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双节棍15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国围棋棋手简介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3:42 | 只看该作者
沈君迁
沈君迁,海洲人,约出生与20世纪初。
沈君迁的父亲沈仲长也是海州当地的高手,与另外两大高手,并称为海州三杰。
沈君迁的水平更在其父之上,他体态丰盈,大腹便便,人呼为沈胖子,享年不永,逝世时才30余岁。
1933年二月六日,张恒甫、沈君迁两人合力对战刘棣怀,两人配合下居然击败了刘棣怀。
1934年,吴清源五段让沈君迁二子在上海对局,最终两人没有下完。推测沈君迁大致初段水平。
目前发现沈君迁就是这两局棋谱,1胜1封盘。胜率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0:11 | 只看该作者
           窦国柱
   
窦国柱(1900—1987),别名廷石。江苏扬州人。农工党员,北京豫章商业学院肄业。曾任江西省政府公余联欢会指导员。上海出版业工会司书。解放后任北京棋艺研究社辅导员。
下面为窦国柱的照片。


   
窦国柱幼时向象棋前辈周焕文学弈。十六、七岁时显露头角。对象棋、围棋均有较深造诣。窦家原本在扬州经营点心店,颇有名气。到窦国柱手里还有两家糕饼店。但由于他整日沉湎于棋戏,结果倒闭了一家。后来窦国柱来到上海,在象棋界站稳脚跟,便以弈棋赌彩为生。  
在三、四十年代,窦国柱与周德裕、朱剑秋被誉为“扬州三剑客”。抗战时期,窦国柱到了赣南地区,与著名围棋手汪振雄、过惕生交往密切。这时他以下象棋为主,也下围棋。
与象棋相比,窦国柱的围棋水平相对要略微逊色一些。目前笔者发现窦国柱最早的棋谱是1935年。范德民和窦国柱一方,对吴遂庵、周品三一方进行联棋。范德民在1942年有初段水平。35年时,应该还没有达到初段,吴遂庵、周品三生平不详,所以无法推测窦国柱的水平。
1937年,余孝曾、尹澄宇一方让雕希文、窦国柱二子,余孝曾在37年曾被顾水如让二子,大致推测水平在初段左右,雕希文和窦国柱联棋被二子,那么,大概率单独和余孝曾、尹澄宇下棋时,也要被让二子。被初段让二子,大致有2级至1级的实力。
1948年胡沛泉也让窦国柱二子,48年胡沛泉通过和刘棣怀的升降六番棋,从初段晋升至二段,被二段二子,大致也有2级至1级的实力。
抗战胜利后窦国柱返回上海后,他便以下围棋为主要收入来源了。解放后,经汪振雄的帮助,以著名象棋手身份进入文史馆。这时他出入品芳等茶馆,以指导围棋为辅助收入。
后来窦国柱几乎每天必到304棋室见,主要只和两个人对弈。一个是围棋老前辈杨寿生。另一个是老棋手奚士常。奚的父亲是上海的颜料大王。据说奚每月给窦四十元指导费,窦则每天下午来304棋室陪奚下棋。窦国柱的棋艺当时接近二流水平。他与奚士常对弈是让奚三子,据原围棋月刊的朱伟先生观察,实际差距在四子以上。在胡沛泉油印的《围棋记录》中,记载过1951年有一位奚3级,参加了上海的业余比赛,不知是否与奚士常是同一人。如是的话,能让3级四子左右,应该有初段水平,或是更高的水平。那应该是窦国柱又涨棋了。         
   后来窦国柱也到通北路茶馆来下棋。有一天,窦国柱忽然和朱伟先生打招呼,邀他下棋。这使他感到受宠若惊,这倒不是因为窦国柱的棋艺高超(当时他年已七旬,棋力减退),而是他在棋界的名望和一向自视甚高的态度。现在他竟肯与后生小辈下棋,而且只肯让先。这的确使朱伟内心十分激动。因此,朱伟认真思索,丝毫不敢轻忽。这局棋窦国柱一上来有些轻敌,一味抢占实地,甚至有些失之过贪。中盘后,大势上明显落后。窦国柱苦苦思索,结果仍输了棋。过了一周,朱伟又与窦在茶馆相遇,马上被邀请再杀一盘,但是弈了三个小时,窦又输了棋。后来朱伟因故好一阵没去通北路茶馆,而窦国柱则不断托人带了口信,约他再去下棋。想到老人急于挽回面子的心情,不禁另人莞然。   
   窦国柱目前所找到的棋谱为6局,窦国柱2胜2负2不明。胜率33.33%.巅峰时期,围棋上应该有初段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0:21 | 只看该作者
●过旭初      ○刘棣怀
推测让先      共127着
黑中盘胜   
1948年9月26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0:21 | 只看该作者
过旭初
过旭初(1903年1月—1992年1月25日)安徽歙县人。民革成员。过惕生之兄长。人称“大过老”。 是明末清初围棋国手过百龄的后裔。早年从父过铭轩学弈。
下图是过旭初的照片

