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杯业余围棋赛生命力为何旺盛? 
来源:羊城晚报

  举办17届至今仍是争办者众,不少地方更将举办比赛看成是宣传本地的契机

  第17届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赛有48支参赛队、144名棋手,创下历届晚报杯赛的规模之最。在很多业余比赛都逃不出短命怪圈的时候,晚报杯为何能长达17年来长盛不衰,而且越办越好,越办越深入人心呢?发起单位之一的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副会长吕会民对晚报杯的红火现象作了分析。

  他认为,首先,晚报杯的诞生适应了当时业余围棋发展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形势看,围棋经过中日擂台赛的宣扬已深入人心,学围棋的业余棋手越来越多,而当时的职业道路又比较窄,不可能吸纳那么多人钻进象牙塔,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要当塔基。搞业余围棋的人多了,塔基就大了,塔尖也才会更高,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当时还没有一个够规模的赛事把业余棋手组织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像专业棋手曹大元、马晓春、张文东等都曾以业余棋手的身份参加世界业余大赛。这就决定了晚报杯在发起之初就占据了业余围棋赛最高殿堂的基调。在万元大奖的业余围棋赛层出不穷的今天,晚报杯的冠军奖金仍是3000元,而她的实际价值有多少呢?有人说值10万元。其实,它的潜在价值还不止这么多。打个比方,晚报杯可以让一个不知名的业余棋手一夜成名,一旦穿上晚报杯名将这件金镂玉衣,以后无论是教棋还是下棋就有了金字招牌,这个无形价值是无法算清的。

  其次,晚报杯的比赛组织形式合理。中国围棋协会是围棋行业的最高领导,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则囊括了各大主流媒体,两家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强大的号召力,振臂一呼,群起响应。棋协、媒体、企业成为环环相扣不可分离的链条,而且三家分工明确:棋协负责组织比赛,并召集专业棋手打好专业与业余(棋手)对抗;企业提供赞助;而媒体则组织好各自队伍,搞好宣传。作为体育新闻学会的一员,各地晚报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有义务、有责任把比赛宣传好。因此每届比赛都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宣传围棋的高潮。

  还有,晚报杯虽作为业余棋战,但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像本届晚报杯,桂林市市长不仅出席了开幕式,还亲赴赛场。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认识到晚报杯的影响力,都希望能借晚报杯的春风让各地了解自己。因此,争办晚报杯不仅是各地晚报和棋协的行为,而且逐步加入了政府行为的色彩,本届比赛就是在桂林市政府的关照下争办成功的。

  吕会民说,晚报杯的举办如今已进入良性循环,有了政府、媒体和企业的支持,各地争办热情非常高。下届晚报杯就已经有5家晚报提出申办,两家提交了申办报告。晚报杯举办17届了,至今还没有在一个地方重复举办两次,可见它的抢手与红火。

  吕会民特别强调,晚报杯十分注意改革和创新,像允许职业初段小朋友参赛、比赛由不分组到分四组等改革措施都有力地保障了比赛不断地适应新的发展形式。晚报杯的规程是第一届制定的,多年来一直在不断补充,下届晚报杯就要集思广益制定出一个新的规程来。

  ·傅力·



button_close.gif (250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