“花招”,最后董文渊晋级决赛第一小组,朱福源被分在决赛第二小组,即使能成为这个小组的第一名,而实际上也只是获得了全国比赛的十四名。
在决赛第二小组中,这组最终老将王幼宸获得第一,朱金兆第二1朱福源获得了大约五胜五负的成绩,居于中间。
1963年时,上海棋社想吸收朱福源,为此朱福源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当一名教师,比较自在。
64年初,国家体委授予了朱福源三段称号。此时上海老一辈国手纷纷退出争战,在上海棋界大家公认赵之华、之云兄弟最强,接下来人们便会想到戴文龙和朱福源。
1964年上海市第四届市运会围棋赛。 经过预赛后,戴文龙与朱福源、邱鑫、陈华钦、宋连富、华以刚、胡文元、王成是、潘秋荣、赵之华、谢裕国一同进入最后的决赛。据说上海棋社当时不希望戴文龙夺冠,特意派出赵之华出战
决赛阶段第一轮就是戴文龙和朱福源的对局。当时朱福源先生已经获得三段称号,而戴文龙仍执黑以四子优势获胜。可见,戴文龙的围棋实力。但后来华以刚异军突起,获得了冠军,戴文龙第二、赵之华第三、朱福源获得第四。
据朱福源说,他在学校读书时,喜欢踢足球。一名驰骋球场的运动员转变为手谈高手,这是多大的变化啊!他学棋时,下棋较少,主要是看高手对局。在公园棋室,捧着一杯茶,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看人弈棋。在看棋时,自己也在动脑筋:这着棋什么意思,若是我下,下一步该走在哪里。他的长棋和成名,和一般棋手颇为不同。
朱福源下棋非常慢。这也许是他对弈少的原因之一,因为一般人都很怕慢棋。一般来说,他很少在三小时内结束一局棋。初时,大家还以为他思路慢,有一次听他分析自己的对局,他仔细讲了每步棋的思考,有时走一步棋,考虑了十几种走法,每种走法(由于对手应法不同)还有很多变化,歧路,要一一算清,做到心中有数。但他也有时因时间关系,稍为放松一下,没有深算,走错了棋的时候。
到“文革”后期,朱福源便不再在棋坛拼搏,棋也下得很少了。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0 02:28
●戴善全 ○朱福源
分先黑贴2子半 共213着
黑胜四子
1964年9月10日
上海市第四届运动会棋艺锦标赛决赛第一轮
[attach]189670[/attach]
[attach]189671[/attach]
[attach]189672[/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0 02:29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24-7-10 02:30 编辑
院士钟万勰
薛志春文
钟万勰(1934年2月4日—2023年11月12日),浙江德清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专家。
钟万勰照片
图片
[attach]189673[/attach]
钟万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亲钟兆琳是西安交通大学著名教授。钟万勰10几岁围棋在上海就初露头角。
1951年7月,钟万勰和范立基对弈,范立基的年纪当时应在三、四十岁左右,钟万勰中盘取得胜利。
1951年9月30日,胡沛泉三段和钟万勰弈对弈两局。少年受二子中押败,受三子负3子半。被三段让二、三当在3至4级左右(相当于当时的业余3段左右)。
同日,钟少年受戴云龙四级二子,未百手即盘胜。戴云龙不知是何人,只是知道他50年代在上海市业余界好手。
1951年年底,王幼宸和胡沛泉和钟少年分别对弈。均让钟少年二子,钟少年毕竟功力尚为满,均负于对手。王幼宸当时是四段,让二子已经接近1级,可见钟少年在这半年内水平进步了2至3子。后来钟少年晋升至了1级,刘棣怀也和他下了几局庆贺棋,十几岁的年纪就有了1级实力,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1956年钟少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工作。后围棋称雄大连。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0 02:31
●范立基 ○钟万勰
分先 共70着
白中盘胜
1951年7月12日
[attach]189674[/attach]
作者: 鲁阳 时间: 2024-7-10 10:15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1 02:35
谢谢回复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1 07:28
棋史家徐润周
徐润周(1897-1984),江苏丹徒人。名有仁,号近楼、衡园。能书善画。著有《近楼丛谈》、《围棋术语图解》等文章和书籍。其长期寓居上海。徐润周的后人将他常年发表的棋诗收集起来,编辑了《围棋记叙诗》一书。
徐润周的书法
[attach]189675[/attach]
徐润周是1916年到上海求学,从而开始与棋界人士接触,结识唐善初、陶审安、王子晏等围棋名手。
民国末期至建国初期,徐润周、陆成爻、李倜夫等人定期轮流邀请一些棋手在其家中进行对局,所以徐润周见是闻局甚广。
徐润周在新中国建立前期,许多书商大量抛出围棋古谱,徐润周因此多方收集,收录到许多罕见的棋谱资料。后来又全部捐献给上海棋社,据说,全部的资料相加有五、六百种多种之多,可见其气度非凡。
关于徐润周的围棋水平,一直未见有外界报道。2021年,我偶然见到他1954年初被王幼宸让先二先的两局棋谱。其中被让二子徐老以5目获胜,被让先徐老中盘负。王幼宸在1951年的时候,凭借着当年的两次大比赛(即升段赛),成功晋升至四段。按当时的棋份被四段让先二先的棋手,即有专业初段水平。而初段按棋份会被当时的九段让三、四子之间,大家可自行换算徐老相当于现在的几段水平。不论现在,在当时已经算是高手的行列了1954年的时候,徐老已经年近六旬,还能保持如此的水平,如是壮年,实力如何呢?可惜当年棋谱流传不广,亦不能仅凭这两局棋谱就完全评定徐老的水平。只能略作参考。
徐润周有两个女儿,徐人曙、徐人靖,都有一定的围棋水平。1980年2月,上海举行老同事新春围棋邀请赛,这个比赛中徐润周又遇到了王幼宸,两人手谈一局,此时友谊已经比胜负重要的多了。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1 07:29
●徐润周 ○王幼宸
先二先 先
共102着 白中盘胜
1954年1月28日
[attach]189676[/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1 07:30
“棋侠”赵之华
赵之华(1936—1978),为了区别他和他弟弟赵之云六段,人称其为“大赵”。 赵之华浙江余杭人。父亲赵泉澄、母亲陈懋恒均毕业于燕京大学。因为家学渊源,赵之云和兄长赵之华均有深厚的文史功底。
赵之华十二岁时参加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分名列第一,他母亲买了一副围棋送给他,以示奖励。在母亲指导下,之华和七岁的弟弟开始学围棋,并迷上了围棋。那时,福建郭同甫先生寄寓在赵家,郭是个颇有名望的棋手,赵氏兄弟便拜他为师。
头二年,赵氏兄弟虽弈兴甚浓,但却从未见过围棋谱。一天,父亲从附近炒货店买回一包油氽花生,包花生的纸竟是一页日本棋谱,兄弟俩如获至宝。急忙赶到那个炒货店,将已被撕剩半册的棋谱买回。从此,赵氏兄弟如饥似渴地摆棋谱,并到处去觅棋谱,不论内容优劣,见书便买。几年内收藏的中外棋谱、棋刊装满了书橱。
赵氏兄弟第一次出外弈棋,便是到襄阳公园。那次,兄弟俩约了一个棋艺比他们略强的同学同去,当时少年气盛,自以为学棋三年,颇有成就,可以出去“闯荡江湖”了。在襄阳公园遇到老棋手窦国柱,由那位同学出战,被窦国柱让五个子下了一局棋,结果被杀得片甲不留。赵氏兄弟瞧得目瞪口呆,吓得很久不敢再到公园去。
赵之华自幼患有严重哮喘病和先天性眼球震颤症,常卧病在家,勤读书籍。由于父母都是历史学家,他十二岁时便已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通读一遍。兄弟俩对古文、诗词都有相当造诣。对棋史也很有研究。
五、六十年代,赵氏兄弟与陈祖德、吴淞笙成为全国瞩目的新中国第一代棋手。
1958年8月,赵之华参加了上海象棋、围棋决赛。在8月23日,赵之华中盘击败老将汪振雄。汪振雄虽然没有刘棣怀等人实力强大,但也是上海棋界一流棋手,赵之华能击败他,也算是跨入上海一流棋手的行列了。最后这次比赛推测刘棣怀、王幼宸分获第一、第二,赵之华第三。
1959年5月,赵之华参加上海市运动会。初赛赵之华和王幼宸一组,结果仅负于王老,获得分组第二,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中。决赛赵之华不敌王老和魏海鸿,获得第三名。
同年10月,大赵参加上海市秋运会的比赛。在第一组中不敌王成是,获得小组第二,从而获得上海市秋季赛决赛的决赛权。决赛中赵之华在10月17四子负于王成是,18日执白后走,杀了殷鑫培一大块,获得中盘胜。最后陈祖德获得冠军,而赵之华获得第三。
1960年10月,赵之华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棋类锦标赛。第三轮赵之华与齐曾矩苦战六个多小时,但不敌对以八目之差失利。10月30日赵之华击败了老将过惕生,并在11月3日,比赛的最后一轮,赵之华击败了全国冠军刘棣怀,“南刘北过”皆被大赵击败,可见大赵的实力,也步入了全国一流的行列,这也许就是大赵个人的鼎盛时期。
1962年初,赵之华参加了上海市冠军赛,结果这次比赛竞争十分激烈,无人全胜,无人全败,赵之华获得第五名。
接着,赵之华参加了全国棋艺锦标赛。在预赛第二小组中胜出,晋级最后的决赛阶段,但是决赛阶段发挥不佳,仅仅收获第9名。
1964年,国家体委授予赵之华四段称号。赵之华棋风硬朗,功夫扎实;弟弟赵之云是力战型棋手,善于腾挪缠斗。但由于父亲被错划为右派,两人弈棋前程因而受阻。
赵之华后来在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任围棋教练,著名棋手曹志林、华以刚、邱鑫、杨以伦、谢裕国、韩启姚等都是他的学生。
大赵为人朴实忠厚,他的棋友遍及全中国。上海棋手常到他家去弈棋或借阅棋书。棋友对局中遇到疑难问题也去请教他,他能告诉你,这个走法是某年在某项比赛中,日本某九段首先下出的,后来某人又走出一种有趣的新变化,而现在最流行的下法又是什么。棋友们对他的博闻强识都表示钦佩。外地棋友常来沪托他办事,或要求找对手下棋,他都热情地帮助解决。住宿有困难者便与他同榻而卧。在“文革”围棋遭禁时期,他总千方百计借日本棋刊,抄录下其中的最新棋谱分寄给各地棋友。他阅读中外棋书和传抄棋谱之多,恐怕全国没有人能比得上。
大赵每天上班总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里面装满书籍和棋谱,工作的间隙,还勤抄棋谱不缀。到了夏天,他总戴着一只宽边草编帽,即使阴雨天也带着它。其实这种草帽在上海早已不时兴了,但却成了他特有的标志。公园里的棋友只要远远地瞧见一个戴草帽的人走来,便知是赵之华来了。
1977年,大赵因病住院期间,还与少年时的杨晖弈了指导棋。1978年,正当上海市体委准备将他调入《围棋》月刊编辑部时,一次严重哮喘引发心力衰竭,夺走了他的生命。他的逝世,在全国围棋界引起了一片哀悼之情。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1 07:32
●赵之华 ○过惕生
分先黑贴2子半 共249着
黑中盘胜
1960年10月30日
1960年全国棋类锦标赛第13轮
[attach]189677[/attach]
[attach]189678[/attach]
[attach]189679[/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2 04:53
“章公”——章照原
章照原(1931—2007年5月20日凌晨),提到章照原的大名,我想上了点年纪的棋迷都会有所印象。当年在《围棋》月刊中,章照原发表了很多稿件,所以为广大棋友所知。大家尊敬他,多称其为“章公”。
章照原毕业于南京大学。早年在西安、东北等地教学,回到上海后从事围棋教练一职,指导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像华以刚、芮乃伟、邱百瑞、谢裕国等都受过他的指导。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尤不善交际。
1959年,邵福棠来到上海,和上海棋手交流对弈。章照原和邵福棠有过2局对局,但都小败负于邵福棠。邵福棠当年拿到过全运会第八名,但是当时的实力,还是被刘棣怀、王幼宸等人让二子,所以,章照原大约也是被刘棣怀、王幼宸等人让二子的水平。按旧时水平应在1级至初段左右(此处1级相当当时的业余5段。)
1962年年初,章照原参加了上海分组冠军赛。比赛经过6轮初赛(也就是预赛),章照原晋级了最后的决赛阶段的比赛。比赛共有18人参加。既又老将王幼宸、也有新秀陈祖德等人参加,竞争的十分激烈。章照原第一轮执白不敌赵之华,最后一轮章照原负于王幼宸,最终获得了第八名。这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紧接着,同年9月章照原参加了上海市围棋冠军赛。开始是初赛。章照原被列为所在小组的种子选手,第二轮就遇到自己的学生华以刚,一着不慎被学生将大龙围困,好在华以刚当时尚在实力未成之际,章照原吃了五子,大龙突围才告获胜。之后章照原顺利进入复赛第二组,和邱百瑞、殷鑫培、窦国柱、金疆一起。5人要争夺小组前两名,才能进入最后的决赛。最终章照原顺利通过复赛,进军决赛。决赛中章照原第一轮和殷鑫培弈和,之后,顺利击败诸鸿恩、周东壁、金艾,最后一轮力胜胡文元,从而以四胜一和的成绩获得上海市冠军。
