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双节棍15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上棋界弈人传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07:32 | 只看该作者
●赵之华     ○过惕生   

分先黑贴2子半        共249着

黑中盘胜      

1960年10月30日

1960年全国棋类锦标赛第13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04:53 | 只看该作者
“章公”——章照原

章照原(1931—2007年5月20日凌晨),提到章照原的大名,我想上了点年纪的棋迷都会有所印象。当年在《围棋》月刊中,章照原发表了很多稿件,所以为广大棋友所知。大家尊敬他,多称其为“章公”。

章照原毕业于南京大学。早年在西安、东北等地教学,回到上海后从事围棋教练一职,指导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像华以刚、芮乃伟、邱百瑞、谢裕国等都受过他的指导。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尤不善交际。

1959年,邵福棠来到上海,和上海棋手交流对弈。章照原和邵福棠有过2局对局,但都小败负于邵福棠。邵福棠当年拿到过全运会第八名,但是当时的实力,还是被刘棣怀、王幼宸等人让二子,所以,章照原大约也是被刘棣怀、王幼宸等人让二子的水平。按旧时水平应在1级至初段左右(此处1级相当当时的业余5段。)

1962年年初,章照原参加了上海分组冠军赛。比赛经过6轮初赛(也就是预赛),章照原晋级了最后的决赛阶段的比赛。比赛共有18人参加。既又老将王幼宸、也有新秀陈祖德等人参加,竞争的十分激烈。章照原第一轮执白不敌赵之华,最后一轮章照原负于王幼宸,最终获得了第八名。这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紧接着,同年9月章照原参加了上海市围棋冠军赛。开始是初赛。章照原被列为所在小组的种子选手,第二轮就遇到自己的学生华以刚,一着不慎被学生将大龙围困,好在华以刚当时尚在实力未成之际,章照原吃了五子,大龙突围才告获胜。之后章照原顺利进入复赛第二组,和邱百瑞、殷鑫培、窦国柱、金疆一起。5人要争夺小组前两名,才能进入最后的决赛。最终章照原顺利通过复赛,进军决赛。决赛中章照原第一轮和殷鑫培弈和,之后,顺利击败诸鸿恩、周东壁、金艾,最后一轮力胜胡文元,从而以四胜一和的成绩获得上海市冠军。

虽然很多老棋手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使得这次比赛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能在当时上海披荆斩棘获得围棋冠军,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能办到的。加上章公患有眼疾,1962年棋室的一面墙上贴了市比赛的成绩表,这个表格很大,当时朱伟先生的眼力在1.5以上,感到不需走近便能看到表格上的成绩。而章公眼睛凑到离表格一、二寸的地方观看到,能取得如此成绩也属难能可贵。

章公一生未娶,没有妻子、孩子,晚年全靠其妹照顾。因眼疾越发加重,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右腿因车祸残疾,每天只能在病床上独自面对着漆黑的世界,靠着街道补贴的每月400元度日。2007年因病去世,请大家记住这个一生为围棋奉献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04:55 | 只看该作者
○陈祖德(让二子) ●章照原      

共176着    黑胜7目        

1962年1月2日

弈于上海棋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04:57 | 只看该作者
汪公汪振雄
汪振雄(—1960年9月25日晚),广西桂林人。由于汪振雄有一颗奇大的脑袋,所以,棋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汪大头”。但一般棋友都尊敬地称他为汪公。

汪振雄照片




汪振雄青年时在北京读大学。他寄宿的饭庄附近有一家棋手荟萃的茶馆。于是迷上了围棋,曾受刘棣怀的指导,和刘棣怀关系非常要好。

1950年,汪振雄在老家遇到了雷溥华的哥哥雷永锡,两人手谈一局,汪振雄负于对手。雷永锡在约在职业二、三段左右,可见当时汪振雄的水平大约也是如此。

1951年,北京举行抗美援朝捐献比赛。因为汪振雄一直专研我国古代棋圣施定庵的弈谱,从而实力大增,在抗美援朝捐献比赛第二次预赛中获得第一名,因此汪振雄的夺冠呼声很高。最后冠军虽然被过惕生夺得,但汪振雄的实力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1954年,汪振雄独身来沪定居,以棋为生,寄寓于林勉家。1954年11月,汪振雄和刘棣怀对弈一局,他拿黑棋,贴白4目半,最后以10目半负于对手,可见他还是与刘棣怀有一定的差距。但当时一些期刊、资料上刊载的汪公对局,几乎都是他的输棋,因为高手都总想刊登自己赢棋的棋谱,只有汪公既不计较输赢,也不计较胜负的名声,所以刊登的棋谱多是他输棋。

