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飞扬围棋网-->文章故事-->日本争棋故事 |
丈和与幻庵之间的阴谋战 在那次有名的“松平家的棋会”上,因彻赛中吐血了。关于这件 事,简而言之就是: “十二世本因坊丈和同十一世井上幻庵因硕争夺名人棋所,结果 丈和获胜成了名人。极为恼火的幻庵为了把丈和拉下来,等待着时机。 在朝臣松平周防守主办的棋会上,幻庵让其弟子赤星因彻与丈和对局。 然而,因彻一败涂地,吐血身亡。” 刚才写道“两人相争,丈和获胜”,其实他们俩一盘棋都没下过。 互相欺骗,唇枪舌剑,丈和算计技高一筹。这是前所未有的欺骗战, 可以说这给围棋历史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在叙述阴谋战之前,先把有关的出场人物情况介绍一下。段位和 年龄都是文政10年(1827年)的状况: 本因坊丈和 (八段 41岁) 林元美 (七段 50岁)丈和派(元美是本因坊门下出师) 安井知得仙知(八段 52岁)中立 安井幻庵因硕(七段 30岁) 服部因淑 (七段 67岁)因硕派(因淑是幻庵的养父) 仙知年事已高,没有要当名人的想法,丈和便是第一候选人。故 事就从二号人选幻庵因硕想升八段讲起。 文政10年11月,因硕的养父因淑去拜访本因坊家,首先向丈和施 展骗术:“我已年老,不中用了。然而,丈和先生正当壮年,又是八 段,将来名人棋所非君莫属。可是,您的名人问题一旦被提出来,就 算林家的元美先生出师贵门无疑是赞成的,但安井家的仙知先生会以 自己一贯坚持的理想主义为借口,肯定是反对的。这样的话呢,关键 就在我们父子身上了。怎么样!我们助你一臂之力,必要的时候会将 仙知先生制服。反过来呢,您同意让因硕升为八段吗?” 丈和不会轻易上圈套,含糊地答道:“是吗?可以吧。” 他想先静观因硕派的动向,了解仙知的打算。到了翌年 2月,因 淑果真去请求仙知同意因硕升段。 “那不行!因硕君刚升到七段,这之后还没有下过一盘棋。他还 年轻,我想看他下个十来盘棋,根据结果再考虑成否。” 因淑早就等着这句话,立即拿出一张状纸。 “那么,请在这里签字吧。我想您总是会反对的,所以准备了您 与因硕争棋的申请书,我马上就把它交给官府。” 仙知骤然变色道:“没有叫你们写争棋申请书!如要争棋理应由 我提出来,请将其收回吧。” 会面不欢而散,因淑变朝丈和住所走去。因淑老人实在太忙碌啦! “仙知先生不同意,现在要他与因硕进行争棋比赛。那么,丈和 先生对因硕的升段没有异议吧。虽曾得到一次许诺,但我还想进一步 确认一下。” 这回轮到丈和作戏了。现在已弄清仙知与因硕有矛盾,作为因硕 方面来说,仙知成为对头是极为不妙的。元丈、知得被人们相提并论, 人格高尚的知得仙知享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我要尽量避免卷入冲突之 中,袖手旁观仙知和因硕的争棋才是上策。 “您说要确认,但这么着急就差矣。我想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 丈和随便就把因淑打发了回去,叫佣人把林元美唤来。元美同样 是元丈门下的师兄弟,智慧超人。他们共商今后的对策,元美这样提 议道:“首先要搞清楚因硕的真实意图。在他门下我有一个关系很好 的人,将这家伙收买过来,让其去试探因硕的想法。” 不久便得到了回报:“因硕同仙知弈争棋是为了锻炼棋艺,同时 考虑到高龄的仙知也许会在赛中死去,那时就把矛头对准丈和,一鼓 作气地夺取名人棋所。” 因硕的意图在于名人棋所,事不宜迟!丈和要赶在仙知与因硕争 棋之前,正面向仙知提出允许其升格为名人的请求,元美约定将不遗 余力地协助丈和,两人达成了密约:“事成之后,让元美升为八段。” 