过旭初7岁开始学棋。一次过铭轩在和皖南高手许甫廷对局时,有一块棋不活,过旭初脱口而出此块如何活出,结果果然活出。九岁时在歙县已无对手,时被誉为“神童”。
1922年,19岁的过旭初至安庆陪安徽省议员江友白弈棋。
1923年,20岁的过旭初去上海谋生,仅靠围棋,收入甚微。
1924年,21岁的过旭初战胜了皖南最负盛名的业师许甫延,成了皖南顶尖高手。之后过旭初经人介绍在安徽省长公署当秘书,和段祺瑞的外甥陈众孚同事。在陈众孚的介绍下,过旭初去了北京。到了北京,段祺瑞并没有马上接见过旭初。在此期间,过旭初在北平八宝胡同俱乐部举行的中日围棋赛中赢了日本棋手,获得冠军,一时名声大振。后经推荐,在北平陪段祺瑞下棋。
1925年,过旭初执黑击败段祺瑞,在旧社会,陪名人下棋是个苦差事。赢了对方不高兴,输棋又说你棋不好,所以输赢大致掌握在一、二目之间。
1926年,由于段祺瑞下野,于是过旭初回到上海以棋谋生,并战胜了上海的吴祥麟等名手,名振上海滩。
1927年,井上孝平五段访问上海,让过旭初二子,两人棋份不详,大致推测是井上让过旭初定二,五段让定二既是初段。所以24岁的过惕生当有初段的实力。
1929年,过旭初至武汉,在粤汉铁路局任职员,他和过惕生等人创办了中华围棋社。1931年武汉水灾,过旭初回到了歙县。1935年,过旭初又前往北平,次年,过旭初在中山公园四宜轩成立了“北平青年会围棋社”,任理事长,同时还创办出版了《北平围棋社特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过旭初依然回到歙县。在1939年至1943年间,过旭初应江西胡检汝之邀,和过惕生任江西省政府公余联社指导员。1943年,过旭初回到屯溪,在屯溪担任中国围棋协会东南分会总干事兼围棋指导员。抗战胜利后,过氏兄弟又赴上海,和上海顾水如、刘棣怀等诸名手组织了上海棋社,并任指导,
1947年、1948年过旭初两次执白对战刘棣怀,取得一胜一负的成绩。刘棣怀当时是四段,如果是让过旭初先,那么此时44、45岁的过旭初应有二段水平。
1949年7月,过旭初只身来到北京。并开始筹备北京棋社的筹建工作。
生于安徽歙县我国现代围棋老前辈,著名"棋圣"聂卫平的启蒙老师
1952年,过旭初担任北京棋社的围棋指导员,并任全国政协俱乐部指导员。
1953年,胡沛泉来北京进行棋艺交流,过旭初执白战胜对手。当时胡沛泉在上海已经获得三段称号,所以此时过旭初大致也有三段水平。
过旭初对年轻棋手十分关心。我国棋圣聂卫平9岁时便成了过旭初的入室弟子,直到14岁的六年间,过旭初从让六子开始,先后和他下了一千多局棋,聂卫平曾在他的著作中写道:"我现在下棋的细腻作风就是那时从过旭初先生那里学来的。"
1966年文革开始,过旭初被停发工资,生活一度十分困难,但他从不悲观。至1976年拨乱反正,过旭初正式退休,和补发了所欠的工资。
1980年北京棋院成立,过旭初被聘请位顾问。1987年,过旭初被聘请为北京文史馆官员。