汪公没有绝无半点高手架子。任何人找他对弈,他都应允,即使实力差二、三子的人应要抢白棋下,他也同意。弈指导棋后,对手分文不给,他也毫不在乎。有一次,汪公与一位棋友对弈,对方讲明,汪公赢则给酬,输则不给钱。这盘棋汪公虽漫不经心,但仍占绝对优势。哪知弈完,一数子自己反输了许多。汪公却傻了眼。明明大赢的棋,何以会大输?他再朝棋盘扫视一眼,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这个棋盘竟有二十一道线,比标准棋盘多了二道。

1957年,上海首次举行全市围棋比赛,在最后的决赛阶段当中,汪振雄发挥不错,仅仅负于刘棣怀,获得了亚军。这是我见到的资料中,汪振雄在围棋上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了。

1958年,上海体育宫举办象棋、围棋比赛,在决赛阶段,汪振雄发挥正常,推测最后比赛他应该获得四、五名。因为比赛由刘棣怀、王幼宸、赵之华等人参加,所以难度不亚于全国比赛,汪振雄的实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1959年,体育宫组成了刘棣怀、陈祖德等四人集训小组。汪振雄被聘为陪练,和陈祖德对局渐多,从开始的陈祖德处于下风,到后来陈祖德逐渐处于上风。当年的秋季赛表演赛中,陈祖德就击败了汪振雄等人获得了表演赛冠军。

1960年9月25日早晨,汪公在复兴公园茶室与棋友严家骥品茗闲谈,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严家骥见汪公情状不妙,急招另一棋友一起将汪公送到南阳医院,但终因病情急剧恶化,这位一代名手当晚便溘然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在巅峰时期,汪振雄应该有四段水平,要略比刘棣怀、王幼宸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04:59 | 只看该作者
●汪振雄 ○过旭初     

互先 共145着

黑胜2子      

1951年9月2日弈于北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03 | 只看该作者
大龙捕手马洪九
马洪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一位知名老棋手。住在上海陕西南路。每天下午便到304棋室去下棋,直到夜晚。
马洪九的棋风属力战型,下棋喜欢落子在四路上,不拘边角小利,专捕“大龙”,胜负常在中盘便决定了。所以他中盘实力可观而收官不精。
1958年,马洪九参加了上海围棋象棋比赛,在比赛中遇到了刘棣怀和王幼宸,均纷纷落败了。此次比赛高手如云,所以马洪九的名次也不慎理想。
马洪九棋艺属二流水平。1959年3月和9月分别和陈祖德对弈两局,但均负很多。当时陈祖德大约被刘棣怀等人让二至三子,想来马洪九的实力大约如此。
“文革”时,马洪九的老伴去世,他孑然一身,生活很清苦。因此便在家招待棋友下棋,来者清茶一杯,收费与公园茶室一样,住在徐汇区的棋友纷纷前去他家弈棋,每天多时有五六局棋。但不久便遭到里弄干部的干涉,在他家的“棋摊”日子并不长久。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05 | 只看该作者
●马洪九    ○陈祖德   
分先黑贴5目    共214着   
白胜12目      
1959年3月7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07 | 只看该作者
围棋棋史家——赵之云