虽然很多老棋手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使得这次比赛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能在当时上海披荆斩棘获得围棋冠军,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能办到的。加上章公患有眼疾,1962年棋室的一面墙上贴了市比赛的成绩表,这个表格很大,当时朱伟先生的眼力在1.5以上,感到不需走近便能看到表格上的成绩。而章公眼睛凑到离表格一、二寸的地方观看到,能取得如此成绩也属难能可贵。
章公一生未娶,没有妻子、孩子,晚年全靠其妹照顾。因眼疾越发加重,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右腿因车祸残疾,每天只能在病床上独自面对着漆黑的世界,靠着街道补贴的每月400元度日。2007年因病去世,请大家记住这个一生为围棋奉献的人。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2 04:55
○陈祖德(让二子) ●章照原
共176着 黑胜7目
1962年1月2日
弈于上海棋社
[attach]189680[/attach]
[attach]189681[/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2 04:57
汪公汪振雄
汪振雄(—1960年9月25日晚),广西桂林人。由于汪振雄有一颗奇大的脑袋,所以,棋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汪大头”。但一般棋友都尊敬地称他为汪公。
汪振雄照片
[attach]189682[/attach]
汪振雄青年时在北京读大学。他寄宿的饭庄附近有一家棋手荟萃的茶馆。于是迷上了围棋,曾受刘棣怀的指导,和刘棣怀关系非常要好。
1950年,汪振雄在老家遇到了雷溥华的哥哥雷永锡,两人手谈一局,汪振雄负于对手。雷永锡在约在职业二、三段左右,可见当时汪振雄的水平大约也是如此。
1951年,北京举行抗美援朝捐献比赛。因为汪振雄一直专研我国古代棋圣施定庵的弈谱,从而实力大增,在抗美援朝捐献比赛第二次预赛中获得第一名,因此汪振雄的夺冠呼声很高。最后冠军虽然被过惕生夺得,但汪振雄的实力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1954年,汪振雄独身来沪定居,以棋为生,寄寓于林勉家。1954年11月,汪振雄和刘棣怀对弈一局,他拿黑棋,贴白4目半,最后以10目半负于对手,可见他还是与刘棣怀有一定的差距。但当时一些期刊、资料上刊载的汪公对局,几乎都是他的输棋,因为高手都总想刊登自己赢棋的棋谱,只有汪公既不计较输赢,也不计较胜负的名声,所以刊登的棋谱多是他输棋。
汪公没有绝无半点高手架子。任何人找他对弈,他都应允,即使实力差二、三子的人应要抢白棋下,他也同意。弈指导棋后,对手分文不给,他也毫不在乎。有一次,汪公与一位棋友对弈,对方讲明,汪公赢则给酬,输则不给钱。这盘棋汪公虽漫不经心,但仍占绝对优势。哪知弈完,一数子自己反输了许多。汪公却傻了眼。明明大赢的棋,何以会大输?他再朝棋盘扫视一眼,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这个棋盘竟有二十一道线,比标准棋盘多了二道。
1957年,上海首次举行全市围棋比赛,在最后的决赛阶段当中,汪振雄发挥不错,仅仅负于刘棣怀,获得了亚军。这是我见到的资料中,汪振雄在围棋上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了。
1958年,上海体育宫举办象棋、围棋比赛,在决赛阶段,汪振雄发挥正常,推测最后比赛他应该获得四、五名。因为比赛由刘棣怀、王幼宸、赵之华等人参加,所以难度不亚于全国比赛,汪振雄的实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1959年,体育宫组成了刘棣怀、陈祖德等四人集训小组。汪振雄被聘为陪练,和陈祖德对局渐多,从开始的陈祖德处于下风,到后来陈祖德逐渐处于上风。当年的秋季赛表演赛中,陈祖德就击败了汪振雄等人获得了表演赛冠军。
1960年9月25日早晨,汪公在复兴公园茶室与棋友严家骥品茗闲谈,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严家骥见汪公情状不妙,急招另一棋友一起将汪公送到南阳医院,但终因病情急剧恶化,这位一代名手当晚便溘然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在巅峰时期,汪振雄应该有四段水平,要略比刘棣怀、王幼宸弱。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7-12 04:59
●汪振雄 ○过旭初
互先 共145着
黑胜2子
1951年9月2日弈于北京
[attach]189683[/attach]
[attach]18968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03
大龙捕手马洪九
马洪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一位知名老棋手。住在上海陕西南路。每天下午便到304棋室去下棋,直到夜晚。
马洪九的棋风属力战型,下棋喜欢落子在四路上,不拘边角小利,专捕“大龙”,胜负常在中盘便决定了。所以他中盘实力可观而收官不精。
1958年,马洪九参加了上海围棋象棋比赛,在比赛中遇到了刘棣怀和王幼宸,均纷纷落败了。此次比赛高手如云,所以马洪九的名次也不慎理想。
马洪九棋艺属二流水平。1959年3月和9月分别和陈祖德对弈两局,但均负很多。当时陈祖德大约被刘棣怀等人让二至三子,想来马洪九的实力大约如此。
“文革”时,马洪九的老伴去世,他孑然一身,生活很清苦。因此便在家招待棋友下棋,来者清茶一杯,收费与公园茶室一样,住在徐汇区的棋友纷纷前去他家弈棋,每天多时有五六局棋。但不久便遭到里弄干部的干涉,在他家的“棋摊”日子并不长久。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05
●马洪九 ○陈祖德
分先黑贴5目 共214着
白胜12目
1959年3月7日
[attach]189692[/attach]
[attach]189693[/attach]
[attach]18969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07
围棋棋史家——赵之云
赵之云(1941—1996),浙江余杭人。为了区分他和他哥哥,人称“小赵”。
赵之云先生(右)和朱伟先生(左)[attach]189695[/attach]
赵之云在七岁那年和兄长一起开始学下围棋。当时因老棋手郭同甫在赵家,所以,赵氏兄弟均和郭先生学棋。郭同甫和顾水如、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汪振雄等人关系都比较好,所以,赵氏兄弟在襄阳公园、延安棋室、品芳茶楼等处向前辈名手等请益,棋艺得到大幅提升。
从1957年起,赵氏兄弟和更年轻的陈祖德、吴淞笙在上海市围棋赛的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1958年7月16日,上海举行上海市青年锦标赛。比赛共39人报名。分10组进行初赛。前6名优胜,参加1958年上海市围棋比赛。赵之云、赵之华、陈祖德、吴淞笙都参加了这次比赛。最后,赵之云获得首届上海市青少年围棋赛冠军,也同时获得参加1958年象棋、围棋比赛的资格。
象棋、围棋比赛中赵之云第一轮就击败了王幼宸,第二轮击败了汪振雄。王老和汪振雄都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一流棋手,能击败两老,证明赵之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至少上海市的一流水平。象棋、围棋比赛最后赵之云的成绩不详,应该没有进入前五名,上海市人才济济,想长时间保持在第一线是非常不容易的。
1959年10月5日,上海市秋运会开始,赵之云、赵之华、陈祖德、吴淞笙被并称“四虎将”,来冲击当时上海老一代的棋手。预赛赵之云被分在第二小组,前6局全胜,最后赵之云跻身到了最后的决赛中。决赛中前两轮,赵之云击败了王家梁和戴善全,但后来负于陈祖德,获得了亚军。这之后,赵之云参加了秋运会表演赛,最终成绩不明。表演赛冠军被陈祖德获得。
赵氏兄弟比陈祖德大,成名也比陈早,成绩也一直压着陈老。但陈祖德在体育宫和刘棣怀、王幼宸集训,应该是陈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陈老在参加集训之初,大约要被刘、王二老让三子,至秋运会表演赛时,已经渐渐和刘、王二老对子了,成绩也反而压制了赵氏兄弟。一方面陈老确实天赋不俗,另一个方面也不能不说体育宫集训是非常有效果的。
1960年10月,赵之云参加了上海第三届市运动会的棋类比赛。赵之云在初赛上全胜。参加决赛的还有孙步田、杨颂吉、章照元、王家梁、李道传、殷鑫培、诸鸿恩。最后赵之云负于孙步田,获得比赛的亚军。
1961年初,赵之云参加了全市冠军赛。这次比赛竞争十分激烈,最终赵之云获得第四。
61年4月,赵之云和王幼宸一起去了西安访问,恰好,成都代表队也同时到达。此后进行了八天的表演。第一天赵之云击败叶彦荣。
之后赵之云获得上海市围棋赛冠军。获得了次年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围棋锦标赛的机会。
1962年全国比赛,赵之云被分在预赛第一组,最后进入了争夺冠军的决赛第一组。
决赛中赵之云先负于陈祖德,然后再负吴淞笙,最后获得第七名。
1963年,赵之云离开上海,到福建任业余围棋教练。“文革”期间,赵之云被迫到福建沙县农村插队落户。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赵之云代表福建参赛,进入到最后争夺冠军的第一组中,最后荣获个人第四名,前三名依次为聂卫平、王汝南、陈祖德。这是赵之云在全国个人比赛中最好的成绩了。
接着,他正式进入福建省队,既当运动员,又兼教练员,后面他参加了76至78年的围棋比赛,成绩不详。
1982年赵之云参加全国升段赛,获得六段称号,随即退役回沪。
1984年,赵之云被调入《围棋》月刊社担任编辑。此后他开始
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围棋词典》《围棋春秋》等书籍,并首倡“以棋谱检验棋史”的观点。成为了徐润周之后的又一位围棋棋史大家。
1996年5月底的时候,朱伟先生还去见过赵之云先生,不料几天后赵之云先生就查出肺癌晚期,很难想到他不抽烟、不饮酒居然会肺癌。而且没有两个多月开始就与世长辞了,享年只有55岁,好多作品都没有完成,另人遗憾。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09
●姜国震 ○赵之云
分先黑贴2¼子 共200着
白方收后 白胜2¾ 子
1962年11月16日
1962年全国棋艺锦标赛
[attach]189696[/attach]
[attach]189697[/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10
晚婚棋手王成是
王成是是五四中学的教师,长期一直过着独身生活,酷爱围棋和烈酒。平时在家一杯在手,桌上摆着日本围棋杂志,边饮酒边摆谱,自得其乐。
王成是在五、六十年代是上海有数的围棋好手,每次参加市比赛都能进入决赛圈,多次进入前六名。
1951年9月上海举行了新中国最早的业余围棋比赛,王成是就以2级(相当于当时的业余4段)的资格参加了这次比赛,最后获得第五名。这次比赛的参加者都是当时上海棋界的业余好手,比赛按旧时棋份进行,2级要让4级二子,让5级三子,所以在让子的情形下,获得这样的名次也属于正常。
1958年8月,王成是参加了上海象棋、围棋比赛决赛。参加比赛的共十一人,余下还有刘棣怀、汪振雄、王幼宸、赵之云、赵之华、马洪九、殷鑫培、王家梁、林勉、金子沛。王成是负于刘棣怀和赵之云,最后的名次不详。
1959年上海市举行市运动会。在预赛中王成是和魏海鸿分在同一组。最后王成是仅负于魏海鸿,居小组第二晋级至最后的决赛阶段的比赛中。
决赛中王幼宸七连胜获得冠军,王成是获得第5名。
1962年8月,王成是参加了上海全市围棋冠军赛。在预赛上,王成是成为种子选手,击败了女棋手郑文白。复赛王成是被分在第一小组,与诸鸿恩、金艾、马洪九、朱福源一起争夺晋级决赛的两个名额。结果王成是没有进入到最后决赛中。
1972年围棋恢复后,王成是曾参加过静安区围棋比赛。比赛前后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使他颇感灰心。加以当时涌现出不少实力可观的新手,想在市比赛中名列前茅成了件很困难的事,从此他再也不参加正式比赛了。
“文革”时期,朱伟先生常上棋友金疆家去玩。金疆在银行工作,“文革”后期担任了上海高校的围棋教练。我的《围棋手筋练习》一书就是署名金疆出版的。一天,朱伟先生上金疆家去,只见一位中年人正与金疆在对弈。俩人面前都摆上一杯白酒,边饮边互相调侃。经介绍才知王成是老师。王成是和金疆既是几十年的棋友,又是酒友,俩人对弈,酒一杯接一杯,直到夜深兴尽,才醉醺醺地分手。金疆为人很随和,喜欢下快棋,且不计较输赢。王成是棋艺略高,为人拘谨有礼,自尊心很强,非常爱面子,极看重输赢,下棋只限于熟识者和棋力低下者。朱伟先生很想和他下一盘,但他总是巧妙地婉言推辞。