1991年10月过旭初感觉体力不支,被送至医院。1992年1月25日病逝于北京。
过旭初著有《围棋布局要则》、《围棋名谱精选》、《沧桑谱》等书,受到广大围棋爱好者的欢迎,
过旭初除了围棋外,对书画、诗文方面也颇为爱好。其后有子过常德写有《我的父亲过旭初》一文。现存过旭初棋谱30局,传闻棋谱1局,过旭初13胜17负1不明。胜率 41.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49 | 只看该作者
   雷葆申
雷葆申(1904—? )名业佑,广西全县人。棋手雷永锡之弟,雷溥华的哥哥。其父亲雷祖迪是清朝进士。雷葆申则随父亲久居北京。
雷葆申棋风是投子切实,素以占空为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雷姓兄弟皆成国手。当时成为汪云峰的劲敌之一。
1927年,井上孝平五段访问我国,雷葆申被让二子与其对局。大致推测当时两个人棋份是井上让雷葆申定二,则23岁的雷葆申就有专业初段的水平。
1941年,新民报举办了稷园围棋大会,雷葆申与崔云趾、金亚贤、邵继廉的均分先,证明此时雷葆申的实力在北京棋界是属于一流的。之后,雷葆申与邵继廉、崔云趾、李耀东、金亚贤等人有过很多对局。大家互有胜负。
1950年时,过惕生来到北京。雷葆申和过惕生下了5局,过惕生胜了4局。每局均是雷葆申执黑。如此推测是过惕生让雷葆申先。当时过惕生大致有强三段的实力,如此推测雷葆申此时大致是初段至二段的水平。
1951年,雷葆申参加了北京举行的升段赛,具体的成绩不详。但是和金亚贤、崔云趾、汪振雄、过惕生都是分先。而当时过惕生和金亚贤都是三段,所以推测雷葆申也有三段的水平,只是可能是对过惕生先生的时候,有些吃力。
1952年,北京棋社成立,雷葆申被聘为棋社指导员。
1954年,刘棣怀来到北京,雷葆申还中盘击败过他。估计巅峰时期雷葆申是有三段水平的。之后笔者就没有雷葆申的消息了。目前发现雷葆申棋谱19局,传闻对局3局,雷葆申10胜11负1不明,胜率4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50 | 只看该作者
丁公敏
丁公敏(1905-1931)江苏吴江人。毕业与上海大同大学,但功课不好。下棋有很好的悟性,所以就专心于此。
丁公敏初被老辈棋手让子,不久后就开始分庭抗礼,后有出蓝之称。
丁公敏的实力还是不错的,曾经和魏海鸿有一时瑜、亮之誉。1926年他执白对战吴祥麟,吴的当时实力有初段水平,推测当时丁公敏亦如此。同年丁公敏和吴祥麟、王子晏等还下了一局联棋。
目前只发现丁公敏两局棋谱,均没有胜负记录。胜率为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50 | 只看该作者
雷溥华
雷溥华(1905—1968),字业祜,广西全县人。久居北京。
下图是雷溥华的照片,前排左边的是聂卫平,右边的聂继波。