这时,善良的仙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艺道至上作为自己的信 条,认为名人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人品和棋艺均出类拔萃的棋手, 经过推荐自然地产生。因硕要仙知赛争棋,而丈和又要他认可名人棋 所。《坐隐谈丛》描写仙知当时的情形时叙道:“真有让人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的感觉啊!” 的确,那时真想使自己变成聋子就好啦! 因硕探得仙知已经左右为难,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在与仙 知会面时说道:“丈和就任名人棋所还为时过早。关于这一点,我也 和先生持同样看法。然而,如果反对的话,丈和必定要求争棋一决雌 雄。那时,由于没有别的八段棋手,先生必然要与其兵戎相见。您年 事已高,如再下争棋也许会缩短天寿的。先生,就按我早就请求的那 样,允许我晋升八段怎样?我将接受争棋挑战,定要把丈和击败。” 因硕平时熟读孙子兵法,自命为军事家,曾夸说自己是走错了路 才来当棋手的。温厚的仙知被他喋喋不休的游说所打动,一下子便上 了圈套。仙知作为共诉人,因硕不战即升为八段了。 几天后,各派掌门人云集仙知住所,讨论丈和的棋所问题。仙知 长老首先开口道:“各位都知道,丈和先生提出希望大家推举他为名 人棋所,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然而,丈和先生大概不会同意吧。 那么,我想提个建议,让新近晋升八段的因硕先生进行争棋角逐,不 知意下如何?” 行,就这么办!--本来应该有人答应的。但是,因硕却不动声 色。因淑站出来道: “不不,因硕是八段的新兵。如要争棋,还得请元老仙知先生出 山吧。” 因硕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当仙知明白遭到了算计时,顿感眼前 一片漆黑,情不自禁地大声叫道: “我懂了,我来下争棋!” 丈和、因硕这些卑鄙的家伙!象这种人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登上神 圣棋所宝座的。这次争棋,我就是去冥府送礼也是可以的! 仙知以鼓励同行的名义提出争棋的申请,官员崛大和守批准了这 个要求。 丈和成为名人棋所 因硕在这次尔虞我诈战中裁定先得胜利。起初应由仙知与因硕对 阵,但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仙知同丈和较量,因硕却坐到观众席上去了。 就象三人单淘汰赛,因硕抽签先轮空一样。让他们拼斗,最后只需将 其胜者打垮就行了。 然而,因硕策略的成功到此而已。被搞得神情恍惚的仙知损害了 健康而卧床不起。争棋迟迟不见开战,再加上官府命令崛大和守转任 他处,不久,松平伊豆守主持寺院管理;紧接着又任命土屋相模守等 等,混乱局面持续不断,甚至连争棋的具体日期都未定下来。文政12 年 4月来临了。 事态毫无进展,因硕着急了,丈和同样也着急。然而,巧妙地利 用这种焦躁情绪,正是丈和老谋深算的地方,他神不知鬼不觉地私下 和因硕会面,提出了双方和解的条件。 “照此下去不会解决问题。就算争棋现在开始,也要再过很久才 能有结果。与其这样自寻烦恼,还不如组成共同战线,你看如何?我 想,这些条件不知可否....” 1、 抛弃成见,因硕赞成并协助丈和就位名人; 2、 丈和担任棋所六年后让位因硕继承其职。届时,井上家应拿 出酬金二百两赠送给本因坊家。 以上这两项是不能留下书面证明的。