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业棋手(部份)

吴清源板田荣男藤泽秀行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小林觉依田纪基杉内雅男桥本昌二工藤纪夫安倍吉辉本田邦久石田芳夫酒井猛淡路修三石田章苑田勇一山城宏片冈聪


吴清源(1914- )日本客员棋手。名泉,中国福州人。1936年加入日本籍,1945年恢复中国籍,1979年再次加入日本籍。幼年居北京,初从父亲吴毅学弈,十岁时已达到当时名手汪云峰、顾水如让二子水平。1926年与来访的日本棋手岩本薰、小杉丁对局,棋艺才能受到日本棋手的关注。1927年与日本井上孝对局,由旅华日人山崎有民转寄对局纪录给日本名手审阅,濑越认为是有前途的天才少年。1928年10月赴日本,师事濑越宪作。1929年日本棋院授予三段,1932年升五段。1933年和木谷实共同创造了以势力、速度为主的“新布石”。同年九月,在和本因坊秀哉名人对局时采用了“三三。星。天元”的新颖布局,轰动棋坛。1939年升七段。至此与日本第一流棋手进行“十番棋”、“六番棋”和“三番棋”等对局,其中“十番棋”战绩尤为突出:1939年对木谷实十番棋,1941年对雁金准一十番棋,,1946年、1950年二次对桥宇太郎本十番棋,1948年对岩本薰十番棋,1951年至1952年对藤泽库之助三次十番棋,1953年对坂坂田荣男十番棋后又获得日本第一、第三期“最强决定战”第一名(第三期与坂田荣男并列)。1962年至1964年连续获得“名人战”第二名。1964年后因健康原因渐退出各重大比赛。在布局、定式、序盘等方面创见甚多,被称为“近代布局的奠基人”、“昭和的棋圣”。1983年引退。1985年、1986年两度访华。著有《新布石法》(与木谷实作)、《吴清源全集》《吴清源自选百局》《名局细解》、传记文学《以文会友》等;对局棋谱收入《吴清源打棋全集》。门下弟子有林海峰。


板田荣男(1920- )日本棋手。东京人。1929年师事女棋手增渊辰子。1935年入段,1940年五段。1947年曾一度脱离日本棋院,与前田陈尔等组织围棋新社。1949年复归日本棋院,同年晋升七段。1951年获第六期“本因坊战”挑战权。1953年八段。同年与吴清源九段下“六番棋”和“十番棋”。1954年获第二期“日本棋院选手权”。1956年获第一期“最高位”。1959年和1961年在第二期、三期“日本最强决战”中获得优胜。1961年以4:1击败高川格,获第十六期“本因坊”,号“荣寿”。1963年以4:3胜藤泽秀行获第二期“名人”。1964年以三十胜二负的优异成绩创年间胜率94%的纪录,并囊括了除“十段”以外的七项主要比赛的冠军。1965年因林海峰的崛起失去“名人”。1966年获第五期“十段”。至1986年,共获“名人”、“本因坊”、“日本棋院选手权”、“最高位”、“专业十杰”、“日本棋院第一位”、“十段”、“王座”及各种快棋比赛冠军共六十四项。擅长治理孤棋,攻击凌厉,有“剃刀”“治孤能手”之称。曾获得“秀哉赏”三次。并被推举为“名誉本因坊”、“名誉日本棋院选手权者”。曾任日本棋院理事长。1960年、1973年、1985年曾三次访华。对局编为《坂田荣男全集》。


藤泽秀行(1925- )日本棋手。原名藤泽保,生于横滨。五岁从父重五郎学弈,翌年与濑越宪作(当时七段)受九子对局,受到濑越赏识。1934年为日本棋院院生。1939年入段,1948年五段。与尾原武雄、山部俊郎、并称为“战后三羽乌”。1959年获第一期“日本棋院第一位”,同年晋升八段。1960年获第五期“最高位”,1962年获第一期“名人”,1963年九段。1965年和1968年在“专业十杰战”中获得优胜,1966年获第十期“围棋选手权战”优胜,1970年获第九期“名人”,1976年获第一期“天元”。从1977年至1982年间,分别战胜桥本宇太郎、加藤正夫、石田芳夫、林海峰、大竹英雄等名手,六期蝉联“棋圣”,并获得终身“名誉棋圣”称号。1983年在第七期“棋圣”战中负于赵治勋。1984年在第一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任日方擂主。棋风浑厚华丽,感觉超群,富有创新精神。自1981年1987年曾先后七次率领日本青年棋手访华。著有《藤泽秀行围棋教室》、《秀行飞天之谱》《秀行创作诘棋杰作集》等。