1928年雷溥华常与吴清源对局,互有胜负。当时吴清源大致有三段水平,所
以当时雷溥华也应如此。
1934年,吴清源五段回国,让雷溥华先,五段让先当然是三段水平。
1942年,濑越宪作访华,承认雷溥华为四段水平。但是中年后雷溥华的身体
不是很好,一度皈依佛教,对局逐渐减少。
建国后雷溥华从事围棋指导工作,是聂卫平九段的启蒙老师之一。
1965年雷溥华让年轻的高旭光三子和程晓流二子。目前发现雷溥华的棋谱12局,雷溥华5胜6负1不明,胜率4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54 | 只看该作者
●雷溥华     ○吴清源
推测分先      共177着
黑中盘胜   
弈于1928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24-3-28 08:57 编辑


                    过惕生
过惕生(1907年2月12日-1989年12月8日上午),名年。安徽省歙县人。著名古代棋手过百龄的后裔。本文多处引用程晓流先生所写的《一代大师过惕生》一文。
下图是过惕生的照片,时1936年

过惕生7岁学棋,三、四年过去后小有弈名。
17岁时,过惕生击败了歙县老将许甫廷,还击败了他 “青出于蓝胜于蓝” 的儿子许石秋。
19岁时,过惕生在父母的命令下成亲。这年的秋天,在上海的哥哥过旭初给他来信,叫他来上海,于是过惕生就出发去了上海。到上海后,过惕生执黑击败了吴祥麟,从而一战成名。由于没有见过此局,推测当时是吴祥麟让过惕生先,当时吴祥麟大致有1级水平,而过惕生也就是2级水平。
1927年2月,20岁的过惕生来到了北京,和段祺瑞对局。段祺瑞让过惕生三子。当时棋手为了生计,时常和达官权贵对局,还不能取胜让对方生气。棋手郭同甫就是因此激怒了权贵,从而被迫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城市。
同年4月,过惕生拜访顾水如,并提出和顾水如对弈。顾水如一时谨慎,让当时年仅13岁的吴清源过惕生对局。并让吴清源让二子过惕生对局。过惕生开始有些大意,但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半子之差获得胜利。当时吴清源还要被顾水如让先,大致有专业初段的实力,被让二子的过惕生,也大致有1级至2级的实力。过惕生自知虽胜亦无光彩,又在北京逗留一个月就返回上海了。
7月,过旭初和过惕生两兄弟离开上海去外地开展围棋活动。但是到了武汉,汪精卫在汉口发动反革命政变,两人只好回来。
1928年夏,21岁的过惕生开办南华弈社,自任社长。一年下来,所得仅能解决温饱。
1929年秋天,22岁的过惕生接到武汉铁路局局长方智颖的信件,特聘过惕生共商围棋大计。然后在方智颖的支持下,中华围棋研究社成立。不过数月之后,政局变幻,围棋社不得不解散。过惕生再度回到上海。
1931年,魏海鸿邀请24岁的过惕生再度来武汉开展围棋活动。但到了武汉,棋室门庭冷落,过惕生全凭借对围棋的热爱,苦苦支撑了两年。
1933年5月,26岁的过惕生和顾水如合作,一同成立上海棋社。1936年,在北京过氏兄弟成立北平围棋社。
1937年4月,30岁的过惕生和刘棣怀对局,被让先二先,结果过惕生仍然落败。5月过惕生和顾水如对弈,推测也是让过惕生先二先。当时顾水如和刘棣怀都有三段的实力,三段让先二是1级水平,证明当时的过惕生的实力还没有至佳境。
不久后七七事变开始,过氏兄弟九死一生从北京逃至江西。不久,“中国围棋总会江西分会”成立,过惕生担任了分会指导员。这之后他每天唯一的作为,就是无休止地陪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下棋。为了生计也只能如此。
但过惕生是的棋艺没有荒废,而是在顾水如的帮助下稳步向前,到了1947年,40岁的过惕生再度和顾水如对局,此局应是顾水如让过惕生先相先,双方弈和。被四段让先相先,应当有三段的实力。
1948年10月17日, 41岁的过惕生和51的刘棣怀进行第一次升降六番棋,由刘棣怀让过惕生先相先,赛前约定,只要一方稍微领先,两人的棋份旋即改变。结果过惕生3胜2负1和,晋升至和刘棣怀分先。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局稍微稳定,42岁的过惕生和52的刘棣怀进行第二次升降六番棋。这次双方互先。过惕生一上来就三连胜,再胜一局,或是和棋,双方棋份就会改变。不过,刘棣怀在关键时刻显示了他的“杀熟”绝技,还了一个三连胜,这样双方没有发生升降。
同年12月18日,过惕生和刘棣怀进行了互先升降十番棋。前两局双方互有胜负。接着刘棣怀接管了比赛,四连胜将过惕生打回至先相先。后面四局先相先,过惕生以3胜1负结束了此次十番棋。虽然番棋失利,过惕生实力也让得到了大多数棋手的认可。
1950年6月,43岁的过惕生来到了北京,协商建立北京棋社的事情。12月和北京当时最高手之一金亚贤进行分先十局赛。过惕生先胜两局,然后连负两局,然后再胜两局。后面十局赛是否进行就不得而知了。
1951年初,44岁的过惕生返回上海,4月过惕生开始段位测试,结果在三段测试棋中胜出,获得三段称号。然后上海开始第一次升段赛,过惕生下了几局,因为商量北京棋社事宜,过惕生返回北京。6月,在北京过惕生见到了陈毅陈老总,并与之对局。