因为,名人棋所是幕府才有 决定权的公职,私人擅自处理是违法行为,如果被人发现证文将导致 严重后果,因此-- 3、 为了防止撕毁上述约定,互相把自己的儿子交出作为人质。 此话不错嘛--因硕想着,我现在才30岁刚出头,等上六年不算 回事,而且,二百两如能换到名人棋所是很便宜的。好!就答应他吧。 “承蒙同意,我表示感谢。那么就请年根据上述第一条,马上给 官府写一封赞成我当棋所意思的书面申请吧。” 没有理由拒绝,因硕便写道:“据史书记载,井上和本因坊两家 从前关系亲密,我与现本因坊(丈和)从幼年时起就在一块下过很多 训练棋。本因坊为人正派,在同行中成绩很好。因此,请按照他本人 的意愿,让他再晋升一级吧!” 丈和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写这份书面申请,只要得到这张纸,因硕 已经成了无用之人。因硕按约定前来交换人质,丈和当然不会理睬。 把仙知气得发晕的因硕,这回他自己也被人气晕了。因硕理所当然要 提出与丈和争棋的要求。 这场阴谋战达到了高潮,即将降下剧终的帷幕。 当官府询问丈和是否同因硕较量时,丈和取出了那份书面申请, 答道:“写出这种书面申请的人还要提出争棋,这是情理不通的。如 果长官批准争棋,这似乎等于默许因硕撒谎吧。” 然而,因硕也殊死相争。他叫喊着要争棋、争棋。那张可怕的面 孔令人毛骨悚然。 官员终于畏缩了,忙把仙知传来征求意见。 “这两三年,我想看看因硕的棋。如果觉得他有资格,就让他与 丈和在对等条件下决一雌雄。” 这个意见被采纳,并决定由仙知全权处理此事。丈和和因硕都写 了服从决定的保证书,这场极其稀奇古怪的闹剧终于收场了。 帷幕落下,演员们离开了舞台,棋界安静了下来。假如时间这样 悄然逝去,丈和和因硕堂堂正正地争棋相见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松 平家棋会,也不会让因彻失去年青宝贵的生命。 棋界的寂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天保 2年(1831年) 3月,寺院长 官土屋相模守突然、并且单方面地发表任命丈和为名人棋所的决定。 仙知和因硕等人惊闻此讯,急忙提出异议,可是-- “这是将军旨意。” 动议遭到驳回,不予理睬。
松平家的棋会 丈和的名人棋所完全是林元美努力的结果。元美出身水户德川家, 倍受隐居的翠翁公宠爱,而且,寺院长官相模守也出身于水户家,其 中的机关不用再说明了吧。 翠翁公对元美说道:“丈和只要当上棋所,你就能升八段对吧? 那样很好,你去告诉相模守好了。” 借助水户家的影响力,丈和才得以升为名人的。 极度懊丧的因硕把手伸到了丈和摸不着的地方。与剑王柳生的“ 剑术表演”一样,名人棋所也是专供将军观赏棋道的“技艺表演”, 因此,棋所被免除了包括御城棋赛在内的一切正式对局。要想打败不 参战的对手是不可能的,但并非就无计可施--“嗜好棋”是一种手 段。丈和不得不下的嗜好棋!因硕耐心地等待着这个机会的来临。 在此让另一人登台吧-他是朝臣松平周防守的家臣,担任总管的 冈田赖母。此人酷爱围棋,曾跟着仙知学棋而达到二段水平,与因硕 有些交往。赖母经常出入安井家,当然知道丈和与因硕之间的纠葛, 其内心很不欣赏丈和。赖母同情因硕,可能的话想助他一臂之力。时 值天保 6年,周防守向君主辞去朝臣职务,过上了隐居生活。 “这是个好机会!”赖母心生一计。 周防守也十分喜好围棋,在他升任朝臣前七年中曾担任寺院长官, 就是在做了朝臣之后,他也关心着棋界动态,是棋界的大恩人。为了 纪念周防守退役,举行一次集中知名棋手的棋会活动是很自然的事情, 受邀请的棋手没有拒绝参加的理由。无论丈和愿不愿意,都要把他拖 出来与井上家的代表选手交战。 因硕听到赖母的计划后,高兴得欢呼雀跃。自己是掌门人,虽然 不能在嗜好棋中与丈和交手,但在门下学生中有一位叫赤星因彻的秘 藏弟子。