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转贴:(日本)三好彻:[五位棋士後記],(台湾)Tony BC Huang(翻译) [打印本页]

作者: 多九公    时间: 2025-1-8 01:16
标题: 转贴:(日本)三好彻:[五位棋士後記],(台湾)Tony BC Huang(翻译)
[五位棋士後記](01) 後林海峰時代

要怎麼去分類各種不同的人,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種,就是對於喜好勝負之事的程度。這種分類方法和比如說好強好勝與否、這種性格上的東西不太一樣,也不是想要一搏千金式或想要腳踏實地式的態度區分。簡單來說,與其說是比較強勢或比較退讓的性格何者適合勝負,不如說是一種喜歡或不喜歡勝負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人,會產生出這樣的差異,我也試著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考慮過,但直到現在仍得不到好的結論。我從我自己的狀況來反省看看,最後只能認為是生下來時就自然有這樣的差別。


或許有人會以為,這是我長年在報社工作的關係,才會特別關心起勝負之事;然而我自己從來都不覺得這是工作的關係。因為從事新聞記者的人,特別喜歡勝負之事的人其實不多。雖說去看看各個記者俱樂部中,都會備齊圍棋、將棋、麻將這種比輸贏的道具,在俱樂部中看到很多人在玩這些東西玩得很熱鬧,也是事實;但同時,對這些東西絕對不會出手去碰的記者,也非常之多。甚至讓我覺得,真的要比起兩邊人數的話,恐怕是討厭勝負之事的人還比較多。倒過來說,在類似可以說堅實嚴謹的工作環境代名詞的銀行之中,也還是有喜歡勝負之事的人。因此,看起來就算是環境有助於喜歡勝負之事的性向,但對於本質上是否喜歡勝負之事來說,幾乎是一點影響也沒有。或者可以說,從我年幼到成人為止,都和我在同一環境中成長的兄弟姊妹們中,也只有我一個人特別喜歡勝負之事;雖說,這還是我特別有繼承到也同樣喜歡勝負之事的父親的血統的關係吧。對於圍棋或將棋,我都是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但在旁邊觀看大人爭奪勝負時,卻是完全看都看不膩的。只不過,當時我的棋力還不到可以理解勝負的走向而已。但明明就是看不懂場上是誰輸誰贏,卻還會一直看下去,怎麼看都只能說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性了。這裡要順便強調一下的事,喜不喜歡勝負之事,和適不適合勝負之事,完全是兩回事。對我自己而言,還是有明明不適合勝負之事,卻因為特別喜歡而沉溺其中的自覺。

不過,在所有爭奪勝負之事中,最需要投注時間與精力的還是圍棋。光是這樣,圍棋就充滿著吸引我的魅力,比起我經常會中斷將棋或打麻將的興趣,還是圍棋比較適合我。正是如此,以名人賽或本因坊賽為首的各種重要比賽,只要有時間,我就會盡量尋求可以去觀戰的機會。幸運的是,我的職業也讓我特別有機會得以實現這樣的願望。

在和這些職業棋士接觸的過程中,我也漸漸為他們的魅力所傾倒,同時也得知了只有生存在勝負世界中的人才有的苦樂喜惱之一端。本書全書所寫的內容,不用說都是我眼之所見能看到的一部分實情,很慚愧還遠遠不及他們本人具有魅力之萬分之一。即便如此,我還是要在這裡對願意接受我的要求寫入此書的五位棋士們,致上最高的謝意。

現在,圍棋界是以「盤外之敵」的主人公石田芳夫為主軸而轉動著。這是因為石田芳夫在第十三屆(舊)名人挑戰賽中擊敗了林海峰,成為繼林海峰之後的第三位名人本因坊。

當初在三連勝後四連敗給林海峰的石田芳夫,在後來則是接受了自己的師弟武宮正樹的挑戰,進行了第二十九屆的本因坊挑戰賽之對決。

在這一期的本因坊循環賽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激戰,最後共有四人都獲得了五勝二敗的成績。分別是坂田榮男、林海峰兩大強豪與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兩位新銳。

加藤正夫是木谷門下的逸才之一,其實在五段時的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就曾掃平群雄向當時的本因坊林海峰挑戰過一次。而他打入本因坊循環圈時,段位甚至只有四段,同一年還拿下了年間三十七勝八敗的輝煌成績,讓棋界掀起了一陣新風。他的棋風是所謂的力戰型,因此夥伴間給了一個「殺手」的渾號。

一般來說,只要是職業棋士的棋,和業餘棋友下的棋大不相同,是不太會強烈直接殺龍的。更常出現的下法是藉由攻擊對方大龍來在周邊獲利;就勝負的角度來看,則是一種不用勉強殺龍,只要能贏一目就可以的態度。不過,對於加藤正夫來說,卻是常常全心全力去吃掉大龍,並且就此吞下對手取勝。也是這樣,拿下了有點像是美國西部英雄片一樣的綽號。

