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双节棍15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祺瑞先生围棋水平考证资料汇集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清楚吴先生如何和一个故人下成和棋?另外吴先生的每月薪俸是100银元,以学费的名义交付。怎么一下子变成200银元?
+++++++++++++++++++++++++++++++++
转帖的《海上棋坛杂忆》是在网上找到的,我想去翻了一下当年月刊到原文。无奈月刊我有,但放在沈阳老家,不在手边,只能找到了之后发上。
暂时先用这个文章。200元和100元的事情也许徐先生记录错了。下成和棋的事情也有待商榷。记得应该是吴先生下了两局,一胜一负,算是报达当年的恩情,不过上面这两个细节也许徐先生记错了,毕竟80多岁的老人了,引用书名都会有错,记错了一些细节也属于正常。毕竟不是谁人都有吴先生惊人的记忆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5 | 只看该作者
“殿样棋”,这种外号是孤证这个证据只能先放在这,等以后有资料在考证。
至少徐先生的文章里有这两句和吴先生,沃邱仲子的文章的内容是一样的。
其一
“他每日和棋客下棋,这些棋客原是颇负时誉的高手,他们在段公馆相互对垒互有胜负,可是碰到老段,却个个显得有力无从使,常卖个破绽,败下阵来。老段亦沾沾自喜,”
其二
“可是还有唯一的克星,却是他的儿子段宏业,宏业的棋艺有二段水平,当时已可与座上高手角胜。当他父子俩下棋时,儿子明知父亲极其好胜,但偏不买账,杀个畅快,老段勃然大怒,推枰而起,斥骂道:“只会下棋,没有出息!”
文章还是可以看作是一种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段宏业这个二段绝不是现在的二段,当时段位没有素人玄人之分,是职业二段,因为顾水如等被日本棋院授与四段,所以段的这个二段水平绝对不弱。


胡老师,段宏业是二段,这个九公老师的文章中不是说了吗?被棋正社授予二段。是日本最早向中国最早的授予的段位。我还上传了民国的段位之间的棋份表。这个二段与现在的而二段当然不是弈个水平,这个我早就知道,我还提醒过您,不知您还记得吗?从表上来看,民国的二段被九段让三夹四。也就是大致三四三子的棋份。这个还是很厉害的,至少我没有这个实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吴清源先生也提到段在门客面前自尊心很强,输不起,但不影响吴对他县代表的评价。而且我手头正好有一本片冈聪九段的指导棋,让四子格是业余五段,相当于现在日本业余六段,该下手被片冈杀得中盘大败。(当时最高段为业余七段,现在是业余八段)

吴先生的自尊心很强,这个没有疑问,没有自尊心,如何成为一流棋手。这个没有疑问。至于县代表我也同意,您说有个日本职业棋手所说县代表是职业棋手先到让四个。我根据当时收集的资料,暂时认为段先生的棋力是高部让四个子。这个您也同意了。您还说您我之间没有分歧了,这个在本帖的13楼,可自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至于片冈聪九段这段。提出我认为没有意义。高部当时的段位和实力怎么能与片冈聪九段相比。这两个人的水平不一样,被让子的人的水平和段位一定不一样。再者年代也不一样。高部那个年代,秀哉还让他二子,围棋水平和围棋爱好者的水平。如此用现在的段位比较民国段位,恐怕不会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3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段这个人您再怎么讨厌他,把他说成业余1-2段是不符合事实的。应当说现在中国和日本的段位尺度相当松,段相当于中国的中上水平的业5,相当于日本业6-7几乎毫无疑问。


我不喜欢段先生是真的,所以才开此贴,尽量收集资料,不武断的下结论。可是我什么时侯把段说成业余1、2段了。论坛是讲证据的。如果老师找到,麻烦截图,我致歉。

我一直说,段是被高部让四子的水平,也许这个胡老老师是这样推测这个级别是业余1、2段级别。但我印象中我没有说段是业余1、2段的水平。

麻烦您找一下,也许我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或是说的话记不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我觉得棍老师多少有点自负,觉得金庸先生和段公不可能水平超越您,但实际上您低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资源。而且即便水平比您差一点,那也是业5,这个不能否定。现在业5的孩子,我都至少能让两个子。或许您能让四个,那这种情况下,否定查和段的棋艺有什么必要?