大竹英雄(1942- )日本棋手。北九州人。八岁学弈,九岁入木谷实门下。1956年入段。1959年与林海峰六段受先三番棋中,获得二胜一和的战绩。1961年晋升五段。此后在由青年棋手参加的多种棋战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缚。1965年获第八期“首相杯”优胜,1969年击败坂田荣男获第八期“十段”。1970年晋升九段。1970年至1975年五次获得“全日本第一位战”优胜。1975年胜石田芳夫,获第一、三、四期“名人”(旧)。1976年、1978年和1979年获第一、三、四、期“名人”,1978年获第三期“棋圣”。1980年、1981年获第十八、九期“十段”。并曾多次获“NHK杯战”“早棋选手权战”优胜。对局中重视棋形结构,气魄厚重而攻击有力。在日本被誉为“具有美学观的棋手”。1984年10月被授予“名誉棋圣”。1985年担任第二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台主。


加藤正夫(1947- )日本棋手。生于福冈,早年因家中开设棋室,知弈。1959年往东京师事木谷实。1964年入段,1967年晋升五段。此时与石田芳夫、武宫正树并称为木谷门下青年“三羽乌”。1969年获第二十四期“本因坊战”挑战权。1976年战胜大竹英雄,获第一期“棋圣”。同年战胜林海峰,获第十四期“十段”,此后在“十段战”中四次卫冕成功。1977年在第三十二期“本因坊战”中胜武宫正树,获“本因坊”位,号“剑正”。1978年晋升九段。1979年间连续获得“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鹤圣”五项桂冠。80年代初赵治勋等青年棋手崛起后,仅拥有“王座”称号。至1983年战胜赵治勋,获第二十一期“十段”。1986年获第十一期“名人”,同年在“王座战”中卫冕成功,被授予“名誉王座”称号,1987年蝉联“名人”,同时又拥有“十段”“天元”“王座”“棋圣”等四项桂冠。曾四次获得日本棋院“秀哉赏”,五次获得日本《棋道》“最优秀棋士赏”。擅长攻击和歼击敌方孤子,战斗力强大,构思深邃宏大。曾于1966年、1973年和1987年三次访华。1985年及1987年参加第一、三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


武宫正树(1951- )日本棋手。生于东京。八岁从父武宫不二男学奕,一年后达到父亲让三子的水平。九岁时师从田中三七一,1965年经田中介绍,改入木谷道场,成为木谷实的内弟子,同年入段,与加藤正夫、石田芳夫并称木谷门下表年“三羽乌”。1966年在“专业十杰战”中击败知名九段棋手,以二段资格跻身“十杰”之列。1967年三段,1969年五段。1971年和1973年两次获十五、十七期“首相杯”。1976年胜石田芳夫获第三十一期“本因坊”,号“秀树”,同年获“秀哉赏”。1977年晋升九段,并在“本因坊战”卫冕战中胜加藤正夫。1979年获”早棋选手权战”优胜,1980年战胜加藤正夫获第三十五期“本因坊”。1985年在第九期“棋圣战”决战中以4:3负于赵治勋。1985年战胜林海峰再获第四十期“本因坊”。1986、1987年在“本因坊战”卫冕赛中两次击败山城宏的挑战,蝉联“本因坊”位。棋风擅长大模样作战,中腹行棋有独到功夫,气势磅礴,被称为“宇宙流”。曾于1966年访华。1986年、1987年参加第二、三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


小林光一(1952- )日本棋手。北海道人。少年时由父亲启蒙,十三岁入木谷实门下。1967入段,同年二段,1970年五段,1972年六段,1974年七段。1972年和1975年获第四、七期“新锐锦标赛”优胜,1974年和1976年获第十八、二十期“首相杯”优胜,1976年和1977年获第一。二期“新人王”,1977年获二期“天元”。进入80年代后,屡次进入日本各重大比赛,成为日本重要冠军头衔的争夺者。1982年获第十四期“早棋选手权”,1984年战胜加藤正夫获第二十二期“十段”,1985年第二十三期“十段”卫冕成功,同年获第十期“名人”、第十一期“天元”、第三十三期“NHK杯”、《棋道》“最优秀棋士赏”及“秀哉赏”。1986年战胜赵治勋,获第十期“棋圣”,同时拥有“名人”、“十段”、“天元”、“NHK杯”等桂冠。同年在“名人战”中卫冕失败,1987年在“十段战”中负于加藤正夫。以攻击锐利、形势判断精确见称,创有流行一时的“小林流布局”。