有一年,在上海静安区的棋迷中哄传有一名四段棋手,棋艺十分高强,打遍上海无敌手。有人把这消息带给了赵之华。当时,陈祖德五段等名手已进入国家队,老一辈的国手都已隐退,赵之华四段是公认的上海围棋第一人。人们实在想不出,哪里会又冒出一位四段棋手来?好事者便极力怂恿赵之华出马,去会会这名“高手”。经安排,大赵怀着好奇心去一个不相识的棋手家里,只见一群年轻棋迷围簇着一个所谓“四段”棋手。眼睛近视的大赵上前细看,原来是王成是。两人原来是老相识,不禁相视而笑,当然棋也没弈成。原来王成是有一批围棋学生,想看看自己崇拜的老师和大名鼎鼎的赵之华一比高低,才制造出这一幕喜剧来。
到了年近五旬,王成是还没有结婚。他要求既高,又极腼腆,亲友们给他介绍女友多达二百次,都未成功。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两人都有交友二百多次的记录,这可算是极不容易结成的姻缘。但结婚未及二年,王成是便患癌症遽然逝世。真是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啊!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11
●赵之云 ○王成是
共195着 黑中盘胜
1959年10月19日弈于上海市体育宫
1959年上海市秋运会
[attach]189698[/attach]
[attach]189699[/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4 12:16
特别篇一
陆佩玲的围棋记录 昨天好友费兄提供了陆佩玲手抄的棋谱的图片。之所以推测为陆佩玲手抄,因为棋谱大部分记载了陆佩玲和其他棋手的对局,所以推测是陆佩玲手抄。
提到陆佩玲,大家会有些陌生。陆佩玲,女,广州人。参加过1965年十单位少年儿童围棋比赛。参加这个比赛当时的年纪最大不会超过15岁,所以陆佩玲出生最早不会超过1950年,至今如果健在的话也至多74岁。陆佩玲在小学时,听广州围棋前辈黄逢春的围棋课而入门。然后进入广州36中学习后,仍然得到了黄老师的指导。1965年十单位围棋比赛陆佩玲获得女子组第三。1974年广东省运会,陆佩玲获得女子组第。后来笔者就没有她的消息了。
下图前拍左起第三位就是陆佩玲
[attach]189700[/attach]
下图前拍左起第四位就是陆佩玲
[attach]189701[/attach]
棋谱是手抄在《1965年十单位少年儿童围棋比赛纪念》中,陆佩玲因参加过这次比赛,所以得到了这本《纪念》。《纪念》实际的功能就是一本可以记载围棋棋谱的记录本。
[attach]189702[/attach]
陆佩玲将这个《纪念》基本上抄满了棋谱,大致有四五十局的样子,棋谱的时间跨度从1965年至1975年。
棋谱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陆佩玲自己的棋谱。其中有她1965年参加十单位围棋比赛的三局对局。还有她1973年、1974年对赵瀚梅、陈婉瑜、冯惠研、梁如栋、敖立然等人分先的棋谱。当还有当时她和容坚行、陈志刚、齐老师(应就是齐曾矩)、孔祥明等人的对局,因为当时陆佩玲的实力所限制,对上述诸位老师基本上要被让三子,或是这些老师执白倒贴陆佩玲20目。
[attach]189703[/attach]
[attach]189704[/attach]
第二部分是日本棋手的对局,有坂田荣男对大平修三、武宫正树对林海峰,时间跨度从1972年至1974年。这个部分的棋谱不多也就寥寥几局。
第三部分是1973年陈祖德随廖承志代表团访问日本的对局。还有1975年中日围棋友谊赛的部分对局。
[attach]189705[/attach]
陆佩玲虽然不是什么名家高手,但此抄本主要记录了经过八年围棋的停止,1973年广东围棋重新恢复时的情形,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笔者是常年收集各种中国围棋旧谱,希望多多发现类似的棋谱。一个棋谱集就是第一段历史,很多棋谱集汇集在一起,就像一道道溪水,最终会还原中国围棋的历史之河。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00
因病罢弈王子晏
王子晏(1892-1951),名咸熙,浙江嘉兴人。民国时代重要的围棋棋手。
据《王子晏小史》(见下图面,根据笔记有可能是王子宴自己写的)记载,王子晏初学刀笔吏,后授上尉。后办制革厂,任董事。办证券号,任经理。
[attach]189728[/attach]
[attach]189729[/attach]
王子晏学棋于1911年。学棋一年后,从同乡高手方金题,当时被让四子。方金题曾经被高部道平让二子,按棋份有初段水平。如此推算王子晏当时应该有4级水平。
1915年王子晏遇到上海棋手吴祥麟,被其受三子。吴祥麟当年亦大概有初段水平,如此王子晏的水平应该进步了1子,到达3级水平。同时,王子晏还发现了不少的日本棋谱,反复揣摩于是棋风遂变。正是有了这次棋风的改变,得到张澹如赏识。张澹如在让王子晏二子的对局中,发现王子晏对很多日本的下法非常熟悉,惊讶的称其为“乡下之日本通”。
1920年王子晏应张澹如之邀,赴上海与诸位名家对弈。当时名家有范楚卿、潘郎东、顾水如等人。开始还被众人让先,后来逐渐渐与王子晏互先对局。当年加藤信五段来华,让王子晏三子,王子晏获胜,按当时的棋例,推测王子晏已经具备有1级的实力。
1921年至1924之间王子晏棋力突飞猛进。1923年,王子晏与吴祥麟分先30番大战,取得了24胜6负的压倒性成绩,已经标志着王子晏有了专业初段的水平。同年6月至7月间,王子晏对安藤馨三段,在被先至互先的过程中,取得了17胜10负2和的成绩。1924年,王子晏更是连胜山平寿四段7局。从此标志着日本四段棋手轻易战胜我国棋手的时代的终结。王子晏先生遂被众人推为南方棋界第一人,与顾水如并称为“南王北顾”,此时实力至少在专业三段以上。
1927年王子晏与顾水如先生,分先五局,3胜2负稍战上风。同年,本因坊秀哉授王子晏为三段棋手。
1929年7月,王子晏和来访的濑越宪作七段(当时)进行对局,在被让二子的情况下,历经三次打挂,两人巧成和棋。这局下完三天后,王子晏又和桥本宇太郎四段(当时)对局,又历经两次打挂,又巧成和棋。此两局都可看作王子晏生平代表作。同年12月,刘棣怀和王子晏对局2局,双方一胜一负。当时上海棋界四家之一的陈藻藩三段评价子晏先生,言其官子可与日本高段相媲美。这也是王子晏高水平的原因。
不过,从1930年开始,王子晏因病不能长时间的对局,所以只能暂时告别职业棋界。40年代开始王子晏在上海私宅创办正风弈社。社内订立学员考核制度,按比赛成绩授于段位。是我国私家实施段位创始者。并培养出了曹均石等高手。1942年日本棋院授其为四段棋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子晏常以指导棋为娱乐,来安度晚年。其中多次指导徐肇立对局,徐肇立也从原来被让四子还输,至后来被让二子王子晏贴10目能够互有胜负。尽管是让子棋,王子晏也是非常认真的。很多对局都是经过2、3次打挂才告终局,有的居然经过了5次打挂方才终局,可见子晏先生绝对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对每一手棋都是精益求精的。
1950年11月至12月,王幼宸与王子晏进行了友好交流比赛,两人对局三局。由于王幼宸当时是三段,棋份是由王子晏让王幼宸先相先。结果王子晏因为久疏战阵,三局皆墨。除此之外,王幼宸还指导过钟万勰等业余棋手的棋手。1951年8月6日,王子晏因病去世,享年60岁。是我国棋界的重大损失。
据徐肇立所抄录的《故王子晏四段对局自留棋稿总统计》中记载,王子晏对局共有177局,123胜7和45负2打挂,胜率达到69%。遗憾的是目前笔者只收集了王子晏的棋谱86局,部分都没有胜负记载,王子晏47胜13胜5和2打挂。部分还不是《自留棋稿》中的对局,有王子宴对局的棋友,可以联系我。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02
●王子晏(三段) ○桥本宇太郎(四段)
先相先 先 黑棋不贴目
共279着 和棋
1929年7月10日至76手打挂、7月11日至149手打挂,7月12日终局
[attach]189730[/attach]
[attach]189731[/attach]
[attach]189732[/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02
“孟夫子”——孟光祖
“孟夫子”名叫孟光祖,正象陈祖德德的启蒙老师周己任外号“周文王”一样,人们叫惯了这一外号,从不以本名称呼他。
“孟夫子”原在轮船上任职,有数十年弈棋史,退休后便每天到襄阳公园来弈祺。他是一位真正的“超级棋迷”。每年从元旦早晨到12月31日下午,每天必来公园“报到”。而且若非家中有事,上下午都来,连春节也不“脱班”,简直是生活在公园茶室里。
他为人谦和、斯文,棋品亦好,所以棋友甚多。后来大家推他组织友谊比赛和升级比赛,常来茶室的棋友均可报名参加。“孟夫子”是个热心的组织者,他在茶室里挂上一块小黑板,上面贴着比赛积分表。弈完比赛棋的人向他“报帐”,记录上成绩。他还督促、安排棋友对局,使比赛能如期有条不紊地进行到底。
当时,《上海滩棋人棋事》作者的朱伟先生与“孟夫子”是老对手,弈棋不少。“孟夫子”性格内向,做事慢条斯理,下围棋则是“长考型”棋手。虽然棋艺不高,但几乎每步棋都要苦思冥索,久久方才落子,所以弈一局棋常费时四、五个小时。
1964年11月,朱福源让过“孟夫子”五子,并且朱先生获胜。按旧时棋份来判断,当时“孟夫子”的实力在4级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业余1至2段的水平。可惜棋谱模糊,不能展现给大家。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03
○朱福源(五子) ●孟光祖
共22着以下略 白中盘胜
1964年11月[attach]189733[/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04
“月刊元老”林勉
林勉(1921年—2014年12月2日凌晨),台湾人。出身于著名的“林本源”世家。
坐着对局者(右)就是林勉先生
[attach]189734[/attach]
林勉1岁就随父母到上海,13岁时父亲因在台湾有事要处理,又随父母亲回台湾。当时父亲打算在台湾逗留一个时期,办完事后就再到上海。
林勉的父亲是一个围棋爱好者,他想利用在台逗留时间让林勉的兄弟几个学习围棋,于是就请了一个日本棋院四段围棋手桥本国三郎教他们兄弟三人学围棋,他当时也是在台湾水平最高的围棋手,因林勉对围棋很有兴趣,所以是三兄弟中进步最快的。
1937年,林勉的双亲相继去世,林勉的兄弟数人来到上海,因在台时间荒废多年,来到上海想进学校读书,努力地补课。但林勉因用功过度,患上肺病,在家静养三年。林勉就利用了这个时期研究围棋。
当时上海周边已沦陷,所以上海是一个孤岛,太多的围棋高手都到内地去避难。上海只剩下顾水如和魏海鸿两人,林勉和他们对局并不多,每月大约三四次。抗战胜利后,内地棋手纷纷来沪,林勉结识了过旭初、过惕生两兄弟。林勉和他们对局很多,交往甚密,
1954年的一天,林勉在襄阳公园遇到顾水如,然后和他旁边的一个8岁小孩下一盘授六子指导棋,这个小孩就是陈祖德。
1956年,林勉开始教授吴淞笙围棋,在教授吴淞笙的过程中,经常去吴淞笙的家中,结识了吴淞笙的阿姨,后来成为了林勉的太太。
1957年、1958年、1959的全国比赛,林勉都是作为裁判参加的。1960年,汪振雄获得了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没有想到比赛之前不久,汪振雄突然去世,所以由林勉代替他出战全国比赛。
因为五十年代,名手汪振雄一直吃住在林勉家,他热情招待,不取分文。汪振雄与林勉下棋较多,对林勉的棋艺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一年市比赛时,林勉与一个老棋手分在同一小组,这个老棋手比林勉要差。喜谑成性的汪振雄获悉后,便将林勉的优缺点都告诉了那个老棋手。后来林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赢下这老棋手。等知道其中原委后,林勉这个老实人也不禁怒火百丈,骂汪振雄太恶作剧,不该如此“忘恩负义”。当然也是两人关系好,才会开这种大玩笑,所以由林勉代替汪振雄出战全国比赛再合适不过。
全国比赛上林勉和沈果荪、过惕生、黄永吉有过对局,最终没有获得太出色的成绩。
林勉是《围棋》月刊编辑部的元勋。早在1959年便参与《围棋》的筹备事宜。后来《围棋》成立后,林勉不但负责国外对局,而且承担全部稿件的排版划样、校对和与印刷厂联系等具体工作。《围棋》复刊后,林勉是老编辑中唯一留下工作的,直至他年近古稀,仍在为编辑《围棋》发挥其余热。
1975年,林勉代表台湾队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的比赛,但成绩笔者不详。
1979年,林勉仍然代表台湾队参加了第四届全运会的比赛,作为代表台湾的选手直接进入围棋男子个人决赛。个人赛中林勉先负聂卫平,但接连战胜陈元菱、王汝南,与徐荣新对阵时,擒获一条“超级”大龙,眼看胜利在握,拿下了这局棋,便可跻身前六名了。但林勉毕竟是六旬老人,一时不查,被徐荣新做了个“倒脱靴”,死棋复活,痛失好局!赢王汝南是林勉生平的得意杰作,而输给徐荣新却是他最伤心的事。朱伟常取笑他说:“老师的棋艺高超,可惜不懂“倒脱靴”,否则早已名扬四海了!”