干劲十足的因彻一定会替我打倒丈和的。 有一天,因硕测试了因彻的技艺,他授定先与因彻下了四盘,结 果因彻获得全胜。因硕自负地认为自己的棋艺绝不在丈和之下,就安 心地把野心寄托在因彻身上。虽说是纪念棋,但因彻七段如果击败丈 和名人,必将引起骚动。 “丈和如顶不住七段的定先,他就没有名人的资格。” 只要向官府声明这一点,弄得好的话就可以让丈和退位,即便差 一些也能够导致争棋。 赖母筹划着并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天保 6年 7月19日,棋手们 接二连三地到达了位于西丸下的松平家罩棚席上。 势不可挡 当天除了丈和与因彻的对局外,还有因硕同安井俊哲、仙知同林 柏荣、元美同服部雄节,以及宫重丈策同阪口虎次郎五盘棋。十位高 段棋手排成一行,看起来的确是非常壮观的景象,然而,大家都在注 视着因彻向丈和挑战的那一盘,别的人只不过是让丈和出场的诱饵罢 了。 这盘棋一天是下不完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共花了四天 才弈完。 第一日( 7月19日)弈了59手棋。因彻英勇善战,形势略占上风。 封盘后,两人都拼命地研究。 《坐隐谈丛》记述道:“中途封盘后,因彻独自一人面对着孤灯, 不知不觉思考到了拂晓时分。犹如飘舟墨江里,不觉棋局似星夷。” 丈和也把自己关在房里,只是到时间让家人送来一点稀饭。据说 他非常入神,竟忘了去方便一下,醒来时下半身已经潮湿了。 第二日( 7月31日)弈到99手。 这天,丈和走出有名的“三妙手”:白68、70、78这三步棋。由 于这几手使形势得以挽回,丈和的愁眉终于舒展了。另一方面,从因 彻的招法变化可以察觉出他的病情在进一步加剧。无疑,他患了肺结 核病。 第三日( 8月24日)弈到第 172手。 请各位注意,封盘的手数是个偶数。白棋落子后,轮黑走棋时封 盘,这是没有先例的。在封手(一日不能终局时,把最后一着写在纸 上封起来,次日启封,继续对局;最后封起来的那一着叫封手)制度 出现之前,轮白旗下时才封盘是流传下来的习惯,这是上位者的特权。 丈和果敢地放弃这个特权,在轮因彻下棋时暂停了比赛。这是因为- “胜败已经决定。该他下时封盘,让他在家里无论怎么跟因硕讨 论都可以。” 丈和无疑发表了必胜的宣言。 第四日( 8月27日)弈到第 246手。 丈和势不可挡的铁腕毫不留情地打击着因彻。因硕实在目不忍睹, 正要催促因彻中盘认输时,只见他头朝前倾斜倒了下去。 因彻被抬到别的房间,口吐鲜血,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史书上没 有注明死去的日期,可能是翌日-28号吧。从一年后的同月同日在麻 布的妙善寺举行周年忌的记载来看,可以推定。 日后有人传说,林元美去拜访某寺院,话题无意中谈到了这次争 棋。元美把当时的情况详细地叙述一遍,僧人听后长长叹了口气道: “我明白会出这种事情的。丈和的技量,即便是神佛也奈何不得他呀! 其实,在对局前因硕先生秘密地委托我,我向不动明王祈祷因彻先生 走运,诚心诚意地焚香拜佛呢。不过,天命已定,招致了因彻先生死 去的悲惨结局。这件事情绝对不要泄露出去。”元美无视僧人的嘱咐, 把这些告诉了丈和。 “是那样的吗?怪不得在临要终局时我觉得头晕得很厉害,连忙 默诵经文,好不容易才得平安下来。原来对方有不动明王的保佑啊! 现在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的。”据说,丈和的妻子也在观世音前祈祷 过自己的心愿,这一定打扰了不动明王和观音菩萨啦! 决战以丈和的胜利宣告结束。如此厉害的丈和,为什么还要施展 各种谋术来回避争棋呢?