8月底,北京举办了围、象棋捐献比赛,也叫抗美援朝捐献比赛。比赛除了北京本地棋手外,还邀请不少上海、天津棋手参加,甚至还邀请了远在桂林的汪振雄。经过了两次预赛,最终过惕生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1952年4月,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聘请45岁的过惕生担任辅导员。他们的工资由文化部发给,每人每月64元。这样过惕生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能安心研究棋艺。从此棋界开始“南刘北过”时代。
1953年,过惕生的原配去世,经人介绍,过惕生与肖淑清结婚。
1954年,刘棣怀北游至京,在北京40余天,与47岁的过惕生分先对战了4局。刘、过两先生2胜2负,平分秋色。
1956年12月,北京举办全国棋类锦标赛。围棋作为表演项目只有六人参加。结果49岁的过惕生全胜获得了冠军,刘棣怀为亚军。
1957年,围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比赛分为四个赛区,50岁的过惕生被分到沈阳赛区。虽然是全国比赛,但当时沈阳赛区参加者仅有五人,可见当时围棋项目的窘境。过惕生全胜晋级决赛阶段。
决赛在上海举行,有九人参加。第一轮过惕生击败刘炳文之后,第二轮轮空。这轮刘棣怀“意外”的负于陈嘉谋。前八轮过惕生全胜,此时对他有夺冠威胁的刘棣怀和陈嘉谋均负两局,第九轮前过惕生实际上已经夺得冠军,虽然最后负于老对手刘棣怀,但已无关大局。
1958年全国比赛仍然分为四个赛区,51岁的过惕生被分在天津赛区。整个赛区只有围棋棋手7人。过惕生在比赛中负于庞凤元,获得第二。但也晋级到了最后的决赛阶段中。
决赛在广东举行。仍然有九人参赛。过惕生的最要对手仍然是刘棣怀,但刘棣怀第一轮负王幼宸。过惕生则是六连胜,一直领先。第八轮,王幼宸击败了过惕生。最后一轮,刘棣怀击败过惕生,夺得了全国冠军,过惕生获得第三。
1959年3月,黄永吉来到北京,和过惕生作友谊比赛,结果52岁的过惕生负于黄永吉。
9月,全运会在北京开始,过老被分在预赛的第三组,最后以全胜的成绩晋级最后的决赛。决赛由8人进行争夺。第五轮暂列前谋的过惕生和刘棣怀狭路相逢,刘棣怀获胜。最终刘棣怀再次获得冠军,而过惕生屈居第二。
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北京,过惕生上场两次,但不敌坂田荣男和濑川良雄。
1960年,新一代的围棋棋手开始崛起,63岁的南刘和53岁北过的统治力都有所松动。加上比赛采取了16轮的大循环比赛,这个对当时有一定年龄的两人都是一次大的挑战。前四轮皆胜的过老,在第五轮负于黄永吉,遭遇到首败。第八轮过老不敌年轻的陈祖德。好在第10轮终于击败了老对手刘棣怀。最终因为输了4局,所以仅获第四名。
1961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54岁的过惕生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业余四大天王之一菊池康郎。最终在第四轮时,过惕生成功的击败了对手,拿到了难得的一胜。但当时中国队整体的战绩不佳,培养围棋新人,迫在眉睫。
1962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我国,55岁的过惕生击败了吉田晃、竹原金太郎两位棋手。
同年11月,过老参加了全国比赛。由于年轻棋手的成长,过老并不是这次冠军的热门人选。这次比赛过惕生被分在第一组小组。首轮获胜后,第二轮对陈锡明。赛前规定,比赛采取黑方贴2¼子的规则,但如果黑棋收后,则需要再多贴半目给白棋。所以终局时执黑的过惕生坚决不在大空中补棋,最后陈锡明在黑棋大空中没有出棋,没有办法白棋小负,最后过老以小组第二晋级到最后决赛当中。
决赛当中,开局过老即四连胜,第五轮对战棋界新星陈祖德,过老再胜。前七轮连胜之后,第八轮不敌吴淞笙。但后面仍旧全胜,最后一轮,过惕生对战的是老对手刘棣怀,此局也标志“南刘北过”时代彻底的结束。最终过惕生获胜,并获得全国冠军。
1963年,56岁的过惕生发现聂卫平兄弟下的不错,并开始悉心教导。同年日本代表团访问我国,过老负于杉内雅男九段。
1964年2月,国家体委授予过老五段称号,这是当时最高的段位。之后57岁的过惕生转入北京棋队任教练。北京的整整一代棋手,吴玉林、程晓流、谭炎午、常振明、张书泰等人,当年都曾聆听过这位棋坛前辈的谆谆教诲。
1980年,过老任北京棋院副院长。1989年,因病过老在北京去世去世。
目前发现过老棋谱139局,传闻对局29局,过老88胜69负6和3打挂1不明。胜率52.30%。过老是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最强围棋手之一,也是我国围棋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人物之一,其名应该更久远的传播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57 | 只看该作者
●过惕生     ○陈祖德
分先黑贴2¼子    共151着
黑中盘胜   
1962年11月25日弈于安徽合肥
1962年棋艺锦标赛第五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9:00 | 只看该作者