在本因坊挑戰賽中,雖然最後是以二勝四負敗下陣來,卻也從此成為本因坊循環賽的固定班底之一。

他在其他的棋賽中,當然也非常活躍。在昭和48年(1973年)到49年(1974年)之間進行的日本棋院選手權挑戰賽中,他對上了坂田榮男,一開始就拿下了二連勝,最後卻不幸三連敗而錯過了這條大魚。




作者: 多九公    时间: 2025-1-8 01:16
[五位棋士後記](02) 武宮登場


至於武宮正樹也是木谷門下,和石田、加藤並列,可稱為木谷三劍客。他從三段時期開始(譯註:應該是二段),就有了九段殺手的稱號,因為他持續在各種棋賽中打倒了九段棋士群。棋風也非常獨特,恐怕也很難從前人中找到可以相比的例子。他是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元旦出生,是三劍客中最年輕的一人。

在第29屆本因坊循環賽的同率加賽中,先是進行林海峰對武宮正樹與坂田榮男對加藤正夫的淘汰賽,結果分別就是木谷們師兄弟的武宮與加藤獲勝。然後隔一天立刻舉行兩局勝者的決戰,持黑的武宮扣除貼目後,盤面仍多了三目半,拿到了挑戰權。


於是武宮和石田的本因坊挑戰賽,就從五月下旬開始對弈。

一旦進入像本因坊挑戰賽這樣的大比賽,對局前後的氣氛就會不知不覺地變得嚴肅起來,唯有這次的挑戰賽別有不同。石田芳夫甚至是搭著武宮正樹開的車從東京出發,途中還刻意經過平塚,去木谷實九段宅邸問候了老師,才到達到對局處所在的箱根。

而挑戰賽的第一局,下到第五十手時,武宮就走出了難以理解的敗著。以專家的眼光來看,這等於是讓此局棋就此結束的大惡手。

這個結果也讓人懷疑這次的挑戰賽會不會變成一面倒的比數差距收場,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卻完全相反。武宮連勝了第二、第三局。然後石田又贏了第四、第五局超前,第六局卻又讓武宮拿下。

關鍵的第七局則是在七月中旬於熱海對弈。此局棋可說是在漫長本因坊賽歷史中佔有特殊意義的一局棋。之所以會這麼說,因為這局棋、或說這次的挑戰賽替三十年來持黑都得貼四目半的歷史劃下了休止符。(隔年起,在本因坊賽中持黑得改貼五目半了)

勝負則是在178手止,由石田(持白)拿下。石田是繼高川格的九連霸、坂田榮男的七連霸之後,創下了四連霸的第三長衛冕紀錄。(隔年又擊敗了坂田榮男的挑展,達成了五連霸)

但在很多專家棋士的眼中,這次挑戰賽之一進一退攻防,怎麼看都像是石田的狀況不佳。一般認為這是受到之前在名人挑戰賽三連勝四連敗大逆轉的牽連。因為石田犯了不少如果是他自己的正常狀況下絕對不會搞錯的失誤。當時經常聽到石田畢竟不是真的電腦,也是人生父母養大的正常人之評論。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我看起來,正好相反。因為這種無可取代的體驗(被大逆轉的慘痛),絕對會在未來的大戰場中發揮效果。

實際上我的這個推測,正如後來所知一樣,並沒有甚麼大錯。石田在這一時期,是遭受到醫師警告必須克制喝酒以及其他玩樂活動程度的身體狀況欠佳。換句話說,也可以看成是為了彌補身體狀況下滑、反而學到了必須加強精神力的修行。

不僅如此,他本人除了知道飲酒過量或高爾夫球打太多對目前的身體不好以外,他充滿著可以對著我說他目前只剩下西裝和眼鏡(頭銜都錯過了)的豐富幽默感,這在我看來就是精神上很行有餘力的證據。

勝敗之差,往往就薄如一張紙一樣。對於會不會丟掉大頭銜這樣驚險緊張的場合來說,是否具有精神上的餘裕,就顯得特別重要。就技術上來說,武宮絕對不會輸給石田,但在大勝負的經驗場數上,石田師兄才是老大。

話雖如此,武宮還是以武宮的方式,貫徹自己的下法到底。不禁讓人覺得將來必成大器。武宮的棋風是絕不在角上或邊上執著死鬥,所有的棋子都是志在中原。雖然是敗局,例如像這次挑戰賽的第四局,往往到是到了打掛(暫停)的時候,都會在中央出現了一個巴掌都放得下去的超級大模樣,讓人莞爾一笑。




作者: 多九公    时间: 2025-1-8 01:17
[五位棋士後記](03) 第三位實力制名人本因坊


石田在本因坊賽衛冕成功後,又再回到了名人循環賽的戰場。

在那個時間點下,石田在名人循環賽中不過是三勝二敗的成績,但接下來他贏得了三連勝,再度取得了向林名人挑戰的資格。這段經過如同在本書的「擊破八方」段落中提及的一樣,這種可以將要輸出去的棋贏回來的強烈勝負感,果然是石田所擅長之處。