林勉为人忠厚老实,办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棋艺比起刘棣怀、王幼宸、顾水如等一流国手,要稍逊一筹。巅峰时候如果刘棣怀等人是五段的话,他拿到四段,是非常轻松的。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11
●陈祖德 ○林勉
共147着 白胜6子
1959年4月14日
[attach]189735[/attach]
[attach]189736[/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07:14
特别篇二
黄红霖先生和沈果荪手抄棋谱
黄红霖先生(1974—2024年4月8日晚19:30),享年50岁,所以推测黄先生生于1974年。
我和黄先生是在飞扬围棋网上遇到的,当时是在2022年,我在飞扬发了一个征集陈祖德九段棋谱的帖子。当年的9月28日,黄先生找到了我,提供了陈老对沈果荪的棋谱,并得知了这局棋谱是来自沈果荪手抄的棋谱。
然后,我因是常年收集棋谱的习惯,冒昧的向他提出索要其他棋谱的奢求,原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没有想到黄先生竟然痛快的答应了。因为这些年收集棋谱。遇到了太多敝帚自珍的棋友,但想来也十分理解这些棋友,目前围棋资料价格水涨船高,价格逐渐离谱,任谁也不愿意轻易拿出自己重金购买的资料,这也是人之常情。由此足见黄先生乐于助人的一面,对我这个素未谋面的人,尚能如此,对其他亲人、近人,想必更能面面俱到。
因为当时疫情,没有办法扫描,等到疫情稍缓,黄先生亲自扫描发送给我,第一次因为扫描没有什么经验,图片并不是太好,黄先生又不辞劳苦又扫描了一次,再此笔者再次向他感谢。可惜今年4月先生突然去世,令人震惊,希望先生一路走好。
沈果荪手抄棋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沈果荪先生1962、1963年的对局记录,共有12个对局谱对手有朱金兆、刘棣怀、赵之华、张福田等,末尾还有过惕生对梶原武雄的对局。
[attach]189737[/attach]
第二部分是沈果荪先生1964年的对局记录,共记录十一个对局谱,这个应该记录了当时1964年沈果荪先生和邵福棠、齐增矩、黄永吉、陈锡明、吴淞笙、陈祖德等人进行了一场内部比赛。
[attach]189738[/attach]
第三部分是沈果荪先生抄写的死活题若干。其中有根据沈先生对陈祖德的实战棋谱改写的死活题。
手抄棋谱中大部分棋谱为外界所不熟知,幸亏有抄本传世,否则有很多围棋历史就会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这些棋谱和死活是抄写在当年用的英语练习本上,由于英语练习本有很多的横线和竖线,棋手再自己稍微整理,然后再抄录棋谱。可见当时条件有多困难,成谱有多困难。能流传至今,希望不要在我们手中将这些棋谱更永久的流传下去。
再次感谢黄红霖先生,人们常说一个人真正的死去,不是身体上的死亡,而是记得他的人都去世了,世界上没有人在记得他了。希望黄红霖先生随着沈先生的棋谱,让世人记得更为久远。
作者: 何礼士 时间: 2024-8-5 13:18
桥本国三郎是桥本昌二的父亲,也是他的老师。看来他两父子对中国都甚有渊源。不知道桥本昌二的名字是否出自海昌二妙集这中国古谱?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5 20:06
这个桥本国三郎的事情我是第一次听说,谢谢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7 18:29
“鬼头刀”金子沛
在当时上海业余高手中有一对姓金的兄弟。哥哥叫金艾、弟弟叫金子沛,均是浙江嵊县人。金子沛比金艾小七岁,在南市区一肉类加工厂工作。
金子沛而兄弟的形貌很不同,金艾瘦瘦的,而子沛则是一个胖子,两兄弟的性格也不一样。子沛不象金艾有股孩子气和乱说话、乱开玩笑,他说话较有分寸,做事也很在理。就围棋水平说,金子沛也比金艾高得多。
1958年,金子沛就参加了上海市象棋围棋比赛,并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在8月30日,金子沛负于赵之华,9月1日不敌王幼宸。最后成绩不详。
1960年底,金子沛参加闸北区棋类比赛。结果屈居第二,老将徐润林第一。
1961年底至1962年初,金子沛参加上海全市冠军赛。金子沛首轮负于赵之云。最后金子沛获得第五名。这次比赛参赛的高手甚多,含金量较高。王幼宸获冠军,陈祖德第二,魏海鸿第三,赵之云第四,棋力比金子沛强的赵之华第六。所以,金子沛对这次比赛比较满意。
1962年4月,金子沛参加了上海棋类冠军赛。最后名次不详。
1963年,金子沛曾在上海市一次比赛中获得六三年获得第三名。这应该是他参加比赛的最好成绩了。可惜笔者没有这届比赛的资料。
金子沛的棋力决不在孙步田、殷鑫培之下。他的棋比较灵活,喜欢装“鬼头刀”, 他的刀比较高级、隐蔽,有时连赵之华这样的高手也会上当。而且他在装“刀”之前非常认真,捞到对方破绽后并不马上动手,因为马上发动,对手有可能悔棋。所以一待装“鬼头刀”时机成熟、机会来临时,他就会在对手的要害处“打将”,或欲冲断对方大龙,或“眼里”扑一子,要破眼杀棋,嘴里则连呼:“叫快!快呼!”意思是催促对方快走子。大家都熟知他的这套手法,因此每当他开始“打将”时,便立刻会仔细审视局面,看哪儿出了破绽,有“中刀”的危险。不过,这时总是没法解救了,因为你不能不应付“打将”的棋,这样就难以避免中“鬼头刀”,两者必一失,这时,想悔棋也办不到了。
当金子沛弈棋时,围观的棋友总是很多,因为局中总会出现多次喜剧性场面。由于金子沛脾气随和,旁观者往往要插嘴评说对局,还不时提醒其对手,不中了“鬼头刀”。这时金子沛急得大声嚷嚷:“旁边人,勿要吵!勿要吵!”他嚷得不管怎么凶,旁观者只会讲得更欢,讲的话也更多。
“文革”时期,金子沛在北海路的家,常有不少棋友去玩,常去的有朱福源,孙步田、章照原、赵之华等高手。朱伟先生有一时期也常去。进门只要听到金子沛的话,便知他的对手又“中刀”了。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7 18:31
●林衍蕃 ○金子沛
共148着 白胜
1973年8月21日弈于金宅
[attach]189742[/attach]
[attach]189743[/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7 18:56
“围棋神童”胡沛泉
薛志春 文
胡沛泉(1920年-201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29年,9岁的胡沛泉即在王府井大街的中国围棋会,与诸位名手对局,受四、五子互有胜负,遂有“神童”之称。后聘名家崔云趾在胡沛泉的家中教授围棋。
胡沛泉照片
[attach]189744[/attach]
1931年6月4日,11岁的胡沛泉与增渊宸子三段对弈一局棋。棋份是增渊宸子让胡沛泉三子,本局胡沛泉只输了一子。被三段让三子,按当时的制度,相当于2、3级左右的水平。11岁的年龄就是放在当时的日本也算是罕见的。增渊辰子大为赞叹,把这局棋谱推荐到当年8月的日本《棋道》杂志上。增渊辰子当时正带着一个和胡沛泉同岁的学生,名叫坂田荣男,三年以后打上了初段,后名满天下。不知胡沛泉如继续深造围棋,会到何种程度。
1937年,过惕生和胡沛泉都是在《中国围棋月刊》的“互先棋战”中执黑对战顾水如的,说是“互先棋战”,实际水平应当两人被顾水如或是更多。后来,胡沛泉去美国深造,棋艺自然停滞了。到了1948年胡沛泉放弃了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在上海一边教书,一边下棋。因在美国带回了很多美元,可以找过惕生和刘棣怀等人下棋,同时并开始发行《围棋通讯》。
胡沛泉先后邀请了过惕生、刘棣怀作升降六局棋。结果当年和胡沛泉差不多的过惕生现在反而能让其先相先,而且胡沛泉还失利,被降级成定先,可见此时胡沛泉明显落后了。不过,后来胡沛泉在与对刘棣怀的番棋中获胜,棋份也由先二先升为定先。当时刘棣怀早在1942年时就被濑越宪作承认为四段棋手,所以胡沛泉此时,当有初段的实力。
时间到了1950年,经过了这两年多的实战对局,胡沛泉的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于是开始向刘棣怀申请二段资格。要在定先的六局比赛中,取得一半胜利,就可以测试成功。胡佩泉三胜三败,测试合格,被定为二段。
同时,胡沛泉自费油印《围棋记录》,免费邮寄给当时的围棋爱好者。使得当时大量的围棋资料被保留下来。《围棋记录》最后坚持到了1957年,可谓新中国最早的围棋杂志。
1951年2月11日,王幼宸与胡沛泉开始进行了升降十局赛。按棋份是王幼宸让胡沛泉先相先。十番棋胡沛泉开局两连胜。后面王幼宸虽然一度将成绩追至2胜3负。然而,胡沛泉三个中盘胜,以6胜2负的成绩,将两人的棋份变为分先。客观的说当时胡沛泉应有近三段的实力,所以,此次十番棋始终是王幼宸被动追赶的局面。后面分先进行的两局均是王幼宸获胜。
然后,在1951年举行的大比赛中,胡沛泉以11胜4负1和的成绩晋升为三段。
大比赛结束后,很快上海棋手开始了“胜拔败退战”的比赛。“胜拔败退战”首先是日本棋院1951年3、4月间开始推出的一项比赛。有点类似擂台赛,也就是胜者留下,败者退下,但败者还可以回来。全部对局为分先,黑贴4目半。这无疑对执黑者有利。所以胜者下一轮要拿白以增加获胜的难度。在一定数量对局内,以胜率在排定最终的成绩。
上海的“胜拔败退战”是由刘棣怀、王幼宸、胡沛泉、王志贤参加。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首个贴子围棋的比赛。
比赛从1951年9月30日开始,刘棣怀先中盘击败王幼宸,然后盘面与胡沛泉成和,不过黑棋无法贴目而获胜,第3局轻取王志贤,获得三连胜。第4局,执黑的王幼宸发挥出色,击败了刘棣怀。
由于刘棣怀失败,由胡沛泉执黑攻擂。是局王幼宸发挥不佳,仅仅147手就中盘失利。接着胡沛泉取胜王志贤取得两连胜。如能在下一轮执白击败刘棣怀,就能得到与其相同的战绩。此局多年没有执黑对胡沛泉的刘棣怀多少有些不适应。好在最终以四分之一子惊险胜出。12月9日,在徐润周宅,王幼宸再度执黑对战刘棣怀。此局双方行进至81手打挂。到了同月16日,刘棣怀凭借贴目,以1又四分之一子获胜。然后王志贤执黑攻擂未成。12月30日,执黑的胡沛泉以1又四分之一子的战胜刘棣怀,不过此局已经与此次比赛的最终排名无关了。刘棣怀以80%的胜率拿到了冠军。但一年前胡沛泉还被刘棣怀让定先,一年之间胡沛泉跨越了3个级别,分先都能击败刘棣怀。这一切标志着1951年时是胡沛泉自身的爆发之年。
在“胜拔败退战”比赛的期间,胡沛泉与张恒甫进行了升降十番棋的较量。
张恒甫,生平不详。与刘棣怀、冯震并称为西南三杰。
胡沛泉和张恒甫之间实际进行过数次非正式的对局,以往数次对局都是双方分先,所以此次番棋也是一样。胡沛泉经过猜先,第一局执黑先行。前两局双互胜一局后,胡沛泉四连胜将张恒甫降为先相先。第七局双方的棋份变成了先相先,胡沛泉也再度获胜。此后张恒甫要离开上海去了台湾,番棋的最后三局不知是否进行了。
从1952年开始,全国院系调整,胡沛泉离开了上海,先去了南京,后去了西安,为当地的围棋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53年胡沛泉来到北京作“北游棋战”,与过旭初等人共对局10局,结果5胜5负,皆大欢喜。胡沛泉的棋风较重外势,常有气势磅礴的下法。目前能够找到胡沛泉的棋谱共有66局,胡沛泉取得了40胜2和24负的成绩。
胡沛泉一生致力于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围棋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围棋经历并未因此而逊色。但他先后刻印《围棋通讯》和《围棋记录》,使得当时的棋史得到了长久的传播,此这是他最大的功劳之一。就像晚年有人采访他时他评价自己时,总说自己能够抓到事情的重点,这也许是他围棋成就也十分高的原因。老先生已经过世数年,仅以文此怀念围棋界的老前辈胡沛泉先生。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7 18:58
●胡沛泉 ○刘棣怀
黑贴2¼子
共261着 黑胜1¼子
1951年12月30日弈于上海
上海互先胜拔败退战第10局[attach]189745[/attach]
[attach]189746[/attach]
[attach]189747[/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7 19:00
“名家之后”魏上吼和魏国瑞
魏上吼,围棋名家魏海鸿的儿子。曾在安徽大学中任教,曾获得合肥市围棋赛冠军,每逢寒假返回上海。在1971年2月,魏上吼整理了魏海鸿的棋谱,然后抄写成为《魏海鸿围棋遗稿》。是记录魏海鸿生平的重要的书稿。
魏国瑞(业余四段)是魏海鸿的孙子,曾入选过安徽省省队。魏国瑞性格内向,温文尔雅,棋风亦属“本格派”,有相当实力,在省比赛中也曾名列前茅。返沪后是活跃于上海棋坛的业余好手。后来魏国瑞将魏海鸿的棋谱和《魏海鸿围棋遗稿》全部捐献给了上海棋院。
1974年2月,魏上吼和魏国瑞分别在家中和林衍蕃有过对局。由于魏氏多不见报道,所以笔者也只能行文至此。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魏国瑞 ○林衍蕃
互先
共182着以下略 白胜
1974年2月2日弈于魏宅[attach]189748[/attach]
[attach]189749[/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05
生涯末期的刘棣怀
刘棣怀(1897年5月-1979年11月28日)名昌华。祖籍安徽桐城。出生时全家已经迁移至南京。刘棣怀是家中的长子,后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下图是刘棣怀先生给大家复盘的照片
[attach]189753[/attach]
个人认为,刘棣怀先生是民国后期至1959年间国内围棋最强者。
但这位最强者所处于的时代十番棋、六番棋、四番棋比较多,目前笔者见到番棋对抗上,刘先生在分先的棋份上从来被国内棋手将棋份改变,从而奠定了他当时最强者的地位。
但在五、六十年代开始上海市和全国比赛,多用循环赛。这样刘先生多少需要时间来适应,所以导致有很多比赛“爆冷”输给别人的情况很多,而且刘先生年纪越大,漏着也多,一个不查被年轻人打败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