赵之云(1941—1996),浙江余杭人。为了区分他和他哥哥,人称“小赵”。
赵之云先生(右)和朱伟先生(左)
赵之云在七岁那年和兄长一起开始学下围棋。当时因老棋手郭同甫在赵家,所以,赵氏兄弟均和郭先生学棋。郭同甫和顾水如、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汪振雄等人关系都比较好,所以,赵氏兄弟在襄阳公园、延安棋室、品芳茶楼等处向前辈名手等请益,棋艺得到大幅提升。
从1957年起,赵氏兄弟和更年轻的陈祖德、吴淞笙在上海市围棋赛的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1958年7月16日,上海举行上海市青年锦标赛。比赛共39人报名。分10组进行初赛。前6名优胜,参加1958年上海市围棋比赛。赵之云、赵之华、陈祖德、吴淞笙都参加了这次比赛。最后,赵之云获得首届上海市青少年围棋赛冠军,也同时获得参加1958年象棋、围棋比赛的资格。
象棋、围棋比赛中赵之云第一轮就击败了王幼宸,第二轮击败了汪振雄。王老和汪振雄都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一流棋手,能击败两老,证明赵之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至少上海市的一流水平。象棋、围棋比赛最后赵之云的成绩不详,应该没有进入前五名,上海市人才济济,想长时间保持在第一线是非常不容易的。
1959年10月5日,上海市秋运会开始,赵之云、赵之华、陈祖德、吴淞笙被并称“四虎将”,来冲击当时上海老一代的棋手。预赛赵之云被分在第二小组,前6局全胜,最后赵之云跻身到了最后的决赛中。决赛中前两轮,赵之云击败了王家梁和戴善全,但后来负于陈祖德,获得了亚军。这之后,赵之云参加了秋运会表演赛,最终成绩不明。表演赛冠军被陈祖德获得。
赵氏兄弟比陈祖德大,成名也比陈早,成绩也一直压着陈老。但陈祖德在体育宫和刘棣怀、王幼宸集训,应该是陈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陈老在参加集训之初,大约要被刘、王二老让三子,至秋运会表演赛时,已经渐渐和刘、王二老对子了,成绩也反而压制了赵氏兄弟。一方面陈老确实天赋不俗,另一个方面也不能不说体育宫集训是非常有效果的。
1960年10月,赵之云参加了上海第三届市运动会的棋类比赛。赵之云在初赛上全胜。参加决赛的还有孙步田、杨颂吉、章照元、王家梁、李道传、殷鑫培、诸鸿恩。最后赵之云负于孙步田,获得比赛的亚军。
1961年初,赵之云参加了全市冠军赛。这次比赛竞争十分激烈,最终赵之云获得第四。
61年4月,赵之云和王幼宸一起去了西安访问,恰好,成都代表队也同时到达。此后进行了八天的表演。第一天赵之云击败叶彦荣。
之后赵之云获得上海市围棋赛冠军。获得了次年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围棋锦标赛的机会。
1962年全国比赛,赵之云被分在预赛第一组,最后进入了争夺冠军的决赛第一组。
决赛中赵之云先负于陈祖德,然后再负吴淞笙,最后获得第七名。
    1963年,赵之云离开上海,到福建任业余围棋教练。“文革”期间,赵之云被迫到福建沙县农村插队落户。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赵之云代表福建参赛,进入到最后争夺冠军的第一组中,最后荣获个人第四名,前三名依次为聂卫平、王汝南、陈祖德。这是赵之云在全国个人比赛中最好的成绩了。
接着,他正式进入福建省队,既当运动员,又兼教练员,后面他参加了76至78年的围棋比赛,成绩不详。
1982年赵之云参加全国升段赛,获得六段称号,随即退役回沪。
1984年,赵之云被调入《围棋》月刊社担任编辑。此后他开始
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围棋词典》《围棋春秋》等书籍,并首倡“以棋谱检验棋史”的观点。成为了徐润周之后的又一位围棋棋史大家。