胡老师,说我自负。这个证据是如何而来的?
本帖44楼中说至是我和一位天津的棋友,他一天要下20多局棋,进步较快。我能让这个天津的棋友1先还多,差不多能让二子。后来他进步较快,能让我1先。假如我是个自负的人,何必将这种事情说出来。我从没有在飞扬中说过我是围棋高手。我自评我是业3。如果胡老师在论坛的那个文章中看到我说过我是围棋高手的证据,请转发。那我致歉。
金庸先生和段先生超越不超过我,这不是本帖子要议论的,甚至我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至于我能不能让业5四个,这个在北京,业5让我两个,我都吃力。我不能用此恒量别的地方的业5的水平。也不能恒量过去棋手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5:41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的帖子,上面是胡老师的原文,下面是我的话,不知道在WPS 中有分割线,而复制不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2-1-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22-1-2 16:49 编辑

棍老师,三点。首先,徐润周先生这个年代记忆肯定有误。吴清源先生回国时间在1934-1935,1935年去了天津。而不是十年后的1938。鉴于段公1936年就去世了,身体状况是否允许下棋,而且吴对他的中国之行,只字未提和段的会面,所以老先生这个说法有可能是道听途说。第二,我们大家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把对方的话看清楚,或者张冠李戴,这点我也向您致歉。我说的是段公“自尊心很强”,不是“吴先生”。吴对段的坏脾气并不讳言。第三,我向您致歉,说段公1-2段的是座子帮的“告别的年代”,我张冠李戴了。就是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您的发言。这是很多误会的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2-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22-1-2 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22-1-2 16:56 编辑

就是说,大家看自己的东西都是仔细的,看别人的东西往往会粗枝大叶,抱歉,抱歉。而且很巧,就在您两个发言的中间,我以为是您三连发,没注意到中间有人插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7:36 | 只看该作者
棍老师,三点。首先,徐润周先生这个年代记忆肯定有误。吴清源先生回国时间在1934-1935,1935年去了天津。而不是十年后的1938。鉴于段公1936年就去世了,身体状况是否允许下棋,而且吴对他的中国之行,只字未提和段的会面,所以老先生这个说法有可能是道听途说。

首先,接受胡老师的道歉。
但是,您还是没有仔细看我写的回复和徐先生的文章。先把文章发上。

一日兴来,召吴清源入局,棋力自然悬殊,而这一天真少年还不知世故周旋,毫不留情地取胜,老段大怒,拂袖入内。十年后,吴清源在东瀛已达第一流水平,返国访问,又奉段召,清源深思熟虑,煞费苦心,弈成和局。凡段氏门下常客,每月咸有津贴,足够维持普通生计,并聘请日本高手多人参加指导,对提高棋艺,有所贡献。陈毅同志说过:段祺瑞之为人不足取,但有一点可取,就是爱好下棋,和提倡下棋。

这段前面是段先生胜众高手,然后说招吴清源对局的事情。
这个对局徐吴先生的书中写的很明白,1925年至1926年间,徐先生写的是十年后吴先生在东瀛第一流,不是吴先生去东瀛十年后。这个有本质区别,还是请胡老师看仔细。余下的有疑问,可以存疑问。200和100元,巧成和棋的这个,就算是真的也是孤证,需要等其他的证据。没有办法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7:4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吴后面和段对局一事情,也做存疑问,等待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2-1-2 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18:22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围棋大后台段祺瑞

                                赵之云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是继袁世凯之后权势最盛的北洋军阀。他的政
治生涯大都在北方度过,下野后晚年在上海当寓公,死在上海。此人政治
上的所作所为已有定论了,不过说到近代中国围棋的发展,陈毅元帅论及
此人时说:“段祺瑞的一生干了很多坏事,但对围棋还算干了些好事。”
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


                            一个好胜的棋迷

    段祺瑞平时喜欢念佛经、搓麻将,再就是下围棋。而对围棋入迷的程
度,连他的心腹徐树铮也每有微词,认为他玩物丧志。他怎么会迷上围棋,
今已无从查考,兴许是同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有关。段本人生于安徽六安,
童年跟随祖父在江苏宿迁读书,稍长便移居合肥。晚清到民国初,合肥一
带围棋颇为兴旺。比段祺瑞稍大的合肥人刘铭传,是清代官僚中屈指可数
的围棋高手,他的对局棋谱流传至今;与段氏同时代的围棋名手张乐山,
也是合肥人;而合肥望族李氏(李鸿章一族)门中更不乏围棋好手,如李
子干、李戚如在光绪、宣统年间均有弈名,他们常邀各地名手至合肥交流,
并在合肥组织棋社,结纳棋友。段少年在弈风甚盛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
为李鸿章所赏识而出国学军事,与围棋结上缘也就不足为奇了。

