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德常昊杨一纹枰论道:中国围棋应淡泊明志 
来源:光明日报
 
  缘起:围棋是国人最关注的体育项目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曾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围棋活动也在全国迅速蔓延。但是近十年来,中国围棋的进步速度却在逐渐减慢,在世界大赛中,我们的成绩不如日本,更不如后来崛起的韩国,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中国围棋进步的速度为什么慢下来,我国围棋体制与棋手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中国棋手如何才能攀上世界棋艺的顶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特邀了中国围棋界几位有代表性的人士谈了他们的看法。

  特邀嘉宾:

  中国围棋同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记者:现在媒体上常见到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围棋也像足球一样,大赛不行,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

  杨一:其实从实力上讲,中国围棋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差距只是一层纸。

  记者:但是自1988年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创办以来,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决赛中胜少负多,比如与韩国棋手相逢13次,胜负次数是1比12,这似乎又表明中国围棋与世界最高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杨一:世界围棋大赛关键是要有几个能够在大赛上顶得住的人,而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缺少一个领军人物。

  陈祖德:围棋是一个个人项目,你有几百人,人家只要有一个水平高的人,就可以将你这几百人全打败。韩国现在有一个李昌镐,他的水平确实比我们棋手高一些,我国棋手马晓春、常昊好几次打到决赛,最后都是输给他。再比如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我们有好几次都是打到最后还有几个人,而韩国只剩下李昌镐一个人,但我们的棋手就是赢不了他。至于韩国其他棋手的水平同中国棋手差不多。

  记者:常昊,你与世界最高水平的棋手在决赛中相遇过许多次,可是都没有赢下来,你有什么体会?

  常昊:我同世界最高水平的棋手在世界大赛的决赛中相遇过5次,三次对李昌镐,两次对曹熏铉。其中有两次都是可以赢的棋,一次是1998年富士通决赛对李昌镐,我的形势一直不错,直到最后收三四目官子时,我看错了棋,最后输了一目半。还有一次是2001年三星杯决赛对曹熏铉,当时我的状态很好,半决赛赢了李昌镐,决赛时形势一度也不错,可惜后来还是没有拿下来。这里面当然有实力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我觉得中国棋手比赛太想赢棋了,反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比赛中难以充分发挥水平。

  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围棋水平的提高?

  记者:这些年中国围棋进步的速度似乎减慢了,特别是同韩国相比更是这样。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韩国围棋的名气并不大。1987年日本首次推出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的时候,韩国棋手只得到一个名额,可是仅仅过了十几年,韩国棋手却成了世界棋坛的霸主,中国棋手的成绩反而相对逊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常昊:关键是顶尖人才的水平。以前我们同韩国棋手交往很少,对他们的情况不了解,其实他们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后来他们又出了一个领军人物李昌镐,他个人成绩突出,为韩国夺得许多世界冠军,还帮助弥补了韩国围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使韩国围棋的整体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陈祖德:确实如此,韩国年轻一代棋手有了追赶的目标,这对提高韩国围棋水平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记者:除了缺少拔尖人物,还有其他原因吗?

  杨一:我们的体制也有缺陷。国外的职业棋手是靠下棋吃饭,棋下得好坏关系到饭碗满不满,时刻都会有危机感,所以他们钻研棋艺特别刻苦。我们的职业棋手现在还不完全是靠下棋吃饭,有些棋手比赛可以老输,只是因为名气大,生活就比一般棋手优越得多,而且不仅老棋手如此,就是年轻棋手也有这种现象,一旦出名,各种应酬活动马上就会多起来,进步速度也会随之慢下来。名气累人,中国围棋在这方面真的受累不少。在国外这种事很少,你名气再大,也还是要靠下棋吃饭。

  陈祖德: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我们的围棋大环境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有国家队,可以保证棋手们天天在一起研究棋艺,韩国和日本都没有这样的机构,他们的棋手只能不定期地聚在一起切磋;我们的围甲联赛吸引了许多国外著名棋手参加,说明这种比赛的形式很好,很有吸引力。可是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因素并存的时代,有许多问题还没有理顺。我们的棋手有专业队的体制作保证,缺少危机感;这种体制为棋手集体研究棋艺提供了条件,有些棋手反而不够珍惜,韩日棋手是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效率有时要比我们的棋手高。

  中国围棋需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记者:除了体制上的原因,棋手个体是否也有不足呢?

  杨一:是的,现在我们的社会环境有些浮躁,影响到棋手心理也难以平静,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在棋上,有时棋输了,棋手常常会作出一些不合常情的举动,这也是浮躁心理的表现。下围棋最重要的就是心要静,像围棋大师吴清源说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围棋比赛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一场比赛要进行六七个小时,中间任何一点微小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水平的发挥。我看过一些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中,竟然对形势好坏也判断不清楚,有时是赢棋的局面也当输棋下,拼命用强,反而把赢棋下输了。

  记者:那么中国棋手如何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杨一: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其中包括向国内外高水平的围棋棋手学习。现在中国棋手也在向世界围棋顶尖棋手学习,但主要是学棋艺,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心理素质,棋艺是世界第一的棋手,心理素质也往往是世界第一。

  陈祖德:中国有句古话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过去吴清源是如此,现在顶尖棋手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水平都达到极致。比如李昌镐对金钱、名誉几乎无动于衷,获得那么多世界冠军,拿了那么多奖金,仍然是面无表情,上赛场时乘坐公交车,见了女孩子脸就红。他周围的世界同样是灯红酒绿的,但对他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这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出于本性,是一种境界。我觉得中国棋手现在既要提高棋力,更要提高自身的境界,只学棋,不提高境界,你的棋力提高也有限。现在中国年轻棋手中不乏才华出众者,他们之所以还未登上世界最高峰,我认为不完全在棋艺方面,还有境界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常对人说,中国围棋要想登上顶峰,不在于培养了多少有实力的棋手,而是要发现一两个具备极高精神境界和心理素质的围棋人物。这是最重要的。(专栏记者:罗京生 本期策划:王保纯)


button_close.gif (250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