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纷争再起 天保10年(1839年),丈和把掌门权传给了学生丈策,自己告老 隐退了。与此同时,立秀和为丈策的后嗣。丈策是位书呆子,技量不 值一提。然而,秀和却是一位刚满19岁就高居七段位的杰出青年。 幻庵因硕似乎早就等待着丈和退位,他马上提出当名人棋所的要 求。丈和事前料到这一招,并准备好了对策-让秀才丈策去与外界交 涉,在战场上则把秀和使出。围绕着名人棋所,本因坊同井上两门派 再次展开角逐。 关于事情的经过,在《围棋见闻志》中作了详细记载。笔者为阅 读方便整理过,现引用如下: “丈和隐退移居到本所相生町的住宿不久,十一世井上因硕便提 出了当棋所的要求。原则上天下只能有一位名人,如果隐居也没有什 么关系。丈和预见到上述情况,等到因硕提出名人要求时,只需让嗣 子秀和向其争棋挑战就能加以阻止。据说丈和隐退是基于这种考虑的, 去官府与官员交涉这类事情,一概交给丈策去完成。丈策雄辨善书, 具有冠之棋界的博学多识,必定会万无一失的。” “秀和这时21岁(天保11年,虚岁)执黑棋的话极少落后于对手, 正等待着比赛的机会。因硕清楚地知道秀和的棋力,明白争棋是不易 获胜的,因而,他想设法不战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幕府掌权已久,规 章松驰,正是贿赂奏效的时候。因硕是位老谋深算的人物,在这方面 轻车熟路,从棋界同行到官府官员,他都送去了很多钱财。” 世态如此,就算丈策这样的人,在交涉中也难于取得预期效果。 官员游说丈策说,不需再争棋什么的,要和平解决,先让因硕当名人 棋所怎么样?协助是同行应有的道义吧。争棋啦、和解吧!双方抬死 杠,事情毫无进展,这对本因坊家来讲是生命悠关的大事,绝对不能 善罢甘休。据说,最后丈策加强了语气,一下栽倒在地上,不答应这 个请求就不起身。官员无可耐何,便把他的要求转达给长官,根据古 例批准了“争棋10局”。关于这件事,《坐隐谈丛》也作了大致相同 的叙述,但《谈丛》写道:“根据古例,命令要弈20盘争棋....”。 具体局数有出入。 《见闻志》说是10盘,《谈丛》说是20盘,然而,似乎双方都搞 错了。当事人丈策在手记中这样叙述道: “天保10年末,对于因硕提出的棋所要求,本因坊家以及其他派 别都想申请与因硕较量技艺。但是到11年 6月,各派又要我推选一人 来进行对局,我就和林元美、林柏荣商量后,指名秀和为代表。然而, 因硕采取不战而获名人棋所的行动,我时常被叫到寺院官员稻叶丹后 守的官宿,对我又是询问又是劝说。当然,我认为承认因硕的升级违 反了先例,即便从服务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要恳请他们让秀和来下 棋。另一方面,与因硕结盟的安井算知(俊哲)却说,应该让掌门人 丈策而不是秀和来比赛;因硕则主张要下的话就应该授秀和定先。” “难于回答的问题接踵而来,我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引起了疝气, 终于在11月 8日闭居家中了。可是,同月16日上午10点钟左右,因硕 和秀和突然被传到小川町的官府,并对他们说道:“我们请示了朝臣 水野越前守阁下,决定让你们进行比赛。局数为 4盘,限两个月内弈 完;应该及早地在自宅(官宿)开始比赛。”” 这就是说,不是10局也并非20局,而是 4盘决胜负。不过,这次 争棋是几盘决胜并没有什么关系,因硕只下了第一盘就中止争棋,并 收回了棋所要求。 秀和挫败幻庵 对局在稻叶丹后守宅进行,从天保11年11月29日开始初次交战, 规定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下午 6点封盘。 