       余孝曾

余孝曾(?—1940),温州人,棋手余冠周之子。
余孝曾读书于大夏大学,在校便有盛名。为“大夏四杰”之冠(其余三杰为陈嘉谋、吕濬、周传谔)。余冠周棋风稳健,孝曾更加精悍,惜不永年,逝世时仅三十余岁。
1936年,余孝曾有王幼宸分先对局,当时王幼宸有三段实力,考虑到这局余孝曾输的比较多,所以推测余孝曾有二段的实力。
1937年,余孝曾被顾水如让二子,推测这是双方棋份在先二左右。顾水如当时是三段,三段让先二,水平是1级左右。然而当时的顾水如虽然是三段,实有四段的水平,综合考虑,余孝曾当在初段至二段之间。
目前发现余孝曾的棋谱为8局,余孝曾3胜5负,胜率3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9:00 | 只看该作者
张恒甫
张恒甫(?-1989),年龄要比著名棋史家徐润周要小,徐润周出生于1899年,大致可以推测张的生年。张恒甫早年居住上海。后与刘棣怀、冯震并称为“西南三杰”。
下图是黄水生和张恒甫,但不知哪位是张恒甫。

张恒甫家有恒产,借此广通声气。他的活动分为两方面,一是办理棋会,一是编辑谱录。棋会的名称为“豳风社”,时将局谱送刊登在报纸当中。
他的很多棋从实战中来。青年时常和顾水如、刘棣怀、魏海鸿等对局,与刘棣怀的对局最多。30年代在上海棋界称名。棋力较顾水如,刘棣怀等约差一先,
1934年,吴清源五段返回国内,让张恒甫三子。被五段让三子当有1级的实力。
1935年,魏海鸿让张恒甫先,当时魏海鸿的实力接近三段,由此判断此时张恒甫具备了初段的水平。
1951年11月至12月,胡沛泉和张恒甫进行分先升降十番棋。此前胡沛泉和张恒甫进行过数次非正式的对局,这次为了确认双方的棋力,从而开始了升降十番棋。胡沛泉当时通过大比赛已经晋升至三段,水平和自身的年龄优势使得在第六局时,胡沛泉将张恒甫降级成先相先。第七局胡沛泉也胜。此后张恒甫要离开上海,番棋的最后三局是否继续进行了,就无从查找了。
1952年初,张恒甫由上海到了香港,然后再从香港去了台湾。从此定居台湾。
1952年4月,张恒甫和年幼的林海峰相遇,让五子以半子之差负于林海峰。
1958年,林海峰从日本返回台湾省亲,当时已经四段的他,在和其他棋手下棋全胜,仅仅负于张恒甫,可见张恒甫的实力。
60年代,张恒甫参加了台湾、日本、韩国三地区围棋交流赛,在赛上和日本业余四大天王原田实有过交手,不知最后的胜负结果。
1989年,张恒甫病逝于台北。张恒甫巅峰时应有三段水平。时当是台湾地区四大强手之一。目前张恒甫对局为19局, 7胜10负1和1不明,胜率36.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9:02 | 只看该作者
●张恒甫       ○林海峰
棋份不详       共147着
黑中盘胜  
1958年弈于台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9:03 | 只看该作者
吴浣
吴浣(1911—?)字涤生,福建闽侯人。吴先生之兄。到日本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
下图左边是吴浣,右边是吴清源。时在1928年。