1957年,围棋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刘棣怀在上海举行的全市围棋比赛中以9战 8胜的成绩,获得上海市围棋冠军,从而以上海市的冠军身份,参加1957年全国围棋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目前我找到了的国内比赛的资料,好像就没有刘棣怀先生全胜夺冠的,当然全胜夺冠是可遇不可求的。
全国比赛上海预赛,刘棣怀开始击败戴文龙和冯一士。最后仅负于黄永吉,击败陈嘉谋,以预赛第二晋级最后的决赛之中。当时的黄永吉对刘棣怀来讲十分的不熟悉。十年前,18岁时黄永吉还被刘棣怀让过五子,不料十年后分先还是黄永吉胜出。
紧接着,全国比赛的决赛在上海进行。有9名棋手参加最后的决赛。刘棣怀第1轮击败张库。但第二轮就“爆冷”负于陈嘉谋。第三轮击败黄乘忱后,再负黄永吉。尽管后面比赛全胜,最后一轮还“杀熟”的击败了过惕生,然而八胜两负的成绩只能获得全国第三。
1958年7月,上海举行象棋、围棋决赛。刘棣怀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在比赛的前几轮,刘棣怀击败汪振雄、马洪九。然而在8月24日晚,执白的刘棣怀居然不敌王家梁,另人大跌眼镜。王家梁在1956年还没有王志贤让过二子,并负于王志贤。而刘老对王志贤基本上都是要让先二,所以这局让人意外。但好在刘老没有被这个小插曲所击倒,最后获胜比赛的前两名,获得了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
当时全国比赛分四个赛区,刘先生参加扬州赛区的比赛。在比赛的第五轮时,刘棣怀布局走错了“雪崩”定式,从而以五子不敌孙义章。好在刘老实力还是在的,晋级到最后的9人决赛中。
决赛在广州举行。刘棣怀上来第一轮就失手于王幼宸,使得夺冠变得艰难。好在后面全胜,再加上王幼宸的一失利、一和棋,最终刘老逆转获得全国冠军。
1959年全运会,刘老在小组赛上全胜,晋级到最后的八人决赛中。
决赛前三轮,全胜的刘老,第四轮被黄乘忱击败。这样第五轮只有赢下过惕生才能有机会获得冠军。关键时刻,刘老又拿出“杀熟” 绝技,击败了过惕生,最后获得全运会冠军。
从1960年开始。刘老的状态持续下降,在1960年全国比赛上负于竺源芷、陈祖德、过惕生。巅峰状态不在,连前三都未进。在后来的两届比赛中,刘老的成绩越来越下降。每人都有自己最好的时候,过了巅峰下降在所难免。
刘老在自己的全胜末期,在对赛制的不熟悉的情况下,在漏着多的情况下,仍然能拿下两次全国冠军,其中实力自是超人一筹。难得刘老的棋艺高超,人品也属于高段。多少棋手都得到了他帮助,由于和本文无关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刘老之名和故事,应长存于世。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06
○濑越宪作(让二子) ●刘棣怀
共213着 白中盘胜
1962年7月26日
弈于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东京本社[attach]189754[/attach]
[attach]189755[/attach]
[attach]189756[/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09
习气高手戴文龙
薛志春 文
戴文龙即戴善全,戴善全是正式用名,少有人提及,时人多称其为戴文龙,或为“小戴”。其祖籍杭州,久居上海。性格直率、狂傲。与棋手董文渊关系甚好。
戴文龙照片[attach]189757[/attach]
据朱伟先生《上海滩棋人棋事》记载,戴文龙1962年时年过四旬,推测其大致生于1922年左右。经常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身材消瘦,脸上皱纹较多,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见老。在当时上海业余棋界属一流水平。他的名声比马洪九、孙步田、殷鑫培等好手要高一些,但赵之华、之云兄弟认为小戴的棋不行,认为其胆子太小,
1957年时,戴文龙代表杭州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棋类锦标赛预赛。戴文龙参加的就是四个预赛区中实力最强的上海赛区。上海赛区人才济济,既有刘棣怀这样的高手,还有实力渐渐成熟的黄永吉、陈嘉谋等人。比赛刚刚开始,戴文龙就遇到了刘棣怀。尽管在关键时刻,戴文龙长考了半个小时,下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最后还是以17子之差败北。后来黄永吉,刘棣怀,陈嘉谋排名前三联手出现到决赛阶段中,戴文龙一度排在了4、5名左右,最后成绩不详。
1959年10月上海秋季运动会围棋赛开始。预赛阶段戴文龙和陈祖德同在第四组。第一轮两人就狭路相逢,时年15岁的陈祖德一路领先,不过,一时大意,惜败于戴文龙,这段在《超越自我》中有详细记载。后来戴文龙获得小组第一,陈祖德小组第二两人携手出现。
决赛阶段在当年的10月17日开始,戴文龙开始负赵之云,在第四轮负于陈祖德,没有获得前三名。从而也失去了后面参加秋季运动会表演赛的资格。
1960 年戴文龙参加了的上海市围棋比赛。参赛的选手有赵之华、赵之云、陈祖德、吴淞笙、章照原、马洪九、李道传、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共11人。众人的合影刊登在当年的《围棋》 月刊上。因为高手云集,戴文龙的成绩也不甚理想,没有进入前六。
[attach]189758[/attach]
据说,以后戴文龙一直未参加比赛,直到1964年上海市第四届市运会围棋赛。当时由于刘棣怀等老一代棋手相继淡出一线 ,陈祖德和吴淞笙很少参加上海市比赛。上海棋手中以赵之华、赵之云两兄弟名气最大,接下来就数戴先生和朱福源先生。
经过预赛后,戴文龙与朱福源、邱鑫、陈华钦、宋连富、华以刚、胡文元、王成是、潘秋荣、赵之华、谢裕国一同进入决赛。据说上海棋社当时不希望戴文龙夺冠,特意派出赵之华出战
决赛阶段第一轮就是戴文龙和朱福源的对局。当时朱福源先生已经获得三段称号,而戴文龙仍执黑以四子优势获胜。可见,戴文龙的围棋实力,大致也有专业三段左右(当时最高为五段)的水平。后来,戴文龙一路过关斩将,还将赵之华打败,不过关键时候负于华以刚。华以刚获得了冠军,戴文龙第二、赵之华第三、朱福源第四。这应该是戴文龙的围棋生涯最好的比赛成绩了。
1974年,戴文龙还让刚刚学棋不久的杨晖五子。后来身患癌症,在杭州老家去世。
戴文龙毕竟是旧社会过来的棋手,多少身上还有些旧社会的习气。但做为棋手,也理应在围棋历史上留下一笔。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11
●戴文龙 ○陈祖德
共223着 黑胜5目
1959年10月5日
1959年秋季赛初赛[attach]189759[/attach]
[attach]189760[/attach]
[attach]189761[/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11
上海冠军孙步田
孙步田,苏州人。长期在上海工作。是上海飞成螺丝厂的工人。
1960年10月,在上海第三届市运动会上,孙步田和杨颂吉、章照元、王家梁、赵之云、李道传、殷鑫培、诸鸿恩一同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中。第5轮,孙步田击败了赵之云,扫清了夺冠道路上最大的劲敌。最后孙步田获得了第一,赵之云第二,殷鑫培第三。虽然是上海诸位高手要应战全国比赛而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使得这场比赛的含金量不足,但上海卧虎藏龙之地,能在这里从预赛至决赛,一路拼杀夺冠,也并非是毫无实力之人。
1962年4月7日,上海全市棋类冠军赛开幕,孙步田、殷鑫培、金子沛,以及青年棋手陈华钦、朱福源、周东壁等参加。孙步田的成绩最后不详。
9月上海市围棋冠军赛开始,孙步田通过预赛,进入到了复赛第三组。没有进入到最后的决赛中。
11月,孙步田被分在预赛第四组,最后没有进入最后的的决赛第一组,而是进入到了决赛第二组,最后名次不详。
1964年,国家体委授予孙步田三段称号。
后来,孙步田至上海体校教棋,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他一口浓重的吴侬软语,以及教孩子们下棋很认真,也很有耐心。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8 19:13
●孙步田 ○陈祖德
共204着 白中盘胜
1962年10月8日弈于上海棋社[attach]189762[/attach]
[attach]189763[/attach]
[attach]18976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17
善弈、喜酒的金疆
金疆,上海棋手。在银行系统工作,经常代表银行系统参加市比赛。
1962年金疆参加上海市围棋冠军赛,经过预赛的拼杀,金疆和邱百瑞、殷鑫培、窦国柱、章照原一起杀入复赛第二组。复赛小组的前两名进入决赛。金疆本身棋力不是太强,所以没有打入到最后的决赛中。
金疆下棋非常敏捷,不愿意长考。每当棋局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好几块棋纠缠在一起,对手决心破釜沉舟时,这时正需要仔细深算,一决雌雄。而金疆却总是采取妥协路线,马上找一个转换的办法,宁可吃一点亏,避免决战,这成了他的一个致命弱点。不过,金疆为人爽直,弈棋也很干脆,劣势的棋,他就认输,重新再来。
后来,金疆开始收集日本围棋资料,写成了《征棋、封棋、突围》《围棋手筋练习》《分投、潜侵和打入》等围棋书籍。
[attach]189766[/attach]
[attach]189767[/attach]
金疆喜欢喝白酒,一天喝两次白酒。往往他小酌时,棋友来了,便一边弈棋,一边喝酒,常常就不再吃晚饭了。这无疑有碍健康。后来他患食道癌,可能与长期饮酒有关。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20
●金疆 ○林衍蕃
共204着 白中盘胜
1973年7月29日弈于金疆家[attach]189768[/attach]
[attach]189769[/attach]
[attach]189770[/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20
名震上海王幼宸
王幼宸(1892一1984),别名启泰。北京人。幼年从父学弈。民国初年被受三子战胜高部道平,遂列入北方高手之列。不过,后来棋艺有所荒疏。
1950年5月,王幼宸因工作南迁至上海。7月至9月间58岁的王幼宸开始与刘棣怀进行定先十番棋赛。当时王幼宸是三段,刘棣怀是四段,实际应是王幼宸被让先相先。但王幼宸以多年未经常对局,技巧恐有荒疏,退至定先开始番棋。按例一方净胜4局便可以改变双方棋份。十番棋终了,王幼宸6胜4负,未发生升降。
第二次升降二十番棋第1局于1950年11月12日进行,刘先生以8子半获胜。后来,王幼宸一波三连胜,将两人棋份改成先相先。当时胡沛泉称这是1950年度中国围棋界值得特记的大事。番棋还没有结束,后面六局先相先的对局,王幼宸也取得3胜1和2负的成绩,稍占上风。
王幼宸来到上海之后,自然少不了与上海棋界交流的机会。当时在和刘棣怀进行的番棋赛的期间,王幼宸还和王子晏、胡沛泉、魏海虹等人进行了个人间的交流对局。
随着一些棋手的都有了自身的段位,与段位有关的比赛也就随之产生。1951年4月22日,由刘棣怀、王幼宸、过惕生、胡沛泉、王志贤五人参加的第一次大比赛开始。
比赛进行了不久,过惕生即赴北京协商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的事宜。后面的大比赛都没有参加。这样原定要下20局的比赛,缩短为18局。王幼宸以7胜1负,总分635 ,获得了第一次大比赛第一位。
1951年7月15日,第二次大比赛开始。由刘棣怀、王幼宸、胡沛泉、王志贤四人参加。同年9月2日,王幼宸以2子的优势击败王志贤。总得分从而达到500分,通算第一次大比赛,共得1135分,平均81.07分,达到升段标准。由三段晋升至四段。
1951年9月9日,刚刚成为新四段的王幼宸和刘棣怀不免较量了一番。此局由王幼宸执黑,149手宣布打挂。同月16日,继续至终局,王幼宸携刚成为四段之勇,以3子的优势击败刘棣怀。为自己在大比赛的表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此王老在上海成名,他也达到其年轻时都达不到的高度。很多棋手都感觉他比刘老还难对付。
1951年底至1952年初,刘棣怀和王幼宸举行分先升降十番棋,当时的十番棋多半是由棋友发起并出资的,可见大家都已经认可王幼宸的实力。虽然最后王幼宸被降级成先相先,但大家公认王幼宸是刘棣怀的劲敌之一。
王老一生的代表作是击败了日本来访的濑越宪作名誉九段。现列于本文最后,以表达对老先生的敬佩。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22
●王幼宸 ○濑越宪作名誉九段
让先 共260着
黑胜1子
1960年6月4日
1960年中日围棋友谊赛第4轮
[attach]189771[/attach]
[attach]189772[/attach]
[attach]189773[/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23
远游美国胡文元
胡文元,上海业余棋手。曾学棋于顾水如。前后学棋近70年。后定居美国纽约。曾在在围棋天地上发表过文章。
1959年5月,胡文元参加了上海市运动会的棋类比赛。初赛胡文元和魏海鸿同组,胡文元获得并列第三,进入到了最后决赛。决赛中胡文元获得第四名,居于王幼宸、魏海鸿、赵之华之后。这次比赛的含金量还是比较足的,虽然没有刘棣怀参加,但是能在一众高手中获得第四,胡文元的实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同年10月,胡文元在小组赛上一路连胜,直到遇到吴淞笙,才负于对手。
进入决赛后,胡文元在第2轮击败类王成是。最后名次在前三名之外。当时的冠军是陈祖德、亚军赵之云、第三是赵之华。
1962年上半年,胡文元参加了上海分组冠军赛,胡文元获得了前5名。