比赛是个长期战,经过如下: 第一日(11月29日)弈到第31手; 第二日(11月30日)弈到第45手; 第三日(12月 1日)弈到第71手; 第四日(12月 2日)弈到第91手; 第五日(12月 3日)弈到第99手; 至此,由于因硕患病而暂停。 第六日(12月 9日)弈到第 105手; 第七日(12月10日)弈到第 117手; 由于因硕患病而再次暂停。 第八日(12月12日)弈到第 264手终局。 最后一天中途未停彻夜鏖战,直到翌日上午10点才下完,共花费 了九天一夜!第五日下八步棋,第六日仅下六步棋,双方都极为慎重, 其苦心程度可见一斑。 在赛程中,幻庵因硕竭尽全力,甚至因此两度病发而暂停,然而 秀和的黑棋无懈可击,终以 4目优势获胜。仅一个回合因硕便中止争 棋,暂时对名人棋所不要求了。他感到再继续下这种损伤元气的比赛, 身体将会吃不消。 据说,赛程中因硕曾两度吐血,不过他身体却很健壮,从他在此 之后又活了二十年来看,并不是象因彻由于肺结核吐血,而是因强度 的紧张所造成的吧。 因硕虽然收回了争棋请求,但他对棋所仍没有死心。随着时间的 推移,健康状态一旦恢复,他还要寻找与秀和再度交战的机会。 再据《见闻治》记载:“光阴似箭,转瞬之间到了天保13年,崇 拜因硕的人会合起来,商议要设法使因硕先生当上名人....总之,要 让秀和出来对局,还必需打败秀和的黑棋才行。在战胜秀和的前提下, 再次提出棋所申请....”他们得出这种结论后,便对因硕说起,因硕 对此当然很感兴趣,急忙恳切地向秀和请求道:“我想下一盘表演棋, 希望来观战的人很多,请无论如何答应吧!” 秀和没有识破因硕的意图,然而,受人挑战而不出击,这是畏缩 的表现。秀和同意他的要求,准备竭尽全力与之较量。 对局于 5月16日在矶田某的家中进行,17、18日共花三天弈完, 结果秀和执黑棋以 6目获胜。据说因硕及其吹捧者们都唉叹不已。 连失两城,因硕仍没有绝望。《见闻治》接着叙道:“那年秋去 冬来,传统的御城棋赛即将举行,围棋和将棋都预先弈毕。御城棋赛 当天,11月17日早晨六点打鼓城门开是,围、将棋手们搭伴登上城楼, 来到御黑书院旁边的绿草坪,传言人宣布对局开始。这是自宽永年代 以来的惯例。” 御城棋的记录里虽有“在御城君前”的记载,但将军是极少出席 观看的,据说只摆设了他的褥垫、刀鞘和火盘。对局只是重新摆一遍 早已弈毕的棋局,不一会儿就结束了。 这天,除了正式安排的三盘棋外,御城棋记录还提到--以将军 的嗜好为由另外还有三盘棋,其中有因硕同秀和(黑棋)的一盘比赛。 然而,很熟悉御城棋赛的人士说,不大可能会有这种事情,这也是因 硕的策略,他预先给有关人员打过预防针,从而编造出来的情节吧。 嗜好对局由于没有事前弈过,到时间就封盘,翌日在寺院官宿继 续对局。这盘棋秀和又以 4目获胜。 因硕是八段,而秀和是七段,对局规则是先相先。秀和执黑已下 完两盘,第三盘因硕当然应该执黑对弈。虽说是什么“嗜好棋”,但 因硕硬要执白棋,人家说他收买了官员也是没有办法的。因硕接连三 次输给秀和,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因硕争夺名人棋所的战斗结束了。遭到秀和这块铁壁的阻挡S胛拮矢裰硕哉螅渌魉� 全是在耍儿戏。”这是符合情理的说法。不过,还是有反对意见- 因为是嗣子就回避秀和的话,那么本因坊家就会让掌门人丈策隐 退,直接把秀和推为一家之主,那时秀和必定要升为八段;如与掌门 人秀和八段争棋角逐,因硕败阵就有让秀和当上名人棋所之虞,因硕 大概是担心这个吧?况且,战败一场并不能说明就斗不过秀和,作为 靠胜负而活着的人,一定要战胜秀和才当棋所!因硕的这种心情理应 引起人们的共鸣。
Copyright 1999版权所有, flygo.net 飞扬围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