1928年时,在国内,吴浣下了两局联棋,两局皆负。
    40年代,吴浣在上海等地交流棋艺。1942年濑越宪作访问我国,吴浣和仲田见三段分先进行对局。结果仲田见获胜。当时给吴浣的段位就是三段。
后来,吴浣去了台湾,和周传谔、张恒甫、黄水生并称台湾省四强。60年代,吴浣也参加了台湾、日本、韩国三地区围棋交流赛,棋谱刊登在当年的围棋俱乐部中。
目前发现吴浣棋谱2局,传闻棋谱1局,共3局,吴浣皆负。胜率为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9:04 | 只看该作者
  吴清源
吴清源(1914年6月12日—2014年11月30日)名泉。福建闽侯人。幼年居北京,吴家的长子名浣(字涤生)、次子名炎(字景略),吴清源是第三子。在吴清源之后吴家又有一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出生。不过那个弟弟和第三、四个妹妹都很早便夭折了。最后吴清源三个成年的妹妹,按大小顺序来排,有清仪、清瑛(兰)、清桦三个妹妹。
下图是吴清源照片,时间在1926年


4岁时,也就是1915年,吴清源与二位兄长一起被按在书桌前,从早到晚,每天勤学苦读。父亲吴毅对他们的教育非常严厉,若是每天叫背的书背不下来,手就会挨板子打。虽然吴清源最年幼,可是读书的份量与二兄长毫无两样,这样持续到吴清源七岁半为止。
1922年,吴毅开始教吴清源和他的两个哥哥学棋。吴毅曾留学日本,有业余3段的水平。吴毅首先教了些围棋规则,然后让兄弟三人每天摆棋书中的棋谱。吴清源对于围棋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是摆过一次的定式,再复杂也能记住。吴清源每天从早上九点起开始摆棋谱,直摆到夜里十二点左右。吴毅起初既让吴清源看中国的对局谱,后来订购了日本的《围棋新报》的合订本。合订本是相当沉重的书,因为吴清源每天只手擎书摆棋谱,所以,左右两手支撑重量最吃力的中指,现在仍然是弯曲着的。通过如此苦练,学棋1年半左右的吴清源就能和吴毅平摆。              
1924年,吴毅开始带吴清源兄弟三人到当时海丰轩去下棋。后来遇到了顾水如,当时吴清源被让五子。虽然吴清源失利,但顾水如慧眼识珠,开始指点吴清源的棋艺。顾水如在1924年大致有初段至二段的水平。此时被顾让五子,吴清源有4级至5级的水平。
1925年,吴毅去世。吴毅去世前的前几天,将吴清源三兄弟召集至病榻前,吩咐将遗物分赠给他们。给长子以习字用的拓本,给次子以小说,给吴清源以围棋棋谱。后来,吴浣作了官,吴炎成了文学家,吴清源成了棋士。所以,吴家兄弟三人都完成了吴毅的期待。
吴毅去世后,吴清源家一度想让他放弃围棋,这时,段棋瑞在北京当上了临时政府的大总统。他非常喜欢下棋,而且自尊心很强,别人都不敢赢他。于是和吴清源下棋,还要让吴清源二子。只有11、2岁的吴清源不知应该让段棋瑞赢,终于将盘上的白棋大部都吃掉了。段棋瑞局后拂袖而去,一整天再没露面。但是每月还照例发放给吴清源一百元的费用,这样,支持了吴清源继续学习围棋。