赵治勋(1956- )韩国棋手。生于汉城。其叔父南哲、胞兄祥衍均为韩国知名棋手。幼年知弈。1962年8月东渡日本,师事木谷实。并与当时已蜚声棋坛的林海峰受五子对局获胜,时年方六岁。1968年入段,曾在“大手合”中创连胜三十三局的纪录。1971年晋升五段,1975年获“专业十杰战”和“八强战”两项冠军。1976年获第二十四期“王座”。1978年晋升八段。1979年获第四期“棋圣”。1980年战胜大竹英雄,获第五棋“名人”。1981年战胜武宫正树,获第三十六期“本因坊”及第四期“棋圣”。同年晋升九段。是日本棋院中最年轻的达到九段的棋手。1982年获第二十期“十段”。1983年在“棋圣战”中以4:3战胜连任六期“棋圣”的藤泽秀行,获第七期“棋圣”。同年,在“本因坊”及“十段”卫冕战中相继失利。1984年和1985年在“棋圣战”中两次卫冕成功。1980年至1984年连续五期蝉联“名人”。1980年后曾连续三次获得“秀哉赏”。1985年负于小林光一,失“名人”位。1986年失“棋圣”位。以斗志顽强,重视实地,计算能力出众见称。


小林觉(1959- )日本棋手。长野人。木谷实门下弟子。1974年入段,同年二段。1976年受《棋道》“新人赏”。1977年五段。1979年获第四期“棋圣战”五段组优胜,1980年和1981年连续获得第四、五期“留园杯战”优胜,1981年参加“中日新秀对抗赛”。1983年获第九期“棋圣战”七段组优胜,并以全年度三十五胜九负的优异成绩获得《棋道》“胜率第一位赏”及“敢斗赏”。1984年进入“名人战”循环圈赛。1985年晋升八段。棋风稳健正统。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次参加“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曾于1979年访华。其姐小林千寿、兄小林健二均为日本职业高段棋手。


依田纪基(1966- )日本棋手。岩见泽人。幼年从安藤武夫学围棋,
1976年为日本棋院院生。 1980年入段,同年获“棋圣战”初段组优胜。1981年二段,同年晋升三段。1982年四段,1983年获“棋圣战”四段组优胜、第八期“新人王”,同年晋升五段。1984年经选拔进入第十期“名人战”循环圈赛,创日本最年轻(18岁)进入一大赛循环圈的纪录。1985年后连续获得第一期“俊英战”、第十一期“新人王战”、第十七期“新锐锦标赛”优胜,同年参加第一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晋升六段。1987年获“棋圣战”六段组优胜,创年间在各种棋赛中连胜三十局的纪录,升七段。曾先后五次受日本《棋道》赏。


杉内雅男(1920- )日本棋手。生于宫崎。1933年至东京入井上一郎门。1937年入段。1948年“大手合”优胜,晋升五段。1954年晋升八段。1954年和1958年二次获“本因坊战”挑战权。1955年、1956年获第三、四期“早棋名人”,同年晋升九段。1962年在第七期“围棋选手权战”中获得优胜。1963年、1978年先后二次任日本围棋访华代表团团长。长于围棋理论,以学习勤奋知名。


桥本昌二(1935- )日本棋手。兵库人。九岁从其父国三郎学弈。关西棋院创立后,得到桥本宇太郎的指导。1947年入段,1950年三段,1958年已晋升九段,成为当时最小年龄达到九段的日本棋手。1959年获第七期“王座”。1974年以3:1战胜坂田荣男获第十二期“十段”。1967年和1980年获第十四、二十七期“NHK杯战”优胜。1981年获第三十二期“NHK杯战”优胜,同年参加“中日电视快棋优胜者杯”。功力深厚,作战顽强,布局阶段费时较多,但每逢读秒之际却能从容应付,极少误算。在关西棋院院内比赛中常获优胜,被授予“关西棋院名誉第一位”。


工藤纪夫(1940- )日本棋手。弘前人。早年从胜本哲州学弈,1952年日本棋院院生,入前田陈尔门下。1955年入段,同年二段,1961年五段。1964年获第九期“高松宫赏”,1971年获《棋道》“殊勋赏”。1976年晋升九段。1977年战手赵胜赵治勋获第二十五期“王座”。同年获《棋道》“技能赏”。曾三次进入“名人战”循环赛。1986年任日本棋院棋士会长。1987年参加第三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