9月,胡文元参加了上海市围棋冠军赛。通过预赛,进入到了了复赛中。并最最终杀入到了最后的决赛中。第一轮,胡文元击败周东璧。第二轮胡文元不敌殷鑫培。最后负于当届的冠军章照元,没有获得前。三名。
胡文元大致在当时上海,成绩应该有时能进到比赛的前六。据说他到达了顾水如让他先的水平。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0 05:25
●胡文元 ○吴淞笙
分先黑贴2子半 共190着
白中盘胜
1959年
1959年上海市秋运会
[attach]189774[/attach]
[attach]189775[/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23
职业三段蔡学宗
蔡学宗,又作蔡学忠。原籍天津。原是报务员。后调到上海工作。
1961年5月,蔡学宗和陈祖德在北京有过对局。
蔡学宗什么时候去的上海,目前笔者已经无法查到。1962年时,蔡学宗参加全国围棋比赛时,还是代表河北出场。1964年就在上海参加了上海市运动会的比赛,应该在这一时间蔡学宗来到上海。
提到了1962年全国围棋比赛,这其中有段蔡学宗和竺源芷的故事。当时两人都被分在预赛的第四组。这组有黄永吉、刘棣怀和罗建文,小组前三会晋级最后的决赛。
竺源芷初战就击败了罗建文,使得他有望晋级前三名。然而1962年11月12日,罗建文生病动手术,使得竺源芷小分受到影响,但只要最后一轮能击败蔡学宗就能晋级决赛第二组,有望冲击四段段位。然而这局竺源芷前面顺风顺水,后来一着不慎负于蔡学宗,最终被分在决赛第三组,尽管全胜获得了这组第一,但最后被定为三段。这件事成了竺源芷的憾事。蔡学宗虽然晋级到决赛第二组,但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最后也被定为三段。
1964年8月9日,蔡学宗在上海四运会初赛上负于杨以伦,最后没有进入最后的决赛。
1975年,蔡学宗还参加了上海市围棋比赛,也许后来的人生都定居在了上海。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25
●蔡学宗 ○陈祖德
推测分先 共200着
白中盘胜
1961年5月26日
弈于北京体育馆
[attach]189797[/attach]
[attach]189798[/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26
女子冠军朱耶兰
朱耶兰(1951年—),女,上海人。
朱耶兰与华以刚同时代学棋。是邱百瑞的学生。
朱耶兰的照片,拍摄于2020年
[attach]189799[/attach]
1963年朱耶兰获得了上海市女子冠军。然后,先到了上海市棋校训练班,然后被吸收进市少体校训练班。当时朱耶兰和许宛云、叶菁三足鼎立,但每年都是朱耶兰获得冠军,许婉云、叶菁大致在二、三名左右。
1965年5月,朱耶兰代表中国应战日本妇女界代表团。朱耶兰首轮击败日本的安藤房子业余二段,然后在北京又执白击败了西松津根业余初段。这次日本代表团惨败,我方为了不使对手太难看,还组织棋手故意输给对手,不过这也让对方深感畏惧,后面再也没有派代表团妇女代表团过来访问。
之后,1965年8月,朱耶兰代表上海参加十单位少年儿童比赛。这次朱耶兰不敌许宛云获得了第二名。
后来“文革”到来,朱耶兰去外地插队落户,棋也就耽误了。
以上部分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27
○程晓流(让二子) ●朱耶兰
共143着以下略 白中盘胜
1965年8月12日 弈于成都
[attach]189800[/attach]
[attach]189801[/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29
围棋大师吴淞笙(1)崭露头角
吴淞笙(1945年4月4日至2007年12月23日),福建莆田人。大概在1956年,11岁的吴淞笙和他的父亲一起去品芳茶楼。本来想拜刘棣怀为老师,但当时刘棣怀无心收徒,就暗示吴淞笙的父亲找正和刘棣怀下棋的林勉学棋。当时林勉觉得吴淞笙基础太差,本来也很犹豫要不要收他为徒。但觉得吴淞笙天分较高,又和林勉是同乡,于是还是收了他为徒。林勉后来常去吴淞笙家,和吴淞笙的阿姨结识,后来共结连理。
吴淞笙照片
[attach]189802[/attach]
1957年,年仅12岁的吴淞笙开始参加上海围棋比赛,但刚刚学棋不久的他估计不会取得什么理想的成绩。
1958年7月,吴淞笙、陈祖德等参加上海市青少年围棋比赛。比赛的前6名将获得参加市围棋比赛。吴淞笙年方13岁,没有获得前6名。
1959年初,14岁的吴淞笙和陈祖德一起进入上海体育宫集训队。当时的水平,陈祖德要被刘棣怀、王幼宸让三子,而吴淞笙当时的水平要比陈祖德还低。1959年3月19日,陈祖德执白让吴淞笙先,还要白棋倒贴4子,结果陈祖德还是执白获胜。可见当时吴淞笙的水平,可能要被刘、王两人让四子左右,按照旧例,当时吴淞笙有2级左右的水平,相当于当时的业余4段的水平。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1959年3月19日这局对局,在陈老手抄的棋谱中,吴淞笙被写作胡淞笙。吴音胡、吴不分,所以胡淞笙一定是就是吴淞笙。这说明当时陈老对吴淞笙非常不了解,也有可能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对局,这也是目前笔者能找到吴淞笙最早的对局。
同年10月吴淞笙参加上海市秋季赛。小组赛中,吴淞笙击败小组种子选手胡文元,顺利晋级到了最后的决赛中。最后获得第六的名次,可以说已经逐渐的开始在上海棋界崭露头角了。
下面的棋谱来自于陈祖德全集,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1 09:30
●胡(吴)淞笙 ○陈祖德(受先)
让先白贴4子 共169着
白胜3子半
1959年3月19日
[attach]189803[/attach]
[attach]18980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0:55
围棋大师吴淞笙(2)厚积薄发
1960年3月,15岁的吴淞笙参加了上海市分组冠军赛。这次比赛共41人参加。经过9天激战,吴淞笙顺利进入决赛。3月17日刘棣怀、魏海鸿、王幼宸等加入到最后的决赛。吴淞笙没有获得前六名。
1960年的吴淞笙的照片。
[attach]189808[/attach]
4月,江苏、安徽两队访问上海,吴淞笙此时代表上海迎战两队。此时开始吴淞笙和陈祖德已经逐渐被当做上海队的主力,开始迎战外市棋手的挑战,因为本身他和陈祖德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而且都非常年轻,需要与各种棋风互相磨砺。
6月,吴淞笙代表中国和来访的日本棋手对局,让先负于濑川良雄七段,当时整个中国棋手的成绩的都不好,一胜难求。
1960年10月,吴淞笙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围棋比赛。第二轮,吴淞笙击败老将陈岱。最后获得了第十一名,年仅15岁的吴淞笙,还是需要时间。
1961年底至1962年初,上海举办全市围棋冠军赛。第一轮16岁的吴淞笙轻取金艾。第二轮击败了朱福源。前六轮取得了4胜的成绩。最后获得第八名。这个时段中吴淞笙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原来被陈祖德让先还要倒贴目,到了后来,逐渐和陈祖德开始分先,偶尔还能分先获胜,虽然这段时间没有获得什么出色的成绩,然而一切都是在厚积薄发中。
下面的棋谱来自于陈祖德全集,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0:57
●陈祖德 ○吴淞笙
推测分先 共254着
和棋
1960年12月29日 弈于上海体委
[attach]189809[/attach]
[attach]189810[/attach]
[attach]189811[/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0:58
围棋大师吴淞笙(3)“陈吴时代”
1962年底,17岁的吴淞笙参加了当年的全国围棋比赛。然后和陈祖德一起被分在实力公认最强的第三组。
这个小组竞争十分激烈,预赛第一轮,陈祖德和吴淞笙就碰撞在一起,结果吴淞笙负于陈祖德。小组前三出现,首轮就失利,吴淞笙出现形势一下就严峻起来。后来,吴淞笙又负于朱金兆,最后九死一生,获得八胜,以小组第三艰难晋级到最后的决赛第一组中,这个组是可以争夺最后的冠军的。
进入决赛后,这是一个13人大组,比赛要打12轮。吴淞笙还是第一轮负于赵之华。接着击败了赵之云、刘棣怀。但第4轮负于郑怀德。第5轮击败董文渊后,第6轮又负于陈祖德。第7轮吴淞笙轮空后,吴淞笙连胜沈果荪和排名第一的过惕生。然后第10轮负于金亚贤。最后三连胜,击败了崔云趾、陈岱、黄永吉,获得了全国第三,从此开始吴淞笙跨入了全国一流高手的行列。
1963年,日本围棋代表团来访,18岁吴淞笙在让先的情况下击败了桑原宗久和宫本直毅。短短数年,我国围棋年轻棋手迅速成长,逐渐被让先能够击败日本高段棋手,尤其是陈祖德,让先击败了九段棋手,令大家的士气高涨。
1964年初,国家体委授予19岁的吴淞笙五段称号,这也是当时我国最高的段位最高。
1964年4月,19岁的吴淞笙参加了全国围棋比赛,随着老一代棋手的纷纷隐退,陈祖德和吴淞笙成为了当时上海队最强的两人。第二轮吴淞笙不敌老将张福田。同轮,陈祖德也负于沈果荪,这是上海队的不发挥的一轮。好在比赛有20轮,十分的漫长,后面所有人都有机会。第三轮获胜后,吴淞笙负于黄良玉。不过好在后面及时找到了状态,之后5连胜和排在榜首的陈祖德只差1局的分差。第10轮陈、吴两人对局,实际上这是决定本次冠军的一局,陈祖德获胜后,后面一鼓作气拿下当年比赛的冠军。吴淞笙也是4连胜,接续自己的成绩。第15轮,吴淞笙负于王汝南。16轮又被邵福棠“逼”和,好在后面四连胜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亚军。从此开始国内围棋界逐渐进入到了“陈吴时代”,只不过这个时代相对较短。
下面的棋谱来自于陈祖德全集,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1:00
●陈祖德 ○吴淞笙
分先黑贴2子半 共265着
黑中盘胜
1964年5月9日
1964年全国围棋比赛第10轮[attach]189812[/attach]
[attach]189813[/attach]
[attach]18981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1:00
围棋大师吴淞笙(4)“与高段的较量”
随着,吴淞笙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在国内比赛中更进一步,后面的中日对抗,吴淞笙也逐渐开始展示自己的力量。
1964年6月至7月,吴淞笙和中国队访问日本。总成绩胜负各半。和日本的业余豪强菊池康郎、村上文祥一胜一负。被让二子负于藤泽秀行九段。被七、八段让先2胜1负。吴淞笙坐镇比赛第二台,基本上合格完成了这次比赛。
1965年4月,梶原武雄八段、工藤纪夫八段、安培吉辉五段访问我国,虽然来人只有三位,但个个是实力强劲,我国棋手要在全部分先下,要击败对手,不是一件轻松是事情。陈祖德和梶原武雄缠斗,难解难分。吴淞笙和工藤纪夫也大战5局,无奈在日本工藤纪夫被称作“超一流棋手的尺子”,也就是能击败他才是超一流棋手,吴淞笙在5局中只是取得了1局胜利。
1965年7月至8月,20岁的吴淞笙再次访问日本。对日本业余棋手全部获胜。负于大竹英雄七段、三王裕孝六段、五十川正雄七段。但击败了大枝介雄六段和加田克司八段。一年前还被让先的吴淞笙,如今分先,也能日本高段一较高低了。
1965年11月,日本代表团再次访问中国。吴淞笙主要应战日方的刈谷启八段,在和刈谷启第6局对战中,取得了2局胜利。吴淞笙很年轻,能赢1盘,就和对手的差距就小1盘,给对手的压力也就会越来越大。这年陈祖德分先击败日本的岩田达明九段,中国棋界如同冉冉升起了一对“双子星”
以下棋谱来自赵之云手抄棋谱。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也许陈老的全集为大家所喜欢,将来才会有吴淞笙的全集。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7 11:01
●吴淞笙(五段) ○ 工藤纪夫(六段)
分先黑贴2子半 共177着
黑中盘胜
1965年4月20日
1965年4月访华比赛第8轮
[attach]189815[/attach]
[attach]189816[/attach]
作者: 豫生 时间: 2024-8-17 19:33
全集多少册啊?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1
什么全集?陈全集有3册,吴全集还没有开始写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2
围棋大师吴淞笙(5)“风暴来临”
1966年5月,21岁的吴淞笙参加了当年全国的围棋锦标赛。第一轮吴淞笙和黄进先下成和棋。好在后面发挥不错,余下比赛全部获胜,晋级到了最后的决赛第一组中(也就是争冠组)。
决赛中,吴淞笙一上来就是三连胜。第四轮负于如日中天的陈祖德。这局实际上就是冠亚军决赛了。吴淞笙接下来还是连胜,直到第10轮,吴淞笙负于陈安齐,这才止住连胜的脚步。最后陈祖德全胜夺冠,而吴淞笙再次获得全国亚军。而此时国内也到达了陈吴时代的巅峰。陈祖德和吴淞笙皆出自59年体育宫的集训队。这并不是偶然,当然陈、吴二人确实是天赋过人,还和当时刘棣怀、王幼宸的指导分不开,这是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1966年6月,我国围棋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本派出了清一色的业余棋手。虽然陈祖德没有参加,但这次比赛我国棋手发挥的较差,吴淞笙和日本业余豪强对局5局,仅胜其2,因为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人心惶惶,成绩自然不会好。
同年11月,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此时中国已经处处是红旗的局面。大家的成绩自然一般。吴淞笙在全部6局比赛中2胜3负1和,成绩还算正常。
之后,我国围棋开始停滞。直到1973年初,才开始恢复。吴淞笙正是黄金年华,就此被停滞了多年。
