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双节棍15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围棋棋谱整理情况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17-6-13 06:37 编辑

目前共收集黄龙士和周东侯之间的对局共39局。其中黄执白19局,执黑20局。
其中有6局没有对局结果。
黄执白取得了12胜4负的成绩。胜率达到惊人的75%。就算没有对局结果的三局棋,黄全部输掉,黄也有63%的胜率。
黄执黑取得了8胜8负1和的成绩。两人胜负大致相当。
总成绩为黄20胜12负1和,黄的胜率也有60%。
当然很多胜负结果出自一些抄本,结果可能有人为杜撰的成分。
抛去手抄本的记录,黄的总成绩为11胜4负1和,胜率也高的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共收集徐星友和周东侯之间的对局共12局。其中徐执白16局,执黑26局。
其中有2局没有对局结果。
徐执白取得了4胜1负的成绩。胜率80%。就算没有对局结果的1局棋,徐也输掉,徐也有67%的胜率。徐执黑取得了2胜3负的成绩。胜率只有40%,如果没有对局结果的1局棋,徐也输掉,胜率就只有33%。
总成绩为徐6胜4负,胜率也有60%。
当然很多胜负结果出自一些抄本,结果可能有人为杜撰的成分。
抛去手抄本的记录,徐的总成绩为2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共收集徐星友和周东侯之间的对局共12局。其中徐执白16局,执黑26局。
其中有2局没有对局结果。
徐执白取得了4胜1负的成绩。胜率80%。就算没有对局结果的1局棋,徐也输掉,徐也有67%的胜率。徐执黑取得了2胜3负的成绩。胜率只有40%,如果没有对局结果的1局棋,徐也输掉,胜率就只有33%。
总成绩为徐6胜4负,胜率也有60%。
当然很多胜负结果出自一些抄本,结果可能有人为杜撰的成分。
抛去手抄本的记录,徐的总成绩为2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发现周小松8局棋谱。周小松的棋谱已经到达了220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caiyidie 发表于 2017-11-12 12:21
不简单,周小松的让子棋很牛的。棍兄辛苦了

谢谢老兄回复,和支持,附上高部受陈子俊二子的局部。陈轻松获胜。大局转换高部根本跟不上陈的 节奏。证明一件事,高部的棋也就是让陈一先的水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谱白63后,黑巧妙运筹
瞬间大空围成,最后6子大胜。可谓大局致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aiyidie 发表于 2017-11-13 10:08
高步授二子对丁秋塍(丁礼民)
丁礼民,垂垂老矣,你看这黑棋下的真叫好!没有辜负小松先生啊。

高部与丁的第二局,高部也就胜了二子。
张乐山虽然能够达到陈子俊他们分先的棋份,
但实际上陈与丁都是老人了,到与高部对局时丁已经七十岁,陈也估计相差不远,
张乐山到底没有是经过周小松那种三面受敌般的锤炼,范、施是四面受敌,
多次对子、让子均多负给高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17-11-14 06:18 编辑
多九公 发表于 2017-11-13 22:43
周东侯晚年应定居北京,而徐星友到北京多次,周徐对局不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
“弈乐园”应该在北京,不 ...

多老师好,好久未见。老师见解,常常令人耳目一新。邹元焕,这个棋家的名字没我有听说过。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yellowred5 发表于 2017-11-13 20:00
陈子俊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围棋辞典》中记载:“陈子俊近代棋手,江苏扬州人。曾于1910年在南京迎 ...

目前,由陈老师找到了两本丁礼民先生的遗谱。这两本书中找到了2局高部受丁礼民二子的棋谱,分别为一胜一负。
遗谱中一共记载了4局是高部受陈子俊二子的棋谱。皆是陈胜。最为重要的是丁礼民在自己的遗谱都不遗漏自己的败局,也一定不会隐藏陈的败局。可见当时丁见到的陈就是全胜。
陈还比丁早去世一年,可见身体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当时规矩,白方还有打挂的权力,如此对高部还不能取胜,如遇见周小松就会差的更远。











点评

中国人有时虚头巴脑,有时很较真。时人评,周小松后遂无国手。陈周不背汪云峰、张乐山等人的黑锅。棋风本分点的更能扛住让二子。陈周时代的强二手是高棋细银匠方秋客,寿短,可惜了,国手的料。  发表于 2017-11-14 17:42
白方还有打挂的权力,如此对高部还不能取胜, 这个判断也不能苟同。看着高部道平跟大清国手这样大量的对局,不可能不是一天下完的。甚至有可能是一天多局。无论是还棋头还是座子,都是依照大清的对局规矩来的。  发表于 2017-11-14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心不远 发表于 2017-11-14 09:20
有棍老师这样的大家,是棋界的幸事!!!