1996年5月底的时候,朱伟先生还去见过赵之云先生,不料几天后赵之云先生就查出肺癌晚期,很难想到他不抽烟、不饮酒居然会肺癌。而且没有两个多月开始就与世长辞了,享年只有55岁,好多作品都没有完成,另人遗憾。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09 | 只看该作者
●姜国震   ○赵之云  
分先黑贴2¼子    共200着   
白方收后     白胜2¾ 子     
1962年11月16日
1962年全国棋艺锦标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10 | 只看该作者
晚婚棋手王成是
王成是是五四中学的教师,长期一直过着独身生活,酷爱围棋和烈酒。平时在家一杯在手,桌上摆着日本围棋杂志,边饮酒边摆谱,自得其乐。  
王成是在五、六十年代是上海有数的围棋好手,每次参加市比赛都能进入决赛圈,多次进入前六名。
1951年9月上海举行了新中国最早的业余围棋比赛,王成是就以2级(相当于当时的业余4段)的资格参加了这次比赛,最后获得第五名。这次比赛的参加者都是当时上海棋界的业余好手,比赛按旧时棋份进行,2级要让4级二子,让5级三子,所以在让子的情形下,获得这样的名次也属于正常。
1958年8月,王成是参加了上海象棋、围棋比赛决赛。参加比赛的共十一人,余下还有刘棣怀、汪振雄、王幼宸、赵之云、赵之华、马洪九、殷鑫培、王家梁、林勉、金子沛。王成是负于刘棣怀和赵之云,最后的名次不详。
1959年上海市举行市运动会。在预赛中王成是和魏海鸿分在同一组。最后王成是仅负于魏海鸿,居小组第二晋级至最后的决赛阶段的比赛中。
决赛中王幼宸七连胜获得冠军,王成是获得第5名。
1962年8月,王成是参加了上海全市围棋冠军赛。在预赛上,王成是成为种子选手,击败了女棋手郑文白。复赛王成是被分在第一小组,与诸鸿恩、金艾、马洪九、朱福源一起争夺晋级决赛的两个名额。结果王成是没有进入到最后决赛中。
1972年围棋恢复后,王成是曾参加过静安区围棋比赛。比赛前后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使他颇感灰心。加以当时涌现出不少实力可观的新手,想在市比赛中名列前茅成了件很困难的事,从此他再也不参加正式比赛了。 
   “文革”时期,朱伟先生常上棋友金疆家去玩。金疆在银行工作,“文革”后期担任了上海高校的围棋教练。我的《围棋手筋练习》一书就是署名金疆出版的。一天,朱伟先生上金疆家去,只见一位中年人正与金疆在对弈。俩人面前都摆上一杯白酒,边饮边互相调侃。经介绍才知王成是老师。王成是和金疆既是几十年的棋友,又是酒友,俩人对弈,酒一杯接一杯,直到夜深兴尽,才醉醺醺地分手。金疆为人很随和,喜欢下快棋,且不计较输赢。王成是棋艺略高,为人拘谨有礼,自尊心很强,非常爱面子,极看重输赢,下棋只限于熟识者和棋力低下者。朱伟先生很想和他下一盘,但他总是巧妙地婉言推辞。    
  有一年,在上海静安区的棋迷中哄传有一名四段棋手,棋艺十分高强,打遍上海无敌手。有人把这消息带给了赵之华。当时,陈祖德五段等名手已进入国家队,老一辈的国手都已隐退,赵之华四段是公认的上海围棋第一人。人们实在想不出,哪里会又冒出一位四段棋手来?好事者便极力怂恿赵之华出马,去会会这名“高手”。经安排,大赵怀着好奇心去一个不相识的棋手家里,只见一群年轻棋迷围簇着一个所谓“四段”棋手。眼睛近视的大赵上前细看,原来是王成是。两人原来是老相识,不禁相视而笑,当然棋也没弈成。原来王成是有一批围棋学生,想看看自己崇拜的老师和大名鼎鼎的赵之华一比高低,才制造出这一幕喜剧来。  
   到了年近五旬,王成是还没有结婚。他要求既高,又极腼腆,亲友们给他介绍女友多达二百次,都未成功。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两人都有交友二百多次的记录,这可算是极不容易结成的姻缘。但结婚未及二年,王成是便患癌症遽然逝世。真是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啊!

