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一花独秀是落后 过去的大名人确实厉害。但是我认为常胜将军的世界是有问题的,换句话说。是近代前朗的旧世界 秀策生活着的幕未。那时有秀和,秀甫,不能说秀策一花独秀:,但是明治前期的秀甫、后期的秀荣、从大正到昭和前期的秀哉却是一花独秀。这肯定是有问题的时代,因为它间接地证明了周围的世界大贫乏… 也许,当时的时代就是那样的时代,无可厚非,但是它却不适合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可以断言,一花独秀的世界是非常落后的世界。 在日本专业棒球历史上,四百胜投手只有一个人。三百胜有六个,这些大投手都是以前的选手,现在看来,已经是神话世界中的人物了。 一个人三百胜、四百胜,现在想都不敢想。现在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什么以前就可能呢?没有投手阵容是主要原因。投手不足,只好依靠顶梁柱。 还有一个原因,击球技术落后。大投手们都有无坚不摧的制胜绝技,即使被打中几个球,也不会有连打的现象。即使猜中了下一个球的掷法,击球手也无法打中,围棋也是一样,围绕着大棋士们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他们有时候甚至被神格化了。 实际上是击球的技术太差,技术水平太低: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那么,现在的专业棒球怎么样呢?接近二百胜的投手有一两个。不过他们就要引退了,能否达成二百胜还是个未知数,不是因为技术落后才难以达到二百胜,而是因为全体选手的水平提高了,二百胜投手才不容易出现。一个队有三四个实力不相上下的投手,对手的击球技术也不断飞跃。投来了好球却没有打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应该说,球队全体水平都提高了的现在的专业棒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世界。 围棋和围棋的历史也是这样。 以前。韩国围棋有很长期间处于低迷,正确说,连年的战火使人们无暇顾及兴趣爱好。尽管如此,韩国的棋手仍分散在全国各地,延续着韩国围棋界微弱的生命。当时只有一个强手,而且是无人企及的强,这种情况在韩国棋院诞生以后也毫无改变。这种一花独秀的状况到了下一代也没有好转。 开始改变这种状况的是曹薰铉,他从日本归国后加入了韩国棋院,薰铉又招收了弟子李昌镐,并把他培养入段,韩国棋坛开始发生戏剧性变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向着尖端攀登的年轻棋手接瞳而来,结束了一花独秀的时代。虽然薰铉和李昌镐都有过全冠制霸的时期,但那只是一时的现象。常胜将军已经不可能存在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可以说现在,韩国专业围棋已经跨人了人才辈出的现代世界。 现代世界意味着像全美棒球赛、欧洲足球赛那样的世界。不论从量或从质来看,选手层都很厚,冠军每年都不一样,连霸已是至难的事情了,这就是说,培育着体育运动的土壤已十分丰饶。 我们再回来谈以前的历代名人。元禄时代有位不出家的大名人本因坊道策。据详细古棋的棋手们的意见,古往今来第一人应属道策。 但是对此我却抱有疑问。幕未的巨匠们的棋谱,就是在我们现代棋手来看也感到亲切,可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概是因为不常摆他们的棋谱吧,总觉得有点儿不够味道。 就说道策名人吧,技术那是没的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所以才有人认为道策是史上最强者。可是所有的胜负都是相对的,力量悬殊很容易见胜负,而势均力敌就难分胜败,或者说,胜利就来之不易。现代的专业围棋经常出现两位棋手相持不下但又无计可施,到最后只好老老实实地进行相差无几的收官的情况。这就是说,尽管你有千方百计,对方也滴水不漏,所以才会出现无计可施的现象。 就是在这一点上,我说我对道策存有疑问。我觉得道策和他的对手力量相差大多。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再来评价道策名人的棋艺。 以前不像现在这样有贴子,所以非常重视手合割(译者注:即根据棋艺高低决定执黑、执白,还是让子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互先、先相先、定先、先二等等。互先是实力相当互执黑白,先相先是在三局棋里两次执黑一次执白,表示实力差一段。定先是一直执黑,表示差两段。先二即让先和让两子,交互进行。 