谢谢老兄的夸奖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17-11-14 21:36 编辑
yellowred5 发表于 2017-11-14 12:00
看到壮年会进步是好事,可惜很多崇古派对丁礼民的水平却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被周小松让三子的水平。而不会 ...

丁生于1836年。
张乐山,生年不详。他是清末的县令,因弈去官。后至北京琉璃厂处,随英星垣学棋。
英星垣本为泥工,后受到当时的军机大臣孙毓汶的赏识,成为了该府的幕僚。但1899年孙毓汶去世,英没有了收入才到琉璃厂教棋的。最合理的判断是张当年从英学棋时候已经30岁了,那张乐山大概出生于1869年左右,比丁也要小近30多岁.。
这就是为何张能够与丁、陈不相上下的原因。年龄上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张30岁的时候,丁都60多岁了,丁早以过了鼎盛的时候。还能与张不相上下,可见丁如是壮年,张应该如何。
我也劝劝贬古派的棋友,不要不做任何考证就提出结论。例如当年有个贬古派网友所言,高部和周都让丁二子,秀哉让高部二子,而秀策能让秀哉先,秀策就能让周三子。围棋并不是简单的数学,岂能以加减论之。难道不知棋有年纪增长,棋风相克来影响棋局结果之说,虽然那个网友言论比较激进,那之后我陆续用了一年的时间,收集资料,才有了上面的看法。也希望贬古派能够仔细打打棋谱,做做考证,再来贬低古谱,我到时也愿意洗耳恭听大家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caiyidie 发表于 2017-11-14 14:54
希望明年能看到棍师出书。古谱或许会是个买点,当下的棋被狗狗们狂踩,既无文物价值,实战价值又大打折扣:l ...

我也希望如此,可事情进展的不是特别顺利。还要等机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棋道深玄 发表于 2017-11-14 22:37
但是關於丁,會不會有特例,有疑惑,就是會不會薑越老越辣,老年棋力不退反進呢?或者換個說法如何證明丁壯 ...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个好像无需证明,古代棋手因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可以到40岁才到巅峰,但到了50岁,60岁,棋力下降是必然的。跟周小松同时代的汪叙诗,后来仅仅只能让姜鸣皋先,而且还输了。使得姜名声大起。汪可是在1841年就被李昆瑜受二子,推测其生于1821年。姜是1894年举人。假设他是20岁中举。他生于1874年。汪至少长姜4.5十岁。输棋也在情理中,因为体力,精力都不会如壮年一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lwq0130 发表于 2017-11-14 22:53
看网上那些高手赢狗的棋均为乱战,弄出非常多的头绪才可能赢棋,只要稍微稳一点就几乎完败,这已经说明围棋 ...

有道理,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yellowred5 发表于 2017-11-15 17:27
中日古代棋手成长慢。到六十岁,棋力不见得比壮年低多少。
徐星友三十岁跟黄龙士学棋,不影响他和年迈的 ...

首先要指出您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周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没有棋手让他二子了。目前能发现最早周的棋谱是1841年的尊天爵齋弈谱。当时周与李湛园,李昆瑜都是对子下棋,而二李对其它棋手让多少子,周也让对手多少子,可见棋份相当。
徐60岁时还能和程对子,这不假,十局棋中他只胜了两局输了八局,这十局的胜负记录都在本贴中,您可自查。如按日本的规矩徐早就要被降级至先相先。这里不是贬低徐,毕竟徐和程之间有大约48岁的年龄差。
周60还能让别人二子,周晚年以大家棋力都提高为由,将大家的棋份都提高了一子,原来让三子都让二子了,让四子的都让三子了。这样周胜起来容易,可容易拿到彩金,和周对局的也颇有面子,何乐不为呢。1884年由太史程午坡出面,周让汪叙诗先六局。当时棋谱大家鲍鼎记汪是惨淡经营,但不失为吾乡之光。鲍和汪是同乡。这样周有了彩金,汪有了面子。如周棋力比壮年还利害,何必如此呢。
再说丁礼民,他实际上的工作是江宁府的教授,只有在业余时间才能研究棋,1891年周去世,丁已经55岁了,一没有一流高手指点,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三年岁愈来愈大,精力体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棋力反而比他自己壮年还会强,这就恐怕有些牵强了。
要知道当湖十局为何为千古之局,就是因为两位对局者都三十岁左右,状态最佳时的双兄对抗,这才能弈出千古之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6-5 01:17 , Processed in 0.141782 second(s), 19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