而他和林海峰之間的再度死鬥,則是從八月下旬開始。


第一局是石田不計勝。
第二、第三局則是林海峰連勝。
第四、第五局則是石田連勝回來。
第六局又是林海峰贏下。

就這樣,又剛好變成與本因坊賽同樣的發展,而到了十月下旬終於要面對最關鍵的第七局了。

我是連續兩天都去了對局處所在的日本棋院。當時正好是我要出國之前,不得不把稿件趕完的狀態,但我卻是在家中坐不住,還是去了現場觀棋。正因為這是我喜愛的興趣,怎樣都擋不住呀。我自己也知道,就算不去現場觀棋,也無法面對書桌冷靜下來好好寫稿件。

而我去現場看棋,也不是特別期盼誰能獲勝。單純因為這兩位之間的勝負,就是最棒的對戰組合;而且再度來到了三比三的相同比分,不論是哭是笑都得要面對這個大結局,恐怕是沒有比這種彷彿空氣都會凍結停止流動、更緊張刺激的氣氛了。

也是如此,我去日本棋院的這兩天中,一步也沒有踏進對局室中。其實就算不進對局室,仍然能感受到現場那種緊繃的氣氛;另外也是顧慮到本應該專注於盤上的神經、卻因為盤側出現認識的面貌而有所分心。這也算是我多年觀棋以來的一種心得。

我真正踏入對局室,已經是勝負已分的時候了。石田的二目勝,是在我走進對局室之前就知道的了。

我在對局室中找到了石田的面貌。前一年的石田看起來非常清瘦、甚至室很憔悴的樣子。那種看起來完全不像二十五、六歲青年的枯瘦感,在此刻已經有所不同。雖然這種枯瘦感依舊不變,可是卻有在疲勞中滲出的一種非常沉著冷靜的感覺。這種沉著冷靜的感覺,不用說,也有獲得勝利下的餘裕之意。

另一方面,林海峰果然是看起來有些氣餒。

當年從坂田榮男手上奪去名人大位之時,林海峰展現出來令人無法相信是二十三歲年輕人一樣的堂堂態度,曾經讓我大為驚嘆;但不管怎麼說,下出敗局還是很令人痛苦。更何況,林海峰的長子在此刻即將要出生了。

挺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林海峰的妻子此刻應該是正在等待著得勝歸來的丈夫吧?對林海峰而言,與其他勝負對局相比,會更希望能贏得此局的勝利才是。

林海峰與石田芳夫,只要離開棋盤,就是很好的高爾夫球夥伴,也是麻將戰友。但是他們各自心中也還是有著在棋盤上千萬不能輸給對方的意識吧?

石田自己就和我說過,林海峰是他最值得一下的對手;這除了他是最接近自己的目標以外,也還有著存在這種對手的潛在對抗意識。不論輸贏也很值得一下,也有承認對方非常強大的意思。

在這之後的王座賽的三局挑戰賽中,林海峰又以一比二輸給了石田。

對林海峰而言,石田可能是其剋星吧?

或者並非如此,只是和石田對弈時會擔心進入官子階段輸掉,因此在那之前想盡辦法要多領先一點的下法,反而會導致下出難以伸展開來的僵硬之棋。不過林海峰是不可能就這樣放著一直輸給石田的情形不管,畢竟林海峰的特色,就是有著從對手身上攝取優點的拔群能力。

因此新一屆的名人賽,是每一局都讓人非常感興趣。畢竟循環圈中聚集了藤澤秀行、坂田榮男、高川格、林海峰等全體歷屆名人頭銜擁有者。最後是誰勝出都不會不可思議,更何況還有老將橋本宇太郎、藤澤朋齋,還有與林海峰並稱的大竹英雄。

在本因坊循環賽,也聚集了坂田榮男、林海峰與高川格等等過去的本因坊得主,也有武宮、加藤等木谷門新秀。不管是誰打出來挑戰,對石田來說也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對手。石田靠著本因坊四屆連霸,而不用透過大手合賽就被推薦升上九段,但石田真正的地位與價值,並不是由段位來決定,還是未來的兩大頭銜下成甚麼樣子來決定。一旦這兩大頭銜賽的挑戰賽開賽,我不管當時要做甚麼,一定也還是會趕去觀戰,這讓我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在期待了。

此外,本書的諸篇是分別發表在如下所示不同的雜誌上。每一篇都是獨立發表的關係,因此難免會有局部內容重複的情形出現。此外,棋士們的段位或是其他的頭銜也會出現因為時間不同的變動,在本書中則是維持著發表當時的狀態而不特別修正,尚請讀者們見諒。

筆者

巨人~吳清源:「別冊小說新潮」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秋季號
傲骨之棋士~坂田榮男:「小說現代」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三月號
擊破八方~藤澤秀行:「小說現代」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十二月號
勝負師的沉默~林海峰:「小說週日每日」昭和四十八年(1973年)六月號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小說新潮」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一月號




作者: txh6062    时间: 2025-1-8 10:18
九公辛苦了!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