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费胜昔 听说沪上围棋名宿曹志林正在创作一部以风靡东瀛的漫画《棋魂》为蓝本的围棋小说《棋魂》,虽然对这部行将面世的文艺作品的原创性如何还存有一些疑问,但还是令人对其充满期待,毕竟将围棋和小说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国内这还是开风气之先的尝试。
在日本,《棋魂》的成功无疑是创造了一则神话,其单行本仅在日本就销售了2000万册,韩文版销量也在百万册以上,而根据漫画改编的动画片也创下过37.5%这一令诸多人气偶像剧都相形见绌的高收视记录,当年如火如荼的“棋魂热”赫然成为日本围棋年度十大事件之一。《光之棋》的风行使得连年走低的日本围棋人口统计数字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从1998年时的380万一举上升到了2001年的460万。
通过文艺作品来表现棋类项目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文字如此,影像就更甚之了。棋盘上的勾心斗角在会家的眼里自然妙趣横生,但要让普通观众能够充分领略到其中的内涵就不那么简单了。对局中的惊涛骇浪、沧海桑田深深埋藏在当局者老僧入定般沉潜姿态背后,当局者翻江倒海般的心理波动往往只能从双方间不容发的手谈节律中才能察觉到一线蛛丝马迹,要将这古井秋潭深处的汹涌波涛表达得细致入微,可资调用的手段实在有限!所以,以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凤毛麟角。当年一部《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影响甚大,但那其中的“棋戏”却很少;现时正热播的《天龙八部》用了两集篇幅来铺陈棋斗,但屏幕上那些“绝世高手”下出来的棋外行得能让人笑掉大牙。
像《棋魂》这样的作品只能产生于日本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中韩两国尽管同样拥有围棋传统和氛围,却很难有诞生《棋魂》的土壤!原因何在?
首先当然是因为日本人强烈的“动漫情结”,漫画是日本当代通俗文化中重要性不亚于流行音乐和电影的组成部分,在书店、报刊零售点随处可见大量的漫画杂志和书籍。
其二,最重要的是日本围棋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虽是围棋的生母,“弈”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数千年以来,棋始终是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之外一点风雅余兴而已。日本视围棋为“求道”,在求道的征途中历代高手名家前仆后继,泣血争棋绵延相继,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五色斑斓的日本围棋史,而这正是《棋魂》得以构筑其上的坚实基础。
此外,日本近代完善而稳定的新闻战体制也为“棋魂”的升腾入云提供了有力的助推,很难想象目前国内棋战朝不保夕的脆弱基础能为文艺作品提供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宏大舞台。
其三、影视创作人员的心态也很重要,《棋魂》的主创人员为了深入棋手的内心世界,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崛田女士为此还曾专程飞赴韩国拜访曹薰铉,她自己也是“同道中人”,据说有业余初段实力。围棋的博大精深要求棋手首先要能“掏空自己”,虚心以待,文艺创作同样如此,“静心澄滤”非常重要,浮躁的心态是好作品的天然敌人,对于围棋影视创作者而言,如果没有对棋道、对棋士的一份敬畏心情,是很难表现好这个主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