安倍吉辉(1941- )日本棋手。宫城人。十三岁入日本棋院为院生。1960年入段,1964年五段,1974年八段,1986年九段。长期致力于搜集围棋资料,著有《围棋和构想力》、《获实战手筋百态》等,80年代初编著《围棋新手(新型)年鉴》,每年一册。1986年经评选被授予“日本围棋撰稿人奖”。


本田邦久(1945- )日本棋手。生于石川。十四岁师事桥本宇太郎。1961年入段,1963年升五段。1964年和1966年在“大手合”中获得优胜。1970年至1974年间四次进入“名人战”循环赛。1973年九段。1980年选入第三十六期“本因坊战”循环赛。1981年选入第七期“名人战”循环赛。1984年获第三十一期“NHK杯战”优胜。


石田芳夫(1948- )日本棋手。爱知人。九岁师事木谷实。1963年入段。1966年四段,与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并称木谷门下青年“三羽乌”。1969年晋升六段,在“大手合”中连胜三十局。1969年和1970年获第十七、十八期“日本棋院选手权”。1971年战胜林海峰获第二十期‘本因坊”,号“秀芳”,成为历来最年轻的“本因坊”。1971年至1975年五期蝉联“本因坊”位。1974年再胜林海峰,获第十三期“名人”,被推举为九段。1975年负于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失“名人”、“本因坊”位。1979年获第三期“棋圣战”挑战权。1980年获第十二期“早棋选手权”。1984年获第七期“天元”。曾获“秀哉赏”三次,《棋道》“最优秀棋士赏”二次。思路敏捷,感觉锐利。以形势判断精确见长,有“电脑”之美称。1963年曾访问我国,1983年任日本围棋访华代表团团长。


酒井猛(1948- )日本棋手。东京人,原名伸武,一度易名丈彰。十二岁从中冈二郎学弈。十六岁入段,1981年九段。1978年和1980年二次进入“本因坊战”循环赛。1985年访华,1986年选派参加第二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获六胜一负的优异成绩。棋风勇猛善战。


淡路修三(1949- )日本棋手。东京人。幼年从伊藤友惠学弈。肄业于青山学院法学部。1968年入段,1984年晋升九段。1977年和1981年在第二十一、二十五期“首相杯”赛中获得优胜,1978年和1980年在第九、十一期“新锐锦标赛”中获胜,1981年获《棋道》“殊勋赏”,1983年获“棋圣战”挑战权,1984年获“天元战”和“本因坊战”挑战权,同年参加第一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棋刚强韧而有耐力,比赛经验丰富。


石田章(1949- )日本棋手。东京人。六岁由父石田和雄启蒙,后师事福田正久。1958年日本棋院院生。1966年入段,1982年晋升九段。 1972年获“大手合”一部优胜。1977年获第二期“棋圣战”七段组优胜。1978年和1979年获第三、四期“新人王战”优胜。1981年获第六棋“棋圣战”八段组优胜,同年获第十二期“新锐锦标赛”优胜。1985年参加第一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同年进入“名人战”循环圈赛。曾三次受日本《棋道》“技能赏”。


苑田勇一(1952- )日本棋手。大坂人。初从小川正治六段学奕。1968年入段,1978年九段,创自入段升至九段仅用十年零五个月时间的纪录。曾六次在“大手合”中获得优胜。是1974年和1983年访华日本围棋代表团成员。以构思新颖、气魄宏大见称。日本棋界称其风为“苑田流”。


山城宏(1958- )日本棋手。山口人。幼年知弈,七岁师事岛村俊广。十三岁为日本棋院院生。1972年入段,1985年晋升九段。1973年获《棋道》“新人赏”。1977年在第二棋“棋圣战”中获五段组优胜,1977年、1981年、1982年获第十八、二十二、二十龋保梗福纺甓位竦谩氨疽蚍徽健碧粽饺ā� 1986年、 1987年参加第二、三棋“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棋风平易柔和,但十分耐战,善于在持久战中积累战果,在日本被誉为“渗透流”。


片冈聪(1958- )日本棋手。千叶人。少年时期师事神原章二,九岁为日本棋院院生.,1972年入段,1985年晋升八段。1977年、1978在第一、二期“留园杯”赛中获得优胜,1979年获“天无战”决赛权。1981年晋升六段,并参加“中日新秀对抗赛”。1982年获第七期“新人王”,同年战胜加藤正夫获第八期“天元”。1983年获第九期“天元”,1985年、1986年参加第一、二届“NEC中日围旗擂台赛”。属理论派棋手,官子精密,在日本有“新一代电脑”的美称。


返回<棋人棋事>


Copyright 1999版权所有, flygo.net 飞扬围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