    段祺瑞不仅自己嗜棋,他的子侄也喜欢下围棋。长子段宏业的棋艺水
平比他的老子还要高。在民国初期颇有点名气,当时次一级的国手如吴祥
麟等还非他敌手,后来日本人曾授之以段位。金山人顾水如,棋艺最负盛
名,初到北京遇到的强劲对手也就是他。段祺瑞好胜,输棋便不高兴,别
人同他下棋总是手下留情。段宏业是个花花公子,染有抽鸦片的恶习,段
氏本来就不喜欢他。父子对弈,不讲什么情面,段祺瑞一输棋,常瞪眼斥
责他:“没出息,就只会下棋!”20年代前后,段宏业当上天津正丰煤矿
总经理,养尊处优,棋也少下了。段祺瑞身边还有一个人,当时与孙科、
张学良、卢小嘉齐名被称为“四大公子”之一的段宏纲。此人是段祺瑞二
弟碧清之子,从小就跟随段祺瑞,后曾入保定军官学校读书。老段认为他
为人忠实可靠,视之如己出,段府内外不少事务多由他出面办理,有的史
家往往误以为是老段的嫡子。他的棋艺比段宏业差,同段祺瑞差不多。

    段一家三人既然都爱下围棋,出入的棋客也便多了,一些拉帮结派、
趋炎附势而又附庸风雅之辈也常来凑热闹,段府俨然成了个围棋俱乐部。
每有重要围棋活动,一些知名人士如任中国银行总裁的王克敏、前清十代
肃亲王、入民国后任民政大臣的善耆、曾任直隶总督的杨士骧的兄弟杨士
骢、大富豪李律阁等等,都纷纷出面捧场,这对于围棋活动的开展自然有
利。


                            为引进日本棋艺搭桥

    围棋起源于我国,清中叶以后日见衰落,远远落在日本的后面,到清
末民初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段祺瑞利用自己的权势,
资助围棋棋手,推进中国围棋的交流,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清代官僚大多夜郎自大,段祺瑞开头对日本围棋的水平并不知起底细,
光绪末年充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的时候,常与侨居保定一带的日本人下棋,
这些人原是一般围棋业余爱好者,段与之对局常胜,由此总认为日本围棋
水平不高。有一回,来了个名为中岛比多吉的日本业余棋手,非常轻松地
赢了段祺瑞,在场观战的日本人趁机宣传日本围棋强于中国,段自知不如
人又不服气,邀了北京的几位名手才击败中岛。中岛这个人颇机灵,过了
一个月,摸清中国棋手的招数,逐渐又居上风。段再约当时的一流名手张
乐山、汪云峰到保定与之对阵,才把中岛压了下去。

    真正使段祺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围棋实力的,是1909年日本四段棋手
高部道平来华旅游之后。高部道平当时在日本只能算二流棋手,日本的一
流棋手或本因坊常可让他二子,而段祺瑞左右的中国棋手竟无一人能敌,
高手张乐山、汪云峰被让二子,段祺瑞本人则要被让上五子。从此,高部
道平便成为段府的上宾,往来中日之间前后17年,曾到北京、上海、南京、
济南、青岛等地宣扬日本围棋的先进技艺,与中国棋手对弈估计不下千局。
此人在中国活动期间,约有10年左右是由段祺瑞接待、引荐下进行围棋交
流的。中国的围棋古法,开局都置有“座子”(或称“势子”),即黑白
双方各在对角星位先摆两个子,千余年来未曾改变,这对围棋的布局变化
限制很大;日本废除旧法已久,有利于棋艺的演变。日本围棋棋艺的引进,
使中国围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一套模式终于被冲破了。

    民国初期,促进中日围棋交流影响最大的还是几个名手的访华。这几
个人的来华表演棋艺,都同段祺瑞有关。

    一次是当时的六段棋手广濑平治郎访问北京。此人是日本围棋界重要
组织“方圆社”的大将,棋风镖悍凌厉,擅长攻杀,北京名手自汪云峰以
下均被他让三子,还是他胜得多,北京棋界都畏惧地称他为“独眼龙”。
随同他来华的得以门生岩本薰,当时年方16,棋才卓越,纵横北京,也无
人能敌。他们的访华是由王克敏和李律阁资助,由段氏出面邀请的,时在
1918年。

