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9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起探讨怎样打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从上了飞扬贼船后没少买书,但仔细看完的还真没几本,仔细看的还都有收获,雨骤流同学出的手批十八局与餐菊斎都看了两遍,有所得,我的感觉,想长棋,就看专家点评的下的不是太好的的棋(相对而言),专家有料可评,大家有时也感到与我心戚戚然的时候,就有收获了。我抛个烂砖,大家不妨说说心得,该怎样解读棋谱,尤其是没有评的,从哪些角度分析问题?
2#
发表于 2016-3-1 14:05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觉得要涨棋,先去学习钻研定式!

点评

张老师的长棋观又回到了起点——定式,莫非你在研究定式飞刀?强大啊!  发表于 2016-3-2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4:06 | 只看该作者
读诗有诗眼,看棋如何发现问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3-1 14:1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看法:业余棋手涨棋从让子棋典范中学习,中日古谱很多素材。
现代二子棋的名局也不少。

点评

是学上手呢?还是下手?上手过分,下手退缩,如何掌握平衡?  发表于 2016-3-1 1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1 14:30 | 只看该作者
世冠的棋仔细多看几遍,十几遍…还是很有收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4:42 | 只看该作者
细解容易使兴奋点分散,反倒不如关键点点评让人惊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3-1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邹郎 于 2016-3-1 14:57 编辑

带有反馈效果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要么你像自己正在下棋那样去研究打谱,要么你像自己要给别人讲解这局棋那样去研究。
补充一下。。。我说是这么说,我可不是这么干的,我是从读其他书的经验里“攻玉”过来的。。。我打围棋谱的方式是从1到100找一遍,摆棋盘上,不好找的换一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3-1 15:18 | 只看该作者
我打得谱少,现在不过百谱。
个人觉得吧,古谱很有打的价值,可惜的是解说太少。但是解说多了又觉得不是很好,因为不会去思考。所以解说多和少我个人觉得是个矛盾的问题。
我现在打谱的方式是:1.快速打谱,打一手,自己猜下一手,看对与不对,然后反思;2.细打谱(很少),就是一手一手自己想,对每一手都尽量求得理解——当然,说实在话,这个很难做到。
我个人觉得好的棋谱,一个是《坂田教室》, 一个是《古谱精解大系》。后一个因为篇幅所限,棋局有些少了,十分可惜。
最近打血泪篇,发现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棋谱,但必须要有陈老的解说,没有解说怎么打都没什么意义——个人觉得。

点评

看来不少人还不如徐星友的水平。  发表于 2016-3-2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3-1 15:1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棋牌周报》的沈果孙,《围棋月刊》的吕国梁点评读者寄过来的棋谱。现在这种点评也有,不少高手在网上开个小教室,当然要花点钱。或许在局部是有点启发的,但帮助只能说聊胜于无。另外个人觉得打谱麻烦,在藤泽秀行先生和安倍吉辉先生的著作里,挑出局面的关键之处加以分析,又减少了打谱的繁重劳动,我觉得看这样的书比打谱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3-1 16:03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是要打个人的谱有用些,再就是要打指出错着的书,而不是吹嘘下得如何如何好 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3-1 16:18 | 只看该作者
下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3-1 1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6-3-1 16:34 编辑

打谱是一种休闲,谁觉得怎么打谱或打什么谱开心,那就是最好的,不存在必然的方法。当然更不能将打谱和提高棋力划等号。有些谱确实对提高某些方面有帮助,比如聂卫平武宫正树的棋,有利于加强对于布局以及大局观的理解。但是高手的思维方式是有其个性的,不可能通打谱去模仿他们。总体来说打谱只是一种休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9:03 | 只看该作者
评棋中最多用的逆推法,走到某一局面,结果不好,开始反思前面什么地方走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9:13 | 只看该作者
常用的评判准则,先手与后手,棋形的厚与薄,潜力与余味,与其它已有子力的配合,转换是否平衡,棋筋与废子,大家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3-1 20:37 | 只看该作者
打谱看水平的。我现在打谱喜欢看方向的选择和一些新手段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5-2-24 20:00 , Processed in 0.133679 second(s), 20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