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邹郎 于 2013-7-19 17:22 编辑
首先对兴趣观做一个解释。一般意义上,兴趣基本上等同于爱好,而爱好多半接近于游戏,或者说,爱好经常是与事业、工作相悖离的另一面,而爱好能成为工作乃至事业则变成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这里所谓的兴趣,有着更宽的内涵,可以指代除了养家糊口和逼不得已或不带色彩的生活方式以外的其他选择,例如吃饭是糊口,番茄炒蛋是一种不带色彩的选择,那先将蛋煎一下再炒就是一种生活的兴趣了。而兴趣观则是对这些兴趣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兴趣观能分成三个大类:胜负、表演、自愉。以下分别做出解释:
胜负。胜负的来源是竞争型趣味,更直接的说法应该是胜负性游戏。对抗性的球类、棋牌类、赌博类、电子竞技类乃至扩大到商场、战场等等都属于胜负性游戏,相对于竞争,他们更倾向于战胜对手,换言之,对手级别越高,胜负的意义越大。
表演。表演的来源是艺术型趣味。所有展现个体特长、能力、与众不同的,都属于表演性,相对于胜负,他们更倾向于展现自我,换言之,他们乐意于炫耀,乐意于鲜花与掌声,乐意于荣誉和名声,更多于战胜对手。
自愉。自愉的来源是内敛型趣味。内敛意味着不在乎对手的压力,也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前者与胜负相对,差别在于“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程度;后者与表演相对,差别在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程度。自愉更加注重自我愉悦,注重自己内心的体验,如阅读、电影、不对外发表的艺术作品、不与他人竞争的竞技项目等等。
举一个实在的例子来分辨这其中的差别:
在家若无其事的唱歌,或者为了唱,或者为了歌,那么你是在自愉,如果人家问你唱歌是不是要参加演出或者比赛,你一定懒于争辩;
如果你选择在朋友间唱歌,希望朋友们赞赏你,参加晚会演出,希望观众们鼓掌,那么你是在表演;
如果你是在参加歌唱比赛,追逐比赛的名次和晋级机会,那么你是在胜负;
如果你在家唱歌,是为了准备参加演出,那么你很热衷于表演;
如果你在家唱歌,是为了准备参加比赛,那么你很热衷于胜负;
如果你参加的是面向电视直播的歌唱比赛,为了比赛成绩和舞台形象而拼命训练,那么你既爱胜负,也爱表演,这时候你决定理解不了在家若无其事的唱歌的感觉的。
对于胜负而言,追求的是更强,败、输这些是他们所厌恶的;对于表演而言,追求的是更美,丑、差这些是他们所厌恶的;对于自愉而言,追求的是更愉悦,真和度是他们的重要标准。可以说,三者在自己追求的境界里,最终导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似的满足感、幸福感。(唯一例外的是假,假对于胜负和表演层面来说是道德问题,对于自愉层面来说就是精神问题了)
胜负的更强能够让世界变得更进步,更有力量,表演的更美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华丽,更有情调,可以说,胜负和表演的趣味是世界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提供给个体的,即成就感。而自愉事关每个人的身心需求,是人无关外在时候的取舍,可以说是个体相对和谐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并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互相之间是可以兼容的,并且大多时候是兼容的。跟许多其他分类的性格特征相似,凡是在一方面且仅在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人,他的性格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典型的胜负师、典型的艺术家,别具风情的平凡人。而很大部分人他们在两个方面兼顾,大部分时间非此即彼,这就形成另外三种的兴趣观,胜负+自愉、表演+自愉、胜负+表演。
胜负+自愉者以胜负之心争世界,以自愉之心待自己;表演+自愉者追求世界眼中的自己,同样在乎自己心中的自己;胜负+表演者或许极度在意外在的世界,不是在胜负中战胜对方,就是在表演中炫耀自己,因为过于在意外在,所以也就相对难以关注自愉。由此,也可以说明较难出现三种兴趣观同时明显地集中在一人身上的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三种,或者说六种兴趣观,分别是好,还是不好呢?
如果胜负的缺点是如同争强好斗的公鸡,如果表演的缺点是如同炫耀羽毛的孔雀,那么自愉的缺点多半有点令人恨铁不成钢。然而对于前两者,做到极致的都是极端的人才,无论名垂青史还是臭名昭著都大有人在,对于后者,极致的人物若未淹没在历史长河,难免被人挖掘成一代名士。也就是说,单方面做到极致的,总是能力非常出色且个性独特的。而对于混合兴趣观者,胜负+自愉者,自愉能够平衡胜负带来过多的戾气,性格相对平和,表演+自愉者,自愉能够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情感相对平和,而胜负+表演者,或许物极必反,过于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可能会引发个体意识的危机,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内心的宁静总归要来自与世无争。
当然,兴趣观作为一时之念与常识习惯与理想追求又各不相同,为了一时之念而做出违背自己常识和习惯的取舍,并不困难,却也无大意义,对于人生更有指导性的,在于每个人性格的不同,常识习惯的不同,理想追求的不同。理解了这些,也许跳出自己兴趣观的局限,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看自己(如前所述,你不可能兼备其三),或许对人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