    再一次是1919年夏,日本青年棋手濑越宪作来华。段氏知道他到达中
国,特将北京地方名手召集到国务院内迎接他。据濑越回忆,当时国务院
门禁森严,来往警卫荷枪实弹,但跨进大门,气氛便迥然不同,围棋会场
幽静雅洁,北京名手毕集其中。在段氏接待下,濑越在北京盘桓数月,与
中方高手多逐一交流。

    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本因坊秀哉的来华。秀哉原名田村保寿,在等级森
严的日本棋界,他当时是第一高手,最大的权威。要邀请这么一个名人,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段祺瑞又一次请出“财神菩萨”王克敏资助办好这
件事。1919年 9月,秀哉终于率广濑平治郎、高部道平、岩本薰等名手一
行来到北京。第一局棋安排在石老娘胡同王克敏宅内,对手是当时尚滞留
在中国的濑越宪作,两高手连弈三日,使观战者饱尝眼福。在北京,秀哉
与中国棋手下了近二十天的让子棋,随后南来上海访问。在这期间,他曾
授予顾水如、段宏业等人围棋段位,授予段氏本人“名誉段位”。离京时,
段祺瑞、王克敏各出3000大洋,作为秀哉一行的酬金。中日围棋交流渊远
流长,但这么一位“第一高手”来华表演棋艺则是空前的。

    后来,段祺瑞下野迁居天津日租界寿街,日本棋手岩本薰、小杉丁、
桥本宇太郎、天田朝义等均曾到段府作客、下棋。


                            资助大批围棋名手

    说段祺瑞为中国围棋事业干了好事的另一侧面是资助一批围棋名手,
使他们有条件增进自己的棋艺。

    围棋易学难精,要精于此道,得下功夫,这就得有个安定的生活条件。
清末民初,民不聊生,一些围棋名手鲜有生活优裕的。入民国后的10年间,
段祺瑞权势日隆,对围棋的兴趣有增无减,他先后设于北京五堂子胡同及
府学胡同的府邸,进出的棋手极多,段氏资助这些人大体上有两种方式:
一是挂虚职、支干薪;二是对局时给奖金。据说,段府每个月用之于围棋
的开支常超出千元。

    在众多的棋手中,有两个人追随段祺瑞为时最久,一个是汪云峰,再
就是顾水如。汪是北京人,清末已享盛名,是民初棋手中资历最深的前辈,
思路敏捷,多才多艺,丝珠弹唱、诗文词赋均有所长,棋更下得好。顾水
如是金山枫泾人,1914年离沪进京,年方22岁,段祺瑞视他为“弈林不可
多得之天才”。1917年春,顾被选送日本留学深造,成全此事的相传即段
祺瑞和曾任北京朝阳大学校长的汪有龄。越两年,顾水如归国后棋艺称霸
于北方,成为段府的“第一棋士”。汪、顾二人与段氏关系非同一般,时
人常戏称之为“棋顾问”。段祺瑞在1926年被迫下野之后迁居天津,顾水
如仍是段府的常客,他在天津福禄林饭店开辟了一所棋会,又在天津《商
报》编围棋专栏,介绍围棋棋艺,对促进围棋发展起过推动作用。

    还有一件近代围棋史传为美谈的事,即天才棋手吴清源的出道,也同
段祺瑞有关。

    舞清源,福建人,祖父曾作过浙江道台,家境原极富有,后家道日渐
衰微,父亲一死,生计更为困难。吴一家喜棋,吴清源从小学棋,棋艺进
步神速,9 岁便同一些国手对局。1925年春,吴清源才11岁,“棋顾问”
顾水如领他去见段祺瑞,推荐说,吴少年是块罕见的好材料,因父亲新丧,
全家在京难以维持生活,其舅父拟带他回福建另谋出路,这一来很可能荒
废棋艺,实在可惜。过了几天段祺瑞想试试这孩子到底有多少分量,便招
吴让两子对局。一般棋手同段祺瑞下棋大都让他赢,一个10来岁的孩子那
里会讲那么一套,又何况论棋艺段祺瑞根本不是这孩子的对手。对局时,
吴清源杀得他“尸横遍野”,溃不成军。老段输得那么惨,心情十分恶劣,
整整一天不再会客。不过,虽然如此,吴清源并没有因此受到冷遇,段祺
瑞照样每月拨款 100元作为“学费”,让吴继续留京下棋,并经常出入段
府。那时,雇个佣人,每月只需要付两元钱工钿,100 元是个不小的数目。
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棋手,独步棋坛20年,号称
“昭和年代棋圣”,至今仍是围棋界仰慕的人物。他回顾自己的经历,还
常提起那件往事。