以上多处引用了朱伟先生的《上海滩棋人棋事》一书。感谢朱伟先生的记录,才有后人对历史的了解。愿这些棋人能更被世人熟知,其中事迹更久远的流传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11 | 只看该作者
●赵之云    ○王成是     
共195着   黑中盘胜      
1959年10月19日弈于上海市体育宫
1959年上海市秋运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2:16 | 只看该作者
特别篇一

陆佩玲的围棋记录
     昨天好友费兄提供了陆佩玲手抄的棋谱的图片。之所以推测为陆佩玲手抄,因为棋谱大部分记载了陆佩玲和其他棋手的对局,所以推测是陆佩玲手抄。
提到陆佩玲,大家会有些陌生。陆佩玲,女,广州人。参加过1965年十单位少年儿童围棋比赛。参加这个比赛当时的年纪最大不会超过15岁,所以陆佩玲出生最早不会超过1950年,至今如果健在的话也至多74岁。陆佩玲在小学时,听广州围棋前辈黄逢春的围棋课而入门。然后进入广州36中学习后,仍然得到了黄老师的指导。1965年十单位围棋比赛陆佩玲获得女子组第三。1974年广东省运会,陆佩玲获得女子组第。后来笔者就没有她的消息了。
下图前拍左起第三位就是陆佩玲


下图前拍左起第四位就是陆佩玲


棋谱是手抄在《1965年十单位少年儿童围棋比赛纪念》中,陆佩玲因参加过这次比赛,所以得到了这本《纪念》。《纪念》实际的功能就是一本可以记载围棋棋谱的记录本。

陆佩玲将这个《纪念》基本上抄满了棋谱,大致有四五十局的样子,棋谱的时间跨度从1965年至1975年。

棋谱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陆佩玲自己的棋谱。其中有她1965年参加十单位围棋比赛的三局对局。还有她1973年、1974年对赵瀚梅、陈婉瑜、冯惠研、梁如栋、敖立然等人分先的棋谱。当还有当时她和容坚行、陈志刚、齐老师(应就是齐曾矩)、孔祥明等人的对局,因为当时陆佩玲的实力所限制,对上述诸位老师基本上要被让三子,或是这些老师执白倒贴陆佩玲20目。



第二部分是日本棋手的对局,有坂田荣男对大平修三、武宫正树对林海峰,时间跨度从1972年至1974年。这个部分的棋谱不多也就寥寥几局。

第三部分是1973年陈祖德随廖承志代表团访问日本的对局。还有1975年中日围棋友谊赛的部分对局。
陆佩玲虽然不是什么名家高手,但此抄本主要记录了经过八年围棋的停止,1973年广东围棋重新恢复时的情形,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笔者是常年收集各种中国围棋旧谱,希望多多发现类似的棋谱。一个棋谱集就是第一段历史,很多棋谱集汇集在一起,就像一道道溪水,最终会还原中国围棋的历史之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07:00 | 只看该作者
因病罢弈王子晏
王子晏(1892-1951),名咸熙,浙江嘉兴人。民国时代重要的围棋棋手。
据《王子晏小史》(见下图面,根据笔记有可能是王子宴自己写的)记载,王子晏初学刀笔吏,后授上尉。后办制革厂,任董事。办证券号,任经理。