手合割表示棋手当时的棋艺程度,因而十分严格,不可随便更改。比方说,定先等于具有可让对方相当于贴子五目的实力,按当时有的说法,“让先之差即师徒之差”。所以在当时,从互先开始,被降到先相先,再落到定先的分儿上,这就意味着作为棋手的屈辱。 棋手的地位由手合割决定,颇似阶级社会里的身份制度决定人的身份一样。 当然,名人只有一位。所以想当名人必须把所有的高手全都降格。 从前有两位杰出的棋手,元丈和知得,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棋手都降了格,但是他们两位却难分雌雄。他们对战了几十局,结果总是一进一退,不分胜负。一谈到名人位就互相推让,“你先上吧”,“不,还是你吧”,这故事成了围棋史话上的美谈,美谈归美谈,实际上作为棋家,“如果能把你降了格,我就是名人!”这是理当怀有的气魄。 历代名人事实上把周围的棋手都降了格才获得了最高的地位。不论道策,或是前面提到的秀荣,还有秀哉,都是这样,我前边谈到,过去的世界是一花独秀的世界,我所说的世界不同、过去和现在不一样。指的就是这个。 把对手降为定先,然后战胜对手,再把对手降为先二,虽然让两子难以取胜,但让先绝不会输……名人们实际上正是这样做的,听起来真让人难以相信。 秀荣、秀哉是名人,在循环选拔赛时代,我也是名人。我作名人的时候,互先贴子,最后还有七局决胜负。只要能四胜三败,只要能多赢一局就能成为名人。 回忆起到现在为止在名人战、棋圣战、本因坊战上和我对奕的棋手,他们的姓名和他们的容貌,如果像以前那样采用没有贴子的降格制度,我能把他们降为定先;并且在定先的情况下我还能赢,简直是笑话。这种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起来也没什么意义。 就是说,虽然都是名人,但是作为比较的对象却是完全不同的。 人们经常比较古今选手的强弱。比如,双叶山和大鹏谁更厉害?即使不是相扑爱好者,在酒席上这种话题也从没间断过,秀策和吴清源谁更厉害;吴清源和权田荣男几乎是同代人,但是除六番棋战和十番棋战,几乎没有较量的机会。如果都在全盛期,两者对战的话,到底谁占上风呢? 诸如此类,后代人凑热闹的评论从没有问断过。 将秀策、吴清源等等进行个人之间的比较是不会有答案的。当然,喜欢秀策的人拥护秀策,喜欢吴清源的人赞成吴清源。一般说来,专业棋手都尊敬老前辈,相信前人厉害的比较多,所以,也许对历代名人给分比较松。 对此,我有我的回答,以吴、权田为界,具体说,从林海峰开始为现代。 “现代的冠军们比以前的历代名人强得多。” 马上就会有人反驳,但我也绝不退让,并且我有我充分的理由。 首先,过去的名人们是一花独秀,十分孤立:因为没有对手,甚至使人感到一种孤高的寂寞。比如秀荣名人,只有他的弟子田村(后来的秀哉)一个人能够定先与他对局,这样很难说是一决雌雄。并且师徒对局,不管下得多么好,作为一决雌雄,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那么现代呢? 到吴、坂田为止,总的来说是一花独秀的世界。他们两位也不例外。就是说,近代前期的一花独秀一直延续到他们两位。 处于转折时期的人物是林海峰。将来,如果出现了有志书写昭和平成围棋史的人,希望他能大笔特笔林海峰的业绩。因为从林海峰开始,时代明显地变了。后来出现了石田、大竹、加藤、武宫、小林,还有我,我们都只是林海峰的后继者,不过,后继者一下子出来了很多,并且都很厉害。如果说日本棋坛人才济济,林海峰岂止功不可没,简直是功德元量。 就像曹薰铉、李昌镐以后的韩国棋坛,再不是一花独秀的时代了。在棋手人才济济的同时,有志于围棋的人也多了起来。所以现在,有志气的年青人应该很快就能跻身一流棋手的行列,靠着超越中坚阶层的实力,突破中坚阶层的封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如果作了冠军,我认为一定能够战胜秀策、秀荣,这当然是假想,为了不至于误解,我补充一句,秀和、秀策、秀荣的棋当然也很厉害。我作为棋手,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不过在我摆他们的棋谱时,经常会想“怎么,和我想的一样!”于是不禁苦笑起来。过了一百年、二百年,结果我们想的还是一样啊? 不记得是谁说的了,“太阳下面没新事,”这句格言是对是错?如果日日没新事,那么百年、二百年过去,也不会有什么进步。那还有什么意思?还是别相信这句格言为妙。实际上,每天多少都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以为是伟大的发明,一觉醒来,原来是错觉,尽管如此,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秀策老师不也和我们一样过着这样的日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