    1926年,段祺瑞下台后,手头渐渐拮据起来,接济围棋棋手自然不可
能那么阔绰了,但毕竟还有点余威。1928年秋天,蒋介石曾派随行人员吴
忠信奔赴天津,代他向段祺瑞请安。这一方面是因为蒋早年在保定学校修
业,是段的门生,尽“师生之谊”;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皖系还有潜在势
力,借段这块招牌可以用来笼络一批军阀。吴忠信到段府见到段的景况,
回北京向蒋禀报,蒋当时便拨款 2万元给了段祺瑞,而后数年陆续的拨款
为数也不下数万元。段祺瑞在经济方面有“后盾”,与之往来的棋客自然
也依然如故。


                            暮年与蒋介石谈围棋

    段祺瑞到上海定居是在1933年初。“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担心日
本侵略者与国内军阀相勾结,特派遣亲信钱某持由他签署的信件到天津,
请段祺瑞南下“颐养”,以便随时“商谈国是”。段祺瑞遂南来,随侍者
有吴光新、魏宗瀚以及段宏纲等,1 月24日到达上海,定居霞飞路(今淮
海中路)“上海新村”一带,当时这个地方有草坪10余亩,房屋10余间。

    上海自民国以来,围棋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围绕地方富豪张静江、
张澹如周围早就有一批棋客,北方棋界的“大后台”段祺瑞的到来,更使
这个地方的围棋兴盛起来。北方重要名手刘棣怀早在段祺瑞下野之后就南
迁上海了,北方棋界精英雷溥华、王幼宸、余冠周等也赴上海交流棋艺,
就连年近古稀的棋坛元老汪云峰也曾一度南来上海。至于顾水如,仍是段
府的常客,自己还在私宅办起“上海弈社”,青年棋手过惕生当他的得力
助手,由他引荐也成为段府的常客。30年代中期,上海迅速取代北京,成
为全国围棋名手汇集的中心。

    段祺瑞在天津时已患有神经性关节炎、染过猩红热,到上海那年已是
69岁的老人,须发全白,体力日见衰弱,但生活习惯仍与天津时无异,每
天早起诵经、下棋,有时也约客打麻将。1934年春夏之交,他患了严重的
溃疡,大量出血,经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抢救,虽然免于一死,精神
却十分萎靡了。就在这一年5 月,日本著名棋手木谷实(当时六段)、吴
清源(当时五段,尚未入日本籍)一行来沪访问。吴清源与木谷是日本棋
界的两颗巨星,所向批靡,少有敌手,当时上海自然无人可以同他们下对
子局的。吴清源不忘故旧,造访段祺瑞,一个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是
老态龙钟的遗老,两人相遇,感慨万千,他们再次纹『枰对坐,手谈一局,
结果吴清源却以小败终局。段祺瑞心中明白:这一局以尊敬长者为目的的
“交际棋”,大概是对他当年惨败的一种安慰吧!

    这一年夏天,应蒋介石之邀,段祺瑞曾前往庐山避暑,随行者有段宏
纲与顾水如。段见蒋,曾谈及围棋,并提到吴清源,说起这位稀有的天才
有可能加入日本籍,将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应设法召吴回国,指导国人棋
艺,否则日本围棋越来越强,中国会越来越落后。蒋介石当面唯唯,其实
当时他哪有心思办这类事,结果也就不了了之。

    1936年10月,段祺瑞胃部又一次大出血,终于不治,11月2 日晚上 8
时死在宏恩医院。他殁后一年有余,陶菊隐先生在一篇《从下棋讲到做人》
的文章说:“老段死了,斯人而在,斯道(围棋)尚有人提倡。现在我国
围棋高手们自段合肥(祺瑞)一瞑不视之后,惶惶然有曙后孤星之感。”
这段话相当准确地勾画了当时棋界许多人的心态,也反映了中国围棋事业
的艰难处境--一个人的死竟然震动了整个围棋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9 22:51 , Processed in 0.137073 second(s), 18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