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乃中国文坛的大师、大侠级人物,面对艰深的棋道和职业高手的指点,酷爱围棋的他常常诚惶诚恐;国手中也不乏金庸迷,要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互相崇拜”来形容。
上世纪80年代,金庸时常把书送到国家围棋队,华学明等年轻国手每天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他的书,抢到第二册的人一般会比较惨,得倒着看。金庸与中国棋坛的多位顶尖高手交往也颇深,几十年来,大师风采亦如和煦阳光,温暖着朋友们的心。
-陈祖德:金庸是我见过的最好学的棋迷
1980年陈祖德九段突患胃癌,命在旦夕,当时他与金庸只是神交,并不相识。金庸得知祖德病重后,亲笔去信:“香港的冬天比较暖和,适于养病,你就到我这里来吧。”祖德对金庸仰慕已久,也了解金庸的为人,便欣然前往。
1981年冬天至1982年春天,陈祖德在金庸家住了整整半年,1982年冬天,又住了4个多月。在近一年的长住中,两位不同领域的奇侠对弈无数,每次下棋,金庸总是必恭必敬,虔诚得让求道一生的陈祖德都很感动。
“金庸是我见过的最好学的棋迷之一,他总是认真复盘,不懂就问,能感觉出来,他非常想提高自己的棋力。金庸并非是没有胜负心,在高手面前,他知道棋赢不了,总是以非常好的心态来下棋,孜孜不倦地从每一盘棋里吸收营养。”
当时中国的顶尖高手陈祖德与金庸对弈,授4子,金庸稍弱,陈老评价金庸的棋力相当于业余五段水平,也有其他棋手评价金庸棋力大概在业四和业五之间。谈到这个问题,陈祖德笑道:“金老德高望重,以他对围棋做出的贡献,我看再加上个一两段也没关系啊。”
在金庸家中的“藏经阁”,陈祖德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并看完了金庸所有14部武侠小说,“我认为最棒的就是《天龙八部》,而金老自己认为是《鹿鼎记》。”陈祖德说。
-聂卫平:金庸见师就拜非要付我指导费
聂卫平、沈君山、金庸,三位大侠以棋会友,分别相差10岁,颇有结拜兄弟的味道。但经常让聂卫平手足无措的是,每次金庸与他下完棋,都要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信封,必恭必敬地双手呈上,里面装的是或多或少的指导费。
“不收都不行,金老态度特别认真,他认为职业棋手以此为生,不收学费便是破了规矩。”聂卫平说,“不仅如此,金老还有一个爱好,只要是棋力比他高的棋手,有机会金庸都要拜于门下,而每次拜师,全是仪式庄重,要行拜师礼,并恭敬地奉上礼金或礼品。”
如今,金庸的师傅可谓遍天下,据说加起来百段都不止。
聂卫平夸张地告诉记者:“有一次,金老一看常昊,喜欢得不得了,拉着就要拜为师傅,我就暗自叫苦,常昊是我的徒弟,金庸也叫我师傅,现在他要拜了常昊,岂不是乱了我们的辈分?好在江湖人士都知道金庸的师傅多,不会取笑于我。”
-刘小光:金庸下棋耐性比我好
刘小光九段在香港的家离金庸的家只有一路之隔,回香港探家时,刘小光经常会拜访金老,陪他老人家下棋。
刘小光的夫人幸佳,也曾经是一位职业棋手,人长得修长美丽,夫妻俩颇受金老喜爱。一看见幸佳,金老就说:“咱俩一边,一人一步,合伙把小光打倒。”于是就经常发生三人下一盘棋的事情。
遇到夫人长考,刘小光左磨右蹭:“我都等得不耐烦了,忍不住要催她快点。而金老总是正襟危坐,不急不躁,儒雅风范,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就算是两人联手,得胜的一般都是刘小光,即便如此,金老还是乐此不疲。下完棋,金老和夫人一定要留刘小光夫妇吃完饭再走,这也是到金老家下棋的规矩之一。
(郭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