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所不为谈弈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 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粘贴一篇七八年前的旧作。

   在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半目之差就会与高额奖金失之交臂、酷爱实地日益成为众多职业棋手共同特点的大背景下,日本超一流围棋高手大竹英雄、武宫正树一以贯之、九死未悔的求道作风显得高蹈洒脱、神奇卓异。

   当代专业棋手有胜负师和求道派之分。无论胜负师还是求道派都相信,至善至美的棋艺应该既在胜负世界中所向披靡,又在艺术境界上超逸脱俗。这种境界“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近百年间只有日本的本因坊秀荣和一代围棋巨星吴清源先生臻此化境。

    日本著名围棋评论家安永一先生满怀高山仰止之情写道:“秀荣在日本围棋界被誉为名人中的名人,他洗练的棋技犹如高山流水,丝毫没有勉强与滞涩的感觉。不谈棋的胜负,只要是他的棋就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他还写道,秀荣的绝妙棋艺“给人一种手持枯木手杖在大路上且停且行、悠然自得之感”。

    川端康成则以无比钦佩的心情这样评价:“吴清源的棋华丽,给人以飘逸、轻快、舒展、落落大方之感觉,无论进攻、防守、腾挪、收缩都喷放着强烈的艺术美。”

    安永一、川端康成的绝妙好辞不禁使人对极致的棋境悠然神往。

   能够把胜与美有机结合起来并发挥到极致的毕竟是少数天纵之才,那就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了。正如孔子所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在胜和美二者不可得兼之时,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成为胜负师和求道派的分野。胜负师如日本的小林光一、赵治勋等人,韩国的四大天王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徐奉洙之辈,只要能赢棋,棋形难看、时有俗手也在所不惜。至于求道派的杰出代表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则绝对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哪怕因此落败也无怨无悔。

    把胜负师比作“狂者”也许尚有牵强之嫌,但是说求道派的大竹英雄、武宫正树是“狷者”却如老吏断狱般的精当——他们把“有所不为”的节操表现到了峥嵘突兀的地步。

    如果大竹、武宫二人不要过分执著,而是稍微变通一下,胜率可能会更高一些。聂卫平就不只一次地说过,武宫执白棋下得更好更自然。因为武宫执黑棋总是铁板钉钉地布下三连星,而且常常要坦坦荡荡、气壮山河地下成中腹成空的“宇宙流”。大竹则恪守着“与其赢得难看,不如输得漂亮”的准则。

    尽管我与许多朋友一样,私心里更偏爱武宫正树,但是我还是要说,大竹英雄在“有所不为”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纯粹。

   大竹英雄对华美棋形的偏爱已成洁癖,眼不容尘。


   第九届中日围棋擂台赛陈临新九段执黑迎战山城宏九段,为切断白棋下出了愚形之手,遭到了大竹英雄迎头痛诋——这手棋难看100年!

     1990年日本第十五届名人战七番胜负的第一局,大竹执黑挑战小林光一,因为不愿纷乱的劫争破坏棋形,“污染”棋盘,只下了170手便投子认输了。担任电视解说、有“电子计算机”美誉的石田芳夫九段感到愕然——他判断局面细微,输赢只在半目之间。

   如果光凭打谱追慕高风尚有隔雾看花之憾,那么第十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大竹英雄迎战马晓春九段的现场直播则真正令我耸然动容。

   执白的大竹利用厚势攻击有薄味的黑棋时走错了次序,局面瞬间逆转,但距定局尚有距离,大竹却迅速地认输了。这连对手马晓春都没有想到,他说:“大竹起身微微地鞠了一躬,这时我正盯着棋盘,我还以为他是打个招呼,可能是要去上厕所什么的呢。”

   酣战中全力出击后又陡然收招,把强大的惯力化解于无形,而且举止优雅,言谈幽默——大竹的内功修为的确非同小可。要知道,很多一流的棋手即使看到败局已定,一时也难以收手,总要随着惯性之流再下几步棋以寻找认输的台阶,甚至收完官子。

   既然不能淋漓尽致、毫发无憾地展现自己的艺术理想,那么就贯注人格力量,放射最后璀璨,以此来实现一次对胜负的超越,对至美的祭奠。这种超拔精神令人有动于衷,神驰千载。

     2000多年前,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先是逊让君位,后又耻食周粟,隐居首阳,采薇而食,饥饿而死,可有怨乎?孔子答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善哉斯言!

   正是这种从伯夷、叔齐等古代高士以及太史公笔下的刺客身上强烈感受到的“有所不为”的精神——以笔为旗,向文坛堕落宣战的张承志称之为“清洁的精神”——几千年来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方使中华漫漫历史长空或繁或疏,总有大星不堕,散发出耀眼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辉光。
2#
发表于 2004-12-2 16:47 | 只看该作者
超然物外的求道精神固然可敬,但脱离围棋的本质,空谈不切实际的主义、精神,往往是纸上论兵的花拳绣腿。

围棋的艺术,就是胜负的艺术。围棋的精神,应该是追求胜利的精神。

“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不为”进而“无所不为”,方臻化境。

以大竹为唯美而唯美之棋道,恐怕还谈不上“不为”的境界,而现在的“韩国流”倒有些“无不为”的味道。须知,再高深的理论,总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分出真伪高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2-2 21:1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我一向最敬重的两位艺术大师啊,可是估计以后是后继无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2-3 08:16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提到的几位大师的棋谱我也经常打。说实在的,凭我的水平看不懂他们的棋。大家都说他们是求道派的,我也就跟着人云亦云吧。不过现在是金钱社会,求道派肯定是要后继无人了。而且我觉得只有棋艺到了李昌镐那地步才能求道。我等棋友还是求胜为好,不然很容易下出似是而非惹人耻笑的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0 01:53 , Processed in 0.129007 second(s), 19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