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出实力的精神 到日本的第二天,正式和林海峰对局(让我五子),这既是我的围棋史的起点,也是可称记忆的最初的记忆,没必要做特别详细的分析,只要浏览一下棋谱就能知道,我的棋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充分发挥了头脑灵活的一面,战斗力强,全局的构思也很巧,当时,我自己都以为,我没准儿有围棋的才能。 但是对于当时的新生力量林海峰来说,对手昨天刚到日本,还是个不知深浅的孩子,并且对局是在木谷一门纪念突破百段的庆祝会上,这种时候一般不用真刀真枪,说高抬贵手也许不太恰当,但是谁不想差不多对付一下,早点儿完事几呢。这如果是在道场里的训练,根本不用客气,肯定得让我七子、八子。 所以,不能根据那一局就说有没有才能,实际上,棋力比看上去的要低。正像前边所说,我是用精神力量来弥补才能的不足。 人们常常随口就说才能啦、天才啦,然而这些词汇究竟说出了多少实际情况呢?说心里话,我从没觉得自己在围棋上有出众的才能。 为了不至于误解,我再强调一遍,我那样说既不是客气,也不是谦逊。而是说真心话。“你既然没有下棋的才能,那你有什么?总得有点儿什么吧!”围棋。将棋。体育运动都是与对手比高低。比到最后总得有个胜负输赢。我总觉得,这与自己的性格不相符,而一个人创作点儿什么的工作好像更适合我的本性。这种想法很早以前就有,直到如今还盘据在我的心头。 “但是,你下棋下到四十多岁,并且留下了这么多业绩,却说没有才能、棋力欠缺,这是要遭报应的。”遭报应,说的没错儿,非难,我也认真接受,越说没才能的人越有才能,人们也许这样看。并且都这样看的话,我也许就显得更棒了。 大量这样的看法,大量这样的错觉……每个棋手的世界都少不了这些。这对健康的、不健康的、正常的、不太正常的棋手来说,都一样。 那么,我为什么说自己没有才能、棋力欠缺呢? 这些都源于我幼年时代的体验,并且这些体验现在还起着作用。当然这里不是在说这些体验的好坏,而是说这些体验偶然被我经历到了。 说起来,六岁出国是好呢,还是不好?虽然围棋杂志常常登载关于道场热气腾腾的生活场面,关于少年棋手可爱的生活场景之类的文章,但是作为弟子,我们却各有各的烦恼。并且最终,这些烦恼大都还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消解。 没有才能、棋力欠缺的想法产生于最初: 第一,年龄大小,连日常生活的规则尚且槁不清楚。 第二,身量太小,完全是个毛孩子。师兄们几乎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师弟。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我的棋在道场里是最臭的。从北海道到九州,来自全国、被称做“地方上的天才少年”的孩子有很多,他们无论年龄还是棋力都在我之上。当然,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却不能心安理得。 尽管被称做汉城的神童,但是在道场里,只是普通的孩子,并且是最弱小的毛孩子。这一时期的幼年体验,夸张点几说,就像是精神上的外伤,使我直到现在还觉得自己没有才能、棋力欠缺。 也许有人会说:很难理解,过了三十多年还这样想,肯定是吹牛。也许是不好理解,但是我绝没有吹牛的意思。到现在为止,我一次也没有觉得自己的棋厉害。自己具有围棋的才能。在这一点上,大概大部分的专业棋手都有同感吧。 |
加入 亚洲交友中心 -
最大亚洲异性个人交友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