王子晏学棋于1911年。学棋一年后,从同乡高手方金题,当时被让四子。方金题曾经被高部道平让二子,按棋份有初段水平。如此推算王子晏当时应该有4级水平。
1915年王子晏遇到上海棋手吴祥麟,被其受三子。吴祥麟当年亦大概有初段水平,如此王子晏的水平应该进步了1子,到达3级水平。同时,王子晏还发现了不少的日本棋谱,反复揣摩于是棋风遂变。正是有了这次棋风的改变,得到张澹如赏识。张澹如在让王子晏二子的对局中,发现王子晏对很多日本的下法非常熟悉,惊讶的称其为“乡下之日本通”。
1920年王子晏应张澹如之邀,赴上海与诸位名家对弈。当时名家有范楚卿、潘郎东、顾水如等人。开始还被众人让先,后来逐渐渐与王子晏互先对局。当年加藤信五段来华,让王子晏三子,王子晏获胜,按当时的棋例,推测王子晏已经具备有1级的实力。
1921年至1924之间王子晏棋力突飞猛进。1923年,王子晏与吴祥麟分先30番大战,取得了24胜6负的压倒性成绩,已经标志着王子晏有了专业初段的水平。同年6月至7月间,王子晏对安藤馨三段,在被先至互先的过程中,取得了17胜10负2和的成绩。1924年,王子晏更是连胜山平寿四段7局。从此标志着日本四段棋手轻易战胜我国棋手的时代的终结。王子晏先生遂被众人推为南方棋界第一人,与顾水如并称为“南王北顾”,此时实力至少在专业三段以上。
1927年王子晏与顾水如先生,分先五局,3胜2负稍战上风。同年,本因坊秀哉授王子晏为三段棋手。
1929年7月,王子晏和来访的濑越宪作七段(当时)进行对局,在被让二子的情况下,历经三次打挂,两人巧成和棋。这局下完三天后,王子晏又和桥本宇太郎四段(当时)对局,又历经两次打挂,又巧成和棋。此两局都可看作王子晏生平代表作。同年12月,刘棣怀和王子晏对局2局,双方一胜一负。当时上海棋界四家之一的陈藻藩三段评价子晏先生,言其官子可与日本高段相媲美。这也是王子晏高水平的原因。
不过,从1930年开始,王子晏因病不能长时间的对局,所以只能暂时告别职业棋界。40年代开始王子晏在上海私宅创办正风弈社。社内订立学员考核制度,按比赛成绩授于段位。是我国私家实施段位创始者。并培养出了曹均石等高手。1942年日本棋院授其为四段棋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子晏常以指导棋为娱乐,来安度晚年。其中多次指导徐肇立对局,徐肇立也从原来被让四子还输,至后来被让二子王子晏贴10目能够互有胜负。尽管是让子棋,王子晏也是非常认真的。很多对局都是经过2、3次打挂才告终局,有的居然经过了5次打挂方才终局,可见子晏先生绝对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对每一手棋都是精益求精的。
1950年11月至12月,王幼宸与王子晏进行了友好交流比赛,两人对局三局。由于王幼宸当时是三段,棋份是由王子晏让王幼宸先相先。结果王子晏因为久疏战阵,三局皆墨。除此之外,王幼宸还指导过钟万勰等业余棋手的棋手。1951年8月6日,王子晏因病去世,享年60岁。是我国棋界的重大损失。
据徐肇立所抄录的《故王子晏四段对局自留棋稿总统计》中记载,王子晏对局共有177局,123胜7和45负2打挂,胜率达到69%。遗憾的是目前笔者只收集了王子晏的棋谱86局,部分都没有胜负记载,王子晏47胜13胜5和2打挂。部分还不是《自留棋稿》中的对局,有王子宴对局的棋友,可以联系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07:02 | 只看该作者
●王子晏(三段)  ○桥本宇太郎(四段)
先相先  先   黑棋不贴目      
共279着    和棋     
1929年7月10日至76手打挂、7月11日至149手打挂,7月12日终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07:02 | 只看该作者
“孟夫子”——孟光祖  
  “孟夫子”名叫孟光祖,正象陈祖德德的启蒙老师周己任外号“周文王”一样,人们叫惯了这一外号,从不以本名称呼他。
“孟夫子”原在轮船上任职,有数十年弈棋史,退休后便每天到襄阳公园来弈祺。他是一位真正的“超级棋迷”。每年从元旦早晨到12月31日下午,每天必来公园“报到”。而且若非家中有事,上下午都来,连春节也不“脱班”,简直是生活在公园茶室里。
他为人谦和、斯文,棋品亦好,所以棋友甚多。后来大家推他组织友谊比赛和升级比赛,常来茶室的棋友均可报名参加。“孟夫子”是个热心的组织者,他在茶室里挂上一块小黑板,上面贴着比赛积分表。弈完比赛棋的人向他“报帐”,记录上成绩。他还督促、安排棋友对局,使比赛能如期有条不紊地进行到底。
当时,《上海滩棋人棋事》作者的朱伟先生与“孟夫子”是老对手,弈棋不少。“孟夫子”性格内向,做事慢条斯理,下围棋则是“长考型”棋手。虽然棋艺不高,但几乎每步棋都要苦思冥索,久久方才落子,所以弈一局棋常费时四、五个小时。 
1964年11月,朱福源让过“孟夫子”五子,并且朱先生获胜。按旧时棋份来判断,当时“孟夫子”的实力在4级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业余1至2段的水平。可惜棋谱模糊,不能展现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2 08:34 , Processed in 0.450497 second(s), 17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