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飞扬围棋网-->棋人棋事-->我的围棋观(2) |
我的围棋观 赵治勋著 吴先生不容分说的转换 吴清源先生的棋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好棋,那没有丝毫破 绽的灵活转身,使我一下子就入了迷。其魅力究竟是什么东 西呢?妙在何处呢?我认为先生的下法,好像总是在侦察什 么似的。 7图 这是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年),吴先生执 黑与坂田先生的“十番棋”之中的第二局。 7图 黑1先手利后,再于3位打入挑起战斗。请把本图的黑 1和木谷先生的2图中的黑23做一下比较。虽然落子的地 方相似,但木谷先生是暗暗地积蓄力量,而吴先生是一下子 走完了,快速地定型。 白4就是所谓的“滞重”,遭到黑5至7、9的冲断。 象这样麻利的挑战,和木谷先生的含蓄正好相反。 8图 8图揭示了实战经过。至黑36位止,棋的步调是一口 气地直线进行,结果黑有利。这样黑方就很快地确立了优势。 这种严厉的、完全是直接了当的吃棋法,充分体现了吴先生 的“强”。 但是,这样的下法,只要失误一步,就会导致无理和过 分。对于吴先生,后人也许会有这样的评价:“稍有一点无 理的味道吧。”其实,正因为最强的着法,最好的手段,一 旦下的过分就会谬之千里,所以被这样评价也并不奇怪。不 过,吴先生完全是以周密的准备,作为行动依据的。因为一 旦准备不足,立刻就会全面崩溃。 由于吴先生的全盛时期,是站在必须打败不贴目的黑棋 的立场上,所以也只有采取这种不留余地的疾风骤雨般的快 速战法。虽然吴先生从青年时代、新布局的时代起,就是快 速的棋风,而在全盛期则更进一步,达到了玄妙的境界,再 加上那出类拔萃的才能,更如虎添翼。因此,当时和吴先生 对局的人,一定会有无法抵抗的感觉。 把棋按“厚味”和“速度”区分时,专业棋士肯定会对 “厚味”的评价较高。虽然我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但总感到 对“厚味”和“积蓄力量”的评价带有倾向性。难道是因为 “厚味”、“积蓄力量”的棋比“速度”更具有妙味吗?譬 如现在,对秀荣名人的评价很高,对秀哉名人的评价则未必 很高,就可能和棋的风格有关。 吴先生决不是厚味的棋,但目前除吴先生以外,尽管有 那么多具有高超棋艺的一流棋士,厚味的棋在现今却成了主 流。不过,我认为过分强调厚味,就不能正确掌握棋艺。“ 厚味”被强调得太过分,也和宣传机构有关,应该强调仅有 厚味就不成为棋。 我本身喜欢快速的棋,因此,在目前厚味棋盛行的时代, 希望为“快速”恢复权利。实际上这两种棋的本质是一样的, 只是因为表现不同,性质好像也有很大差别似的。 吴先生的真髓是自由的精神 吴先生就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干脆利落地去主动挑战。这 种快速战法,当然是伴随着特殊的狠劲。和前面提过的木谷 先生的棋进行比较来看,木谷先生则是以最初的坚实下法, 以求达到将来飞跃的棋。因此成为这样: 吴先生的棋是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仍然很好; 木谷先生的棋是现在似乎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 好.... 吴先生是不断地追求着“现在”的好棋。而渐渐才好起 来的木谷先生是追求“将来”的好棋。 与本因坊秀和相比,吴先生的棋更能引起我的共鸣。我 认为自己棋的气质十分适合于采取吴先生的的下法。初次打 吴先生的谱还是在入段之前,大约是十岁或十一岁的时候, 从那以后就没有间断过。《吴清源全集》我已打过三遍,现 在已经是第四遍了。由于第三卷已翻得残缺不全,前几天我 又去买了新的。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打谱研究吴先生的棋。 因此,即使是对于业余爱好者,我也想推荐《吴清源全 集》,不管棋力如何,最好能把《吴清源全集》作为必读教 材。如果五年、十年不断地打谱研究,一定能把极好的宝物 弄到手。 吴先生的棋是不断地自由进行的,即使在形式上也没有 停顿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放眼未来的广阔视野吧。而且, 在自由的同时,又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这才是极优秀的。 专业棋士或者业余爱好者应该去领会其中的精神,即使 不理解着法的意义,仅仅打谱也是有益的。只要反复地打谱 研究,就一定能够领会。吴先生的自由精神,就像潺潺的流 水一样。 提到自由精神,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 9图 这是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八年)吴先生执白和 坂田先生的对局,黑棋不贴目。 9图 白1至9的下法是值得学习的,黑10形成了大模样。 10图 10图 白1侵消至黑8为止,是正常的应对。这时吴 先生下在9位,让黑10扳“二子头”。从局部来说,这种 下法是不能考虑的。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地方被“扳头”就不 是棋。但一旦这样狭隘地认为,那么,他就快要不能自由地 发挥想象力了,反之,如果能事先洞察被“扳头”的变化, 就能马上打破象基本公式似的那些条条框框。 白9及早逃出以后,即使被黑10扳头,白13仍能点 入三三,这就是细腻的棋。其实先生自身,“二子头”被扳 也是难受的,其他的人也许想不到吧。 由自由而产生的意外手段 因为具有那样的自由精神,所以在吴先生的棋中,新手 法和新诀窍当然很多。从新手的发现次数来说,吴先生恐怕 占第一位。无数的“吴清源定式”与新手法,对丰富昭和年 间的棋所作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下面从留在我印象中的精彩场面之中,挑出二三例看一 下。 11图 11图 这是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八年),吴先生和 岩本先生的十番棋的第六局。现在白▲跳起,吴先生以黑1 打入,至白6留下了活角的手段后,黑7再断,挑起战斗。 这实在是准备周密的次序,虽然有些难以理解,但如不作任 何准备就以黑7断,那么随着战斗的推移,左上角就有可能 全部成为白地。因此,先下手保留活角的权利,对白棋来说, 由于受黑7断点的威胁,至白6采取把棋走厚的下法也是不 得已的。 黑7断以后形成激战是必然的。那么即使黑△两子被吃 而形成转换,由于角上留有活棋,黑棋效率也很充分。大致 说来,这样的下法就意味着“周密准备”。 我认为,只有本因坊秀和和吴清源先生才有这种直感力。 12图 12图 这是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吴先生执白 对岛村先生的对局。黑△跳起扩张模样时,白1从单关守角 的外侧刺,然后至白5挡住。这样的下法,棋力弱的人简直 无法想象。象我这样的人对此局面,尽管会产生“啊!这样 的下法真好!”的想法,但实战中恐怕也不会这样去下的。 虽然吴先生在围棋杂志上曾说过:自己很喜欢在单关守 角的外侧刺。但能这样镇静地下,已体现了先生的力量。 13图 13图 这是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八年),先生执黑 和坂田先生的对局,是黑棋不贴目的棋。 从黑1至11是爽快而简明的定型,结果黑厚实。这决 不是简单乏味的定形法,而是争速度的绝好下法。即使从明 快上来说,这也是超群的棋。 吴先生的棋就是这样下的。
Copyright 2001-2003版权所有, flygo.net 飞扬围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