下面的棋谱来自于陈祖德全集,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也许大家喜欢陈老全集,之后也许就会有吴老全集。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4
●吴淞笙 ○陈祖德
分先黑贴2子半 共304着
白胜1子
1966年4月28日
1966年全国围棋比赛第4轮
[attach]189817[/attach]
[attach]189818[/attach]
[attach]189819[/attach]
[attach]189820[/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4
围棋大师吴淞笙(6)“时代终结”
1973年.时隔7年,日本代表团再次来到中国。吴淞笙也从21岁,变成了28岁。毕竟是久疏战阵,吴淞笙出场的全部5局比赛,吴淞笙全部失利。
这7年,吴淞笙和大家一样去过工厂工作,大家都被影响的很厉害。
一年之后,1974年,29岁的吴淞笙访问日本,情况就不一样了,吴淞笙只是在首场不敌高川格,连胜日本的野口仁四段、平田博则、桥本昌二十段、羽根泰正八段 、岩城公顺、工藤纪夫八段,6胜1负,刮起一阵不小的“旋风”。
7月,吴淞笙参加了1974年全国围棋锦标赛。由于笔者资料匮乏,只是知道他在个人赛获得决赛第八名。距离他上一次的全国第二距离很远。因为以聂卫平为主的年轻的棋手迅速崛起,使得吴淞笙后来也没有在个人赛上在进前六,“陈吴时代”也就正式终结了。
11月,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吴淞笙2胜2负,输棋全是输给了宫本直毅九段,表现的中规中矩。
1975年6月,30岁的吴淞笙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围棋锦标赛,最终获得了个人第七名。
75年10月,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吴淞笙击败了石榑郁郎八段,负于高川格九段,之后又负于户泽昭宣七段。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6
●平田博则 ○吴淞笙
分先黑贴5目半 共213着
白胜1目
1974年4月11日
1974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第3轮[attach]189821[/attach]
[attach]189822[/attach]
[attach]18982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29
围棋大师吴淞笙(7)“高光时刻”
1976年4月,31岁的吴淞笙随着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名字在聂卫平、陈祖德之后,成了中国第三台的棋手。获得了2胜2和4负的成绩。只是击败了业余棋手三浦浩和伊藤诚五段,弈和九段关山利夫。
6月,吴淞笙参加了全国围棋比赛的预赛。并且代表上海队参加了团体预赛,上海队也晋级到了最后的决赛中。决赛因为伟人去世,没有进行。
1977年4月,32岁的吴淞笙代表中国队迎战日本队。第一、二连续战和石田章七段和桥本宇太郎九段。之后负于东野弘昭九段。最后两轮吴淞笙击败了业余强豪菊池康郎和佐藤昌晴六段,基本上完成了比赛任务。
1977年8月的全国比赛,上海队主要让吴淞笙参加团体比赛,吴淞笙率领上海队获得了团体冠军。
1978年4月,33岁的吴淞笙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个人第十,后面基本上就没有参加全国个人赛了。
1978年6月,33岁的吴淞笙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在这年的访日比赛中所有棋手要和日本棋手下三番棋。吴淞笙通过两次击败了日本的牛之浜撮雄九段,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在番棋中击败日本九段的棋手。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18 19:30
●吴淞笙 ○佐藤直男九段
分先黑贴5目半 共235着
黑胜4目半
1978年6月22日
1978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第6轮[attach]189825[/attach]
[attach]189826[/attach]
[attach]189827[/attach]
作者: 豫生 时间: 2024-8-18 21:03
为楼主点赞 收集了不少历史资料。
作者: 小阿 时间: 2024-8-18 2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aliliang 时间: 2024-8-19 16: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38
感谢回复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38
这两天太忙了,才有机会回复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0
围棋大师吴淞笙(8)“远走澳洲”
1978年11月至12月,吴淞笙参加了中日围棋友谊赛。但对局都不多,先是11月击败了山城宏六段,后是负于杉内雅男九段。12月8日在上海击败了仓桥正藏七段。
1979年6月,34岁的吴淞笙代表中国参加了中日围棋友谊赛。上场3次。负于羽根泰正八段,与白石裕九段弈和,还击败了中村秀仁七段。
1980年6月,35岁的吴淞笙坐镇第二台,击败了高木祥一八段、三王孝裕九段、水野弘士九段、锅岛一郎九段,取得了4胜3负的成绩。可以说这是吴淞笙的巅峰期早已经过去了,但基本功还在,尚可以击败一些高段棋手。
1981年,36岁的吴淞笙在中日围棋比赛中,出场三场,全部失力。
1982年,37岁的吴淞笙被国家体委授予九段称号,这是对他这么多年的实力的认可。
1983年6月,日本代表团来访,吴淞笙先是负于山城宏八段、佐藤昌晴八段和石田芳夫九段,后面的中日围棋友谊赛都没有参加。
1983年11月,38岁的吴淞笙参加了第五届新体育杯的比赛,具体名次不详。
由于吴淞笙的母亲入籍澳大利亚,所以吴淞笙在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以教棋为生。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2
●三王裕孝九段 ○吴淞笙
分先黑贴5目半 共264着
白胜2目半
1980年6月9日
1980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第2轮[attach]189842[/attach]
[attach]189843[/attach]
[attach]189844[/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3
围棋大师吴淞笙(9)“客座韩国”
韩国的曹薰铉九段一直很想跟中国棋手交手,但因为当时中韩尚没建交,一直没有机会。听说吴淞笙在澳大利亚,曹薰铉专程到澳大利亚,与吴淞笙进行了两盘分先的交流。
本以为吴淞笙已经有几年不下棋了,水平肯定是会有一定的下降,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吴淞笙的棋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让曹薰铉十分不适应。结果,第一局吴淞笙执黑完胜曹薰铉。第二局吴淞笙执白序盘又得优势。情急之下,曹薰铉不得不到放出胜负手拼命,结果吴淞笙因优势太浓一退再退,才被曹薰铉最终以2目半逆转。
通过这两盘棋曹薰铉对吴淞笙是肃然起敬。在他的力劝下,吴淞笙到了韩国,开始了客座棋士的生涯。
吴淞笙在韩国下棋整整6年,参加过第35届韩国国手战预选赛、第22届韩国名人战、第16届韩国棋王战循环圈、第11届韩国霸王赛等比赛。和刘昌赫、李昌镐等都有过对局,但成绩一直平平。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5
●刘昌赫 ○吴淞笙
分先黑贴6目半 共215着
黑中盘胜
1995年7月24日
第18届韩国国棋战第2轮[attach]189845[/attach]
[attach]189846[/attach]
[attach]189847[/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6
围棋大师吴淞笙(10)“世界大赛”
1988年,43岁的吴淞笙参加了第一届应氏杯。应氏杯是黑方贴8点,相当于黑贴8目。对于当时的棋战都是黑棋贴5目半、6目半来讲,8点对黑棋将是非常大的负担。吴淞笙执黑首轮就对赵治勋九段,吴淞笙曾经一度有机会,但最后被赵治勋以1点的细微差距所“逆转”。
无独有偶,1992年,47岁的吴淞笙再次参加第二届应氏杯,应氏杯是四年一届。首轮吴淞笙还是执黑对日本的依田纪基九段,最后吴淞笙还是败在规则上,同样以1点的劣势负于对手,成了规则的最大的“受害者”。
又过四年,1996年,51岁的吴淞笙参加三星火灾杯的比赛。首轮击败了马晓春九段,另人惊讶。当年马晓春正在巅峰,获得了两个世界冠军,能击败对手,吴淞笙的实力另人钦佩。虽然第二轮不敌刘小光九段,但是51岁的年龄,远离一线许久,这样的表现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3 19:48
●马晓春九段 ○吴淞笙九段
分先黑贴6目半 共166着
百中盘胜
1996年9月22日
第1届三星火灾杯第1轮[attach]189848[/attach]
[attach]189849[/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19
围棋大师吴淞笙(完结篇)“突然离世”
1999年后,54岁的吴淞笙多次回到中国参加比赛。参加了第2届中国棋圣赛、第七届中国棋王赛、元老赛等比赛。
2000年,55岁的吴淞笙出任过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高级教练。后来,在北京居住过一段时期。
2005年9月17日,60岁的吴淞笙参加了元老赛,和聂卫平对局。这是笔者目前能见到的吴淞笙最晚的棋谱。如果读者还知道他更晚的对局,麻烦告诉我,十分感谢。
之后吴淞笙返回澳大利亚。
2007年时,吴淞笙曾中风进入了澳大利亚的医院。经过两个月的护理,基本上恢复了语言能力。本来一切都要向好的一方发展,但后期治疗的设备没有跟上,于2007年12月23日凌晨4点45分,一代大师因脑溢血,长眠在了澳大利亚。享年62岁。
写吴淞笙的一生,对于笔者来讲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吴淞笙九段的事迹多不被世人所知。一方面吴淞笙做人做事一直比较低调,又长期居住于海外,实际多不被棋界外的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没有专门的文章,书籍来记载吴淞笙。所以本文只能以他参加的比赛入手,尽量记载他的一生,但这对这样的高手的描述总归是片面的。然而,总要有文章记载他的生平,所以写下此文,纪念我国顶尖高手吴淞笙九段。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20
●聂卫平九段 ○吴淞笙九段
分先黑贴2¾子 共155着
黑中盘胜
2005年9月17日
第7届博士山元老围棋赛
[attach]189850[/attach]
[attach]189851[/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22
少年冠军范九林
范九林(1950—),又名范玖林。是上海六十年代初颇有名气的小棋手。其父亲范春水,曾在304棋室围棋班任启蒙教练。其大姐范德林、其兄范肥林、其弟范全林全都会下棋,是名副其实的围棋之家。其中范九林和范全林的水平最高。
范九林照片,时间在1962年。
[attach]189852[/attach]
范九林和范全林由其父启蒙。但开始范春水先交的弟弟全林学棋的,九林比全林晚了一年。但九林比全林大三岁,很快就超过了全林。
刚开始范春水能让范全林15子。仅一年就只能让几个子了,这时范春水想让两个儿子有更大的发展,找打首吟父(凤标)先生交他们兄弟下棋。首吟父的水平是刘棣怀让二子的水平。从此他们哥俩的围棋的水平提高很快。后来他们俩报名了上海棋社少年围棋训练班,水平就进步的更快了。
1959年,范德林、范九林和范全林参加了上海市秋运会。秋运会有四五十人参加,最后的冠军杯陈祖德获得,三兄弟初赛就被淘汰,没有晋升至最后的决赛当中。
1960年,范九林代表虹口区参加上海全市分组冠军赛。在初赛上仅胜2局,没有晋级最后的决赛。
同年,范九林参加了1960年全国棋类锦标赛的少儿、女子表演赛,获得少年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1960年底,范九林和范全林参加了上海体育宫举办的青少年围棋赛。
1962年5月,范九林参加上海市分组冠军赛少年组的比赛,具体成绩不详。
8月,范家四姐弟参加了上海全市围棋冠军赛,由于和成年棋手比赛,没有晋级到复赛中。
62年10月,范九林和全林参加六省市少年儿童围棋比赛。范氏兄弟和聂氏兄弟一起参加男子儿童组的比赛。
首轮,范九林就击败聂继波。后来和聂卫平弈和。范九林以11胜1和的成绩获得比赛冠军。由于比赛是开展围棋最好的六个城市举办的,实际上这个比赛和全国少年冠军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本来范九林非常是有希望的年轻棋手,但据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记载,1963年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直接断送了范九林的围棋生涯。
在日本的《棋道》杂志上刊出一张照片(见下图),照片中央是郑少峰先生,两侧是范九林、范全林。
[attach]189853[/attach]
两个孩子正在对弈,注明是范九林与范全林的对局。日本对这两位中国孩子大为赞赏,称是不可多得的天才。然而实际上这局是赵之华与范九林对局。赵之华的棋被说成是十三岁孩子的棋,而九林的棋则说成是十岁全林的棋。难怪日本棋界人士要惊呼中国出现第二个吴清源了。原来是范春水把棋谱和照片寄给濑越宪作,目的是希望引起日本重视,并能促成孩子到日本留学。不料在日本引起轰动,并被登上《棋道》杂志,从而成了一桩丑闻,这真是始料所不及。