1926年,段祺瑞下台。吴清源没有了收入来源,就参加各种棋会。获得大批奖品,从此名动整个京城。
当时有个日本人俱乐部,也想试试这个吴清源到底有多厉害,于是找到了一个有职业初段左右棋力的人和吴清源对局。对局是吴清源先行,推测是初段让吴清源先,初段让先大致是1至2级的实力。此局吴清源在布局时上了当,几乎要全盘崩溃。不过,中盘以后,吃掉了对方近四十目左右的棋,终于获得了六目的胜利。这时,观众中有一位先生名叫山崎有民,他将“北京有个围棋天才少年”的事情,告诉了獭越宪作先生。为后来吴清源赴日留学埋下了伏笔。
同年夏天,岩本熏六段、小杉丁四段一行来北京访问。吴清源被岩本熏让三子下了两局全胜,让二子一局岩本胜二目。吴清源被小杉丁让二子一局胜。也就是说当时岩本在让吴清源三二三,小杉应该是让吴清源定二,这样12岁的吴清源是1级的棋份,距1924年去海丰轩下棋,吴清源进步了三至四子。
1927年,13岁的吴清源又经历了一年的磨砺,水平突飞猛进。执白击败了刘棣怀。刘棣怀当时的实力在二段至三段之间,能执白获胜,吴清源比1926年又进步了二子左右。
同年10月,井上孝平五段来到北京访问。先开始让吴清源定二,五段能让定二已经是承认吴清源为初段水平,但是下了两局,井上孝平自知不敌,改成让先,这下等于承认吴先生是三段水平。当时,四段以上的职业棋士能允许对方先手开局的几乎没有。所以,那真是非同小可的决断。井上和吴清源让先的第一局行至百余手,井上就宣布打挂,第二局吴清源中盘获胜,使得井上倍感压力,最后一局拼命击败吴清源才保住颜面。井上五段回日本后,称吴清源有“胜过传闻之才能”。
1928年元月,吴清源执黑和执白两胜刘棣怀,其他如金芝亭、王幼宸、雷溥华等都纷纷负吴清源先生,此时吴先生水平已经完全具备强三段的水平,成为国内第一人。
同年九月,桥本宇太郎四段带着测试吴清源的目的访问我国。让吴先生先,对局两局,吴先生均堂堂正正的获胜。10月吴清源东渡日本,在日本下了三局测试棋成为了三段,实际上至少吴先生有四段的实力。
前排左起吴清源、桥本宇太郎。站立着左起山崎有民、山崎有民的妻子、吴清源的义父杨子安。

1929年,吴清源在《时事新报》主办的擂台赛中首次与木谷实相遇,开创了"模仿棋"的先例。
1930年,吴清源晋升四段,并在这一年成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士,开始参加日本棋院的一年中春秋两度的大手合。
1931年,吴清源参加东京时事新闻社发起的棋赛。比赛采取单淘汰制。清源连战皆捷,十八名棋手都败在他手下。时事新闻社连续刊登他的对局约半年多。他连胜的声威引起日本棋界的注目。
1933年,吴清源十九岁,升为五段。这年读卖新闻社发起优秀选手选拔赛,清源在选拔赛中连胜劲敌木谷实和桥本宇太郎,取得与当世第一高手名人秀哉决最后胜负的权利。在这局棋中,清源当然执黑先行。他起手使用了"三三、星、天元"的布局。这一创新的走法轰动了日本棋界。但是,本因坊秀哉本人知道清源的实力,没有轻敌,期间只得多次宣告暂停,回家与他的弟子们共同研究如何应付。因此,这局棋延长到1934年1月29日才结束,下了三个月。在这期间,清源同时要参加秋季比赛和新闻社主办的比赛等十一局棋。结果秀哉以两目取胜。虽然吴清源落败,但实力得到了广大棋手的认可。此局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局。

1934年5月吴清源和木谷实一行来到中国访问。先去了上海。然后。6月3日去了无锡,吴清源让无锡棋社的社长薛汇东三子,还下了局联棋。然后去了青岛。然后是大连。7月10日到达长春。然后去了伪满皇宫,和木谷实在溥仪面前下棋。
1935年10月,吴清源突然返回天津,成为红 会的教徒。期间和溥仪的堂兄溥仲业下过棋。11月返回日本。
下图是1935年吴清源在天津照片


1939年,吴清源晋升七段。开始了与日本棋手的十番棋对局,也正式开启了吴清源时代。
1942年10月,吴清源再度访华,此时的吴清源已经是八段了。此次吴清源让邵继廉和金亚贤各二子,均获胜。10月11日,吴清源让王幼宸二子,但未能结束而打挂。
1950年2月,由日本棋院授予九段。至1956年,这是吴清源的时代,吴清源用十番棋将所有日本棋手全部降级至先相先,或是定先。
1957年后又获得日本第一、三期最强决定战第一名。1961年后,应发生车祸,留有后遗症,从此退出各项重大比赛。
1984年吴清源引退。众口一词,“炎黄棋圣”,实至名归。晚年吴清源也没有离开围棋,将自己对围棋的心得著录成书。
2014年,吴清源先生去世,享年百岁。他创造的定式、研究的布局和各种围棋理念,很长一段时间被棋界奉为圭臬。他的围棋之名应该亘古生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30 19:09 , Processed in 0.138292 second(s), 17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