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I]liuchao[/I]在2006-9-29 11:02:05的发言:[BR]论棋力,大李无疑当世NO。1,没有几个人能批评得了的,但沈先生讲的对我等业余者的思路应该还是有些许益处的,至少能从一些看似普通、当然的局面中找到一条以前没有想过或没在意的路来,对于局面的判断和理解也会有新的认识。
以下是引用[I]魔道无情[/I]在2006-9-29 12:44:31的发言:[BR]沈老这本写我的书引起大家如此热烈的争论,实在令老夫欣慰。
以下是引用[I]sheyuxin[/I]在2006-9-29 14:20:52的发言:[BR]<>我不知道沈先生是在写棋还是骂人,这是该书的摘录:</P><
><div class=quote>现在,再听我讲个近年的故事。几年前,南方有个城市举办“围棋节”庆典。举办者写好了发言稿请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审阅。发言稿中有“1973年,沈果孙战胜了坂田荣男九段”这句话,陈祖德拿起笔来,将这句话勾掉了。我有位参加了围棋节的朋友,事后告诉我这件事,他说:“想不到陈祖德的气量这么小!”我说:“你错了,写过《超越自我》的陈祖德,气量怎么会小呢?他勾掉那句话,是因为在他眼里,沈果孙战胜坂田荣男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既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自然知道的越少越好呀!” </P><DIV> 这样说是否有根据呢?有!我们看一下由陈祖德主编的《中国围棋史》,翻到198页,1973年……,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这次比赛,《新体育》评论说:“日本选手在技术上的优点是基本功好,布局熟练,在开局布阵中往往占优势。在终局收官阶段,功夫也较深,小输赢的棋,总是他们以1子、2子获胜的情况为多。在中盘扭杀方面。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中方战胜日方的几局棋,大多数依靠中盘战斗奠定胜利。如沈果孙战胜坂田荣男的一局棋,布局和序盘阶段,坂田荣男占了优势,在中盘阶段,坂田荣男走错一个不很明显的次序,就被沈果孙抓住,硬是断下一块棋来获得了胜利。”</div><DIV> 这段文字,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沈果孙胜坂田荣男这件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吗?</div><DIV> 引用《新体育》杂志上记者说的一段话,是煞费苦心的。因为沈果孙胜坂田荣男这件事一句不提,是说不过去的。从正面提吧,又心有不甘,于是,就引用“别人”的话。这是陈祖德惯用的技巧。文中有与事实不符之处,文中把我的名字写错了,那都与陈祖德无关,是《新体育》的原文如此。</div><DIV> 我说:“把你的聪明才智,放在这些地方,可惜了。把你煞费的苦心,放在棋上,放在怎样提高我国的围棋水平上,怎样使棋坛兴旺上,不是更好些吗?”</div></div>
以下是引用[I]jscounter[/I]在2006-9-29 17:16:59的发言:[BR]<>坂田九段输了之后对沈说:“这是你毕生的杰作。”——引自《超越自我》</P>[em05]
以下是引用[I]燕山悟道[/I]在2006-9-29 18:56:20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jscounter[/I]在2006-9-29 17:16:59的发言:[BR]<>坂田九段输了之后对沈说:“这是你毕生的杰作。”——引自《超越自我》</P>[em05]</div>
这话也是“引用别人的话”、“陈祖德惯用的技巧”(沈老语)”
可评价着实不低。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flygo.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