这件事情之后,范春水去了外地,临行时将范九林托付给顾水如,但顾老对此页也无能为力。上海市体校训练班说什么也不吸收范九林。在304围棋班,范九林没有什么对手,最后获得了上海市成年围棋赛第三,不过没有高手指点,棋才就此浪费了。
19岁时,范九林插队到了云南。后来云南组成棋队时,他还参加了云南队的围棋集训。最后也没有走上专业围棋这条道路。
1993年范九林和应昌期见面,两人谈的很投机。在应昌期安排下,后来范九林来到宁波创办应氏围棋器材厂。同时也在中城小学担任围棋老师。培养了很多围棋高手。在中城小学退休后,范九林联系在宁波举办了六次国际城市围棋邀请赛,为宁波围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24
●丁开明 ○范九林
分先黑贴2子半 共190着
白中盘胜
1962年10月25日 以前
六城市少年儿童比赛儿童组比赛[attach]189854[/attach]
[attach]189855[/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25
喜收古谱王志贤
王志贤,江苏江阴人。1930年前于江阴任小学教员、印书馆职员、报馆记者等。来沪后任律师事务所职员、钱庄职员。在《生报》开辟围棋专栏编辑。
下图是王志贤和刘棣怀、王幼宸的照片,此时为1963年元旦
[attach]189856[/attach]
1937年4月,顾水如让王志贤二子,并或胜。两人棋份不详,估计是顾水如让王志贤先二先。当时顾水如的棋力在三至四段之间,如此推测,当时王志贤大致有专业初段至1级的水平。
1948年10月开始至1949年正月。在历时近3个月的过程中,刘棣怀与王志贤进行了升降六番棋。棋份由刘棣怀让王志贤二先二。结果王志贤4胜2负击败了刘棣怀,晋升至先二先。当是刘棣怀是四段水平,此时王志贤的水平正式成为初段。后来,因为王志贤的年龄日增,他也就定格在这个水平上。
1951年,上海举办的两次大比赛(即升段赛),他和刘棣怀、过惕生、胡沛泉、王幼宸参加了这次比赛,但是王志贤的实力和年龄在这些棋手面前都不占优势,所以都没有获得什么好的成绩。
1952年,胡沛泉和王志贤发起升降十番棋,由胡沛泉让王志贤先。不过由于资料有限,只是知道前两局都是胡沛泉获胜,后面比赛究竟是什么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1954年,王志贤参加了上海胜拔败退战,这是个类似于擂台赛赛制的比赛,结果在第三局,王志贤不敌董文渊。
1956年时,王志贤还让过王家梁二子,并获胜。后面就没有收集到王志贤的消息了。
王志贤先生非常擅长收集围棋旧谱,对旧谱的收集煞费苦心。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他公余之暇,时常到各旧书坊内收集旧谱,凡见自己没有的书籍,必定收留。上海没有的棋书,他就去外地收集。收到的棋谱,也做了校对工作,填补缺页,修改错字。著名棋史家徐润周称赞他是古人的功臣。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4 17:28
○ 顾水如(让二子) ●王志贤
让二子 共176着
白胜5子
1937年4月11日弈于上海榴荫书舍
[attach]189857[/attach]
[attach]189858[/attach]
[attach]189859[/attach]
[attach]189860[/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06
希望之星谢裕国
谢裕国(1951年1月6日—2024年5月27日)。上海棋手。
1962年谢裕国开始学棋,师从邱百瑞、章照原等名手。邱百瑞很关心这个学生,常常借围棋书籍给他。
1963年时,学棋仅仅一年的谢裕国获得上海市围棋赛少年组冠军。逐渐显露天才的雏形。
1964年,谢裕国参加了上海全市棋类锦标赛少年男子组的比赛。这次比赛竞争十分激烈。冠军被华以刚夺得。二至五名积分相同。就连第六名也由三人并列,分别是谢裕国、曹志林和范全林。
1964年9月,谢裕国参加了上海四运会的围棋比赛。预赛击败了孙步田,最终打入决赛。
1965年,代表上海队参加十单位围棋比赛。谢裕国参加男子少年的比赛。最终以14胜1和的成绩获得了这个组的冠军。实际上就是全国少年冠军。
1966年谢裕国进入上海围棋队,当时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围棋新星。
然而风暴来临,改变了这一切。1967年底,谢裕国遭遇了严重的车祸,伤势非常严重。幸好手术十分成功,但留下了后遗症。这样一代希望之星,也就耽误了。
1979年,谢裕国随上海队获得男子团体金牌。1981年谢裕国更是获得了十六省市邀请赛个人冠军。1982年被中国围棋协会定为四段。
后来,谢裕国担任了围棋教练,为上海培养了大批的围棋人才。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08
[attach]189861[/attach]
[attach]189862[/attach]
[attach]189863[/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10
医生棋手周东璧
周东璧(1930—),上海棋手。2017年参加上海比赛时,周东璧86岁,所以推测他生于1931年。周东璧的本职工作是医生。1959年和蔡体强合著了《实用内分泌治疗学》。
1961年底至1962年初,上海举行全市冠军赛。周东璧就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阶段。首轮20多岁的周东璧击败60多岁的老棋手慎斐文。由于当时比赛十分激烈,无人全胜,无人全败,最后王幼宸获得冠军,周东璧获得第12名。
同年9月,周东璧参加上海市围棋冠军赛,通过初赛进入复赛第三组。和徐师复、孙步田、胡文元、徐润林、陈华钦,争夺前两名,然后进入到决赛中。顺利进入决赛后,负于胡文元,击败金艾、殷鑫培,诸鸿恩获得第三名。
据说周东璧获得了上海市的围棋冠军,但笔者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获得。
周东璧的照片,面对棋盘沉思者。时2017年。
[attach]189864[/attach]
后来,周东璧一直在上海棋界参加比赛,水平大致有业5水平。在80多岁的时候,仍然能和后辈和年轻棋手抗衡。据说周东璧现在在澳大利亚他女儿家颐养天年,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下面的棋谱来自于陈祖德全集,陈老的全集正在火热售卖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11
●周东璧 ○陈祖德
推测分先黑贴2子半 共168着
白胜
1962年10月6日弈于上海棋社[attach]189865[/attach]
[attach]189866[/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12
西南三杰张恒甫
张恒甫(?-1989),年龄要比著名棋史家徐润周要小,徐润周出生于1899年,大致可以推测张的生年。张恒甫早年居住上海。后与刘棣怀、冯震并称为“西南三杰”。
下图是黄水生和张恒甫,但不知哪位是张恒甫。
[attach]189867[/attach]
张恒甫家有恒产,借此广通声气。他的活动分为两方面,一是办理棋会,一是编辑谱录。棋会的名称为“豳风社”,时将局谱送刊登在报纸当中。
他的很多棋从实战中来。青年时常和顾水如、刘棣怀、魏海鸿等对局,与刘棣怀的对局最多。30年代在上海棋界称名。棋力较顾水如,刘棣怀等约差一先,
1934年,吴清源五段返回国内,让张恒甫三子。被五段让三子当有1级的实力。
1935年,魏海鸿让张恒甫先,当时魏海鸿的实力接近三段,由此判断此时张恒甫具备了初段的水平。
1951年11月至12月,胡沛泉和张恒甫进行分先升降十番棋。此前胡沛泉和张恒甫进行过数次非正式的对局,这次为了确认双方的棋力,从而开始了升降十番棋。胡沛泉当时通过大比赛已经晋升至三段,水平和自身的年龄优势使得在第六局时,胡沛泉将张恒甫降级成先相先。第七局胡沛泉也胜。此后张恒甫要离开上海,番棋的最后三局是否继续进行了,就无从查找了。
1952年初,张恒甫由上海到了香港,然后再从香港去了台湾。从此定居台湾。
1952年4月,张恒甫和年幼的林海峰相遇,让五子以半子之差负于林海峰。
1958年,林海峰从日本返回台湾省亲,当时已经四段的他,在和其他棋手下棋全胜,仅仅负于张恒甫,可见张恒甫的实力。
60年代,张恒甫参加了台湾、日本、韩国三地区围棋交流赛,在赛上和日本业余四大天王原田实有过交手,不知最后的胜负结果。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5 14:14
●张恒甫 ○林海峰
棋份不详 共147着
黑中盘胜
1958年弈于台北[attach]189868[/attach]
[attach]189869[/attach]
[attach]189870[/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7 11:24
陈华钦,上海人。和朱伟先生相熟稔。据有人说,陈老今年85岁,那么陈老大致生于1939年。
1959年,陈华钦刚学围棋不久就遇到了朱伟先生。一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这是陈华钦已经在304号棋室下棋,那时陈华钦已与赵氏兄弟、李道传等好手相交,他的棋艺也大有进展。
1962年,陈华钦参加全市冠军赛。第一轮,陈华钦击败了朱福源,获得开门红。第2轮不敌王幼宸。最终获得第7名。这次比赛高手云集,除了刘棣怀没有参加,余下当时上海高手大部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能获得第7,陈华钦的实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1962年9月,陈华钦也参加了上海市为期冠军赛,预赛通过后,在复赛中被淘汰,没有进入到最后的决赛中。
陈华钦在1964年,还参加了第四届上海运动会,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中,不知道最后的成绩如何。在上海高手如云,能有其经常出入全市比赛的,必然是有一定实力的。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7 11:26
●林衍蕃 ○陈华钦
共279着 黑胜3目
1966年1月19日弈于304[attach]189873[/attach]
[attach]189874[/attach]
[attach]189875[/attach]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7 11:27
高手之侧的徐肇立徐肇立(1918年8月—)。浙江海盐人。后来到上海求学。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于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毕业。
徐肇立,在王子晏去世前,曾和王子晏有过23局对局。时间从1949年12月20开始至1951年7月10日。王子晏是1951年8月5日去世的,在他去世之前一个月还在和徐肇立对局。
徐肇立的水平也在和王子晏的对局中从被让四子,上升至被让二子被倒贴10目。下面是两人的对局记录,有些记录限于资料不完整,所以有些缺陷。
序号 | | | | | |
1 | | | | | |
2 | | | | | 1949年12月20日30手打挂、后面不清楚,有一天82手打挂、一天打终、 |
3 | | | | | |
4 | | | | | 疑为1950年2月25日28手打挂、2月27日38手、2月28日62手、3月2日122收打挂、3月16日打终。 |
5 | | | | | 疑为1950年3月23日24手打挂、3月25日102手打挂、 |
6 | | | | | |
7 | | | | | 疑为1950年4月12日30手打挂、4月16日92手打挂、4月25日119手打挂、4月27日打终。 |
8 | | | | | 疑为1950年5月1日26手打挂、5月3日、5月6日106手。 |
9 | | | | | 疑为1950年5月13日22手打挂、5月17日62手、5月20日打挂终。 |
10 | | | | | 疑为1950年5月23日23手、5月25日30手、6月8日118手、6月11打终。 |
11 | | | | | 疑为1950年6月14日32手、6月16日62手、6月19日102手、6月21日120手、6月29日、6月30日打终。 |
12 | | | | | |
13 | | | | | 1950年7月14日40手、7月28日86手、8月1日142手、8月2日打毕。 |
14 | | | | | 疑为1950年8月6日62手打挂、8月27日打终。 |
15 | | | | | 1950年9月5日106手打挂、9月8日150手打挂、9月13日打终。 |
16 | | | | | 疑为1950年9月24日60手打挂、10月12日打终。 |
17 | | | | | 疑为1950年10月22日28手、11月23日90手、12月3日打毕。 |
18 | | | | | 1950年12月16日84手打挂、12月21日打终。 |
19 | | | | | |
20 | | | | | |
21 | | | | | |
22 | | | | | |
23 | | | | | 1951年7月9日108手打挂、7月10日156手。 |
从上表可见,王子晏在晚年对局也是时常打挂。可见晚年的王子晏只要对局,也是丝毫不马虎的。
后来王子晏去世,徐肇立还抄录了《故王子晏四段对局自留棋稿总统计》,能见到王子晏四段的自留棋稿,可见两人关系匪浅。
作者: 双节棍1573 时间: 2024-8-27 11:29
○王子晏(让三子倒贴10目) ●徐肇立
共233着 黑胜11目
1950年3月23日24手打挂、3月25日102手打挂[attach]189876[/attach]
[attach]189877[/attach]
[attach]189878[/attach]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